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人山改名谈起
去年底,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在报纸刊登通告,决定将河南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的“石人山”要更名为“尧山”。 石人山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为什么要更名呢?据说,改名的一个深层原因是石人山风景区一直吸引不来南方发达地区的客源,原因就是石人山对南方人来说音同“死人山”,不吉利。(9月28日《河南商报》)
每一个地名的更改,都是一种记忆的湮灭。但是,当前,改名已经演化为一种热潮。应该说,相关部门既然要求改名,总有着可为人知的善意。但是,几乎每一次改名总会引来坊间的热议,甚至表达不满。此次由官方主导的石人山更名行为,在民间有不小的反对声。石人山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为什么要更名?更名后,会对原有的“石人山”品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石人山目前的不景气,当地有人认为,不只是名字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地没有更好地开发利用好资源。即便将石人山改名为“尧山”,也难以立竿见影,引来游客,相反,还会遇到被南方口音误读为“要散”的尴尬。
平顶山市旅游局局长李大伟称,石人山更名为尧山应是恢复原名,非常必要,是当地目前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名是为提升石人山的人文内涵,借助尧帝的声望和历史地位,发挥文化优势。国内外许多成功案例证明:一个区域更名不仅是名字上的变革,更包括思想上的变革、观念的上变革,通过区域更名,甚至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生命力。
求证于历史,地名更改也实在再正常不过了。试问有多少地名一成不变?既然如此,为什么每次改名都会引起一片热议?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意被忽视了。这正是地名更改所暴露的硬伤。地名更改必须由公众参与,无论是诉诸法理还是求之相关条例,皆有明文规定。比如,根据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的命名应遵循“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再比如,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都应当主动公开。
毋庸置疑,当地老百姓对脚下的热土念兹在兹,满怀深情,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地名更改应当拥有最大的发言权。事实上,任何一地的更名,总引来当地百姓的热议,总激发了当地人的参与热情,他们比谁都关心地方上的每一点风吹草动。笔者期待,应该从地名更改的硬伤上看到尊重民意的重要性,给予民众参与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