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42阅读
  • 54回复

[地名归类]征集:各城市旧城城门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02-05
各地旧城的城门名各有特色和寓意。其中数量上好象以旧南京城城门名为最多,北京也不少。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02-05
现将济南旧城城门名列在此:
济南旧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原有城门四,分列东西南北四方,即泺源门(俗称西门)、舜田门(俗称南门)、齐川门(俗称东门)、汇波门(俗称北水门),清末光绪年间内城东西南北又各增设一门,具体为西面乾健门,南面坤顺门,东面巽利门,背面垦吉门。
济南外城原有城门七,具体为东为永固门、南为岱安门、西南为永绥门、西为永镇门、西北为济安门、北为海晏门、东北是永靖门。清末在外城增开两门,即普利门和新建门。民国初年,又新开两门,即麟祥门和中山门。
合内城外城,济南共有城门十九座。随着建国后济南城墙的拆除,很多城门名随着城墙的消失也都成为了历史。现只剩下一座城门汇波门(北水门)还保留着,由于其是一座水门,担负着调节大明湖水位的作用,并且位于大明湖公园内,所以幸存了下来。其他城门除了东门、西门、南门、海晏门、普利门作为地名仍在使用,其他城门或多或少的从附近街巷或桥梁中还能见到一点旧城门名的影子,如坤顺门外的坤顺桥、济安门外的济安街等。大多数城门名则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02-05
平遥古城共有六道城门

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原本各有其名:迎薰、拱极、太和、永定、亲翰、凤仪。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是为"迎熏门" ;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 ,众人共尊之意;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quot;太和门";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二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 ;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赜谖髅磐庥蟹锘死闯?纳窕坝跋欤?quot;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 ,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太原城城门共计八个:

大南门

  明太原城南西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俗称大南门。大南门内旧有大南门街,有清真寺、弥陀寺。1955年大南门街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并入解放南路。

   新南门

  明太原城南东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俗称新南门。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军从此门入城,此后新南门改为首义门。首义门街旧有基督教青年会、关帝庙等。首义关外有正太铁路、铁路警察局以及众多汽车合作社。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残破城垣首义门被拆除,辟为五一广场。

   大北门

  明太原城北西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俗称大北门。旧日大北门街有天主教堂、明原学校及平民工厂。大北门外有西北机车厂、西北电化厂、西北修造厂、西北化学厂以及牧羊场等。

   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俗称小北门。小北门街旧有观音堂一座,民国年间又建起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和一些军营操场。小北门外旧有太白铁路管理所、西北木材厂等。

   大东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俗称大东门。大东门在太原城八座城门中军事位置尤显重要,戒备森严,著称“军门”。旧日大东门街有陆军医院,大东门外有三教圣道会。

   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迎晖,俗称小东门。旧日小东门里有中华实业协会、中华实业季刊杂志社、山西省政府汽车管理股及大校场,小东门外有同蒲车站、铁路管理局等。

   水西门

  初为宋太原城西金肃门,明初扩建太原城沿用作西南门。初名阅武,后改振武,俗称水西门。清代水西门街南为旧满洲城,后来又有方山县会馆、第五实验小学及镔铁祠;水西门外真武庙后有镇河楼,相传有两头铁牛,还有旧教场、演武厅,后增模范畜牧场。

   旱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城,俗称旱西门。旱西门低洼潮湿,城西北一带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街南有饮马河,街北有西泽园、黑龙池、黄河套等积水湖。所谓“旱”,只是与地势更低的水西门相对而言。旱西门外即宋代柳溪遗址,明清时堙为荒滩野坟,民国年间曾置牧牛场。■



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02-05
目前我能查到的邢台历史上城门的名字~~~~~~
后赵时京城襄国的城周回九里一十三步,人口139200户(70万左右),有四座子城相拱卫.以当时皇帝的年号称为"建平大城",并"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四门",可知襄国城有四门,但其名缺考.
(我觉得也许从那"十余小学"的名字里可能会有城门的名字)
此外,还有正阳门(建得宫正南门),端门(建得宫第二道正南门)等.

此前到以及明以前,大概为待考证的历史~~~~~~

明天顺四年,东曰朝阳,西曰阜安,南曰通远(一说曰通达),北曰拱宸。
成化二十一年,东曰宏济,西曰X秀(字我不知读什么,打不出来,是左边一提手+邑字),南曰来熏,北曰承恩。
万历九年,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南门改为率宾(取合九省而达京师之义),东门改为望齐(纪春秋时齐国救邢之功),西门改为归安(以邢西有夷仪之迁),北门该为鸳水(因其水在门北而名)。
南关的南城的十来座门我不知道叫什么。
此后的变动我也不清楚,因为城墙45年解放时说是为战备给平了(拆城墙就能战备?!),要是还在的话比北京的城墙也不次(好象还高)
所以只从书上找到这些资料。


收好吧,我打字好累的~~~~~~
^_^
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多勇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02-05
杭城十门,最先拆除的是清泰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甬铁路设车站(即今城站)于清泰门内,铁路自城外贯城而入,拆去清泰门城墙数十丈。民国二年(1913)杭州相继拆除城墙,继拆除杭城西北隅的满城(即旗下营)之后,接着拆除清波、涌金、钱塘三门间的城墙,以原城墙砖石建湖滨路、南山路,辟湖滨公园,从此西湖和城区连成一片。随后又拆除凤山、武林、望江、艮山、候潮五门。解放后,尚剩的庆春门,以及残余的东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于五十年代后期拓建环城东路、环城北路和延伸环城西路时拆除,现仅留下凤山水门一座。杭城十座旧城门座落的位置与今址对应如下:
  钱塘门 今湖滨路与环城西路相接处;
  涌金门 今南山路与涌金路交叉处;
  清波门 今南山路与清波路、河坊街、孝子坊、勾山里相交一带;
  武林门 今武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北侧;
  艮山门 今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交叉处;
  庆春门 今环城东路与庆春路交叉处;
  清泰门 今环城东路与清泰路交叉东侧;
  望江门 今望江路与江城路交叉东侧;
  候潮门 今候潮路与江城路相交处;
  凤山门 今中山南路、凤山路相接处。
http://www.hangzhou.gov.cn/main/gb/tradition/introduce/citylog/viewarticle.jsp?artid=1548
感谢蛋炒饭.
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02-06
德胜门、章江门、惠民门、永和门、进贤门、顺化门、广润门
这是哪?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4-02-06
毫无疑问是南昌,呵呵
老南昌人有“七门九洲十八坡”之说,“七门”就是指南昌的七座城门,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习俗,民间有民谣流传至今:“推进涌出广润门”、 “驮笼挂袋进贤门”、“接官接府章江门”、“杀进杀出德胜门”、“跑马射箭顺化门”、 “挑粮卖菜惠民门”、“哭哭啼啼永和门”。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02-06
商丘古城
现存古城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4-02-06
太原八门名称都通俗化了。
其实迎泽(或朝天),承恩(或太平),拱极,镇远,振武,阜城,宜春,迎晖八门也不算难听。不过八门目前只有七门作为地名存在了,承恩门早已是五一广场了,剩下七门中有关楼城墙的只有拱极门了,还是后来修缮的。
还没入管理群的,赶紧扫码入微信管理群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4-02-06
北京的城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各门都有其不同的用途。
“内九”是指现在沿北京二环路的原九座城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城门、崇文门、宣武门、前门、德胜门和安定门。
西直门明代称和义门,是运水通道,每天一早从玉泉山运来的水,从和义门运进北京城,进入皇城。
东直门明代称为崇仁门,是过往运送柴炭车的,叫做柴道。
朝阳门明代称为齐化门,是运粮通道。
崇文门叫哈德门, 是运送酒的通道。
前 门叫正阳门,是皇帝出入之门,平民不能走,只能走两旁的月门。
宣武门叫顺治门,死囚从此门押出,拉到茶市口斩首。
阜城门当时叫平则门,是运煤通道。
德胜门是军队得胜班师回朝进入的门。
安定门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
“外七”,包括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和永定门,这些门是为老百姓入城做小买卖、打短工、走亲戚用的。
“皇城四”,是指大明门(清时大清门,民国时中华门,现在毛主席纪念堂)、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个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4-02-06
小小的一个天台县城也有8个门。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4-02-06
南京

中央门
兴中门
挹江门
定淮门
草场门
清凉门
汉中门
水西门
集庆门
中华门
双桥门
武定门
光华门
中山门
后宰门
太平门
解放门
玄武门
江东门
仙鹤门
高桥门

这些地名都在用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4-02-06
阆中古代一直有四座城门,明代四座城门分别叫“富春门”、“锦屏门”、“澄清门”、“威德门”。
清代1769四门分别改作“迎和门”、“延禧门”、“宝城门”、“敦吉门”。以上城门名在现在地名中无一沿用者。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4-02-07
重庆有九开八闭十七门: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闭)。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
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
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闭)。
南纪门菜蓝子涌出涌进(开)。
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开)。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开)。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开)。
仁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闭)。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闭)。
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闭)。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开)。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4-02-07
沈阳城有八门(括弧内为俗称):
  东有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
  西有怀远门(大西门)、外壤门(小西门),
  南有德胜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
  北有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

  而最早沈阳是有九门的,在福胜门(大北门)和地载门(小北门)之间,有一个地方叫九门,后来被砌死了,故只存八门。八门于解放后为发展交通事业陆续拆除了,殊为可惜!但与各门俗名对应的地名倒仍在使用。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4-02-07
潍坊市区建国前为潍县县治。汉代创建土城,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始修石
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建东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竣工。西城和东关坞以
白浪河相隔,西城城墙用石块砌成,呈龟甲状;东关城墙用三合土夯造,类似蛇
皮,巧妙地形成了“龟蛇相依”城市布局。据《潍县志稿》载,西城共有4 门:
东曰朝阳, 西曰迎思,南曰安定,北曰望海。东关坞有城门7处:东曰升曦,西
曰庆城、 通济,西南曰奎文,南曰鸣凤,西北曰耀武,北曰游麟。另有8阁和众
多庙宇, 8阁为玉皇阁、镇武阁、三官阁、王母阁、白衣阁、三元阁和两处观音
阁;较大的庙宇有文庙、石佛寺、玉清官、天仙宫、城隍庙、关侯庙等。此外还
有表彰“忠、孝、节、义”和为达官贵人树碑立传的牌坊74座。这些门、阁、庙、
坊增添了潍县城的建筑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文化建筑已大部被毁,
仅存西城北门处的两小段旧城墙。1987年在建市区白浪河公园时,对白浪河东岸
东关的几段古城墙和通济门、奎文门进行了修复。

http://www.infobase.gov.cn/shizhi/ztk/b7/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4-02-07
灵山卫在胶州南九十七里,明洪武五年(府志载:三十五年),魏国公徐达(府志载:徐辉祖)调指挥佥事朱兴筑土城以备倭。周围三里,高二丈五尺,厚半之。门四。池二丈五尺,广二丈。永乐二年,指挥佥事郭崇重修,外包以砖,周方加二里,四门加楼,增铺舍十余所,后渐倾圮。弘治元年,分巡副使赵鹤龄檄指挥使张某重修,名其四门:东曰朝阳,西曰阅武,南曰镇海,北曰承恩。

http://www.jiaonan.gov.cn/shiqing/htm/lswz.asp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4-02-07
今即墨县城始建于公元的6年(隋开皇十六年),迄今已有1300余年。
  县城初建时的规模和结构,已无迹可考。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进行了扩建,筑土城墙高约5.1米,厚约3.7米,周长约2公里,城墙外侧有深约2.1米,宽约6.2米的护城河。城有三门,门上均有题额,东为“望海”,南为“景岱”,西为“临川”。此后,至1859年(清咸丰九年)先后修整10次。1578年(明万历六年)砖砌三门。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城墙改用砖砌。三门题额改为东“潮海”,南“环秀”,西“通济”。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三门皆增修城楼。城内建筑群有县署、孔庙、考院、参将署、城隍庙等13处。主要街道上自明至清先后建石牌坊36座,这些牌坊多系明清两代名宦周如砥、黄嘉善、蓝田、郭琇等的功德坊,跨街耸立,甚为壮观。解放战争时期,部分城墙毁于战火。1949年后,城墙及其它建筑陆续拆除或改建。

http://www.qingdao.gov.cn/xzk.nsf/07e3035f671b9087482567360029e763/067ed19d7974630448256ab10005c9d9?OpenDocument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4-02-07
平度县城,自西汉置郁秩县治始,二千二百多年来,或为郡、州、县治,或为侯国之都,名称频更。元朝之前,或因兵争所毁,或为防御而筑,详情难考。
  元末毁于兵乱。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土筑重修,围墙环城5里余,高3丈,厚1丈5尺,护城河深9尺,阔1丈8尺。建有三门:东为“迎阳门”,西为“安庆门”,南为“永宁门”。
1793─1794年(清乾隆五十八至五十九年)重修城门,在城墙四角筑炮台7座,更换了三门名称。东为“宾阳门”,南为“丽正门”,西为“平成门”。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红枪会和土匪交战,东门被烧毁,城墙有损,民国县政府进行了安装和修复。翌年将城三门用钢板加固,刷新了匾额。国民党县党部更改了三门名称。南谓“中山门”,东谓“平等门”,西为“自由门”。
  1938年春,日军入侵平度城前夕,民国县政府征民工将城墙拆毁,古城旧砖多散落于民户手中。日军入城后,遂强征民夫将城墙修复,不久日军撤离,县政府再次拆墙。1938年秋,日军二次入平度城,城墙再修,并在城墙上加筑炮楼。1945年秋平度城解放后,城墙逐年被拆除,城壕亦被乱石污土渐次填平。城墙之残余基石,直至1958年后修环城公路时才拆除净尽。

http://www.qingdao.gov.cn/xzk.nsf/2e5528729f7ec363482567360029e7a8/83b0c8ed6a6d94ba482569a400236116?OpenDocument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4-02-07
从上面两个县城平度和即墨看,他们都没有北门。
据我爷爷说诸城有北门,但却从来不开,因为诸、猪同音,北为城阴、后,所以人们认为北门是猪腚,所以不开。诸城以前是密州府,苏东坡曾经来当过官,所以城小,关却很大,人多。
不知道平度和即墨这两座城是什么原因没有北门。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4-02-07
【鳌山卫城】 位于崂山之北,鹤山脚下,东临鳌山湾,距即墨市20公里,为明代海防要冲。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来此筑城驻军。城墙为砖石结构,周长2.5公里,高11.6米,厚6米,外有护城河,深5米,宽8.3米。城门有四:东为“镇海”,南曰“安远”,西称“迎恩”,北名“维山”。当时,海潮抵达东门,可以停泊船只,便于攻防。城中建筑方正对称,街道形如棋盘,四门洞达。城内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文庙、武庙、天齐庙等建筑。城西筑有演武厅,设厅堂、点将台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撤鳌山卫,其地并入即墨县,卫城逐渐颓塌。如今城垣已全部拆除,仅存遗址。

http://www.qingdao.gov.cn/shizhi.nsf/51e2811275a75e76482566c7002d6a2a/e05b0fac54b11b6d4825693c00246584?OpenDocument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4-02-07
哪位谈谈城门与城池级别的关系?我记得好象县级六门,府级八门
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养天地正气,法今古完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4-02-10
应该没关系吧,不过一般府城比县城要大些,门自然也会多些。至于具体城门数由于各城所建年代不同、历史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不会有具体的数字规定吧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4-02-12
武汉三镇的城门

【武昌】
武昌城基本定型是 1371年(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将城区扩大到黄鸽山(今蛇山)南,该山始包人城内。城周约20里,辟有9个城门,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欸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顾磷重修武昌城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门(辛亥革命后改为起义门),望泽门为望山门,竹欸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清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中和门和宾阳门之间增辟一门,称通湘门,设车站于门外,以通湖南,故址在今紫阳路东端,靠近武昌火车站。
  武昌城垣于1927--1928年撤除,从1371年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以来,共存在了556年,其间8次修葺,今仅存的起义门,系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而重建的。
现在汉阳门、平湖门、文昌门、大东门、小东门、起义门都还在用。特别是汉阳门(江边有通往汉阳、汉口的轮渡码头)、大东门、小东门因是交通要道,使用频繁。



【汉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汉阳知府严舫、知县林瑞枝主持最后一次再修汉阳城,
汉阳城最后的规制为周长不到3公里,城门有三座即东边的『朝宗门』,南边的『南纪门』,西边的『凤山门』。三座城门各建一谯楼,东南临江,有水闸,北倚凤凰山。
汉阳城1927年后拆毁。



【汉口】
  汉口一直没有如汉阳、武昌那样环绕四周的古城垣。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捻军在武汉一带活动频繁,地方当局为固守汉镇,抵御义军进攻,决定筑城堡。1864年(同治三年)为通出人,开辟8个堡门,自西至东为:玉带门、便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便门。
1907年拆堡修路,上起硚口,下迄歆生路(今江汉路),同时动工。此路当时称为后城马路即今日中山大道的上段和中段。

现循礼门使用频繁,老汉口火车站的旧名即大智门火车站,不过大智门的地名今天已经没有人用了,变成大智路。玉带门、居仁门今天还在使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12 12:09:24编辑过]
江汉朝宗 九省通衢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4-02-12
益阳城南门迎恩,北门拱极,东西门暂时记不得了。
教取一束藤条来,细细的打那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