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97阅读
  • 1回复

[四川]成都:城乡一体化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26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0月22日,地处西部的成都召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一场遍及全市1.24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经过5年实践,一个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局面正在成都显现。5年来,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05%,农业增加值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7%,城镇化率提高了10%。从2003年开始,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2003—2007年,成都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保持在2.5—2.6的范围内。今年上半年,虽遭地震重创,全市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依然保持11%以上的增长。

  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    拿着规划图纸介绍情况,这是记者在成都市县乡基层采访时最常见的情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规划意识正扎根广大基层干部的头脑,“按规划办事”正成为新的行政习惯。

  2003年,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即明确提出“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并作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当年,成都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征得建设部同意,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启动。成都产业布局规划也开始从无到有开始编制,各区(市)县的规划在此基础上陆续修编,交通、教育、医疗、物流、文化等一系列指导城乡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相继完成。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全市被划分为3个圈层:5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8个(市)县。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各项规划有机衔接、高度一致。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被融入成都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中,城乡规划体系全面重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域全境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从无到有,并且相互对照,衔接一致。成都城乡规划,从市到区(市)县、再到乡镇,到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现在我们的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我们的成果受尊重的程度则无可比拟。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把城市和乡村建设看成是整体的系统工程。现在回头看,当初成都提出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举动,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的适时之举。

  2007年7月,成都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的理念,把1.21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并据此初步规划出“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全域成都发展格局”。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个集中”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邛崃市羊安镇位于成都远郊,前几年经济实力在邛崃的24个乡镇中也只能排到中游。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羊安镇先后实施了大庆高宇磷酸一铵项目、中冶美利崃山纸业项目、四川品牌家具工业园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将53家企业集中到羊安工业集中区发展。2007年,全镇工业增加值达3.15亿元,较2004年增加1.95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25亿元,较2004年增加1.55亿元,增长218%。

  依靠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就业,加快了新型城市化进程。3年来,羊安镇共投资5.5亿元,全面推进羊安新城和2个二级场镇、4个农村新型社区及5个弱势群体集中救助所建设。目前,羊安新城农民集中居住总计2500余户近万人,其中农民跨村集中居住1116户3900人。

  同时,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村腾出土地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羊安镇汤营村,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新增耕地入股、国有独资兴农公司投入风险股金100万元,成立了汤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对集中起来的耕地进行统一规模化种植,股东自愿转为公司员工。

  目前,汤营农业公司集约了全村80%的耕地,规模经营土地由1060亩增加到2070亩,入股农户增至总户数的77%,土地产出效益由平均每亩五六百元增加到1600元。今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7000元,比成立公司前翻了一番。

  土地规模经营带来了农民生产和收入方式的转变。村民闫树清算了一笔账,作为公司股东,一亩地一年有400公斤稻谷的保底收入,在公司上班每月挣550元的工资,年末每亩地还有分红。他说,“现在我有3份收入,一年下来能挣1万多元,是3年前的两倍多。”

  羊安镇是成都实施“三个集中”的缩影。5年来,成都市大力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了城乡资源空间整合与产业发展。一是加快了工业集中发展。通过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2007年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9户,工业增加值的集中度达63.5%。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5年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2249.1万平方米,37.8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55.7%提高到2007年的63%,每年以2个以上百分点增长。三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5年共流转农用地235.6万亩,其中流转耕地170.8万亩,全市20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2.6万亩。建成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152个,新建农村专合组织1911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5家,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2008年1月8日,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李义村,村民洪伦海从自己的饲料商店里,找出两张缴费发票向记者展示:年缴费金额714.12元,缴费日期2007年12月1日。

  这不是普通的交易发票,而是四川省“社会保险专用发票”。它意味着,只要连续缴费15年以上,洪伦海以后将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养老金。

  洪伦海11岁的独子洪世祥在和盛小学读六年级,上学包括书本费在内全部免费;孩子去年底支气管炎住了5天医院,医药费1360元,因为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互助金两重保险,报销了1080元。

  让农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成都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着力点,历经5年努力,一个城乡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成形。

  2004年初,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已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范围。成都市两级财政为此要在10年内注入45亿元给予补贴。

  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另一目标是庞大的农民工群体。2003年3月,《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施行,为农民工提供工伤或意外伤害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和老年补贴,当年就吸纳近10万人参保。2007年,成都市连续出台三项补充政策,如农民工可刷卡买药,住惠民医院有补贴,重点吸纳建筑业农民工参保等。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21098户用人单位、60.59万名农民工参保,征集率达99.63%。

  2007年1月,成都出台《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07年10月,参保的农民共有43438人,已有13440人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养老金共计4403.42万元。

  从2003年在都江堰市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2004年,在大多数区(市)县还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情况下,成都在全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7年底,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559万人,农民参保率超过96%。

  解决了农民“看得起病”的问题,还要解决农民“看好病”的问题。为此,成都市在14个郊区(市)县共225个乡镇恢复建立公立卫生院。市财政更统一为每一个卫生院配备“七大件”:救护车、多功能产床、X光机、B超、半自动生化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

  为从源头上控制“看病贵”,2002年起,成都还在农村建立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和药品价格统一控制网络,“两网”让药品利润全部控制在30%以内,保证农民吃上“放心药”和便宜药。

  教育被称为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成都首先从2004年起向外来农民工子女敞开了校门。2007年,4.1万名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并免交借读费。

  学校设施差和学生上学贵,是农村教育的老大难问题。2004年起,成都市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全市农村调整布局了450所标准的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硬件城乡均衡配置,成都市县两级财政为此投入14.5亿元。

  成都还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级保障机制。2006年春季开始,成都市14个郊区(市)县84万名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免费义务教育将扩展至市中心五城区学生。

  令人欣慰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这几年在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修建的标准化中小学、卫生院无一倒塌。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2001年,成都市为改善投资环境,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当时主要从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效率着手进行政府职能优化,搞好服务,方便招商引资为政策出发点。自200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发现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义远不止这么简单和肤浅,于是,进一步提出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其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02年以来,成都先后9次大规模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1166项减少到10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1006项减少到210项,是全国同类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2004年,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43个部门的390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全市各区(市)县也先后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镇乡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村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点(站),并整合四级政务服务网络资源实施网上协同审批。

  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走向深入,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成都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居民身份制度。2004年5月1日起,成都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2007年,成都市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

  2004年夏,成都突降暴雨,刚刚投入使用的东城根街下穿隧道被淹。隧道临近市内的府南河,水却几天没抽出去。原来,府南河流进成都就分属五家管理,水利局管农村段,市政公用局管市区河道,市容环卫局管下水道,府南河管理办公室管府南河综合治理,国土局管地下水。平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危急时却没有一家出面牵头协调,本来想“九龙治水”,结果却成了“龙多不治水”。

  以“治水”为契机,成都开始探索实行“大部门制”。2005年,成都组建的新的市水务局,将原市政公用局、市容环保局、府南河管委办对水务的管理职能“打包”一并放入新部门,实现了城乡“一龙治水”。此后3年夏季,成都连续碰到大雨,全市的下穿隧道再没有被淹过。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成都先后实施了涉及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成立水务局外,2005年2月,撤消成都市农牧局,设置成都市农业委员会;2006年1月,撤消成都市交通局,组建成都市交通委员会;2006年10月18日,撤消成都市林业局和成都市园林局,组建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初步形成了大农业、大林业、大水务、大交通的新格局。经过几年努力,成都已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此外,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同步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撤并乡镇78个、行政村2057个,精简分流乡镇人员5000多名。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治理结构

  如果说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那么以2003年12月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诞生作为起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基层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来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基层政治基础。

  2004年7月,成都市委下发文件,在全市范围推行以“群众民主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随后又将“公推直选”的范围扩大到重点企业、学校、医院等。

  公推直选一改过去单靠组织任命的方式,在公开推荐的基础上由广大党员和群众代表直接选举产生。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将基层干部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交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手里,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公推直选出来的干部对群众负责的责任心。这样,基层干部能够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使工作方式和作风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2007年,成都市一项调查显示,93.9%的党员群众感觉到公推直选后基层干部工作比以前积极,更关心群众利益,听取群众意见。

  截至目前,全市69个乡镇实现了党委书记公推直选,90%以上的村、社区采取公推直选实现换届选举。

  此外,成都全面推行区(市)县党委常委会、全委会、政府常务会的“三会”开放制度,吸引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并将“三会”开放向乡镇、街道延伸,拓宽了开放层面,扩大了公众参与。成都还在对干部的考核中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全面引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述职评议、线型分析等,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26
城鄉不能大同到一體的地步,人類的工作還得有具體分工呢
我的未來不是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