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15阅读
  • 4回复

[城镇人口]临沂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1-27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11-24) —
临沂步入城镇化“黄金十年” 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
www.langya.cn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3-01-27
  记者26日获悉,2012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据测算,临沂市城镇化率每年将提高2-3个百分点,每年有20多万农民变为市民,带动投资和消费400多亿元,拉动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上升4个和2.8个百分点。今后10年,我市将迈进城镇化的“黄金十年”。
  姜大明省长2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方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启动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厉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地下空间规划利用,防止“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的畸形发展。以宜居、幸福为目标,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人的城镇化” 我市开创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未来城镇化之路怎么走?据悉,我市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遵循“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原则,开展“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重点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走出一条“同城发展、四点对接,产城融合、宜业宜居,扩容提质、生态文明,民生优先、幸福和谐,中心城区带动、众星抱城支撑,低门槛高质量、全市域多层级”的临沂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推动农民就近转移,城镇化率、非农就业比重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第一,完善新一轮城镇体系。按照中心城区“核心圈层”、周边县城“紧密圈层”、小城镇“扩展圈层”和新型农村社区“辐射圈层”的格局,加快编制全市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建设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高质快速推动西部新城、东城新区、镇山风景区、汤泉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形成“众星抱城”之势;加快费县、沂南、莒南、临沭、郯城、苍山融入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的原则,着力培植27个综合发展、42个优先发展、21个鼓励发展和67个特色发展城镇。
  第二,加快城镇融合。把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会师之地”,坚持产业入园、园区兴城,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聚集功能,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推动2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尽快向产值500亿元、1000亿元迈进。实行镇园合一、以产强镇,引导重点镇、中心镇加快与园区对接,优化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配比,促进生产要素向镇域集聚、农村人口向驻地集中,争取镇域80%财政收入来自镇驻地和产业园区。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和谐城管,加强属地化、协同化、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范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四,突出风格特色。做靓“魅力城区”,彰显“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特色;鼓励县城体现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文化中心;建设27个古典风韵、39个山水生态、17个红色风情和35个现代中式小城镇,打造一批“百年小镇”;在平原地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山岭地区分散建设庄园式生态住房,做美一批“沂蒙新村”。
  特派记者赵义 车明军


 城镇化“黄金十年”我们该怎么做
  2012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3年起,我市将迈进城镇化的“黄金十年”,我们该如何做?正在济南参加省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省人大代表韩延明:建设文明型、学习型城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的关系从‘协调发展’变为‘同步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省人大代表、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有自己的认识。他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不仅能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生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还能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使农业更多得到城镇化、工业化支持,促进农业发展专业、规模、集约生产,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韩延明表示,如果农民不能进城,农业也难以现代化,城市也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农民进城就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变成真正的城里人,最起码有三个要素:一是农民工进城之后住房问题怎么解决;二是必须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随迁之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必须解决。“要做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其所、病有所医,切实让他们享受到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便捷。”
  “城镇化的道路绝对不只是名字从镇变成街道,从村变成社区,更重要的是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韩延明表示,在城镇化道路上,人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和修养,加强自身道德建设,通过学习教育,建设文明型、学习型城镇,“城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和谐、文明的新型城镇。”
  省人大代表李凤德:驻地村应当好城镇化的表率
  省人大代表,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凤德用“安居乐业”四个字概括了他对城镇化发展的期盼。他认为,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经济怎么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到老百姓安居乐业上,让农村人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有活干、有房住、有安全感。而无论中心城区,还是县城、乡镇驻地村因资源优势明显,一般都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先行军,因此驻地村应当做好带头作用,帮助吸纳更多农村人进城扎根。
  作为界湖街道的驻地村,南村社区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加快旧村改造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全体居民都告别了旧村居,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而作为该社区领头人的李凤德在为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我市经济社会总体进步很快,但是资源分布更多地集中在中心城区、县城、乡镇及周边的驻地村居,其他大部分乡村的人居环境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凭借优势先行一步驻地村应发挥表率作用,不但要把自己的社区建设好,更要帮助欠发达村实现快速发展。记者了解到,南村社区投资建设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就使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彻底摆脱了经济不发达的局面。“在全市像我们这样的社区村居还有很多,大家都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帮扶欠发达村脱贫致富,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李凤德这样告诉记者。
  省人大代表陈玲:城镇化首先应该发展农村经济
  “城镇化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人富起来,才能真正走上城镇化之路。”省人大代表、郯城县马头镇田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玲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村是拥有1700多口人的大村,长期以来,种地打工搞运输是他们致富的“法宝”。
  农村怎么才能富起来?陈玲认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有的资源,大胆改革,深化发展,“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以我们镇为例,2012年,我们利用古镇的优势,打造‘万亩荷花基地’,同时规划了影视基地、景观带,这给我们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让老百姓富起来,逐渐实现城镇化。”
  陈玲说,在城镇化的道路上,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企业投资固然是好,但更多的村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科学发展,“城镇化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涌入大城市,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也是城镇化。现在,国家给了农村非常好的各项政策,我们要用好这些政策,走上富裕道路,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省政协委员刘继双: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能只重数量和规模,还要以人为本,充分提升城镇功能和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而环境资源的保护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省政协委员、临沂市政协副主席刘继双认为,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今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有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乡镇、社区转移,但居民的环保意识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为加快经济发展,在引进工业项目的过程中,一些民营工业企业和“小作坊式”的加工厂大量涌现,污染问题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刘继双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要突破城镇化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瓶颈,充分考量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首要位置上,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路,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
  省政协委员李世良:城镇化更重要的是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和城市相比,农村的信息、资源还相对缺乏,要走好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省政协委员、临沂一中校长李世良告诉记者。
  李世良表示,城镇化建设要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宜居为首要前提,切实改善农村人口的生存环境。城镇化规模要结合其历史地理和文化自然生态,要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城市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需求,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在做好建设的同时,更要培养改变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让他们真正适应城市的生活。”李世良表示,要通过加强乡村文化大院建设等多种形式,给广大农村送去更多的信息和科技,促进其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实现,需要长期的过程。”
  记者赵义 车明军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1-27
这是常住人口吧,户籍的就难说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1-27
回 环球旅客 的帖子
环球旅客:这是常住人口吧,户籍的就难说了。 (2013-01-27 10:44) 

“户籍”这种东西,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1-27
地球上还有哪几个国家实行户籍管理政策?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1-27
以前记得只有中国和贝宁两国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
小号:云中城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