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海霞
“11年前的市人代会上,鄞县代表团18位代表提出了《撤县设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号议案’,这是推进
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的建议。”昨天,当年的市人大代表、“一号议案”领衔人洪光茂向记者讲述了这一议案的背后故事。
议案点明撤县设区的重要意义
2001年2月22日,参加宁波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鄞县代表团的18位代表,联合提交了《撤县设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议案。
代表们认为,由于我市中心城区
规模不够大,城市
人口不够多,城市框架未拉开,影响了
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尽早调整我市城市规划,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鄞县作为宁波市近郊县,在全市城市化过程中理应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将服从大局,积极支持市政府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举措。
洪光茂时任鄞县中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见证了新城区框架的拉开。“当时,3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已经有了雏形,道路建起来了,部分
行政机关的大楼也在建设了,一些小区楼盘的高楼正拔地而起,路网、水网、居民生活圈正在逐步和市区对接。”
一个新城的雏形正在那个时候显示出来,其时,江苏、广东等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撤县(市)设区的成功案例。尽管如此,许多鄞县人还停留在“大农村”概念里,对“城市化”还较为陌生,但洪光茂等代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建议如果成为现实,对于鄞县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我们写议案时,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县里的主要领导。”洪光茂记得最初的案由是这样写的:“撤县设区应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时任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寿永年,看了之后,将“应考虑”改成了“促进”,体现出当时县领导对
历史进程早就有着深刻的认识。
议案提出撤县设区从“三个有利于”出发
早在议案提交前,关于撤县设区的种种传闻已在社会流传。对此,代表们认为,鄞县有2200多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建制县之一。鄞县撤县设区,对新区的名称、
行政区域、行政
管理职权等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鄞县历史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代表们在议案中提出撤县设区要从“三个有利于”出发: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外竞争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人心和社会稳定。
洪光茂说:“提交议案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因为我们深深懂得这份建议对于鄞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肩负着压力和使命,要将73万鄞县人民的共同愿望传递上去,比如保留‘鄞县’这个名称、保留行政区域的完整等。”
当时一起签字的18位代表,都带着一份神圣的使命感,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议案引发了各种声音
2001年2月24日,《宁波日报》“两会专刊”对“一号议案”进行了报道,报道篇幅虽然不大,却在鄞县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记得议案的新闻登出来后,我接到了许多熟人、朋友打来的电话,大多数表示不理解,有的还为我们担心。”洪光茂说,他非常理解这些朋友对“鄞县”两个字深入骨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他同时也坚定地表示“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对鄞县发展最为有利的机遇,撤县设区之后的优势很快就会看到。”
事实证明,当时的预见完全正确。
除了面对熟人的质疑,洪光茂还在几个月后市民政局征求各方代表意见的会议上据理力争。会上,来自其他区域的一些代表建议重新划分鄞县撤县后的区域,洪光茂严正指出,只有保持区域的完整性,才能最符合鄞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最有利于鄞县今后的发展。因为说得太激动,他把手中的铅笔都掐断了。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消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
一座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古邑,从此开始崭新的“造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