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616”工程,就是对省内10个少数民族县市实施对口支援。每个民族县、市由1名省委或省政府领导分工负责,省直6个单位(4个省直部门、1个大型企业、1所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对口支援,每年至少为对口支援的民族县、市办6件实事。
进入“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创新“帮扶”模式,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007年8月17日,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民族县(市)实施“616”工程的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民族县市“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启动。一年来,成效明显。
“对口”支援 凝聚合力
在实施“616”进程中,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10位省领导,率领省发改委、民宗委等在内的40个省直部门和武汉大学等10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10个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员,亲临民族县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困难。
省直部门依据自身职能特点和优势所在,结合受援县市的实际,相继推出了系列帮扶措施。省教育厅为10个民族地区县市免费培训农村学校教师2500人;省财政厅为五峰县办实事42件,支持项目23个;省三峡办对长阳县办实事37件,支持项目19个……
民族地区的市、州、县积极做好3个对接: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寻求支持转变,实现思想认识对接;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实现项目对接;建立联系协调机制,搭建协调平台,研究分步实施工作,实现机制对接。为配合省“616”工程的全面实施,宜昌市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一年来共安排各类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构建银企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各类信贷资金4亿多元,形成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
突破“瓶颈” 抢抓机遇
“民族县市虽然纵向比较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横向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位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毫不隐讳地说。
差距在哪?各级主要领导在启动帮扶工程之初就共同意识到:一是“观念”差距,二是“交通”落后。因此,实施“616”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突破制约发展的两大“瓶颈”。为此,相关省直部门倡导在民族地区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注重智力扶持,并以“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激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其突破口。
该省交通、旅游等相关部门则着眼于解决交通不畅,把支持恩施加快鹤峰——来凤——宣恩一级公路和209国道巴东县绕城公路建设纳入了帮扶规划之中,计划对209国道巴东县绕城公路建设予以补助;并立即着手解决巴东县城至溪丘湾27公里纳入宜巴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
在省、市、县三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投资9.4亿元的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建成通车。投资10亿元的陆宜一级公路、投资1.2亿元的沪渝高速龙舟坪连接线项目全面开工。此外,通过对口帮扶,五峰长乐坪镇白岩坪村所有自然小组通了公路,至此,五峰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发挥优势 彰显特色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品牌,就是增长力和竞争力。省、市领导明确指出,民族县市要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尽快将民族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长阳县已初步形成水电开发、资源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达到7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达到4家;五峰县主动走出“山”门,到宜昌开发区异地办厂、新上项目,已有2个项目在宜昌开发区落户,其中,超细煅烧高岭土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 规划投资80亿元的高磷铁矿开发项目、投资3亿元的三源新型干法水泥二期项目、投资2.4亿元的马渡河电站项目等正在抓紧建设。
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农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616”帮扶工程重要的着眼点之一。湖北省农业厅、林业局等职能门注重引导民族县市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截至目前,湖北民族地区共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采花毛尖、清江鮰鱼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长阳县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和优质椪柑基地。今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长阳县种植的60吨绿色无污染高山蔬菜直供北京奥运餐桌,深受中外运动员和教练员青睐。五峰的魔芋精粉、香葱、香芹等食品和蔬菜已远销欧洲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五峰农产品出口创汇近百万美元。
在省、市两级旅游、文化部门的支持、扶助下,民族县市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入手,先后建成了清江画廊、柴埠溪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精品景区,打造出了楚水巴山、巴山舞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品牌。同时,认真做好创建神农溪5A级景区和水布垭4A级景区升级工作,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民族地区旅游精品建设步伐。
自身“造血” 持续发展
“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培植发展后劲。”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多次强调了这一引领帮扶工作全局的思路。
伴随着“自身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湖北民族县市领导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宜昌市对辖区内5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解决了1万名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和2万名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恩施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纳入到建设“小康恩施”发展规划之中,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速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州乡村。同时,大力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生态环境综合防治、煤改气和“全国沼气第一州”建设工程,为改善民生付出了具体的努力。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21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1亿元,实现了民族县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