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9月22日电(记者 刘大江 田建川)粤、桂、黔三省区22日在广东佛山启动高铁
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这个试验区将为前景广阔的中国高铁经济带探索样本路径。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暨首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2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来自粤桂黔三省(区),贵广、南广高铁沿线13个
城市的相关负责人济济一堂,标志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正式启动建设。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开通,实现了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圈、黔中经济区等经济板块的“互联互通”,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粤桂黔三省(区)提出共同谋划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战略之后,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佛山主动承接、南海先行试验。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划,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将以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为主体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核心区即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面积约8.58平方公里,将融合珠江水系元素塑造“珠江金谷”城市景观;拓展区包括佛山国家高新区禅城、顺德、高明、三水等四个分园;并积极推动试验区云浮分园建设。
据了解,该试验区战略定位为“一个平台、两个空间”。“一个平台”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两个空间”即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前沿阵地”和大西南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功能定位上将建成五个区:高铁经济带发展先行区、粤桂黔创新创业合作集聚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珠三角西部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区和新型城镇化创新建设示范区。
当天,现场签约了包括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研究院、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会展中心在内的17个项目,总投资(贸易)额593亿元。
首次聚首佛山 十三城为何而来2015年09月23日06:40 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召开,粤桂黔三省区、13座高铁沿线城市聚首佛山南海。 71个合作项目亮相、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现场签约600亿元“大单”……这些数字,不禁让人感叹高铁经济带所蕴藏的惊人爆发力。 另一组数据或许更加直观:2015年上半年,佛山旅行社组团到贵州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905%,接待贵州游客同比增长5902%!因为高铁“一票难求”,短短半年内南宁铁路局已三次大幅增开贵广、南广动车组。 西江奔流,日夜不息。回望更久远的历史,粤桂黔三省区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44年,从贵州经广西到广东的贸易线就已经形成。如今高铁呼啸,三省区的时空距离瞬间拉近,协作发展的格局也正悄然形成。 从历史深处走来,粤桂黔合作昭示了怎样的逻辑和力量?三省区13城聚首佛山,为何而来?这条经济带又将为整个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南方日报记者 赵越 一场盛会发现了什么? “全新的内陆”颠覆外界认知 “在前段沟通的过程中,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各方的合作意愿十分强烈,根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天为止,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已达成合作项目71个,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选出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今天会议上进行现场签约。”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世庆透露。 沿线城市热情合作的背后,是粤桂黔三省区自身发展的澎湃动能;贵广南广高铁则是激发这种能量的有效通路。 从广西到贵州,沿线城市精彩各异的发展状态,也正随着高铁的开通为外界的政府、资本、消费者所重新了解、认知。贵阳就是其中的典型。这座2014年GDP总量2497.27亿元、人口不足500万人的城市,作为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并不突出。 但从另一角度看,贵阳去年GDP比增高达13.9%,增幅十分惊人。更颠覆人们印象的是,贵阳近两年在创新驱动层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近两年来,贵阳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揽,与中关村知名龙头企业合作,启动贵阳大数据七大基础平台项目建设,从北京引进了总额超过1800亿元的260个项目。去年,贵阳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 出人意料的还不仅是贵阳这样的省会城市。在贵州黔南,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已经成为黔南州各级干部的一个共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都被拒之门外,重点引入环境友好型的高新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我们都拒之门外。以前是饥饿招商,现在是选择招商。”黔南州惠水县濛江街道办事处主任罗燕明说。 从贵阳到黔南,众多沿线城市在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意识和举措,足以令外界赞叹。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内陆”,正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契机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省区合作呼唤什么? “创新驱动”急需“创新协作” 在9月22日举行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上,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管委会与广州赛富合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同发起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人民币100亿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投资基金的设立能加快推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将粤桂黔高铁沿线地区资源有效整合,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的创新融合。 在高铁沿线,不少城市在创新驱动中能找到共同语言。9月,佛山刚刚成功举办了首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全国性博览会;而在广西贵港市,当地计划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同时抓住贵港列入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机遇,建设西江流域信息交流核心平台,积极打造“智慧港口”。 高校的跨省区产学研合作也亟待展开。在广西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发实力超群,其科技攻关项目涉及汽车、电子信息、机械、电力、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而在佛山,上述领域正是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庞大。 “贵广高铁开通后,贵阳与佛山、珠三角空间距离缩短,贵阳起到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推进产学研的联合。”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红蕾说。 科技创新离不开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支持。21日公布的相关规划就提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将打造一流的科技企业和人才孵化培养链条,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为泛珠三角、桂黔以及粤西北地区创新发展和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条经济带将影响什么? 让多元的区域“串珠成链” 当三省区、十三市州代表带着各自的发展愿景在佛山聚集一堂时,透视这些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异,能让人更加读懂这条经济带的真正独特之处——贵广、南广高铁的里程仅有一千多公里,但穿越的地带却是一片文化、城市、经济特色各异的土地。 从广州登上高铁行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上不仅能看到平原、丘陵、喀斯特和高原地貌,跨过崇山峻岭与大江大河,更有层次鲜明的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始发站广州长期占据中国GDP第三城的位置,是国内经济第一大省的省会,代表着中国城市文明的高峰。 高铁一路前行,在随后抵达的佛山,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城市中高居第五位,也是工业文明和岭南文化的传承者。广州佛山是国内同城化的先行者,高铁经济带上的同城化趋势,值得关注。 进入广西境内,梧州、贵港则代表了高铁沿线上的新兴城市,前者以“粤桂合作试验区”闻名;后者则拥有西部第一大内河港,粤桂黔高铁和珠西两大经济带在此交会。高铁在这些城市的长远效应,也将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省际边界城市、港口城市带来启发。 进入贵州,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现代经济的多彩交织,在高铁的催化下更加精彩。以贵州的黔东南州为例,当地有苗、侗、布依等32个少数民族,苗族、侗族人口数约占当地人口总数70%。在大西南地区,旅游业、商贸服务与生态环境的共融发展,是高铁经济带将探索的另一主题。 在南广高铁另一端,规模盛大的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刚刚在南宁闭幕。近几年来,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成为南宁的发展目标。当高铁连通了珠三角和北部湾两大出海口后,将发生什么?这将是南中国大量沿海地区都备感兴趣的话题。 从广佛、梧州、贵港,再到黔东南、南宁、贵州,高铁经济带将在“多元的区域”中为中国探路。 区域协作将改变什么? 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空间 在22日的投洽会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海锋陶瓷机械设备厂、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政府签订了投资额2.2亿元的套板式家具建设项目,项目未来在贵港达产后,年产值达3亿元,预计对促进贵港市木业加工产业延伸升级和做大做强林产加工特色支柱产业,将有着积极意义。 珠三角对贵州的产业投资同样热潮滚滚。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在22日的会议上说,今年1到8月广东、广西在贵州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和28%,这种趋势还在加快。 珠三角城市群提供丰富的就业发展机会,而高铁则是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速通道。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陈章良近日表示,粤桂黔三省区在现代农业、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产业机会又与相关城市人口的生活就业、发展机会直接相关。这意味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背后已拥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人口基数。随着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深化,三省区沿线城市将有千千万万人的就业、生活,乃至前途命运,将因高铁而获得新的机遇、新的选择。 在各地的互动中,人才是关键。特别对于沿线城市的技能人才、高学历人才而言,机会将越来越多。今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赴广西大学洽谈人才输送合作事宜,双方就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高级人才创业等事项达成框架性协议。6月中旬,南海区民营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在贵州大学举办。不久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有关负责人来到佛山参加了佛山市(禅城)“政校行园企”人才科研交流合作大会。 事实上,对广东来说,广西、贵州本身就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地,广东企业的生产线培养了大量来自贵黔的产业工人;但过去并不发达的交通,仍为人口就业设置了一定门槛。 而在高铁经济时代,随着珠三角制造业向大西南进一步转移、创新资源在沿线工业发达城市中加速流动,广西、贵州的人力输出结构、就业分布、人口流动频率,都将有可能受到来自高铁的积极影响。 从大西南到广东,高铁将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会?在“更多的人口与更大区域内的发展机遇相互匹配”这个宏大的命题中,高铁将为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一次的大提速。
粤桂黔探新路 十三城谋新局2015年09月23日06:40 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佛山召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同日开幕,总投资额超1021亿元的71个合作项目亮相,其中1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600亿元。 这是继去年12月粤桂黔三省区签署建设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在政府“搭台”的同时,市场也积极“唱戏”。三省区合作探新路、十三城联动谋新局。以高铁为纽带,粤桂黔从佛山出发,为中国探路。 ●南方日报记者 李慧君 吴欣宁 张素圈 合作宣言:十三城共建高铁经济带 来自三省区13个城市,因为同一个目标,而聚首在一起。9月22日上午,高铁沿线13个城市领导出席首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与会领导共同审议通过了《共同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宣言》《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合作联席会议章程》《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2014年12月26日,贵广、南广高铁正式开通,粤桂黔三省(区)由此开启继水运、高速公路、铁路与航空时代之后的“第四次大提速”。开通之日,粤桂黔三省(区)签署建设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正式提出。 当日,首届联席会议迈出了高铁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一步。而13个城市的合作宣言也让接下来的跨区域合作方向达成了共识。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13个沿线城市也深知,区域发展正加速迈进“高铁时代”,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对于沿线城市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作为粤桂黔合作龙头的广东省,在引领高铁经济带建设上责无旁贷。 8月25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发展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试验区(广东园)定位为泛珠三角合作的重要平台,珠三角辐射大西南前沿阵地和大西南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 “希望桂黔两省区加紧推进广西园、贵州园的谋划建设,将来三省(区)争取联合以‘一区三园’合作申报国家跨区域合作试验区,为全国高铁经济带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广东发改委副主任钟明说。 市场开放:千亿项目背后的新脉动 高铁沿线13个城市的宣言为高铁经济带的建设搭建了发展的平台,但“好戏”还需企业来“上演”。9月22日,佛山南海千灯湖畔,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人头涌动。沿线13座城市在产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达成的合作成果无疑是此次投资洽谈会上的“重头戏”,总投资额超过1021亿元的71个项目在综合形象馆内首次统一亮相。 17个合作项目在现场会上签约,总投资额达600亿元。其中包括中山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研究院;总投资超过138亿元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会展中心等。此外,还设立了总规模200亿元的高铁经济带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千亿项目背后充分展示的是市场对试验区以及对粤桂黔合作的信心和认同。作为17个签约项目之一,广东宝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经确定进驻佛山市大沥镇,同时吸引广西华力集团有限公司进驻。双方有意在机器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公司总部在上海,10年前我们受惠于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联动,这次机缘巧合赶上了粤桂黔的区域合作。”中国宝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任德华说,佛山南海是公司开拓华南市场的首站,接下来将会沿着粤桂黔合作的方向,拓展大西南市场。目前已经确定在广西打造广东大厦。 看好桂黔市场的还有佛山本土民营企业。由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投资的子公司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公司于2012年9月筹建,一期投入资金2.5亿元,于2013年10月投产,年产玻璃瓶罐9万吨、产值2.2亿元。项目二期正在启动,计划于2016年正式投产。预计项目全部投入后,达到投资为10.5亿元,年产量50万吨、产值达到12亿元。 事实上,以高铁为纽带的区域合作发展已经开始体现。以贵州省为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广东、广西在贵州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和28%,这一趋势还在加速显现。 “珠三角地区赴贵州旅游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以上,贵州72个主要景区今年1到8月份游客增长了近50%,有些著名景区游客成倍增长,都在100%以上。”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说,今年到贵阳主要景区的游客有七成是来自于广东。其中,贵州中国旅行社7月份统计显示,接待省外游客旅行社是5000人次,其中坐贵广高铁去的游客占90.12%。显然,高铁经济带的打造有力地拉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探路中国:求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广东以佛山西站为中心,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的试验区(广东园),是三省(区)深化泛珠合作,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创新之举,也是为全国的高铁经济带建设探索新经验的一个务实的行动。 接下来,广东将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拓展粤桂黔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加快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的建设,着力打造泛珠合作新平台,高铁经济的新引擎。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中国区域政策的思路是从点到区域再到跨区域发展。”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汪同三认为,从最早的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这些都是点上的发展,而后我国也先后批准了十几个区域,包括珠江、西江和南沙等区域的发展,而接下来一个重点就是跨区域发展。 环顾国内跨区域发展情况,重要的国家战略项目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翼一体化发展、泛珠区域等。“但在这里面,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以水为连接点,京津翼是以首都为连接,现在还没有高铁经济带形式的区域合作。”汪同三说,高铁经济带是否可以创造区域和经济合作的模式,这是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 事实上,推动区域合作,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粤桂黔三省区在这个时候提出了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这样一个概念,正当其时,将为深化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创新、构建粤桂黔三省区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的创造赢得了契机,为我国高铁经济带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提供实践示范,为加快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开园,标志着三省区高铁经济带建设进入了实质推进的新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加强沟通合作,坚持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配合、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四个创新”——即规划理念创新、通道建设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合作机制创新,全力建设好高铁经济带,促进三省区合作向纵深发展。 秦如培则指出,接下来贵州省将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高铁经济带的建设:一是抢抓机遇,共谋发展及进一步打造粤桂黔合作新篇章;二是夯实基础,包括共建互联共融的立体交通;三是务实推进,狠抓落实,提升粤桂黔合作的新水平,共同打造贵广高铁经济带。 声音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华南、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物流等资源互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地方示范样板。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着力打造粤桂黔合作经济体,让贵州成为广东、广西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东、广西成为贵州出海连接东盟的前沿阵地,共同谱写新篇章。 ——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 共同探索高铁沿线产业、科技、人才、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规律,调整合作的切入点,沿线园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争取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即将出台的《泛珠合作指导意见》,围绕经济带建设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 全面构建高铁沿线城市合作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跨区域重大事项的通报制度等,努力打造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好的典范,共同谱写区域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 三省区争取联合以一区三园合作申报国家跨区域合作试验区,为全国高铁经济带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钟明 高铁经济带建设是在新常态下打造的区域性合作升级版,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广东老大哥的带领下,在广西的支持下,共同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打造成生态优良、人民安康的最美高铁经济带。 ——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应伟 当前粤桂黔合作发展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广西方面将主动作为、密切配合,争取在落实合作协议、规划编制、平台建设上实现新进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总经济师黄汝熴 跨省大调研:对话三省区十三城 携10个话题问道粤桂黔合作,与50位领导专家共探高铁经济 9月22日,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现场,由南方日报集结前期跨省调研成果而推出的《泛珠新脉动》特刊,成为了会场的一个亮点。自今年8月起,南方日报兵分多路对贵广、南广沿线三省区13座城市进行了深度走读。 这是一场跨省的大调研,也是一场思想的大对话。走读期间,由一群来自南方日报的“80后”“90后”年轻记者组成的调研团,带着10个调研课题,不仅专访了广东、贵州两省常务副省长、广西四地市市长等政府领导,而且对话了沿线多城的发改委、工信委、旅游局、交通局、管委会等部门或机构的主任、局长、总工程师等,以及多家高校负责人、企业家代表等,对话人数共计超过50人。南方日报记者一路向西,跨省调研、思想对话、思维碰撞,这不仅是一次探访与问道之旅,更是一次学习与成长之旅。 一次问道之旅:带着10个话题探寻高铁经济规律 继水运时代、公路时代、铁路与航空时代之后,“高铁时代”带来了“第四次大提速”。这将如何加快区域一体化、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将如何推动泛珠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将如何构建协作共赢新格局? 带着10个话题,自2015年8月以来,南方日报启动“泛珠新脉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跨省大调研”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采访调研组兵分多路、穿行粤桂黔三省区,走读南宁、柳州、桂林等13个高铁沿线城市,对“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展开深入调研。 世界期待中国证明高铁经济的能量、中国期待“泛珠”证明打通海陆的能量、广东期待广佛证明高铁经济“桥头堡”的能量——针对这些命题,南方日报深入走读与思考,并连续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及推出《泛珠新脉动》大型新闻特刊,试图发现与展示高铁经济背后的深度力量和发展规律。 一场思想盛会:“90后”记者对话三省区“政商学” 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南方日报的一群80后、90后记者,对话了超过50名采访对象,包括省级领导、市领导、多市发改委、工信委、交通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沿线企业家及专家学者等。 这些对话者给记者描绘了省一级顶层设计的蓝图。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告诉我们,贵州与广东将从政府推动、民间交流、产业协作走向共同开放。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则阐述了广东对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定位:既是深化泛珠区域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这些对话者给记者带来了市一级跨区域联动的思考。梧州市市长朱学庆说,梧州要当好两广桥头堡;贺州市长李宏庆解读了“向东融入广佛肇”的贺州战略;贵港市长李新元强调“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区域合作原则。 这些对话者给记者解读了区域协作的具体方向。南宁发改委副主任黄汉锋希望通过错位发展、构筑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链,来实现与佛山的产业发展;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则期盼,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实现高端价值链上的产业协作。 这些对话者还给记者提供了对三地合作的建议。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红蕾敦促三省区推进产学研合作;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已开始思考围绕高铁布局高校资源;广东社科院教授丁力则建议佛山与贵阳实现“工业大数据”交换。 九个话题问道“粤桂黔” 1.跨省合作:级差势能如何转化为合作动能? 禀赋差异越大,合作空间越大。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连通了沿海与内陆、先富与后发,三省区如何将禀赋的级差势能转化了为优势互补、跨省协作的动能? 2.产能迁徙:跨省“飞地”如何“飞”? 贵广、南广高铁开通之后,贵州、广西沿线多座城市都表达了和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合作的强烈愿望,“飞地”合作正是其中一种。高铁时代,传统的“飞地经济”如何“飞”? 3.民资涌动:一条高铁带何以撬动万亿金? 粤桂黔三省区聚合,带动沿线十三城共同形成一个达万亿元级的民间资本大市场。在跨省区大协作中,金融如何发挥先导力量,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4.旅游先行:“中国最美长廊”如何创新供给? 三省区提出“跨省合作、旅游先行”,联手打造中国最美长廊、世界级旅游精品线路。在高铁提速客流往返能力的背景下,粤桂黔旅游业如何创新供给、抱团升级? 5.黄金水道:“高铁时代”西江价值如何再发现?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相互交汇,现代高铁与古老水运的互联,人流通路与物流通路的互通,将给沿线、沿江城市带来什么? 6.借站造城:如何回答高铁新城“填空题”? 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会带来新城市的崛起。2014年,在全国“四横四纵”主要高铁网上,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借站造城,如何回答高铁新城的“填空题”? 7.创新协作:跨区域合作模式如何重塑? 在沿线各地转型“创新驱动”的共同背景下,跨区域协作已经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当科技、金融、人才成为跨区域流动的主流要素,中国各地合作模式如何重塑? 8.粤桂探路:“小三角”如何走向“大三角”? 南广、贵广、湘桂三条高铁线相互交织画出了一个三角形,连接起佛山、贺州、桂林、柳州、贵港、梧州等两省七市,刚好位于粤桂黔“大三角”内部。从“小三角”走向“大三角”,粤桂黔合作如何用好粤桂合作等的先行经验? 9.向西战略:如何寻找珠三角增长新动力? 在“泛珠合作”的圈层结构基础上,“高铁经济带”带来了全新的带状结构。“泛珠合作圈+高铁经济带”的双重结构给珠三角带来了什么?向西布局,珠三角如何寻获增长新动力?
开放新红利:背靠粤港澳 迈向粤桂黔 数以千计的“南海造”皮卡马上就要奔跑在贵州黔南州的山地高原上了。广东福迪汽车粤桂黔整车销售项目在9月22日的投资洽谈会上签订,宣告总部在佛山南海的福迪未来三年将大力开拓以都匀为主要市场的黔南州,拟完成的销售额将达10亿元。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可以带来什么?答案在9月22日部分揭晓——600亿元项目现场签约,粤桂黔跨省合作首批成果浮出水面,金融、科技、人才要素双向流动,为三省区“创新驱动”搭建平台。 粤桂黔高铁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让珠三角直通大西南,打通粤港澳、东盟,更打通了海外市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因此成为粤桂黔与粤港澳大市场、大战略的重要交汇点。 ●南方日报记者 何帆燕 李慧君 开放新趋势??企业抢滩加速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透过投资洽谈会上的首批合作成果可见,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企业先行者已开始获取开放带来的新红利。 与都匀相距160公里的安顺市平坝县,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正在启动。平坝地处黔中,原为浙商天下,但2012年“南商”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闯入搅动了一切。 “现在‘老干妈’辣椒酱六成的瓶子都是贵州华兴生产。”公司董事长李深华说,华兴正谋划一个更大的盘子——二期投资总额8亿元,计划于2016年投产,待项目全部投入后预计年产量50万吨、产值达到12亿元、上缴税利超过1亿元。 佛山企业抢滩布局贵州正呈现不可抵挡之势。“以前以四川为主,现在以广佛、深圳客商为主。”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局局长罗光禹已明显感觉到园区招商面向群体的转变。 市场早已嗅到了高铁经济中隐含的巨大商机。今年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在佛山南海举办,跨省合作首批成果浮出水面,集结有逾千亿投资总额的高铁沿线13城市71个合作项目中,包括产业投资和贸易类项目占去七成份额,总数达52个。 “利益驱动是合作的基础,利益驱动是资本的本性。”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琦在接受采访时说。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上,沿线13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在高铁经济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机遇。 一众合作项目则显示出市场主体在利益共享,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双向流动上的合作需求。 广西“大亨”前来收购佛山企业的股份一事便是佐证。9月22日,广西梧州神冠集团与广东省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追加2.9亿元投资用于开展一项粤桂生物医药合作。就在两个月前,该集团刚刚以1.46亿元收购了胜驰51%的股份。 “广东胜驰有技术支撑,神冠投资在资金和市场有优势,双方联手等于技术、金融、产品和渠道的联合。”梧州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周亚仙的话,一语道破了推动粤桂黔三省(区)企业在更大区域内布局的直接驱动力。 相比传统铁路运输拉动的货运潜力,高铁释放的是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元素的流动潜力。透过投资洽谈会上的首批合作成果可见,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企业先行者已开始获取开放带来的新红利。 开放新格局??南海探路区域经济协作 “佛山需要推动与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的产业合作,培育好与佛山产业关联的经济腹地。”9月10日,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珠三角各地,贵州、广西,实际上为广东提供了战略腹地空间。 因为月初参与了南海工商联组织的一场南商桂黔考察活动,菱王电梯的董事长梁永标谈下了两个合作意向,7年前已成立广西分公司的菱王正着意开拓西南市场,并向桂黔寻找进一步的装备制造行业技术合作。 市场已尝试丈量这项跨区域合作可能达到的广度。一项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广东在黔投资合作项目385个、实际到位资金1082亿元;在桂投资合作项目1356个,实际到位资金1281亿元。 来自市场主体的庞大需求正呼唤一个双向开放的平台,以藉此通畅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渠道,整合创新资源,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寻找相互合作的商机。 “佛山需要推动与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的产业合作,培育好与佛山产业关联的经济腹地。”9月10日,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珠三角各地,贵州、广西,实际上为广东提供了战略腹地空间。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序幕的开启,无疑是对市场需求的一个有力回应。 从沿海、沿江、沿路,到沿轨道;从广东自贸区挂牌,到广东多地被纳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级战略;从深化粤港澳,到构建由贵广、南广、武广、夏深等为新干线到高铁版图。素有“开放”之名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以高铁经济带为新通道,开启了全新的探索。 就在上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面实现试验区战略定位。引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泛珠三角地区强化内部合作、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不难想象,试验区(广东园)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区已经嗅到了面向内陆新一轮区域开放的巨大潜力。 这并非偶然。一轮新的区域经济开放,早在今年开年之初便在佛山拉开序幕。以南海区为例,该区提出“以区域合作为重点方向,促进各类优质资源集聚南海”。 南海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开放格局:推进广佛同城、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打造粤港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 毗邻港澳,一直是广东对外开放的优势所在。今年9月9日召开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八次会议透露,今年上半年香港对粤实际投资增长22.5%,广东对港实际投资增长39%。国际化合作平台正是以“粤港澳合作”为核心要义,提出要发挥三山紧邻广州南站的优势,把握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广东自贸区设立的机遇,把三山打造成粤港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 此时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建设启动,无疑是对佛山南海乃至广东开放新需求的顺应。 对于南海而言,借佛山西站这一“新枢纽”,以佛山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佛高区”)为载体,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泛珠合作平台,不但能积极拓展南海优势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将充分吸引西南地区的总部研发、高端制造、销售服务、文化旅游等优质资源,将成就这座城市背靠粤港澳、迈向粤桂黔的区域开放新红利。 开放新红利??坐上高铁迎创新要素“聚变” 佛山制造崛起得益于“产品的聚”,进入创新驱动时代,“聚”的内容已然变化,高铁将助力佛山提高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元素的聚集能力。 坐上高铁,广东广顺集团抵达距离其佛山总部外1000公里的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凯里市,将一个投资额达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嵌入贵州东部这个侗族大歌嘹亮之地。 总部在南海的广顺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专用的无润滑油空气压缩机领域全球第三,集团旗下的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在2012年成立,至去年年底投资额已达3.8亿元人民币。 粤桂黔三省区合作“高铁时代”到来,三省区合作从单一的劳务输出与输入,转向产业生产链条上的分工,协作共赢。黔东南正着力打造云贵面向粤港澳的主要门户,建立珠三角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盼引入珠三角技术、资金及先进理念。 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为核心,创新资源的流动将如何在粤桂黔与粤港澳间流动?这种流动将带来什么? 有着“西江经验”的贵港也在作答这道填空题。“贵港外来投资共250亿元,其中200亿元来自广东,广东资本占比达80%。”广西贵港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珠江—西江经济带”这一国际级战略拉近了这一这座“西部第一大内河港”与珠三角间的距离。“西江经验”让贵港重视港口与高铁的有形联动,更重视合作机制的无形迁移。贵港发改委已立项建立西江航运交易中心,这将是一个集金融、口岸、集货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涉及西南和华南联动。 “贵广高铁开通后,贵阳与佛山、珠三角空间距离压缩,贵阳起到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推进产学研的联合。”贵州常务副校长王红蕾认为。 王红蕾的设想正在实现。今年4月,南海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赴广西大学洽谈人才输送适宜,双方就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支持高级人才创业等事项达成框架协议。两个月后,南海民营企业校园专场在贵州大学举办。7月,广西、贵州等地的高校首次参与南海的“博士进企业”。 最近半年来,粤桂黔在产学研合作上的频繁互动,则足以体现对彼此资源、产业互补的需求。9月,一个集三省区顶尖高校之力成立研究院诞生,将建立新型专业智库,开展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研究,为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区域合作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持。 6月12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吸引广西近20家企业登录注册,企业意向融资额近3亿元,该中心由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共建,其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共建和共享,该中心的注册挂牌企业将享有东西部政策叠加诸多优势,探索一条省际区域金融合作的新模式。 已有企业因此尝到了甜头。正着意扩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是该中心第一家挂牌企业。挂牌不到两个月便已完成了第二轮融资。在获得了一笔750万元的战略投资后不久,茂圣与广东农业发展银行签订了2000万元的股权质押融资协议。 由此次投资洽谈会可以看到,产学研融合产生的资金需求巨大。两个投资总额均为100亿元的金融合作项目,分别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粤桂黔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其中,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优先投资于核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粤桂黔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战略合作由三省区股权交易机构联合发起,将与粤桂黔地区在开展企业孵化培育、资源共享、联合路演、业务产品对接等多领域形成战略合作,助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 俗话说,出处不如聚处。有观察人士认为,佛山制造崛起得益于“产品的聚”,家电、陶瓷、家具等专业镇闻名于海内外;进入创新驱动时代,“聚”的内容已然变化,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元素的聚集能力已在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中成为决定性因素。 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规划中,对“粤桂黔创新创业合作集聚区”这一发展定位有这么一段阐述:搭建服务高铁沿线地区的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打造一流的科技企业和人才孵化培养链条,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为泛珠三角、桂黔以及粤西北地区创新发展和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强化金融、科技、人才合作,市场活力将被最大程度激发。此时,站在粤桂黔与粤港澳两个大市场、大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上的试验区(广东园),“聚变”而释放的新红利已经发生。 “聚变”佛高区: 开启高铁经济大时代 这将是佛山高新区腾飞的一个新平台与机遇。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南海举行,在高铁经济带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的同时,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所在的佛山高新区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建设启动,佛山高新区也将开启高铁经济大时代,推动区域发展全面提速。 近水楼台引领试验区发展 如果说,佛山高新区前期的整合是为做好准备,那么此次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的建设将直接带领佛山高新区实施跨越式的发展。 南海区委副书记、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狮山镇委书记刘涛根表示,随着泛珠三角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地在新时代背景下,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共同的选择。对南海而言,东邻广州南海,西临佛山西站,利用高铁加强对外开放,强化区域合作,有了更坚实的基础,而佛山高新区则是核心所在,自然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根据已经发布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试验区将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核心,以佛山国家高新区为载体,规划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 据悉,试验区以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为主体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顺德、禅城、三水、高明等四个分园,并积极推动试验区云浮分园建设。 其中,作为试验区内开发建设的核心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构建“一带两轴三组团”的枢纽新城开发格局。 南海区国土城建与水务局(规划)常务副局长招思源说,对接粤桂黔区域发展规划,未来佛山高新区将重点打造三个片区:中心区域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核心区,包括狮山中心城区、佛山西站、大学城等,注重金科产融合、城市升级;打造一汽-大众及周边制造城片区,重点发展制造业;打造泛南国桃园片区,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这样的蓝图已经逐渐浮现眼前。在9月22日举行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会展中心尤为瞩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38亿元,将成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核心园区一个地标式建筑和粤桂黔地区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以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中心,推动高铁经济带展览、旅游及商务经济发展。 除了在会展商贸上发力外,佛山高新区还将会在高端制造、优质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发力。根据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主体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成;到2025年,全面推广高铁经济带合作发展模式,试验区(主体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跨区域产业互补促共赢发展 “狮山作为佛山制造业重镇,产业基础良好,试验区定位是打造泛珠三角合作的平台,是珠三角面向大西南的阵地,也是桂黔进入珠三角的桥头堡。”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汪同三认为,佛山西站所在的狮山,将在金融、制造、旅游、人才等方面都与桂黔有很好的对接,在狮山产业发展的同时,与沿线城市形成产业链互补,将通过高铁、航运等交通运输拉近产业链的供给关系,推动区域发展。 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狮山镇共有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约800家,已形成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2014年,高端装备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总产值超850亿元。其中陶瓷卫浴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三大特色产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0%、60%和30%,涌现出了南方风机、东方精工、伊之密、科达机电等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出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 已经先行发展的智能制造有利于发挥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和先行示范作用,拓展与大西南地区开放合作空间。同时,佛山高新区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261家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各类研发机构和16个高端创业孵化平台,可为粤西北及桂黔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和成果孵化支撑。 可以预见,推进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带动和改革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拓展珠三角地区在粤西北及桂黔地区的经济、信息和人才腹地。同时,在产业梯度转移、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合作模式创新,有利于率先建成服务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发展的合作平台,为我国高铁经济带发展提供模式借鉴和经验示范。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闭幕 600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开幕,贵广、南广高铁沿线13城市组团齐聚佛山,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这项跨省区合作的成果。总投资额超1021亿元的71个合作项目亮相,其中17个项目现场签约,敲定总投资额达600亿元。而71个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金融合作、产业贸易、产业投资等7大类领域合作。其中,基础设施类10个,投资额277.86亿元;金融合作类2个,投资额200亿元;产业贸易类4个,贸易额215亿元;产业投资类48个,投资额328.52亿元。此外,还有科研创新类2个,人才交流类2个,旅游合作类3个。 9月23日,投洽会闭幕。据主办方统计,此次投洽会共吸引来自粤桂黔三省区高铁沿线13个城市超过250家企业参展,10万市民进场,现场拉动销售贸易额约1.8亿元。其中现场销售额约1400万元,现场签约金额约4000万元,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金额约12600万元,未来三地企业将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继续推进高铁经济带的深度合作。[ 此帖被小灰灰在2021-10-04 22: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