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江日报(2006.9.8)
冯桂雄谈江城街道行政区划调整 全面整合资源发展街道经济
随着新街道办正式挂牌运作,江城区街道区划调整工作宣告顺利完成。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城区委书记冯桂雄为此接受采访,畅谈了江城建区18年来首次进行的街道区划大调整。
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大规模调整街道行政区划,是形势使然,势在必行。”冯桂雄说,江城此次大调整有三个背景。其一,原来的街道划分和设置已远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集中表现是城市化程度不够。全区54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24万,城市建成区不足30平方公里。其二,老城区街道数量偏多、管辖地域偏小且大小极不均衡。面积最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万,均不及大街道的十分之一。造成小街道办事处人浮于事,发展缓慢,债务沉重,工厂连年外迁,经济实力不升反降,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其三,中央、省、市均对行政区划调整有明确要求,即扩大管辖范围,精减行政机构,降低行政成本。
冯桂雄指出,归根结底,区划调整是江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需要。街道经济实力弱,干部职工待遇差,这是当前江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街道经济不发展,江城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都需要足够的空间作保障。调整后,拓展了3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街道间的经济实力与负担基本均衡了,供养人员多数在一两百人左右,面积最小的街道也有约斗平方公里。
冯桂雄说,目前江城全区上下对街道区划调整反响良好,普遍认为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没有杂音。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次调整是科学的,是符合实际的。
以区划调整为契机抓好三件大事
冯桂雄表示,江城区要以此次街道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未来三五年内集中精力抓好三件大事,为全区长远发展打基础。这三件大事是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
一是按照“西进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办好工业园区。“西进”,就是在白沙开发占地10余平方公里的银岭科技产业园;“南拓”,就是在埠场、平冈一带建设环保产业园。到8月末,两大园区已经投入开发建设资金数亿元,拉动江城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0%,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二是要主动参与市区的开发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给了江城很大支持,尤其是同意江城区开发中洲新城。江城将自筹资金,先拉通“两条路、两座桥”,搭起新城的发展框架。实际上,目前市区扩张的空间主要是向西、南两个方向。中洲的开发,还有利于解决市区西南方向的交通“瓶颈”问题。抓好中洲新城的开发,也就抓住了市区发展的大机遇。
三是抓街道经济的发展。在个别原来的街道办,连低水平的工资都难以正常发放,社保费也严重拖欠,由此可见发展街道经济的迫切性。可以说,再不解决街道发展问题,今后江城经济困难局面将更加积重难返。
将推出系列政策扶持街道发展
冯桂雄表示,江城此次进行街道区划大调整,可说是应运而生。他说,省委省政府将出台扶持城市社区发展的政策,对每个街道、居委会将给予一定经费的支持.只有及早把街道区划调整好,才能承接省的扶持政策,否则将错失良机。
借市政府支持江城区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机遇,江城将出台系列办法扶持街道经济,街道将拥有个体出租屋、卫生、计生、城建管理等方面合理收费的生财门路,各街道的财政状况将在短期内明显改善。此外,江城还将实行街道所属企业全程跟踪管理的政策,即在企业从老城区街迁往江城几大工业园后,其税费仍主要由原所在街道享有。
城西、岗列两个街道为此次区划调整作出了贡献。冯桂雄表示,它们今后也还能够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这两个方面的政策扶持,这些街道的发展也将更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