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01阅读
  • 20回复

[山东]市管县“变奏曲”之山东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11-14
— 本帖被 keating 从 区划改革 移动到本区(2015-11-17) —
山东,也是中国经济发达省区,尽管经济发达的程度比不上广东,但地区发展的差距程度也低于广东。
尽管如此,就如同整个中国的实际状况一样,山东也有地区发展的差异:由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组成的胶东半岛地区尽管人口和面积都不足山东省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却占山东省的近四成,人均数比山东的其他地区高出一半。须知,山东的十七个地级市即“中心”城市中有十三个分布在胶东半岛以外的其余地区,其中还包括省会济南和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淄博和东营。换言之,经济发达的胶东半岛“中心”城市的密度要明显低于山东其他地区。
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中心”城市即地级市的密度并无直接关系。
不仅如此,山东内陆地区的地级市规模大小悬殊,而且犬牙相入现象突出,尤其是南部的济宁和枣庄、北部的东营和滨州,看过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都知道枣庄和微山湖的密切关系,却少有人知道微山湖地区并不属于枣庄,尽管同属于山东;提到东营,人们都知道那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所在地,却少有人知道滨州也是胜利油田的重要分布地区。
曾几何时,被作为东方大港来规划建设的日照几乎是在同时期设置为与东莞和中山一样的直筒子地级市,在人口和经济规模大的多的东莞和中山继续在扁平化垂直管理行政区划模式上继续探索前行时,日照早已分道扬镳、走上“分区辖县”的不归路,不仅如此,后来设置的规模更小的莱芜市也效仿日照。
山东,难度就真的走不出市管县体制的僵化程式?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sz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1-14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中心”城市即地级市的密度并无直接关系
//居然开始树一个假靶子:)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1-14
回 1楼(sz) 的帖子
难得sz兄对小弟如此关心!
如果胶东与胶西的比较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那么安徽与周边其他省比较呢?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sz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1-14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本来就和区划关系甚少,难以证明也难以证否

只有一个原理:和平年代匀质比异质好点

你不必把任何区划牵涉进来:)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1-14
日照没有搞过直筒子地级市,是从县直接升为地级市,且将五莲、莒县划归其管辖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1-14
回 4楼(秋水长天) 的帖子
1985年,日照设立县级市;
1989年,日照升格地级市:
1992年,五莲、莒县划归日照市并设立东港区;
2004年,增设岚山区。
1989年——1992年期间,日照市为不设市辖区、不辖县的地级市,即直筒子地级市。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11-14
       计划经济时代领导的拍脑袋决定,境由心造兄不应拿在市场经济时代来谈论其设立的正确性。
    日照、莱芜本是原属地区扶持的“榜样县”,可是一发达就升级,搞得山东的老牌地区都不敢再特别扶持某一个县,转而发展地署驻地。


[ 此帖被幻象岭在2011-12-07 10:47重新编辑 ]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1-15
境由心造兄高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11-15
引用第6楼幻象岭于2011-11-14 23:55发表的  :
       计划经济时代领导的拍脑袋决定,境由心造兄不应拿在市场经济时代来谈论其设立的正确性。
    日照、莱芜本是原属地区扶持的“榜样县”,可是一发达就升级,搞得山东的老牌地区都不敢再特别扶持某一个县,转而发展地署驻地。
      应该反过来,把欠发达的区域切块或整县改市,联县升地级市,比照自治区、自治州相关政策,比如沂蒙老区划出若干县,减免税赋、由省管直辖且联地市共治,连片集中扶持,采取四川震区“一省扶一县”的方式,省内跨域“人员平等流动”,“一发达市捆一县”,这样大家都可以接受这种“减轻负担”“共同致富”的方式。

      总之,工业化的“强市”可以实施“市管县”体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接受工业化的外溢与扩张,并为区域经济的“全面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宜划小行政单元,实施“省辖直管”,连同“联省共治”可以形成行政资源的高配,有利于吸引“人往高处走”的人员流动,接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思维模式,直接“嫁接”新型的社会经济结构,使之成为发达地区的“远辐射”循环带动目的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11-15
首先纠正楼主一些错误:胶东地区只包括青烟威3市,并不包括潍坊;另外,胶东地区总体来说地广人稀,但很多是大县,工业和城市化不如淄博-济南-东营的鲁中地区,潍坊的人均经济在山东处于中下游水平,属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凹陷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11-15
胶东半岛以外的其余地区,其中还包括省会济南和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淄博和东营。换言之,经济发达的胶东半岛“中心”城市的密度要明显低于山东其他地区。
===================================================

应该是14个,胶东外还有潍坊;所谓的胶东半岛发达是相对于鲁西,鲁南,和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济南-淄博--东营)差不多一个水平,但相对长三角,珠三角差异明显.

胶东“中心”城市的密度远远逊于山东其他地区,我想是历史原因,山东中部,西部历来是山东历史和文化,经济的核心区域.

所以说,某些人什么“青独”东部划省自治显然没有历史基础和底蕴.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11-15
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中心”城市即地级市的密度并无直接关系。
=============================================================

我想对于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山东和江苏,广东,浙江,福建,辽宁等地来说,沿海经济并不发达,沿海“中心城市”不密集,作为一个半岛型的省份尤以明显.

相比广东(珠三角)的聚集效应,明显是另一模式------相对均匀性的发展.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11-15
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所在地,却少有人知道滨州也是胜利油田的重要分布地区。
=================================================================

除了滨州,还有淄博.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11-15
不仅如此,后来设置的规模更小的莱芜市也效仿日照。
山东,难度就真的走不出市管县体制的僵化程式?
============================================

莱芜设市源于政治因素,借楼主话题,是不是有预感,莱芜会有代管县?

楼主最后的疑问很好:“山东,难度就真的走不出市管县体制的僵化程式?”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11-15
回 6楼(幻象岭) 的帖子
有点道理,特别对于那些并不发达的地市来说.

感觉当年日照和莱芜“自治领地”过小,虽然日照是划入潍坊地区的五莲和临沂地区的莒南2县.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11-15
回 9楼(齐越) 的帖子
谢谢指正!
应该是用词的不严谨,称山东半岛更恰当,胶东半岛只是胶莱河以东的半岛部分。
说实话,如果仅仅按胶东半岛的地域计算,即青岛、威海、烟台三市,则山东东西两大部分的经济差距更明显,以2010年计算,胶东半岛三市的人均GDP超过六万,而山东其余的地市总体平均只有三万多。当然,这样的差距比起广东以及江苏的苏南与苏北是小巫见大巫了。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11-17
爲老兄作了一主題,附圖。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11-17
呵呵

山东去了胶东就没啥了

连济南都是贫困地区啊
[ 此帖被无声听雷在2011-11-20 19:1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11-17
回 17楼(无声听雷) 的帖子
所以不可能东西分省。
燕山雪无畏,燕山雪有理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11-19
要警惕分省加劇貧富分化。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11-23
回 18楼(人民民主) 的帖子
有些人觉得就因为如此才该东西分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