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76阅读
  • 3回复

[工程]陕西供南水北调中线七成水 绿色循环发展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4-07

4月5日下午,2015年全国网络媒体“公祭黄帝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行”集体采访活动在西安长安区举行。陕西省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等5家单位的领导向媒体编辑记者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陕西省所作的工作和成就。
A 南水北调中线70%水量来自陕西
据悉,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陕西省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汉、丹江流域在陕西涵盖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为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向记者表示,中线工程开工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承诺,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汉、丹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陕南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汉江、丹江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和III类,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评为201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截至2014年底,我省启动实施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七大类项目168个,建成69个,在建99个,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3.05亿元,完成投资51.09亿元。陕南县(区)级以上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均已完工并实现了全覆盖。
B 绿色循环发展为有源头清水来
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汉江、丹江水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倒逼落后产能淘汰,确保了优良水质安全出省。为此,陕南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各项水质保护措施。汉中市出台《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安康市出台《关于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意见》,商洛市出台《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据陕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介绍,针对陕南黄姜皂素行业,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拿出1500万元,用于黄姜污染治理的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使黄姜皂素行业形成循环产业链,减少了污染,增进了效益,取得了6项国家专利。
“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重要涵养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和水生态环境。”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冰介绍,为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下一步将指导陕南三市编制和完善城市、县城排水专项规划,包装策划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建立分年度建设项目库。同时,将推动陕南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新型农村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置模式。
C 开展水保生态建设维护陕南山清水秀
水量、优良水质源源不断供京津,我省汉丹江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的治理新理念,实施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和水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新汉江,初步形成丹江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格局。
“位于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商洛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陕西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介绍,为确保水源地生态安全,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多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投入中省资金58亿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陕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62%,林木蓄积量为2.5亿立方米,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116.83亿立方米,林业生态建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提供了良好森林生态环境。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4-07
“我们感谢陕西人民为我们城市居民用水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来自受水地的中国网记者张艳玲在听完有关南水北调陕西所做的贡献后有感而发。在今天(4月5日)下午举行的“南水北调 陕西贡献”集体采访活动中,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兵、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向与会记者介绍了陕西省南水北调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说,陕西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汉、丹江流域在陕西境内流域面积为6.24万平方公里,涵盖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 28个县(区),为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陕西和陕西人民都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和牺牲。

管水先管人 护水从管好吃喝拉撒做起

想要管好水,首先得从人管起,管好人的“吃、喝、拉、撒”,说白了就是要改变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陕西尤其是陕南三市,通过移民搬迁、两厂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管好了汉、丹江流域的人,管好了汉、丹江这泓清水。

陕南三市多土石山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河而居,上山开荒是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这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全,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带着群众施下的化肥等流入江里,也为水质安全带来许多隐患。

对此,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介绍,2011年陕西省开始实施以生态、避险和扶贫为目标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1139亿元,对60万户共240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截止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9亿元,26万户88万余人实现搬迁。

群众搬迁后,陕南三市立刻着手生态修复工作。陕西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说,“十二五”以来,陕南三市实施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507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09万亩。通过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陕南三市森林面积已达6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

除此之外,陕西省水利厅还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进行水土保持和控制面源污染工作。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说,通过治理514条小流域,陕西省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1.1万平方公里。项目区年均保土能力达到5000万吨,蓄水能力达到4.3亿立方米,控制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物下泄率达40%。

而搬迁的群众会不会产生新的污染,为此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兵说,为了防止县城或者集镇因人口增加而产生新的污染。截至目前,陕南地区已建成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28座,日处理能力49.7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78.3%,较2013年提高5.2%。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8座,日处理能力0.39万吨,处理率达89.5%,较2013年提高11%。已经实现了县(区)以上的“两潮全覆盖。此外,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也提到,陕西省将建设30个镇级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而目前已开工24个,2015年底前可全部建成。

管水不惜降低GDP 80余家黄姜皂素企业被关停


除了管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群众,更是要管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企业。黄姜皂素曾是陕南地区的代表性产业,然而黄姜皂素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为了保护这一泓清水,这样的企业在陕南,关的关,转型升级的转型升级,即使减少GDP,这样的企业也不允许在陕南生产。

郝彦伟说,“十二五”期间,省环保厅不断加大对有色、黄姜皂素、造纸、建材行业的执法监督力度,累计关闭污染企业240余家,停建和整顿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30余个,黄姜皂素加工企业由109家减到目前的20余家。

同时,为确保水质,陕南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企业。2014年6月初,陕西省环境保护执法局组成3个检查组,开展了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钢铁、水泥、医药制造、化工、皂素、造纸、垃圾填埋场等行业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218家,包括汉中市94家、安康市61家、商洛市63家,针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直接处罚7家、挂牌督办8家、媒体曝光13家、关停取缔28家。

朱昱介绍,截止2014年底,陕西省启动实施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七大类项目168个。 “这些项目的建成,特别是“两厂”的建设运行,极大地改善了陕南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告别了污水直排和垃圾乱堆的旧面貌,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矗”朱昱说,2014年,汉、丹江水质总体良好,规划中设置的12个控制单元全年水质达标率为91.7%,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浓度始终保持在Ⅱ类水以内。

11月下旬,省环保厅还将在陕南三市开展了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矿山及尾矿库、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拉网式大排查。

通过陕西及陕西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汉江、丹江流域布设的15个监测断面稳定保持在一到三类优、良水质。特别是2014年通水年,100%断面达到优、良水质,汉江出省白河断面、丹江出省湘河断面均达到二类,水质为优。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4-08
水源地牺牲很大,补偿一定要到位
sy强身,yy强国!百姓强身,砖家强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4-08
现在湖北、河南都说自己是水源地。
而真正的水源地陕西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谁来代表陕南28县提出正当的诉求?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