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革委、交通部近日联合印发《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该规划范围包括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哈长、辽中南、中原、东陇海、关中—天水、北部湾、太原、滇中、黔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天山北坡、宁夏沿黄、藏中南等,共计21个城镇化地区,涵盖215个城市。
《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将基本建成城际交通网络,相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达,其余城镇化地区初步形成城际交通网络骨架,大部分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至两个小时通达。届时,我国城镇化地区城际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3.6万公里,覆盖98%的节点城市和近60%的县(市)。到2030年,基本建成城镇化地区城际交通网络,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一小时通达。
规划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区际、城际、城市、城乡交通网络,有力支撑了城镇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轨道交通发展滞后、枢纽一体衔接不畅、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规划明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轨道交通发展滞后。城际交通结构不尽合理,城际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基本空白,难以适应城镇化地区人口高度聚集、经济关联紧密、资源环境约束对交通的要求。
——枢纽一体衔接不畅。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与城镇化空间格局不尽协调,核心城市枢纽衔接平台功能不强,城际交通与区际交通、城市交通之间衔接不畅,能力匹配不够。
——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组织等未能与城际运输需求有效对接,运输服务多样性、时效性、可靠性不足,运行安全、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行政壁垒、市场分割,难以提供便捷的城际服务。
——信息共享开放不足。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城市之间、运输方式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开放机制,难以有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发布、便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