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重庆、四川的8个区县在四川安岳县签署合作协议,称将共同投资150亿元建设新成渝高速公路、出资2亿多元共建石刻艺术精品区、携手开发竹业和打造蔬菜产业(重庆商报,10月24日)。
重庆直辖以后,川渝之间“口水话题”此起彼伏、经久不歇,原来本是“一家人”的两个兄弟省市,给人的感觉有时候似乎到了“要撕破脸皮”地步。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合作共赢的经验证明,重庆与四川要实现共同发展,此时需要的不再是毫无价值的互吐口水或拳脚相向、而是真诚携手发展共进。笔者以为,“八区县结盟”的发起者重庆市荣昌县,便是瞄准了顺应发展潮流之先机,在2007年4月重庆市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之后不久,及时倡议并成功举办了“第一次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议”,在川渝结合部为两个省市开辟出一块“结束口水仗、携手创辉煌”的“试验田”。
实事求是地说,“川渝八区县结盟”还不是“打破行政区划、资源互补整合”路线中第一只被吃的“螃蟹”——但笔者认为,渝西川东这八个区县组建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体”虽然组建时间不长,和其他地方的“协作体”相比却突出了“起点较高、行动迅速、协作广泛、联系紧密”等特点。据介绍,2006年荣昌县首先发出倡议后,不到一年便成功召开八区县“一把手”参加的“协作体聚会”,发表了“荣昌宣言”、签订了包括环境保护、检察、交通、警务联勤等方面的“1+10协议”。今年的第二次“协作体会议”上达成的诸多合作共识体现出,该协作体的协作机制在第一次会议基础之上,成为了川渝结合部合作共赢的一个“加速器”。
重庆是一个内陆城市,按照市委书记薄熙来“将重庆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的定位要求,重庆走与周边省份合作共赢道路当是大势所趋——若能如此,也为薄熙来“与周边省份共进退”打下一个真实注脚。笔者认为,重庆市的荣昌、大足、双桥、潼南,与四川省的泸县、隆昌、安岳、内江市东兴区组成的“渝西川东八区县结盟”,在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开放公平的区域市场环境、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同时,还将会把八个区县原来的分散个体优势整合为群体优势,并进一步有效避免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强化区域经济资源、产业建设等方面的集成与互补,从而有望在川渝结合部率先建立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对外开放的“互补高地”,并为与贵州、湖北等省份相邻的重庆区县,开展类似的区域合作树立起一个“参照物”。
所以,笔者有理由期待“渝西川东八区县结盟”——这个既是川、渝两个省市结束“口水仗”走合作发展的“试验田”,又是加快川渝结合部协作发展的“加速器”,还有可能成为重庆其他区县打破地域开放发展的“参照物”——有望成为重庆市与四川省、这两个在中国西部担当发展大梁的省市携手共进的“样板田”!(渝西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