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81阅读
  • 2回复

[经济]厦门考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6-09

厦门考题

2015-06-03 08:0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韩雨亭厦门报道 编辑: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未来几年时间里,“稳增长”这个词汇,或许将在厦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不止是厦门,整个福建省正在全力以赴稳增长,不仅希望缩短与东部省份和台湾的差距,也希望用“弯道超车”的方式跨越发展。

背后的逻辑是:根据中央对福建省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福建省的GDP要超越台湾。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竞赛,更是一道发展考题。

其实,这一目标早在2009年就已提出。2007年,广东省经济总量率先超过台湾,此后江苏、山东和浙江先后加入“超车”队伍。从那时起,和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什么时候超越台湾,就成了最大的预期和悬念。

福建与台湾的GDP差距,其实一直在拉近。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GDP只有台湾的1/40,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是台湾的1/13,到2013年达到了台湾的2/3。2014年,福建的GDP是21759.64亿元,而台湾是3.2万亿元左右。

有专家测算,根据目前福建的发展速度,2018年有望超越台湾。其中,厦门作为对台窗口城市,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前沿和高度外向型的口岸城市,在两岸交流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继续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过,翻看2014年的经济答卷,厦门的增长率为9.2%,低于福建省平均9.9%的增长率。近些年来,厦门遇到了出口投资增长乏力、消费缺乏新动力等问题,稳增长任重而道远。

2014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273亿元,增长9.2%,位居福建“第三”。同年,泉州GDP达5733.36亿元,增长10.2%,已经连续16年位居福建首位,福州GDP达5169.16亿元,增长率10.1%,位居第二。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厦门主要任务都是稳增长。厦门市政府2015年计划实现GDP增长10.5%的目标。

那么,在未来几年,厦门将用怎样的方式稳增长?这是一道有难度的考题。

基建投资仍是抓手

“所谓新常态,不唯GDP,并不是不要GDP。”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在他看来,唯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不保持一定的增速,不增大经济总量,不壮大总体实力,一旦遇到新的风险,就会难上加难。

黄茂兴认为,福建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将成福建经济新引擎,进一步提升福建经济的开放性。厦门不但是福建自贸区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明确作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这为厦门稳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厦门也将此视为来之不易的重大历史机会,甚至有人认为其重要性堪比当年的经济特区。2015年作为自贸区建设开局之年,厦门市计划在自贸区推进多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挂牌刚刚一天的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在象屿综合服务大厅考察自贸区改革经验推广落地、简政放权等情况。这次到访释放的信号是:希望将自贸区作为中国下一轮改革试验和未来发展的动力,以此激发民间的活力。此前,《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发布,中央政府期望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厦门已积极响应。2014年末,厦门市政府出台了《贯彻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明确以9个海丝沿线国家为重点,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双向投资、海洋合作、人文交流、旅游会展等33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会成为厦门稳增长的“抓手”。根据已公布的信息,厦门自贸区要重点建设区域性融资租赁业集聚区;两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综合性文化保税产业中心;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两岸最大冷链物流中心……这些基础建设,毫无疑问将会推动GDP的增长。

在中国各大城市的GDP贡献中,基础建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厦门也不例外。根据统计,2014年度厦门全市200个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共完成投资499.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131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5%)2014年超额完成了同期投资计划,69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27个)未能完成同期投资计划。这些项目大多是铁路、高速、地铁、火车站、人行通道。

截至去年12月底,厦门“两环八射”项目(含前期、在建)主要有23个,完成投资24.13亿元,预计2016年春节前正式通车。仙岳路与成功大道立交改造提升工程,预计2015年4月底实现通车。2015年,厦门又将启动19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新开工14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1.25亿。这些市政工程将成为厦门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座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厦门更希望在“海丝”中有所作为,以此促进厦门的对外贸易。厦门多次开会鼓励企业到“海丝”沿途所在国家和地区参展、办展、设立贸易中心。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灿民曾公开表示,“力争2015年将对新兴市场出口的比重提高到30%。”根据统计,2014年厦门对“海丝”沿线9个重点国家的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出口增幅5个百分点。

事实上,厦门这些年也在充分利用“投洽会”平台,将政府重点扶持的机械、电子、纺织及农业、渔业、矿产品等资源开发型企业“走出去”,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

2015年,厦门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合同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均较上年目标任务增长6%;境内招商引资800亿元,较上年目标任务增长3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85.6亿美元,增长6%,其中出口563.5亿美元、进口322.1亿美元,均增长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2.4亿元,增长13%。“虽然厦门提倡经济转型,但稳增长主要还是通过政府投资基础的方式来拉动,当然自贸区和‘一路一带’政策会有所影响,但占的比重并不很大,如果做得好,未来或许是一个方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

产业与人才是关键

产业的永续发展,才是GDP增长的动力之源。

根据2014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三条措施的通知》,厦门推出了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举措。首先鼓励制造业企业增产增效,厦门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对季度产值同比增长8%及以上,且单位产值耗电量同比下降的重点制造业企业,按用电增量每千瓦时给予0.1元的奖励。

其中,新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度缴税金达到48万元的,也可以享受该政策。对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1年按当年缴纳地方级税收收入的50%予以奖励。

厦门将2015年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政府希望借此让城市发展进入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厦门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由市财政配套相应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先进产能,产学研成果转化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政府给予补助或贷款贴息。同时安排相应资金,扶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给予贷款的贴息补助,并支持成长性良好、符合条件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税收等各个方面的服务。

对于新兴行业,厦门市政府表现出了积极的扶持态度,对电子商务、软件、信息化服务、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网络和通信设备等工业企业,以及软件、信息化服务、研发设计型企业,都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奖励,并且在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上予以优惠。

通过上述扶持政策,厦门市政府期望借此引导厦门产业转型,努力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并有利于引领产业集聚,延长产业及产业结构的行业和企业,唯有这样,才能让厦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当下,厦门举足轻重的工业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让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也是厦门稳增长的考题。

为此,厦门为产业转型升级勾勒了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的“5+3+10”路线图,希望借此留住十大千亿产业链中的优秀企业,在保持存量的同时做足增量。例如,厦门的平板显示器产业链,已达到了千亿元的规模,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仍需要不断升级这个优势产业,保持这样的领先优势。

互联网和物流产业,被厦门视为面向未来的重要产业。5月11日,福建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将云计算大数据等阿里巴巴核心技术平台作为福建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其中医疗服务将成为福建省政府此次“互联网+”渗透的重点领域。

根据协议,福建省将利用阿里巴巴在药品电子监管、电子处方、支付宝“未来医院”和基层“云医院”的建设经验和技术,推动搭建移动智能就医购药平台和在线医疗服务平台。2014年底,福建省首家支付宝“未来医院”就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落地。

丁长发认为,厦门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是源动力,而人才是关键。首先急需培养一流的经贸、金融、法律、物流等相关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福建本土人才储备不足,人才仍在大量外流,如何吸引开放思维与创新人才,是厦门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立长三角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财政权、立法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6-10
厦门面积太小了,但是又吞不了泉州,不过漳州倒还有可能
bon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6-19
回 ahnu07 的帖子
ahnu07:厦门面积太小了,但是又吞不了泉州,不过漳州倒还有可能 (2015-06-10 19:36) 

深圳也小,关键看产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