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副中心城市”在哪里
<P> ———绵阳修编定位城市发展
■本报记者胡敏时隔十年,绵阳市启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近日,历时半年编制完成的《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初步方案)出炉。
厚约百页的规划,为未来绵阳城市发展定位:中国科技城、西部制造业基地、四川副中心城市。
“四川副中心城市”首次出现于绵阳城市规划中,引人瞩目。初步方案将此描述为“与成都携手,构建西部最强都市区”。
预计,整个修编工作将持续至今年11月底,并报省政府批准。
定位,折射城市成长史
1956年,随着首份城市总体规划诞生,绵阳首次为自己定位:轻工业城市。此后10余年间,规划虽历经4次修编,“工业城市”这一提法却始终保持。
1985年,绵阳撤地建地级市。随后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除再次强调电子工业的主体地位外,将“四川省重要科研基地”写入规划。1997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又提出打造“我国重要电子工业生产和国防科研基地”的构想。
这一构想随着“中国科技城”的建设变得触手可及。事实上,现实发展速度已超出了规划制订者的预想。2004年,绵阳全市GDP位居西部城市第八,超过贵阳、银川等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人口和建成区规划急速递增:至2005年,绵阳城市用地数量已逾62平方公里,突破1997年版规划设定的58.5平方公里规模。
发展需求是推动此次修编的内因,来自周围城市的竞争压力则使修编更加势在必行。“德阳等新型城市兴起,绵阳如何确立自己在四川的地位,发挥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增长极的作用,都需要通过规划予以明确。”参与此次修编工作的绵阳市规划局编办主任罗诚说。
担纲此次修编重任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提出的2个绵阳城市定位初步方案中,均将“四川副中心城市”写入其中。这一提法得到国内外规划专家的认同。受邀赴绵研讨修编的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认为,绵阳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尤其要打好“成都牌”,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基地。
向北,建设一座带状城
按年初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设想,到2010年,绵阳建成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这座构想中的百万人口大城区将向何方延伸?答案随着绵(阳)江(油)快速通道贯通而日益明朗。4月3日,《关于撤销江油市设立绵阳市江油区的请示》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呈国务院。
初步方案称,这一全新组合为“带型城市发展策略”。方案设想,故有的中心城区———涪城、游仙,将继续履行科技创新和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商贸及商务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宜居、交通枢纽功能;新设立的江油区,则将成为绵阳制造业和能源工业基地、旅游目的地及服务中心、交通及物流集散中心。
“绵江一体化,是绵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绵阳城市功能快
速提高的重要保证。”方案认为,此种组合,有利于统筹各种资源,实现经济和产业互相协调与统一布局、公共服务业优势互补、生态环境整体保护。更通俗的观点则认为,江油的“加盟”,将弥补绵阳在制造业、旅游业等方面先天不足,使之具有与成都、德阳等地“角力”的基础,从而拉动整个成德绵经济带向北延伸。
不过,方案设计者同时提醒,带状城市发展并非没有不足,由于需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多,对投入需求量很大,且不易形成规模,极易导致组合发展名存实亡。
为此,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寄望绵阳“在统筹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即从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环境容量,明确科学建设标准。
罗诚一再解释,所谓绵江一体发展,并非完全修建一座从绵阳延伸至江油的现代都市,而是充分利用两地优势资源,选择重点发展区域,再以绵江快速通道为线,珠串形成集休闲居住、文化旅游、科研教学、川西景观、物流集散为一体的新型带状城市结构。</P>
<P>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2006年05月29日 星期一</P>
<P>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06/05/29/200605295103344411151.htm</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