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60阅读
  • 14回复

[广东][转帖]广州常住人口5年少了45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5-15
广州常住人口5年少了45万 2006-05-11 10:36:3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邓恒 李拉 刘佳

  

  市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城镇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昨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广州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该局抽样调查,截至2005年11月1日,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总人口(户籍和居住半年以上)为948.75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减少了45.45万人。


  根据国务院决定,广州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市为总体,以各区、县级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全市调查样本量为26.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8%。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常住总人口比2000年少了45.45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则上升了10.1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7.87万人,女性为470.8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1.48:100。


  此外,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135.43万人,高中程度的为205.53万人,初中程度的为324万人,小学程度的为233.48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495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1197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减少289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651人。


  全市共有家庭户282.3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21.6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1人,集体户人口为127.13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
  
  解读1


  广州人口流去珠三角?


  否。广州减少的多是常住半年以上人口,这与广州调整产业结构、对低学历人温柔说“不”有关。


  今年4月份,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广东省统计局公报,2005年广东常住总人口达91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位居全国第三人口大省的位置,其中本省户籍人口约7901万人。此外,一半广东人都住在珠三角,该地区人口总量达4547.14万人,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49.5%。在此情况下,广州5年的常住总人口减少了45.45万人。广州人口是否都迁去珠三角了呢?


  广州市统计局人口抽查办刘处长表示,这次普查中的常住总人口并不单单指户籍人口,也指实际经常居住在广州半年以上的人口(无论是否有办理暂住证)。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广州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广州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广州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广州,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即所谓“口袋户口”的人。


  刘处长说,虽然常住总人口减少了45余万,但如果加上居住广州半年以下的人口,这次普查的总人口就要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还要多出十余万。半年以上人口减少,半年以下人口增多,主要取决于广州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


  刘处长表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物流业的增多,很多低学历的外来者通常靠打短工呆在广州,而长期居住已越来越困难。从常住总人口5年减少45.45万来看,广州通过产业调整来控制人口无疑是成功的。


  广州市公安局有关人士则认为,在一般的概念里,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过去5年,广州的户籍人口其实是在增加的,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市户籍人口为702.66万人,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就达737.67万人。造成抽样调查中常住人口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一、“十五”期间,广州市常住户籍人口的出生及自然增长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2001年至2005年,年均出生率为8.86‰,年均自然增长率为3.57‰;与“九五”期间相比,两者分别下降了2.20‰和2.07‰。二、部分人口死亡及移民。三、部分常住广州的外来人口离穗。
  
  解读2


  四世同堂越来越少?


  是。随着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及经济发展,“丁克家庭”、“空巢家庭”日益增多。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是否因为关系不和睦?刘处长表示,首先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其次是现代人越来越独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家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人居住一起的现象很是普遍,而现在基本都是一两代住一套房。一些年青人大学毕业后,或者参加工作后,大部分会从家里搬出来,过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们有这个实力。因此让平均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


  对于广州家庭户人口仅为2.91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31人的现状,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谢安国就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是正常的现象,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原来封建家庭制所提倡的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等大家庭观念已不合时宜。至于广州的具体情况,谢安国就分析,家庭户人口的减少,一大原因就是大量入穗的外来人口还未组织家庭。根据对广州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目前外来在穗的已婚妇女仅占外来人口的22%,一半以上的外来人口都尚未婚配,而其单身也成其为一个家庭。


  而随着现代家庭观念的转变,目前广州的“丁克一族”也日渐增多,据统计,目前广州不少夫妇都推迟生育甚至不愿生育,已婚但仍未生育的夫妇达总数的11.3%,二人家庭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家庭户人口。


  另外,谢安国还提到,由于广州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国外留学、就业,也造成目前广州“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不少家庭都只剩下父母老两口在家留守,这也是家庭户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
  
  解读3


  适婚男性择偶有困难?


  否。101.48:100的男女性别比尚属偏低,且广州人口流动快,“外来媳妇本地郎”搭配较常见。


  调查显示,在性别构成方面,目前广州的常住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1.48:100,男性比女性多出近7万人。这一比列是否失调,是否会对婚姻带来影响呢?


  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谢安国认为,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口设定正常值范围是103-107,因此广州目前的性别比是偏低的。


  至于为何出现性别比偏低的现象,谢安国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此次抽样调查对象是广州市常住人口,这其中不仅包括了735万的本地户籍人口,还有200多万的外来常住人口。而由于广州发达的商业、服务业需要大量女性,因此也就吸纳了大量外来女工来穗从事第三产业工作,因此在这200多万外来在穗常住人口中,女性比例比较高,因此也就使广州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比例更加接近。


  尽管男女人口比例相近,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男性仍比女性多了近7万人,因此不少人担心,广州适婚男青年会不会面临择偶困难?对此,谢安国表示,近期内无需担心这个问题。他解释,一方面根据自然分娩规律,男性与女性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5左右,即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下男性的出生人口数也比女性多,但男性后天夭折率较高,预期寿命也比女性短,因此到了适婚年龄男女的比例基本都能达到平衡;而另一方面,广州经济发展快,人口流动也快,“外地媳妇本地郎”的搭配也很常见,而这种组合对优生优育其实更有好处。
  
  解读4


  广州人口已经老龄化?


  否。此年龄结构有老龄化趋势,但不意味已老龄化,不过此问题应当引起政府部门重视。


  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6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广州已走上老龄化的趋势?这是否会给高新科技发展带来阻碍呢?


  刘处长表示,从年龄结构上是有些老龄化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广州已经老龄化。这个问题应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促使政府加强对老人的保障能力和提高相关的福利待遇以及更好地推动医疗改革。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应该不会带来影响。
  
  解读5


  城市救济支出会加大?


  否。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因为农村改城镇,其中不少人仍可通过旧有农村救济方式维持生活。


  对于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13%,刘处长表示,主要因为农村改城镇,从而提高了城镇人口数。随着广州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原来一批镇规模偏小、数量偏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适当调整和撤并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城镇人口社会福利条件与农村人口不同,城镇人口增加后,社会福利救济支出是否因而加大呢?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救济处负责人对此表示,近年来,为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市政府的确增加了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如2006年计划安排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91亿元,比以往增长18.3%。其中,安排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费0.25亿元。不过这与城镇人口增加关系不大。


  目前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并没有彻底完成,“农转居”街道、社区体制仍存在过去的“小集体”救济方式。当地居民当然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社会福利救济,但不少人通过旧有农村救济方式可以维持生活,无须纳入到整体福利救济支出中去。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fzsj/200605110462.asp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5-15

说明了老龄化的加剧,死亡率增加了,出生率降低了.

汉族人口进入高速下降通道!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5-15

帖子不错,45万人口不是来了长三角吧?

谁能提供一下长三角2005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吾之所愿——复我汉唐 兴我华夏!
大中华帝国——万世长存!
自由—民主—我可以为此奋斗终生!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5-15
從人口增長率上來看,年均增長率是-1%,這比小日本的人口增長率(在大約5年后才會轉爲負增長)和西歐都低得多。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5-15

小日本不是已经负增长了么?

代表了资本主义的日趋没落

我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5-15
以下是引用五分之三在2006-5-15 15:30:08的发言:

小日本不是已经负增长了么?


代表了资本主义的日趋没落


我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因为我们有民工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05-17
估计是去香港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06-19
户均人口短短5年就下降了0。3?!不太可能吧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06-21
这也没什么,一来产业不再是珠三角独秀,长三角的重新振兴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西南各省在广东的流动人口。二来,广州市区本来人口就密集,迁出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6-06-23
广州不知道有几多人在佛山买房现在,当然广州表面上人口少;了啊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6-06-24
这是好事. 太多人反而不好~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6-06-25
11樓的同志,按照您的邏輯,我認爲,把你減掉了,也許也會更好。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6-07-19
移民出国了嘛,这还用说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6-07-22

一年减少9万?哪来这么多移民签证发?

减少的主要就是外来的底层产业工人,熬不住工资不涨生活成本升高,所以撤了呗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6-08-02
说明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下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