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26阅读
  • 11回复

[综合]港人口卅年後達847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7-31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人口卅年後達847萬 (15:15)

根據政府統計處今日發表的最新人口推算數字,香港人口在30年後會達到847萬。

居港人口推算由2011年中的707萬增加至2041年中的847萬,平均每年增長率為0.6%。在2011年至2021年這十年間,推算平均每年人口增長率0.8%。然而,由於人口老化而導致死亡人數顯著增加的情況下,在推算期的最後十年,平均每年人口增長率將下降至0.4%。

以2011年中至2041年中的整個推算期計算,香港整體人口將增加140萬,人口自然減少(即死亡減出生)為3.8萬,而香港居民人口淨遷移人數(即移入減移出)為淨移入144萬。

在居港人口中,常住居民數目推算從2011年中的686萬上升至2041年中的822萬,平均每年增長率為0.6%。流動居民的每年增長率相若為0.5%,其數目從212,200人增加至245,000人。

政府統計處副處長鄧偉江說:「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二十年大致而言呈現下跌的趨勢。香港的總和生育率(即每千名婦女在一生中生產子女的數目)持續低於2100的更替水平。由1991年的每千名女性相對1281名活產嬰兒下跌至2003年歷史低位的901名。總和生育率在近年回升,2011年的數字為1204名。在生育推算中,已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已婚女性比例、已婚女性年齡別生育率及內地女性在香港產子的情況。根據推算,總和生育率推算由2011年每千名女性相對1204個活產嬰兒逐漸下降至2041年的1151個。」

香港在1991年至2011年間的死亡率持續下降,令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在2011年,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臨時數字)為80.5年,而女性的則為86.7年。與其他經濟地區比較,香港的死亡率處於一個甚低的水平。根據推算,在2041年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將上升至84.4年,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則上升至90.8年。死亡人數從每年的42,700人上升至推算期末的每年82,400人。雖然人口越趨長壽,但老年人口所佔比例增加是引致死亡人數上升的主要原因。鄧偉江說:「預期未來的人口將持續老化。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推算將由2011年的13%顯著上升至2041年的30%。人口老化的速度在未來二十年將會加快,比例數字將在2021年升至19%及在2031年進一步上升至26%,而在推算期的最後十年人口老化的速度則會稍為放緩。與此同時,推算15歲以下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12%逐漸下降至2041年的9%。」

年齡中位數的上升也可反映人口老化的趨勢,預計年齡中位數將會由2011年的41.7歲上升至2021年的45.1歲,在2031年進一步上升至47.7歲及2041年的49.9歲。

人口的性別比率(即相對每千名女性的男性數目)將由2011年的876顯著下跌至2026年的788及2041年的712。然而,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將有異差,尤其是25至44歲的年齡組別,預期會較受大多屬年輕女性的外籍家庭傭工所影響。此外,單程通行證持有人持續流入,而其中有很多是香港男士的內地妻子,亦是比率下跌的相關因素。根據撇除外籍家庭傭工的數據,人口的性別比率會較高,然而仍會由2011年的948下降至2026年的867及2041年的786。

(即時新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7-31
现在707万,三十年后847万,这样下去怎么办?

赶紧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计生委。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7-31
懷念香港人口五六百萬的時光。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8-01


雙非截龍 未來少33萬勞動人口
四成雙非九成單非留港 需建134校


【明報專訊】統計處預計,2041年本港人口將增至847萬,較去年人口增加140萬,並首度推算雙非嬰兒明年截龍後,至2039年時全港將因此失去33萬勞動人口。而本報估算亦發現,到4年後全港要增建134間學校,才能應付單雙非嬰兒所需學位。有學者認為,當局不能單拋出數據,而無長遠人口政策處理雙非、人口老化等問題,促政府盡快成立人口政策委員會,著手解決問題。

統計處昨發表《香港人口推算 2012- 2041》報告,預測2039年本港人口將增至842萬,較2010年推算的889萬人少42萬人,下跌4.7%。副統計處長鄧偉江解釋,有關差異主要是假設本港醫院明年起不再接收雙非嬰兒後,未來30年的配額都是零。

九成單非嬰6歲前回流

自1999年起至去年底,共有17.6萬雙非嬰兒(父母均非本港永久居民)在港出生,2013年「雙非尾班車」後,雙非嬰兒數目會增至22.4萬。統計處進行多次內地孕婦調查,並在2011/12年調查訪問內地孕婦,推算出單非嬰兒中,72%在3歲前返港,90%在6歲前返港;雙非嬰兒方面,6歲前回流的雙非嬰兒則有41%。

在2010年截龍前,統計處曾預計2039年勞動人口為547萬,最新推算截龍後,2039年勞動人口減少33萬,佔屆時勞動人口544萬的約6%;不過短期本港將率先面對單雙非嬰兒所帶來的學額不足問題。

新學年全港官立和資助小學學額為4.18萬,本報綜合單雙非嬰兒6歲前返港比例,估算今年出生而將於2016年入讀本港小學的單雙非兒童約20,166人,假設學額不變,已佔學額的一半,加上5.4萬名本地兒童,教育局需把學額增至7.4萬個,其中單是應付單雙非兒童,便要增加672班,相當於增加134間小學。

統計處調查又發現,約25%單非父親從事較低技術的職業,而雙非父母則約有一半均為經理及行政人員。雙非嬰兒留港原因,主要是父母認為本港醫療、法制生活質素、出國升學或移民較內地優勝;單非嬰兒的父母則主要為方便在港照顧。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雙非即使明年截龍,事實上仍觸發漣漪效應,短期出現學額不足,長遠會令勞動人口減少達6%,令兩者問題惡化,認為港府應制訂長遠人口政策,處理剩餘雙非兒童和截龍後的問題,包括研究增加學額,加強教育、技術培訓 ,增加人均生產力等。

周永新促重設人口政策委會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質疑,自回歸以來,本港缺乏人口政策,惟事實上要處理福利、房屋等問題,均源自強而有力的人口政策,認為政府有必要設立由政務司長統籌的人口政策委員會,跨決策局研究,而非各自為政,認為此舉甚至比設立扶貧委員會更重要。


單非父﹕不望兒供養

【明報專訊】統計處評估九成單非嬰兒最終會留港生活,成為香港新血,在人口老化下,他們將與其他港孩一樣,未來需負擔沉重的養老比例。朱先生與內地妻育有一名4歲半的「單非兒」,他坦言以家庭經濟能力,暫無法為自己養老做足準備,但已著手為兒子購買教育基金及儲錢,希望讓兒子毋須為學業而「負債」。

朱先生的兒子在港出生後一直留港,並入讀香港幼稚園,曾計劃多生一孩的朱先生,因考慮到經濟負擔及香港教育制度而放棄。兒子入讀幼稚園後,已取得單程證的朱太近年開始工作,家庭月入約3.5萬元。

朱先生坦言不期望兒子將來供養他,但期望至少能助兒子順利完成學業,「他日後畢業出來,相對壓力會較小」。對於將來每3名勞動人口要供養2名兒童或長者,他認為「無得擔心」,亦暫無考慮退休年齡。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8-01
香港人太多了吧,我只记得以前是说“500万香港人”
潮梅分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8-01
三十年后新加坡人口会不会超过香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8-01
引用第2楼南天國士于2012-07-31 23:33发表的  :
懷念香港人口五六百萬的時光。

懷念香港人口五六十萬的時光。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8-01
引用第4楼bamboowisely于2012-08-01 13:51发表的  :
香港人太多了吧,我只记得以前是说“500万香港人”

什么叫“太多了”?台湾可比香港人多多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8-01
回 7楼(庄明仁) 的帖子
台湾多大香港多大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8-03
引用第6楼庄明仁于2012-08-01 14:50发表的  :
懷念香港人口五六十萬的時光。  

懷念香港人口1000的時光。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8-05
Re:回 7楼(庄明仁) 的帖子
引用第8楼云之彼岸于2012-08-01 19:53发表的 回 7楼(庄明仁) 的帖子 :
台湾多大香港多大

他只说“太多了”,没有参照物。所以我给他找一个。台湾确实比香港人多啊。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8-06
回 9楼(九寨沟亚龙湾) 的帖子
我估计香港人口三十年后可以达到1000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