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
据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2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
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
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
城)。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地、中山地。
战国时期,属赵国,中山国,西北边界置鸱之塞(亦称鸿上塞,今倒马关之上冠顶。),东北界置庆都邑(今北高昌),赵武灵王时,中山国武公于境内筑起西起西大洋,经蔡庄,南唐梅,东北达顺平、满城的古中山国长城,唐县境内长达20公里,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可辩。秦属上谷郡。
置县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剌史部中山国所辖。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魏晋因之。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唐代属河北道定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宋属河北西路中山府。金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元代改属保定路。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2年(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唐县属直隶省范阳观察使所辖。民国3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辖唐县。民国17年(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唐县属河北省直辖。民国26年3月唐县属河北省第一督察区所辖,是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9月18日国民党唐县政府逃亡于西安,唐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民国26年(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开赴唐县抗日。中旬在北店头村建立了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西区所辖。民国28年(1939年),先属冀西二专区,后属四专区。民国31年(1942年)改属北岳区四专区。民国33年(1944年)改属北岳区三专区。民国34年(1945年)改属冀晋三专区,是年9月3日,日本侵略军撤出唐县城,县城解放,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迁驻唐县城。民国35年(1946年)2月,唐县属冀晋行政公署所辖。
民国35年(1946年)2月21日,逃亡的国民党唐县政府人员返回王京村(京汉铁路清风店火车站),建立唐县政府,妄图接收胜利果实。民国36年(1947年)1月19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至此唐县境内全部解放。是年唐县属晋察冀北岳区五专区所辖。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民国38年(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唐县属保定专区所辖,一直到1990年底,或称保定专区,或称保定市,或称保定地区,唐县依然属之。
政区演变
西汉初置唐县后,境内设过左人乡(今周北雹水)、中人亭(今都亭)、阳邑(今南北固城)、庆都邑(今北高昌村)、倒马关(今倒马关村)、鸿郎城(今洪城)、八渡关(今十八渡村)、马溺关(今伏城西北)、委粟关(今南北城子)等,全县政区无考。
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慕容垂建中山城(今南北城子),称后燕,辖唐县。
北齐升明三年(公元479年)撤消唐县建置,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其间废县117年。
北宋初辖18乡2镇,后辖10乡2镇,名称无考。雍熙元年(公元946年)置军城寨;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将唐县山区之黄石口、鹤峪口、娘子神等20多村人户划归军城寨直辖,唐县政区仅剩3乡2镇(名称无考)。
据《水经法》和《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境内之高昌(今北高昌)古称庆都邑(后称高昌县城),自西汉至北宋,曾是望都县治所,委粟关(今南北城子村),曾属望都县所辖,宋代唐县境域主要为今之浅山区的丘陵地带及部分山前平原。
元、明时代,唐县境域趋于稳定,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全县编为22里社,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600年)仍为22里社。计有关城社、城涧社、北罗社、大洋社、灌城社、军城社、大茂社、白合社、唐梅社、封庄社、杨庄社、山阳社、坛下社、高昌社、鸿城社、留泉社、安乐社、礼泉社、符城社、建阳社、在城社、房庄社。已具备现今唐县版图雏形。
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全县仍分22社,212村,外加14个满洲屯。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为22社、264村、4镇,3个满洲屯。计有:在城社,领村1个、街8个,礼泉社领庄7个,伏城社领村11个,安乐社领村11个,建阳社领村4个,留泉社领村8个,鸿城社领村10个,坛下社领村5个,房庄社领村4个,高昌社领村9个,山阳社领村4个,杨庄社领村18个,封庄社领村17个,白合社领村19个,唐梅社领村17个,大茂社领村14个,灌城社领村4个,军城社领村29个,大洋社领村23个,北罗社领村26个,城涧社领村14个,关城社领村9个。4个镇即:高昌镇、北罗镇、连颐镇、唐梅镇。三个满洲屯即:高昌屯、坛下屯、都亭屯。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17年(1928年),组织法和区、乡村自治法颁行,翌年全县划分五个区232乡(镇),325村。第一区(亦称围城区)驻仁厚镇,辖85乡、103村、一镇;第二区驻拔茄,辖45乡、45村;第三区驻西雹水,辖25乡、34村;第四区驻西唐梅,辖44乡、56村;第五区驻下苇,辖31乡、86村。民国23年(1934年),自治区裁并,改设3个区、245乡、325村,1481闾,7432邻。民国25年(1936年)区公所撤销,闾邻不变。
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唐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共唐县县委、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将全县划分6个区,辖村342个。翌年改划为11区,辖343村。计有:第一区驻川里,辖44村;第二区驻下苇,辖45村;第三区驻南齐家佐,辖24村;第四区驻白合,辖26村;第五区驻西大洋,辖37村;第六区驻北店头,辖30村;第七区驻麻黄头,辖16村;第八区驻南都亭,辖32村;第九区驻朱北罗,辖26村;第十区驻东足里,辖47村;第十一区驻北高昌,辖16村。民国31年(1942年),境内唐河以西的勺堤、岸上、南伏城、北伏城、赵家庄、罗庄、西王庄、凤山庄、田家坎、横河口、灌城、坡上、坡下、南屯村、北屯村、十八渡、东庄湾、套里等18村划归曲阳县所辖。县境东侧的么家佐、中同龙、东同龙、西显口、东显口、张显口、北山阳、中山阳、东山阳、山阳庄、西山阳、北固城、南固城、北放水、南放水、峪山庄、北高昌、东高昌、南高昌、高昌屯、高昌庄、高昌店、坛下辛庄、坛下屯、坛下史、许王庄、坛下张、马兴庄、薛庄子、徐家庄、水头、西连颐、东连颐、黄家庄、西安里、东建阳、游家佐、北马辛庄共38村,划归云彪县(今望都县)所辖。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临时置定唐县,唐县境中南部,白合为界,唐河东、南部153个村庄,分别于1942、1943年划归定唐县,定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设在黄金峪村。民国34年(1945年),唐县境域仅存白合西北山区4个区、140个村庄;第一区驻川里村,辖村40个;第二区驻下苇,辖村45个;第三区驻南齐家佐,辖村28个;第四区驻白合,辖村27个。
县城演变
西汉高帝初置唐县,县城阳邑(亦称唐、唐邑),今南北固城村,相传亦是尧为唐侯时的治所。晋时始迁县城于唐县城(即今县城之仁厚镇)。隋朝迁县城于左人城(或称左人邑,西汉为左人乡),即今周雹水、北雹水村。唐代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迁县城于西城子里,即今西城子村。五代因之。北宋迁治于左人城,即今周雹水、北雹水等,不久即还治于唐县城(即今县城)。金、元、明、清及民国,唐县均在今唐县城设治,俗称唐县城。
民国11年(公元1922年),改唐县城为仁厚镇,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县政府南逃,县城被日军侵占。是年11月,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北店头村。民国30年(1941年)冬,迁驻西杨庄、白合村。民国31年(1942年),定唐县(边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黄金峪村,后迁驻田家庄村。民国32年(1943年)7月,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迁驻北齐家佐村,12月迁驻马家峪村。民国33年(1944年)迁至下庄村。1945年9月3日,日本侵略军被迫逃离唐县城,沦陷8年的唐县城宣告解放,9月24日唐县抗日民主政府进驻唐县城。县政府仍驻旧衙署,11月将县城东、西、南三面城墙拆除。1956年因县城内地域狭窄,将县政府迁至旧城东北600米处今址。1958年7月,撤消望都县并入唐县,仍称唐县,县城迁至望都城。1962年复置望都县,唐县人民委员会迁回原址。1963年8月暴雨成灾,仁厚镇城内沥水上翻,地势潮湿,后街北城根成为沼泽,不便居住,1964年后,县政府所属大部机关单位陆续迁出旧城,建成今县城之向阳街、光明路、唐尧路、国防路、农机路等。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仁厚镇曾改称"东风大队",1984年复称唐县城内。其城关改称仁厚镇人民政府,到1990年底,旧城内除城内村民委员会居民处,仅存县水利局、工商局、税务局、乡镇企业局、第一建筑公司、唐县师范学校、县直第一小学和部分家属居民,其他县直机关均迁出旧城于新城区定居。
望都 《帝王纪》载“尧母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望都”。望都古属冀州,为尧帝受封故土,故名庆都。周属并州,秦朝置郡;汉武帝封中山靖王为广望候,因此改为望都县;晋宋皆为县;北齐划入北平;唐武德四年复又置县,属定州;金大定年间又改为庆都,泰和六年隶中山府;元初属真定府,后归保定路。清乾隆十二年十月,高宗巡幸五台,车驾至此,因庆都为尧母之名,故又改为望都。抗战时期,曾先后改为新望县,晓峰县,旋即改为云彪县。迄战略相持阶段,日寇重兵压境,为打破敌人细碎分割的“囚笼”政策,顺平(完县)、唐县、望都、定州重新划界,在平汉路东成立望定县,路西为云彪县。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望定县撤销,恢复云彪县建制,不久改为望都县。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地市合并后隶属于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