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来源: 牡丹江市委宣传部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6月18日电。(刘加勇)哈洽会期间,商务部领导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给省政府的正式复函,并举行了授牌仪式。至此,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2011年5月申报工作启动,到2013年3月得到复函批准,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升级之路走了一年又十个月的时间。作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申报国家级开发区需要统计、商务、财政、住建、国土、发改等11个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并审核,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申报文件中,着重体现了牡丹江市区位优势、战略地位和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态势、特色明显的产业基地。亮出了沿边开放先导城市、陆海联运大通道始发站和全国对俄贸易第一大市三张“金名片”,突出了牡丹江在黑龙江省及东北亚经济圈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由此抓住了审批者的关注目光。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崛起,不断刷新,不断超越。经过21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的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黑龙江省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基地、黑龙江省承接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重要基地、黑龙江省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的桥头堡。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它用强有力的双臂去拥抱一个时代的繁荣与兴盛。
此外,在国家级开发区的审批中,审批者同时看重的还有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投资强度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一五”时期,牡丹江市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不断拓展园区空间,强化产业支撑、推动经济转型,五年间累计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7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倍,全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跃升至全省第三位。进入“十二五”,牡丹江不断超越自我,激情发展,深化“三大战略”,坚持“四化并举”,推动“五城建设”,至2012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7.5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亿元,1491个项目实现开复工。这些都为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升级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