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13阅读
  • 30回复

[历史文化名城]尧舜禹时期的都城潘邑在涿怀盆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7-04
       据《逸周书•尝麦解》记载:“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疑。赤帝大摄,乃说于黄帝,持蚩尤,杀之于中冀。”
      另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尧陶唐氏……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
       “帝舜有虞氏……元年乙未,帝即位,居冀。”
       “元年壬子,帝(禹)即位,居冀。”
       “元年癸亥,帝(启)即位于夏邑(今山西夏县),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
        中冀就是涿鹿之野,冀地作为地理范围而言,最早并非指冀州或者冀国,而是指涿怀盆地。尧舜禹称帝建都之地“冀”在很多古籍中都记载是潘邑(潘城)(今涿鹿县保岱村)。
启之后,夏朝各帝即位都未再提到冀都,所以我认为是启率众南迁中原。
       潘城的地名源于潘泉,潘泉同蟠泉,原指泉水盘旋而出。泉水自西南向东北流,称妫水。妫水拐弯之湾内之地,称妫汭。尧帝嫁二女娥皇、女英与舜,居妫汭。山西那里把妫解释为河水南流,汭解释为河水北流,属于无根之附会。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禹)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当尧之世,舜举之。”过滤掉神话色彩,“白狐九尾之瑞”指得是产于青丘附近的九尾白狐,这个青丘就在涿鹿之野。所以禹早年的经历与涿怀盆地密不可分。
        舜禅位禹,做景云歌(又称卿云歌),“庆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此景云即涿怀盆地的“黄阳雨笠”。山西的历山,可没有景云。所以夏朝的初都,就在潘城。
       大禹龙门治水的事迹早已脍炙人口河南洛阳的龙门,山体结构为石英砂岩、沉积岩。禹时代,只有铜制工具,没有炼铁、炼钢的工艺,洛阳的龙门山根本凿不动。晋陕交界的龙门,就在黄河边上,禹时代的华夏先民可没有改造黄河的能力。所以大禹龙门治水的真实发生地,还是在涿怀盆地、桑干河(古称灅水、治水)南岸、舜都潘邑附近的龙门山。
       不过禹、启父子之前在山西南部有比较长时间的经营。到启即位时,他是在夏邑,也就是说,那时已经出现了双都。以后夏启又正式把都城从潘邑迁到夏邑。所谓璇台,就在泉水盘旋而出的潘泉旁边,有遗址,但已很难辨认。
       山西的历山,就是夏启迁都中原时,把潘城的历山地名搬迁到了夏邑。
       潘城,在尧舜禹时期称潘邑,因城中的潘泉而得名。城西北三里,有历山。汉代,此地称潘城,是刘邦的侄子刘信的封地。曹魏、西晋仍称潘城。南北朝时期称燕州。隋代称怀戎县。唐初称燕州,后改妫州。公元698年,东突厥汗国入侵,摧毁妫州城。公元702年,妫州州治、怀戎县治东迁清夷军城(今怀来旧县城)。辽金元时期,此地为奉圣州(元末改称保安州)管辖。明清时期,此地称舜乡堡。现在称保岱村。
       2016年春节,我回老家,亲自到潘城遗址。我拣到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类型的夹蚌红陶残片、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类型的黑陶残片,也算是旁证。
       回答无形主编的问题太累了,他老兄在折腾人,以后我不说了。








[ 此帖被汉疆唐土在2016-08-10 21: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7-04
潘城的潘泉遗址

潘泉在涿怀盆地流淌了万千年,但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狂潮中被毁,并且被改名四清大井。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7-04
1958年的大跃进狂潮中,当地人为了增加泉水的出水量,破坏了潘泉,并且改名四清大井,图中的石碑为保岱大队在1966年竖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7-04
位于保岱村南的唐朝妫州城墙遗址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7-04
位于保岱村南的唐朝妫州城墙遗址2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7-04
冬季的妫州城墙遗址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7-04
妫州城墙遗址附近拣到的夹蚌红陶、黑陶残片。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7-04
冬季站在历山之巅俯览 涿怀盆地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7-04
啥时一块去考察呀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7-04
楼上两位别较真了。
所谓的尧舜禹三代本身就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既没有确凿的文选资料记载佐证,更没有权威的考古证据支持。别引用古本《竹书纪年》之类的后人伪托之作。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7-04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楼上两位别较真了。
所谓的尧舜禹三代本身就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既没有确凿的文选资料记载佐证,更没有权威的考古证据支持。别引用古本《竹书纪年》之类的后人伪托之作。 (2016-07-04 10:10) 

上次过青县,没去盘古墓,可惜。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7-04
涿怀盆地只是个古战场,仰韶文明(炎)、龙山文明(黄)与大汶口文明(蚩尤)大战一场地地方
以原县辖区为基础设乡镇,为基层政府。
15~25个乡镇设一县(基本是2~3县并1县)
取消地级单位,省县直辖。
反对新设省级单位、但要适当调整。

现在的行政改革弊病是并乡镇后没有并村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7-05
涿鹿的历山位于潘邑(今涿鹿县保岱村)西北三里,历山山巅的北部是一块洼蚀盆地,覆盖有厚厚的黄土层。现在的名字叫四顷地,即400亩耕地。此处的山巅即有泉水,不用靠天吃饭,是一块旱涝保丰收的良田。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7-05
涿鹿历山东部发现的石器时代的石斧残件。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7-05
涿鹿历山周围发现的龙山文化类型的黑陶残片。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7-05
涿鹿历山脚下发现的象征王权的石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7-05
冬季站在历山之巅俯览涿怀盆地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7-05
涿鹿历山山顶的东南部的虞舜庙遗址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7-05
虞舜庙遗址处的盗洞。由盗洞处也可看到此地的虞舜庙建筑年代并非一朝一代,而是历史悠久。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7-05
盗洞里边有砖砌。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7-05
尧都潘邑,聘女儿娥皇、女英给舜,居妫汭。汭,山海经中的解释是:“水周之。”即是妫水拐弯之湾内之地。现在的涿鹿县保岱村中,距潘泉遗址不远,有地名“拐角地”。这与古籍记载的完全相符。
舜生于姚墟(今涿鹿县境内的窑子头),其为平民时,曾“耕历山、陶河滨、渔灅泽、牧黄阳、做什器于寿丘(青丘)”。因为他那时是平民,所以这些地方应该相距不远。舜禅位给禹时,历山之北、灅水北岸的黄阳山上景云升,舜做景云歌(卿云歌)。在现在的涿鹿境内,这些遗址都可以找到。
山西境内的两处历山周围,不具备《史记》等古籍记载的全部特征。而且他们对妫汭解释是:妫,河水南流;汭,河水北流。这是毫无理由的胡说八道。
山西的历山,就是夏启从潘邑迁都夏邑时,华夏先民把潘邑周围的历山地名也搬迁到了夏邑附近。真正的舜耕历山之地在涿鹿,涿鹿的历山上有最早的唐尧庙、虞舜庙。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07-05
我觉得,客观说,黄阳雨笠,与景云、卿云并无法确定关系,无法证实卿云歌描述的就是黄阳山。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07-06
黄阳雨笠是涿怀盆地的一处特殊自然景观。每年春夏之际,当黄阳雨笠发生时,涿怀盆地必然下雨,滋润农田,带来农业丰收,华夏先民视之为吉祥之兆。尤其是黄帝,他是在与蚩尤部族的战争呈现僵持状态甚至是稍显劣势的状态下,利用黄阳雨笠产生的自然力量,水冲蚩尤城,打败蚩尤。因此黄帝以后给诸侯封官时,多以云字命名。如:缙云氏、青云氏等等。所以黄阳雨笠被视为景云(卿云)并非始于虞舜禅位大禹之时,而是早有先例。此卿云歌流传数千年,至民国(北洋政府)时,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07-06
涿怀盆地黄阳山上的黄阳雨笠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07-06
冬季历山之巅的四顷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