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13阅读
  • 82回复

[省制]清代江苏巡抚可以节制江宁布政使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9-20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论坛今年奇葩特别多啊。又一个忍不住冒出头了。
这思维,港英政府布政司就是大英帝国财政部驻香港办事处?港英政府按察司就是大英帝国枢密院驻香港办事处?真有这种或类似的想法,除开秀逗了,真想不到别的。
 (2014-09-18 23:31) 
你这才是奇葩,用洋人的机构套中土的制度。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9-20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各種道,是中央部門的執行部門,不在京師而已。
並不是地方行政。
胡惟庸罢相之后,
军令系统,分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府之下分为都司、行都司、留司。都指挥使司,毫无疑问是中央政府的执行部门。
....... (2014-09-19 16:45)

说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走向巅峰,又举不出事实。

硬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提督衙门)、道台衙门归为地方,把巡抚、总督归为地方首长,这样根本没办法理解,中央集权是如何走向巅峰的。

其实,布政使司就是行户部;按察使司就是行刑部;总督就是行兵部;巡抚就是行都察院;漕运总督、北河总督、东河总督、南河总督、各种道台就是中央各部的执行单位。
这一堆中央部门及其执行单位一下来,政务基本上全包了,府州县不需要干什么事情了,而且也什么都干不了(婆婆太多了)。
至于清朝总督把民事也管了,很好理解。清朝是外族执政,反清复明从头到尾就没间断过,军事始终是根本,行户部、行刑部是行兵部的后勤、政治保障。
而巡抚把民事也管了,更好理解。什么事情,他都得监一监。

而这种状态下,真正要做好的话,皇帝得累死。于是乎,将军皇帝、木匠皇帝...出来了,宦官专权也出来了。
[ 此帖被東七區在2014-09-20 08:41重新编辑 ]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9-21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说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走向巅峰,又举不出事实。
硬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提督衙门)、道台衙门归为地方,把巡抚、总督归为地方首长,这样根本没办法理解,中央集权是如何走向巅峰的。
....... (2014-09-20 08:31) 

小伙子傻傻的中央和地方都分不清了。小伙子,牛角也不是那么好钻的,没个硬钻子,你钻得牛角尖进去?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9-22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小伙子傻傻的中央和地方都分不清了。小伙子,牛角也不是那么好钻的,没个硬钻子,你钻得牛角尖进去?
 (2014-09-21 21:41) 

到底谁分不清中央地方。

休斯頓火箭發射中心是地方上的?

不要用現在的運作模式套古代。現在中央只負責發話,根本不執行,因此也沒有執行部門。用現在運作套古代,肯定錯判。

正常國家,中央都有執行部門。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9-26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说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走向巅峰,又举不出事实。
硬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提督衙门)、道台衙门归为地方,把巡抚、总督归为地方首长,这样根本没办法理解,中央集权是如何走向巅峰的。

从职能上,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把布政使司作为行户部,这种说法我不接受,从根源上这些都是来源于使职系统,实际上是皇帝的特使,唐中后期皇帝为了使程序绕过三省六部制度(或唐中晚期政事堂制度)而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使职系统是三省六部制以外的,应该毫无关联。可能在职能上有些类似罢了。这点就像汉武帝以至光武帝为了绕过三公九卿制度,而设立了中朝官制度,核心为尚书台,没成想三省(禁中)后来已成了外官,皇帝又依赖使职,其中最明显的是枢密使和三司使。其实这个进程并未停止,本来职官系统就很乱,三省规一省(中书),而明朝将六部的母官三省彻底废了。后来皇帝又找到了自己的秘书班子内阁,又有了内外之别,六部尚书不入阁便无权。清朝内阁又成外面的摆设了,前面用自己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后面又有军机处,为了中央集权,每一个内官成了外朝后,便有新的机构接任。就像今天人大与政治局,何不似中外朝,中组部就整一个吏部,中纪委就御史台(或都察院),军委大致枢密院(或都督府),国防部是兵部。民主制度的皮,马克思的肉,传统职官的魂。
我总的观点就是功能相似,渊源远不同,所以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与户、邢二部并无关系。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4-09-26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说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走向巅峰,又举不出事实。
硬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提督衙门)、道台衙门归为地方,把巡抚、总督归为地方首长,这样根本没办法理解,中央集权是如何走向巅峰的。
.

但凡中国历史上行台性质的机构,其长官与主官是一样的,如南北朝、隋唐的行台尚书省,长官是尚书令或仆射,元行中书省长官也是同平章事。称布政使司为行户部,肯定是不对的,既无隶属关系,也无渊源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4-09-26
另外我觉得对于总督、巡抚都应该视为京官,如总督应该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某省军事、粮道什么的是其业务。应该这么理解。想想明朝最初的巡抚、总督就是类似钦差大臣,有位高权重的京官巡抚、总督地方。不过中国职官就是这样,发展发展就畸形了。不过可以解释为什么总督、巡抚一定要加衔,不加衔的话拿什么总督、巡抚。
从另外一个角度,三司(布、按、都)虽然是使职出身,但已经职官华,有自己的职官系统。
但督抚就任就是光杆司令,没有副职什么的,只有保镖队:督标、抚标。说明督抚还没完全职官化,全是自己招幕客,这种情况一直到清末辛亥革命前夕才改善。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4-09-26
我查了查,唐朝之所以使职泛滥,就是因为唐朝的中央政府过于完备,部门很多,而地方州县却比较精简,经常出现中央有令出,下面没有具体负责的部门,所以给使职的存在提供了制度缺陷的土壤,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背景。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4-09-26
現代的省份概念固定可以逆推清代省的概念也固定?到底誰是奇葩?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4-09-26
话说,无论《明史》还是《清史稿》甚至是前代各史,职官志都是按朝官、外官、武官依次分类介绍。而督抚、布政使都毫无例外的和府州县官一起归类于外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4-09-26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我查了查,唐朝之所以使职泛滥,就是因为唐朝的中央政府过于完备,部门很多,而地方州县却比较精简,经常出现中央有令出,下面没有具体负责的部门,所以给使职的存在提供了制度缺陷的土壤,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背景。 (2014-09-26 12:11) 

唐代中央政府和300多府州之间的跨度太大,为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节度使辖区诞生埋下伏笔。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4-09-27
学了很多东西  受教了!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4-09-27
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如果真是地方官,则和中央各部是矩阵式结构,不可能听与府部。听于府部,说明了都布按三司是府、部的派出机构。而各部中,户部和刑部有按地域划分的清吏司,明显是对应的。
一个是派出机构,一个事派出机构驻京联络处(及审计机构)

外任官当然不是京官,但外任官并不一定就是地方官。
清史稿成书于省着实之后,就不说了。
总督粮储(漕运总督)是附述于南京户部之后,操江总督是附述于南京工部之后。
布政司、按察司之后,后面接着的是各道行太仆寺。
行文体制已经很清楚了,政务官->监察官->使官->事务官->南京官->行官->地方官->爵->武官->羁縻官->土官
[ 此帖被東七區在2014-09-27 10:44重新编辑 ]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4-09-27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但凡中国历史上行台性质的机构,其长官与主官是一样的,如南北朝、隋唐的行台尚书省,长官是尚书令或仆射,元行中书省长官也是同平章事。称布政使司为行户部,肯定是不对的,既无隶属关系,也无渊源 (2014-09-26 11:41) 

湖广布政司所在地被称为户部巷。

古人诚不欺我。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4-09-28
考察古代职官,我觉得要区分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我以上的回复都是以制度设计的角度谈的,当然从实际运行上督抚三司都是地方官,毫无疑问。但从制度的渊源及设计上,督抚三司乃至知府知县全是京官,知府为某某京官权知某府事,正官是在京城的官,而权知某府事为其工作任务。假设全国人大某专业委员会主任,挂一个中央巡视组组长的名号,实际上官仍是在人大,中央巡视只是工作性质。事毕应该撤销,但中国职官的发展到最后,不任职京官也知某府事,就成了知府。府的正官应该是府牧,由亲王兼任,但负责实际工作的是府尹,所以常听府尹为长官,到了明清,只有少数府有府尹,其他都是知府。
使职当然是派出机构,但是独立于六部之外,起初直属于皇帝,后来普遍设立后,便隶属于政事堂(宰相办公厅),向中书门下负责,明以后,相当于皇帝兼并了宰相的机构,实际上这些使职应该为皇帝的相权部分的派出机构。可能有些拗口,就是明以前皇帝是国家元首,朱元璋以后废了政府,皇帝亲自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湖广布政司所在地被称为户部巷。
古人诚不欺我。

至于户部巷的说法,可能只是雅称。就像刘罗锅还称宰相呢,但明清后再无拜相。大学士号称中堂、阁老,阁老为唐中书舍人称呼,中堂为宋中书省长官同平章事的雅称,因为工作在中书省大堂。所以称作户部巷不代表什么。
而户部清吏司长官只为郎中,正五品,布政使可是从二品,它们只能是业务上发生关系,但绝不是下属。即便户部长官尚书领导布政使都够呛。
试想以中国官场好面子,凡是要讲对等的原则,诸如户部财政事务可能都是布政使下五品官员与之合作办公,布政使那是长官大人,从二与正五差一截呢。
[ 此帖被杜春明在2014-09-28 10:10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至于户部巷的说法,可能只是雅称。就像刘罗锅还称宰相呢,但明清后再无拜相。大学士号称中堂、阁老,阁老为唐中书舍人称呼,中堂为宋中书省长官同平章事的雅称,因为工作在中书省大堂。所以称作户部巷不代表什么。
而户部清吏司长官只为郎中,正五品,布政使可是从二品,它们只能 .. (2014-09-28 09:56) 

雅称也好,俗称也好,说明了布政司就是行户部。正像你说的称刘罗锅为宰相,明清虽无拜相,但是有类宰相的角色。布政司虽不称行户部,却是行户部的角色。

布政使当然不是清吏司郎中的下属。清吏司是联络处。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考察古代职官,我觉得要区分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我以上的回复都是以制度设计的角度谈的,当然从实际运行上督抚三司都是地方官,毫无疑问。但从制度的渊源及设计上,督抚三司乃至知府知县全是京官,知府为某某京官权知某府事,正官是在京城的官,而权知某府事为其工作任务。假 .. (2014-09-28 09:50) 

考虑实际运行情况,要看是不是全责才能断定是不是地方官。
知府、知州、知县对于地方是全责的。

而布政使只是负责钱粮、按察使只是负责刑狱。
总督、巡抚也只是负责一部分事务。
就算是四者拼合起来,也不是地方全责。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雅称也好,俗称也好,说明了布政司就是行户部。正像你说的称刘罗锅为宰相,明清虽无拜相,但是有类宰相的角色。布政司虽不称行户部,却是行户部的角色。
布政使当然不是清吏司郎中的下属。清吏司是联络处。

如果说布政使与户部经常发生业务关系,按察使与刑部与业务上关系,我同意,但在体制上仍不是派出机构。我想布政使司的任务除了户部部分,应该还包括府县官吏的考核、任命,这当属于吏部职责,而地方上河堤工程,除了河道总督外,我想作为一省布政使,也是有责任的,这岂不是工部职责,所以布政司还应该当作不完整的省政府,不能当作六部派出机构,尽管从渊源上看是中央派出。
而按察使除了管刑名,监察府县官员也是其职能,从这个角度,倒像都察院分号。所以不能直接看成派出机构,或行户部,行刑部的说法。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 (2014-09-28 10:24) 

你还是受了香港用法的影响。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考虑实际运行情况,要看是不是全责才能断定是不是地方官。
知府、知州、知县对于地方是全责的。
而布政使只是负责钱粮、按察使只是负责刑狱。
不过,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地方官,应该考虑两个问题:1.是否还挂着京衔;2.是否有独立下属。这么看,督抚还没完全地方化,挂兵部、都察院衔督抚地方,而三司都无中央衔。督抚都是孤身上任(秘书都自己招幕),而三司内部有可观的下属。但三司地方化不完全。
从三司设置上看,明三司之和等于行中书省,而行中书省虽然属于中书省派出机构,但其负责程度完全就是地方大员。故三司为不完整的地方政府,至清,由于督抚加入,三司变得更不完整。
浅见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4-09-28
回 杜春明 的帖子
杜春明: (2014-09-28 10:36)

个人认为

是不是挂京衔倒无所谓,因为古代有寄禄体系。
是不是独立下属,其实也无所谓。现在武警,一样分派到地方,也有独立的下属。但属于中央派出机构。

主要是
地方官辖区比较稳定;而中央派出机构辖区则随意性较强。
地方官对于地方是负全责的,并不会因为别人加入而不用负某方面的责任;而派出机构并不是全责,会因为人力资源布局的变化而自上而下的调整。

另外,个人认为,古代官制有使职和行职之分。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4-09-28
另外,个人观察,
府州县名是可以用来封爵的,而布政司辖区名从来没有用来封爵
这表明了府州县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布政司辖区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可以用来“支付”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4-09-29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到底谁分不清中央地方。
休斯頓火箭發射中心是地方上的?
....... (2014-09-22 15:39) 

我暂不发言。自己看下面给你的回驳。
傻傻的中央和地方分不清,建议先借一下硬钻子(看二十五史),再来钻牛角尖。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4-09-29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另外,个人观察,
府州县名是可以用来封爵的,而布政司辖区名从来没有用来封爵
这表明了府州县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布政司辖区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可以用来“支付” (2014-09-28 11:04)

用法人来套布政使司,你说是我用现在来套古代,还是你自己用现在来套古代。

我只问一句,晋代的州有没有用作封爵?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