切换到宽版
  • 319阅读
  • 3回复

[县及县下]清代的广西宁明州、明江厅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4-12-13

非常非常非常复杂混乱…………

比较确定的事实:

雍正之前:
    1.明初,思明路土官黄忽都归附,改思明路为思明土府,黄忽都世袭知府,治今宁明县明江镇。
    2.后,黄忽都上表分土,准以明江以西置思明土州,黄忽都弟黄忽第(这名字认真的?)世袭知州,治今宁明县治稍北数公里下州村(与宁明县治同在明江西岸),景泰年间向上游迁治今宁明县治。
    3.万历十年,下辖土州县的思明土府被拆解,思明土府不再领思明土州等土州县,思明土府与思明土州同下辖于太平府,双方遂争夺“四寨六团(那炼、邓横、蕾蓬、排莲等四寨,上龙、下龙、上央、下央、坤争、隘另等六团)”地,四寨六团地应在今宁明县治以南的派连河南岸寨安乡一带,今仍有那连、派连、顺宁(邓横在清中期平定后改顺宁)等村名。
    4.至万历二十三年,最终确定以原有的“思明府流官清军同知”专管四寨六团地、“不许土府干预”。思明府同知与土知府治今宁明县明江镇。后,思明府同知曾欲迁治未果。思明府土知府辖境为六哨、内外六峒、南北二叚,思明府同知辖境为四寨六团。《可能是是比叙州更早的专辖地方的同知》
    5.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乙亥,以思明土知州黄而芸不法,革除土州,地并入太平府流官管辖,设太平府流官吏目一员驻扎管原土州地(康熙实录)。雍正五年八月丁酉,从甘汝来请,原思明土州地由太平府吏目管辖划为思明府同知(雍正实录)。雍正七年五月初三,赐州名并铸造颁发宁明州印信,用以原思明土州地,仍由思明府同知兼管(尚不清楚原始出处,见于丁进军《雍乾年间广西部分地区改土归流资料》)。
    6.邓横寨为首的四寨六团地素桀骜不驯。雍正五年九月彻底平定邓横寨叛乱。雍正十年,高其倬请,原被思明府同知兼管的宁明州实设知州一员,并辖新平定的四寨六团,属太平府(尚不清楚原始出处,见于丁进军《雍乾年间广西部分地区改土归流资料》);雍正十一年获准。




乾隆之后:
1.宁明州治今宁明县治。今宁明州明江镇,属宁明州,明江厅寄治与此。宁明州的文庙在明江镇,作为思明土府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宁明县志中录有其万历、康熙两篇修建碑记。以上内容见于民国宁明县志(实际成书于光绪),此书中称明江为‘州属明江街’。
2.明江厅的全称为“太平府理土督捕同知驻扎思明”,雍正广西通志艺文中有高其倬《敬陈邓横寨善后等事疏》:“请颁给太平府理土督捕同知驻扎思明字样关防”。明江厅所管理的疆域可能仅限于上石土州,同时不具备对上石土州境内的案件审理的权力。宣统年间凭祥土州改抚民同知,上石土州并入,由明江同知兼摄。
3.明江厅寄治宁明州境内的今明江镇,衙署为旧土府衙署,道光时以宁明州兼理明江,明江同知多不到任(载于民国宁明州志)。



总结&疑问部分
1.大体上可以分为雍正以前的明江同知,雍正以后的宁明州、明江同知,思明土州,思明土府5个主体
2.雍正以前的明江同知应治思明土府治所明江(没有确凿的证据),初辖四寨六团地,雍正七年佩宁明州印兼辖原思明土州地。
3.宁明州治所即思明土州治所,乾隆时筑城,宁明知州的名录目前所见最早到乾隆初(民国宁明州志)。
4.雍正以后的明江同知,理论上治明江的土府衙署,但实际驻地可能在上石土州境内。明江同知的“厅”的地位并不明确。
5.雍正十一年正式设立宁明州,治所在哪里?乾隆时期“宁明与明江互换治所”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6.思明土府,在高其倬《敬陈邓横寨善后等事疏》被要求改为思明土州,何时改为土思州?
7.宣统置凭祥厅后,明江同知还存在否?











[ 此帖被ein在2024-12-20 15: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4-12-14
明江厅一直蛋疼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4-12-15
雍正七年五月初三,赐州名并铸造颁发宁明州印信,用以原思明土州地,仍由思明府同知兼管(尚不清楚原始出处,见于丁进军《雍乾年间广西部分地区改土归流资料》)
————————————————————
       不知道“思明”这名字是不是因为犯忌(清初大兴文字狱)被改名为“宁明”呢?
此号为原"幻象岭"(现"红花郎"的小号),注册此号的目的只为主号改回原名"幻象岭"。"
ein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4-12-20
高其倬 敬陈邓横善后等事疏 的前半部分

臣等看得,广西太平府属邓横蛮寨、藐法逞凶,经前督臣鄂尔泰调遣官兵剿惩。惟是地处岩疆界连交阯,且邓横与那练蕾蓬派莲原共四寨,相习顽犷,今已将邓横之最甚者剿平,乘此应筹善后之宜永靖边隅行据该管文武议覆臣详加筹酌:
    查邓横一寨,应招徕相近朴实民户无田土而有家室者、于平坡有水之处居住、另立村名,所遗田地、令其开垦承纳钱粮。邓横原额每年编银十二两,今饬行查丈、约计顷数坵叚、按口授耕、照额纳粮,至五年安南进贡启关、需用人夫、仍照旧例供应。其邓横与那练等各寨每年共编银七十二两,向为思明府学祭祀廪饩之用,今应饬令查明归入正项。再,邓横等寨、地险俗悍,今乘剿定之后,应将各寨编定,十家一甲、设甲长一人,令稽查居人出入,又每甲选年力精壮者三人为土练,又每五甲设练长一名、选勤慎者充之约束土练、听地方官稽查管辖、以防禦地方。所有新招寨民及那练等三寨百姓,每寨各设乡约正一名,择谨厚者为之,于四寨适中之地建一约所,该管官每月朔望令齐集听讲圣谕广训及大义觉迷录,使知礼义,以期民俗日驯。
    又,邓横等四寨六团、向设思明土州管辖,经前任两广督臣杨琳题准、改土归流隶太平府耑管,因距府窎远、雍正五年就近归思明同知耑管、复经颁给宁明州印信以专责成、仍归思明同知兼摄在案,今、四寨六团去宁明州较近、应改归宁明州管辖、请旨实设宁明州知州一员专治管理、仍听太平知府统辖、其附近之上下石西土州凭祥思陵土州、凡有相验承审案件俱归该州办理。
    再,思明土府黄观珠、少不更事、所辖地方民多藐玩,现据该土府详称“才具凡庸、不能约束、情愿将安马等五十村归流官管理、自移驻伯江村耑管六哨八哨地方”等语,所有安马等村、亦一并归宁明州管辖,一切案件俱听该州经办,至思明土府、地方既小、通省亦无土府名色,应请改为思明土州,将原设土府经历一员改为州同、与土官同驻管理,其土府所遗衙署即为思明同知衙署,其思明同知、向来土民视为土府佐贰、有事呼应不灵,今土府改为土州、既移驻伯江村,该同知专驻土府城内管理捕务、应请颁给“太平府理土督捕同知驻劄思明”字样关防、凡遇劫夺与汉奸生事等项、会同武员缉捕,新设土州所属词讼等项会同土官办理,附近之宁明州思陵等五土州县、向系太平府通判督捕、今应就近一并归该同知督捕,至同知一缺、向系五年俸满、但该同知并宁明州均系极边、水土最为恶劣、应均请照太平府通判等缺例、三年俸满、准其即升、俾奋勉办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