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47阅读
  • 7回复

[电厂]转载  我国多省宣布核电规划 专家建议勿搞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3-09
 暗战核电

  2008年上半年,湖南桃花江核电站终于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一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核电规划。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内陆核电潮

  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北京报道

  郴州市民对春节雪灾引起的“断电”余悸未消,省会长沙又在夏天陷入严重的“电荒”,水电“焦渴”、火电又有燃“煤”之急。

  2008年大半年,湖南的能源供应形势紧迫之极,省长周强亲任调煤保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湖北、江西、山东等其他省份同样存在类似情况,省长、市长亲自带队到山西、河南等产煤大省求煤、抢煤的故事比比皆是,煤电供应这场经济之战,纷纷上升到政治高度。

  “如果湖南搞起了核电站,哪还有这些烦心事。”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张力对《望东方周刊》说。这是他的一块心病。

  “我都已经等了20年了。”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核电顾问工程师吴惠全念叨。70多岁的吴惠全从1989年起全程参与了湖南省的核电事业规划,已经熬得头发全白了。

  2008年上半年,湖南桃花江核电站终于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一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核电规划。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即使是在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低谷时期,湖南省也没有放弃过核电项目的推进。我们盼了这么多年,真希望国家早点审批!”张力言辞恳切。

  桃花江是内陆地区较早规划的一个核电站。吴惠全对《望东方周刊》说,桃花江核电项目按照源自法国技术的二代改进型技术M310规划设计,到了2009年底就具备了正式开工的条件。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AP1000(来自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推进工作展开,将内陆地区纳入到AP1000选址范围中也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国家要求内陆上核电,必须要上AP1000。”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明确表示。该院是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总体院。

  最终的审批迟迟未到。内陆究竟走什么技术路线?这不仅将决定中国核电的未来,而且这个问题不明确,审批将遥遥无期。

  20年核电赛跑

  核电要水。

  张力介绍说,早在1989年,湖南省就开始在长江流域、沅水流域、湘江流域和资水流域开始进行核电站选址,现场踏勘20余个厂址,经过比较、筛选,初步提出12个可能厂址。

  1992至1996年,7个地点被编制进了《湖南核电普选厂址调研报告》,并在地震地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从2003年开始,这些厂址被反复踏勘。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开始着手内陆省份核电厂址资源规划调查,以桃源县九龙山和华容县小墨山2个厂址为工作重点的《湖南省核电站规划选址报告》,于2005年1月通过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厂址预评审。

  国内核电公司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最早介入湖南核电。“早在我们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选址的时候,核二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就已经和我们有了合作。”张力告诉《望东方周刊》,“现在,中核集团在湖南省就有两万多职工,而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则为中核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

  2006年7月25日,中核集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建设桃花江核电项目框架协议。

  此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电网集团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分别在湖南圈地小墨山、常德、衡阳及株洲。这样的势力均分是湖南省有意为之。“本来有的公司想圈占好几个地方,但是我们跟发改委商量的结果是,希望每家发电公司搞一个地区,大家工作也不干扰,互相铆着劲踏踏实实地做事。”张力解释说。

  在这5个工程中,桃花江走得最快,其次就是小墨山。

  2005年6月前后,小墨山核电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也全面展开,湖南从政府到民间都是一片“加快核电发展”的呼声,湖南省政府也先后三次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上报正式文件,请求国家在湖南布局发展核电项目。

  2007年2月,湖南核电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两个月后,湖南小墨山核电厂建设协议签字,内陆核电的大门触手可及。

  箭在弦上,却始终未发。一直到2008年12月5日,湖南还在以湘发改[2008]495号文,“恳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湖南小墨山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并尽快批准小墨山厂址开展前期工作。”

  而桃花江的最终审批也未落定。

  内陆第一核电之争

  争做“内陆第一核电”的口号,在湖北、湖南乃至安徽等计划开发核电的内陆省市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所提及。这个口号将为所在地区带来一个可以吸纳各项资源的光环。

  湖北和湖南的诉求重点是:湖北大畈最先提出项目报告,且一次性能源自给率最低,而湖南的能源缺口最大。

  湖南省发改委交能处副处长阳谷生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湖南面积在全国排第10位,人口在全国排第7位,经济总量排第12位,但湖南人均电力装机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8%。

  “湖南新型工业化步伐将在一次次的煤荒、电荒中消耗自己的能量”,“要想实现湖南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能源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除了核电,湖南别无选择。”

  湖北的诉求,也可以理解为“三峡损失核电补”。中部省份争夺核电项目,很大的原因就是能源缺口,但随着三峡等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湖北境内具有开发价值的大的水利资源实际已基本开发完毕,虽然守着三峡,但电能在国家统一分配后,留给自己的并不很多。

  在湖北一次能源构成中,水电占97.35%。湖北是一个贫煤大省,据当地媒体披露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湖北煤炭总需求将达到1.55亿吨,新增煤炭需从省外调入量和铁路煤炭运输能力存在4500万吨的缺口。核电,几乎是一个不能不想到的选择。

  江西则是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据专家介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先后查明了江西六大铀矿带,七大铀矿田,提交各类铀矿床91个,提交的矿床数和铀资源储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西铀资源开采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在这3个省份的核电站得到初步审批前后,他们各自都曾热衷于争个第一,宣传势头很猛,尤其是湖北咸宁。

  在许多材料中,还可看到大畈对于自己第一地位的诸多论证,其中最权威的当属“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这三家核电站的优选会上,大畈得分第一”的说法。直到现在,当记者联系湖北咸宁市委相关负责人时,尽管他一直推辞说“现在核电是个敏感话题,国家发改委要求这方面不要做宣传”,但仍坚称大畈是“内陆第一家核电站”。

  “想把核电站项目迅速上马。这样的心情,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张力坦言。

  受阻技术路线

  目前内陆地区的症结在于,是上三代AP1000,还是二代改进型M310。前者是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后者源自法国技术。

  M310在国内已经应用较广泛,目前沿海地区获批的CPR1000就是从M310改进。岭澳核电站一期即为CPR1000的示范工程,自2003年商业运营以来,安全运行业绩优良。

  2006年12月16日,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国西屋公司最终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赢得了中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为这场耗时两年多的全球最大核电合同竞标战画上了句号。西屋公司持有的就是AP1000,称为三代技术。

  “湖北、湖南和江西这三家核电站都是内陆首批,要批就会一起批,所以他们使用同一堆型的可能性极大。而其中中电投作为江西彭泽核电项目的业主已经明确要走三代技术路线。沿海使用‘二代改’技术的口子已经打开了,如果内陆再打开缺口,就会越撕越大,到时想用AP1000统一技术路线只能落为空谈。”业内专家对记者分析道。

  “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早已明确要求,内陆地区上核电,必须要上三代核电AP1000。这主要是考虑到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对核电站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明确表示,“根据我国新的核安全标准法规要求,在核电站的放射性废弃物排放限值方面,内陆核电只允许达到沿海的百分之一,而目前除了AP1000之外,其他堆型核电站很难达到这种要求。”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对《望东方周刊》说:“国家发改委现在已经把这3个省份列入了内陆首批兴建AP1000核电站的省份。而国家的计划是在2011年在内陆地区批量建设AP1000核电机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所以2009年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准备环境评估报告和安全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一旦通过,就可以进入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程序了。”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AP1000内陆核电站的初步设计(包括项目概算)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国家允许沿海核电站使用二代改进型M310技术(简称二代改)迅速上马还是着实令内陆地区眼红。

  尤其是湖南桃花江核电站,一开始就是按照二代改技术来设计的。“现在为桃花江做设计的核二院虽说是手上准备着两套图纸,同时为M310和AP1000准备,但实际上还是冲着M310走的,再说目前核二院也不完全掌握AP1000的设计能力。”知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

  “根据现在一些专家的意见,内陆地区上二代加是没问题的,比如现在美国70%核电厂都在内陆,并没有采用三代技术,也非常安全。”张力解释说。

  湖南对于采用二代加技术也非常坚持。就在2009年2月23日,吴惠全来北京参加关于桃花江工程进度的技术研讨会,他指着桃花江核电站设计图对本刊记者说,“你看看,按照我们现在的前期准备,上AP1000从布局和空间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我们一直都在为二代加做准备,而且到今年年底就可以达到开工的要求了。”

  “明明今年年底就能开工,为什么非要多等两年呢?”吴惠全显得有些激动。

  警惕核电“大跃进”

  有人将内陆地区纷纷兴建核电项目称为“大跃进”。

  一个核电项目投资以数百亿元计,不仅对当地GDP贡献大,还会改变所在城市的经济生态。

  “内陆省份多数能源匮乏,比如我们湖南缺煤少油,能源全部要靠外省输入,在往年的用电高峰期,省领导常常到处求电,非常窘迫。另外我们的环保压力也可以因此减轻很多,相对火电来说,核电是个相对清洁的能源。此外,核电可带动一批设备制造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张力介绍说。

  “现在国内发展核电的势头真是迅猛。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本来这完全是企业投资行为,但为什么政府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一位业内人士担心核电“大跃进”的趋势。

  “听说今年要建的核电厂有七八个,有人甚至说每年都要这么干。像我这样搞了一辈子核电技术的人听了以后自然很高兴,但发展核电的不能搞大跃进。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搞多少堆,而是如何打基础。总的来讲,目前中国核电的技术资源、技术准备、技术基础和现实的需要量之间还有很大的矛盾。还需很长时间的积累。”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专家郁祖盛告诫道。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3-09
这些仅仅是高调宣布的,还有许多省份都在低调准备着,大唐在甘肃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准备上马4x100万千瓦核电项目,而早先中核已经计划在甘肃矿区建设核电站。
一粒沙寂寞成一整个撒哈拉,
一滴泪蓝调了一整面地中海!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3-09
Re:转载  我国多省宣布核电规划 专家建议勿搞大跃进
引用楼主great于2009-03-09 20:39发表的 转载  我国多省宣布核电规划 专家建议勿搞大跃进 :
 暗战核电
  2008年上半年,湖南桃花江核电站终于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一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核电规划。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

是不是桃花江是美人窝里面的那个桃花江?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3-09
想起了04年电荒


2004年,全国拉闸限电范围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份,共有27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就拉闸限电80多万次,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3000万千瓦。

    在全国性缺电中,其中浙江、江苏、山西和内蒙古西部四个电网最为严重,处于持续拉闸限电状态。 而其中,尤以浙江省最为严峻。据专家判断,如果上海属于“一般短缺”、江苏属于“严重短缺”的话,而浙江省则进入“电力危机”的程度。据测算,浙江省电网供电能力在1200万千瓦左右,而今夏全省最高用电需求接近1900万千瓦,高峰最大电力缺口为630万千瓦。当时浙江的用电负荷率已达97.4%,白天晚上基本持平,已无峰值和谷值。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3-09
电力建设人为放缓

    对于今年能源再度紧张的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认为,这首先源于前几年电力建设的人为放缓。

    所谓电力建设的人为放缓,最典型的就是“三年不上火电”政策。据了解,在1997年以前,国内电力投资建设的规模,平均每年都在2000万千瓦以上,然而,到了1998年,由于判断错误,认为电力需求不再增长,当年开工规模陡然下降为1021万千瓦,1999年和2000年,更是进一步下跌,连续两年只有600万千瓦。直到2001年,这个下跌势头才得以恢复。

    然而,此时的用电需求,已经不是1997年以前的水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新一轮经济增长开始,带动用电需求加速增长,2000年到2003年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11.36%、9.03%、11.6%和15.4%,但是,此时发电装机增长量分别是6.88%、6%、8.39%,不仅发电装机增长远远落后于用电量增长,新开工规模也没有及时调整。缺电形势进一步加剧,导致2002年出现了电力缺口2035万千瓦,2003年甚至高达4485万千瓦。

    据专家预计,2004年电力缺口大约3000万千瓦,2005年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电力缺口大约1500万~2000万千瓦,直到2006年基本达到平衡。

    缺电造出的损失这样大,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的解释是:“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持续干旱、水电机组出力不足”这一现实似乎成了考验电力发展的一场“天灾”,但问题是: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然要求加大电力建设力度,在“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是否及时加快了电力建设步伐?随着“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来的用电需求增长,是否没有任何征兆?是否是不可预见?是否一夜之间形成,以致来不及跟进?

    事实的回答是:“不!”

    漠视事实一意孤行

    据资深电力规划专家、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吴敬儒介绍,从1969年开始,国内就开始缺电,经过近20年的建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力度建设,1998年电力供需才首次出现平衡。“三年不上火电”的错误决策,就是从这时开始。

    但应该指出的是,1998年的平衡,是在当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电力需求增长放缓(只有2.7%)的前提下实现的,而在1998年以前,平均每年的增速都在8%-10%。所以,1998年的低增长是极其短暂的:到了1999年,电力需求马上就恢复了;到了2000年,更是达到10.5%的最高水平。但遗憾的是,有关决策者仍然保持1998年时的看法,竟然认为2000年的增长是暂时的。根据这个前提制定的开工规模,再次远远低于实际需求。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放松建设力度,虽说源于决策人判断失误,但这本身还不至于一定造成错误: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判断失误,尤其是,当时的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等人,反复强调“当前的电力供需平衡是脆弱的,随时都会被打破,因此建设力度不能放松”;1998年秋天召开的全国电力工作会议,仍明确坚持这一判断。资深电力规划专家吴敬儒也上书有关领导,阐述同样的认识。但是,电力部上面的决策力量,无视这一警告,随之而来的是史大桢卸任,以及电力工业部撤消,取而代之的是“三年不上火力电厂”的规定。

    搞电力的人都知道,电力增长必须大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历年来的情况都是这样。把缺电原因归结为“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颠倒了因果关系,回避了人为的失误。

    舍本逐末一错再错

    经过“三年不上火电”之后,虽然电力投资建设开始恢复,但遗憾的是,其力度始终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对于已经发芽和逐步扩大的电荒,决策人丝毫没有警惕。那么,在他们眼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回答是拆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从1998年到2002年底,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主要忙的就是这件事情。

    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打破垄断,实行厂网分开,电厂竞价上网,这是个美好的理想,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问题是,竞价上网,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电力供应充裕,如果供不应求,竞价上网只会造成竞相抬价。中国的厂网分开,恰恰就是在电力已经出现供不应求并且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强制催生的。其代价是放松了电力发展的建设,尤其是依然实行电力建设的行政垄断,限制投资商加入,其结果是本末倒置,加剧了电荒。

    1999年前后,美国加州发生电力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等人赴美考察。回国后,多次撰写文章或发表公开谈话,就美国加州电力危机,向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发出警告,要求从美国加州电力危机中吸取教训,指出中国眼前的电力过剩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热衷于拆分,而是要优先考虑加快电力建设,避免重蹈美国覆辙,酿成中国电力危机。

    然而,当时的主要决策官员,错误地认为电力供应已经供大于求、各地区可以实现就地平衡,坚持推进所谓的电力改革,对坚持优先发展电力的观点视作保守、反对改革,由此连续犯了三项错误:

    一是热衷于电力体制的组织拆分,忽视了电力这个国民经济第一基础产业的特点,放松了电力发展的建设、规划,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从1998年到1992年,近5年的时间,都在进行一件事:怎样拆分。从“0+4”模式(取消国电公司,组建四大电网公司,实行厂网分开),到“2+5+4”(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公司和四家辅业公司)模式,拆来拆去,只是变了形式,事实上,拆掉的只是表象。由于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在于行政性垄断,尤其上电源项目和电价的审批权,仍然攥在政府有关部门。恰恰这两项关键因素没有改变。因此,尽管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但却仅是“改体不改制”。

    二是没有抓住当时的有利时机推进全国联网。认为各地区均实现了就地平衡,搞全国联网也不会有交换电量。更重要的是,错误认为搞跨区联网会进一步巩固国家电力公司的垄断体制,不利于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导致直至今天中国电力跨区联网无法实现,像华北、东北这样的局部连接也仅是弱连接,当发生电力危机时,无法在缺电省和富电省之间进行电量的有效规模性调度。

    三是冻结国家电力公司资产,从资金流动上影响电源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剧“电荒”的基础。200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由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起草的69号文件,以行政性的命令冻结了电力系统对外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的全部项目,所有电力行业的流动也就被停止。这一禁令直到2002年底国家电力公司被解体都没有解冻。

    眼看着中国电力改革一步步走入误区,最终酿出眼前挥之不去的电荒,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刘纪鹏痛心疾首,他愤懑地说:“这么大的损失,却没有一个人承担责任!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

    规划缺位局势失控

    全国性的电荒,再次促使国人觉醒,认识到保持正常的电力供应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加大投资建设电力的力度。然而,目前的电力建设热潮,很快又出现另一个相反的苗头:投资过热、重复建设和无序建设。除国家批准建设的电源项目外,还有大量未经审批的项目擅自开工。不少地方领导与投资者对此怀着一种侥幸心理:有道是“孩子生下了就不能掐死”,所以不管批不批、准不准,先建成发电再说!

    由于争先恐后建设电厂,许多项目建成以后,环保、水源、燃料供应、电力外送等等,都很成问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集中电厂最多,但水源远远不够,只好占用黄河沿岸农业灌溉用水。

    有专家预计,2004年全年电力投资增长将达到35%。这种势头可能持续到2008年,并大约维持在25%的投资增长率。这位专家甚至预计,按照目前部分地方电力投资爆发式的高增速,到2007年、2008年,我国电力供应量又将会出现大量富余。

    据说,国家对电力建设,仍然实行规模控制,但现在的问题是根本控制不住。当前电力投资过热,直接源于电荒,同时也与“三年不上火力电厂”有关:当初凡是老老实实听国家计委的;最后都缺电,浙江执行最坚决,于是现在电荒最烈;相反,那些当初“阳奉阴违”的,现在日子都还好过。据吴敬儒反映,现在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打算,都在按自己的需要上项目,但都对外保密,以致邻里之间,谁也不知道谁的底。各搞一套,局面非常乱。

    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说,国家的电力规划很不明确,规划对市场的反应也很迟钝,规划一次跨越5年。尤其是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规划,原来由国家电力部制定,国家计委审查,但电力改革以后,关系没有理顺。

    12月初,针对可能出现的电力过剩局面,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意见》。

    据了解,在今年的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各省一二把手无一参会,清一色的地方发改委主任。“对电力项目要进行清理的问题,在会上都吵疯了。”各地方发改委不满的根源无疑指向了国家发改委在出台电力政策时缺乏科学性、严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令地方执行部门无所适从,颇为被动。

    学者袁钢明分析说:宏观调控没有错,因为要调整整个布局;地方上项目也没错,因为要用电。导致这对矛盾的最大原因是:发改委是按调整个量的办法来调整总量,什么短缺就控制什么。我国的电力产业近两三年总的缺口在3000多万千瓦,按照市场供需关系,应该放开电力市场,让大家都去投资消除这个短缺才对。但去年发改委没有采取积极措施,造成今年电力的更加短缺。他们的意图是,决不能用加快电力生产的办法来缓解电力短缺的矛盾,支持投资的快速增长。

    抱残守缺不放权力

    正如刘纪鹏所言: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在于行政性垄断,尤其上电源项目和电价的审批权,仍然攥在政府有关部门手中。正是审批权,得以使国有投资主体“三年不上火电”;而与此同时,投资审批部门也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其他经济主体投入发电市场。

    那么,与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的审批制,为什么得以延续到今天?2000年,国家发改委成立时,舆论普遍呼吁其角色转变,但直到目前,由其主持的投资体制依然是计划控制,行政审批。

    由于电力投资周期很长,往往一个项目等到审批制下来时,市场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需要的时候批不下来,批下来以后,市场环境早已经变化。

    行政审批制度,使本应该有众多的投资人分别考虑的问题,集中在个别领导人一人之手,由于其的知识、信息、眼光等因素的局限,很难避免出现认识错误,如果再不听劝谏,错误更是难免。

    遗憾的是:即使是今年7月国家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的决定》,其中关于电力的部分,虽然名义上停止审批制度,改为实行核准制。但事实上,核准什么,不核准什么,对外并没有公布明确的标准,核准不核准仍由发改委掌握。因此核准与审批并无区别。

    刘纪鹏说,国家发改委如果真正改革到位,就要彻底抛弃审批权力,专心致志搞好规划和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服务。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3-10
这个不是大跃进,而是还历史的欠债。
能源结构,早就应该改革了,一直迟到现在才意识到。如果再不抓紧的话,未来堪忧。
尤其是东部省份,江苏浙江上海,本身就是资源小省,发展核电是必然之路。日本的经济在达到江浙目前的水平的时候(人均GDP5000美元),核能已经占到其全部能源结构超过10%了。中国的东部现在1%都不到,中西部则是零。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3-10
我国的核能矿产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制约我国发展核电的很重要的方面。
建议国家加大受控核聚变的研究,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根本之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3-18
好像已经上马了,专家回家睡觉了。
鄖陽@劉嘉明:无党派自由民主人士,以独立客观、公正视角看世界,点评华人历史、政治、经济、军事。
http://blog.sina.com.cn/u/320495428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