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合并有很多,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其实关键是利益有没有协调好。因为一切问题都是人的利益问题。
我觉得主要是两点-----人和地
人的问题就是合并后的政府以原来的哪一套班底为主导的问题。
地的问题就是合并后的政府驻地选在两者中的哪一个。
建国初期10余个直辖市回归母省的合并,很多是原省政府班底为主导,省会则在原直辖市。例外的是重庆、抚顺、鞍山、本溪、旅大。不过当时,多数直辖市是狭域切块市,地位不高,分立不久,不足以与省分庭抗礼。
改开后,地市合并,这时候地级市往往已经比较强大。合并往往以地级市为主导。反之容易出问题。如:荆州地区和沙市市的合并。因为地区管理的区域往往不发达,主要食物是农业问题,相对简单。地级市则工商业发达,实务复杂的多。
县和县级市的合并,以洪江问题为合并不成功的典型。老洪江之所以怨气大,关键是人和地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好处。
要折腾出动静来需要两个条件。1、底层群众利益受损有怨气,2、上层有人带头。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农民和小商贩受触动往往比较小。农民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小商贩不可能因为市场购买力下降而闹事。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受影响就大得多。
新洪江驻地不是老洪江,而是千年老县城黔城。新洪江政府是以原黔阳县班底为主导。对黔城来说,做了千年县城,后来市区县城地位,现在又回归县治,至少对这次合并来说是受益者。当然不会闹事。
对安江来说,从地区行署驻地到普通县城,再到普通镇,地位不断下降。当地群众当然利益受损。但是作为一座县城,工商业不会很发达,触动相对较小。上层人随县城一块搬迁。下层人缺乏领导者,闹不起来。
老洪江则不同,他工商业比较发达,政府迁走受触动更大。上层领导没有能主导合并后的新洪江,就成了抗议的天然领导者,下层群众响应,所以闹出了动静。
如果当初以老洪江为驻地,虽然人事上不能主导,保留政府驻地也好啊。那样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