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14阅读
  • 8回复

[地名由来]沔阳之阳——湖北沔阳与陕西沔县渊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7-10
       有贤达之士写了一篇《沔阳之“沔”》,介绍沔阳的风土人情,古貌今颜,被同事转载到内网,我是反复点击,百读不厌,因为我就是一个地道的沔阳人。中国是一个超越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字,每一个名,都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化史。就拿咱们沔阳来说,“沔”是何所指,“阳”又是何义,无论是生养于斯的老沔阳人,还是关注爱好沔阳的人,真正要寻“根”探“源”,或是追“根”究“底”起来,那都是一篇十分耐读的好文章。
    补充说说“沔”字。辩形识字,“沔”与水有关,它是一条河流。它就是我们现在在国家标准地图上看到的汉水,或叫汉江。它是汉水古代的另一个名称。注意,是另一个名称,而不是有人误传的古代叫“沔水”,现代叫“汉水”。从可考的典籍来看,它们一样古老,譬如《尚书·禹贡》中称其为“汉”,同时代的《诗经》中则有专咏“沔”的诗篇:“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郦道元的《水经注》说得很清楚,“是互相通称矣”。在古代史书中,“沔”“汉”同义并称的地方不少。当然,现在也有人认为,狭义的“沔”仅指汉水的上游,广义宽用的“沔”才是指整个汉水。
“沔”又是何义呢?较普遍的解释说,它通“瀰”,是水流满的样子。汉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补给丰沛,河道水满流急,用它命名也是很恰当的。我又看到另外一种解释,我们的先民造这个“沔”字,大约就是为了给这条河命名。汉水发源于秦岭,而秦岭的地理地貌特征是山陡谷深,林木茂密,可谓遮天蔽日。而“丏”就是遮蔽的意思(象形字,“象人头上有物蔽之之形”),沔水从秦岭的幽谷中汩汩涓涓而出,夹岸林木掩映,我们的汉字是表意的,在“丏”字旁加上“氵”,就是对这条河流的最精准的命名。这个解释似乎更强于通假,也许真理真的只被少数人掌握吧。
        汉水不仅仅只有沔水这个姊妹称谓。汉水在不同的时空,流经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的称谓。现在官方的称谓叫汉水或汉江,然而我们生活在汉江两岸的居民,却大多数时候都不叫它“汉江”,而叫“襄河”;问“你家在哪儿”,答“我家在襄河边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代的渔父就是在汉水上吟唱“沧浪歌”。汉江的源头,古代的地理典籍记载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嶓冢山的,叫“漾水”;另一个是发源于武都沮县东狼谷,所以“沔水一名沮水”。按照《禹贡》的记载,古代江、汉之间还有一条夏水,从江陵一带的长江分流而来,到了 沔阳县治(现沔城)附近与沔水合流,注入长江,所以汉水下游又叫夏水,其注入长江的地方,既叫汉口,又叫沔口,还叫夏口。这就是“夏口”“江夏”等地名的来由。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依托;许多优秀的民族傍水而居,创造了古老而经典的文明。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老沔阳”的偏爱与自矜,沔水作为联结南北的重要纽带,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版图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黄河与长江,位居第三的文明之河。上游的汉中地区,是刘汉家族兴业安邦的发祥之地;沔水滚滚,一路向东南,更是导引并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楚民族一路开拓振兴,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汉江流域,从来都站在历史的前台。为了有效地管控和治理汉沔这一区域,以这条河为依托,先人们创造了很多历史地理名词,譬如沿着汉江往下数,就有汉中、襄阳(古城,下同)、沔阳(现仙桃市)、汉阳(包括现蔡甸区和汉阳区)、汉川、汉口等一大串。尤其有意趣的是,其中的襄阳、沔阳、汉阳等名称,从字面上推敲起来就是一个意思、一回事,只是实际指称的区域不同而已。(江夏跟江汉,也是一个意思。)
襄阳、沔阳、汉阳,为啥都叫“阳”呢?这就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了。“阴阳”在中国古代文化范畴中是一对很重要的概念,应用范围很广泛,譬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人世为“阳”,地狱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铭刻的文字,凸出来的为“阳”,凹进去的为“阴”……在自然地理方面,那就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怎么理解呢,由于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太阳光照得着的一面,即山的南坡和水的北坡照得着,所以为“阳”;反之,则为“阴”。中国有很多地名,都是依据这个来命名的,譬如洛阳,在洛水之北(洛水之阳);江阴,在长江之南(长江之阴)。衡阳,在衡山之南(衡山之阳);华阴,在华山之北(华山之阴)。襄阳、沔阳、汉阳就都是根据这个理儿来命名的。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知道了这个理儿,那就好办了,我“按图索骥”,顺着汉江北边儿走,准到得了这三个地方……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事实是,今天你顺着这个边儿走,这些个地方你一个也到不了——因为他们事实上都在汉江的南边。可能又有人说了,是不是你在胡诌,或是把文化常识搞反了?不是!不信你去查证,保证大家众口一词,都说这些地方是因为这个原因(位于水之北)而得名的。其实我也很纳闷,也一直在探究原因,它们为什么都从汉水之北漂到了汉水之南呢?
推测之一,汉水以前会不会就是从这些地方的南境流过的呢?顺便说一下古襄阳城,现今的人们已考证,古襄阳城确实在古襄水之北,只是这个古襄水并不是今天的襄河,而是它的一个支流,现已消失;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们这儿的人称呼汉水为襄河。事实上,我们这儿的襄河不只一条,还有一条“南襄河”,也就是东荆河,它是(北)襄河的支流,从潜江境内分流而出,刚好从南侧包着沔阳、汉阳,在一个叫做沌口的地方汇入长江。如果以南襄河为依据,沔阳和汉阳的命名困惑就都消除了。汉阳这个地方古代就曾经叫做沌阳县。《水经注》也说过,沔水到了下游分出了南北两支。然而不以主流来命名而以分支来命名,颇有些不合常理,沔阳还是应该叫“沔阴”;或是叫“南沔阳”也有点说头。
        还有一种情形是管辖范围的调整,譬如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现在的范围跟清朝中前期大不一样。下游的汉阳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缩减管辖范围的过程中形成的今天的局面。历史上的沔阳似乎也很难归到这种情形,作为县域的时候,它的主体管辖区域和治所始终在襄河南岸。如果把天门称作“沔阳”,倒是“名符其实”。这里不妨说说“天沔一家”,当历史上天沔不分家的时候,作为横跨汉江的“大沔阳”,这个名字倒也说得过去,至少不是那么地让人觉得“颠倒阴阳”。
何谓“天沔一家”呢?沔阳建制始于南朝时期。天监二年,梁武帝分竟陵郡设沔阳郡,下又分设沔阳县。竟陵又叫景陵,清朝时为避康熙景陵讳,改名天门。也就是说沔阳是从竟陵(天门)分出来的,二者系子母关系。建制之后的沔阳,在一千五百多年里,经历过多次变迁,作为郡、州、路、府、专署、县、镇等都存在过,管辖范围也反复变化,与周边县域都有交集。它作为州郡的时候,与天门关系最密切,很多时候是一州(郡)管两地,州(郡)治也在两边迁来移去。作为州郡一级的建制单位,历史上,竟陵、复州、沔州、沔阳等曾是天沔两地的共用称号。也只在这个时候,沔阳称之为“沔阳”,才基本算是“名”“ 实”相符的。
         沔阳跟天门分分合合的缠绵历史,跟解答沔阳一开始为啥叫“沔阳”,是两回事。是不是梁武帝忒“没文化”,把简单的阴阳常识弄反了?作为历史上的第二长寿皇帝和绝无仅有的皇帝和尚,梁武帝稍逊武功却不输文采,他作的诗词比现在的“鲁奖”诗人们的这体那体强多了,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很小。根源在哪儿呢?根源在于咱们这个沔阳其实不是原生的,是克隆的。我这样说,可能有些“老沔阳”会不高兴,甚至会难受,但这是真的,历史没法改变。咱们这个克隆的“沔阳”——或者说梁武帝克隆的这个“沔阳”,恰巧就在沔水边,后人(现代人)不知是出于“模糊处理”的“特殊需要”,还是出于无心之失,在解说其得名原因的时候,总是笼统地称“以地处沔水以北而得名”。其实这与历史事实是完全不相符的。
那么,原生的沔阳在哪儿呢?在沔水的上游地区——汉中谷地,其建制在西汉初年就有了,的确是因在沔水之阳(北)而得名。这个沔阳,在两千多年的变迁中,也曾叫沔州,明朝时又降格为沔县。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沔县”改为“勉县”。勉县的城关镇现在叫勉阳,应该也是由沔阳改过来的。勉县人跟咱们坐在一起喝茶,恐怕要无比得瑟地说自己才是正宗的“老沔阳”。
既然沔水的上游有一个沔阳,那梁武帝为什么又造了一个沔阳呢?是他不知道吗?非也。退一步讲,如果梁武帝真的不知道上游有一个沔阳,他就不会违背起码的阴阳逻辑常识而造一个“错误”的沔阳来贻笑大方了——他应该会和他庞大的“秘书团队”实事求是地造一个“沔阴”出来。梁武帝彼时壮年,甫得天下,威加海内,义气扬扬,老年痴呆还是四十多年以后的事,他显然是有心克隆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个大胆的推测就是,他把老沔阳弄丢了。
       先讲讲历史大背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大分裂时期。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司马家的不肖子把中原弄丢了,只好蜷缩到江东,是为“晋室南渡”。胡人为祸,中原地区的汉民纷纷避居江南。为了安置和安抚这些难民,(南方)朝廷就在他们的寓居地设置州、郡、县,“因其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其为侨州、侨郡、侨县。从东晋到南朝的两百多年里,除了中间刘裕(南朝宋武帝)曾短暂“雄起”之外,整体态势是北强南弱,南方政权的版图一直处于萎缩状态,所以这一过程一直在持续着。这些侨州、侨郡、侨县起初并无实土,后来朝廷从本地州、郡、县中划出境地给这些侨州、侨郡、侨县,这些从北方“搬来”的州、郡、县,就落地生根了。侨州、侨郡、侨县实地化、本土化的这一过程,史称“土断”。汉水下游沔阳的“新鲜出炉”,应与这种历史大背景分不开。
沔阳的“迁建”,还与改朝换代相关。据载,(新)沔阳建制始于南朝梁天监二年。此前一年,萧衍(梁武帝)行“舜、禹之事”,取萧齐政权而代之。在这个“改选CEO”的过程中,新老板萧衍“统战”工作没做好,失去了对老沔阳所在的汉中地区的掌控权。史载,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这里面,我们可以想到,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不一定是所有的人都“拥护新生政权”的,这个夏侯道迁,恐怕就是旧臣不买新君的账的典型。萧衍起事后,这位夏侯老先生作为前朝旧臣,倚仗汉中之险,拥兵自重,不服号令的状况肯定是有的。汉中背靠北方强敌魏(北魏),夏侯老先生首鼠两端,待价而沽的心态肯定也是有的。咱们刚上位的萧老总,根基尚浅,召之不能来,战之又恐北方强邻插手,无奈之下只得弃之。
创建新政权,版图又缩水了,萧老先生我佛慈悲,不懂“地图开疆”那一套,但当年的“侨置”“土断”手法却是驾轻就熟的。所以,他朱笔一提,分州划郡,将沔水上游北岸的沔阳搬到沔水下游南岸,并提格升级,设沔阳郡,郡下又从云杜县析地设沔阳县,以招诱安置那些从老沔阳一带流徙来的百姓和官吏。同时,他新置了许多郡县,譬如置州城郡下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下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目的是兑现对那些拥立有功臣属的奖赏。
搞清了沔阳建制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不会为沔阳之“阳”而犯迷糊了。当然,以上文字只是我个人的大胆推测与猜想,不是权威之言,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一一考证。然而我自信,作为一个“老沔阳”,能够不忘乡土文化千余年之传承,并敢作抛砖引玉之举,是断然不会有错的。祈盼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原文载仙桃日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7-11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7-11
沔,水丐也。
[url=http://ip.WoTuLa.com][img]http://i.WoTuLa.com/msn.png[/img][/url]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7-11
回 水云村民 的帖子
水云村民:沔,水丐也。 (2017-07-11 11:28) 

丏不是丐,你还要多学学汉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7-11
沔阳东西实在是多。
沔阳谚语: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
沔阳特产: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沔阳皮影。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7-12
我一直疑问:湖北沔阳是否为汉中沔阳“乔置”而来?苦于没有史料支撑。
汉中沔阳县沿革:
汉高祖元年(前206),萧何置沔阳县,治今旧州铺;
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阳县东部设华阳县,治今黄沙镇;
北魏正始中(504-508),分沔阳县西部设嶓冢县,治今铜钱坝;
隋开皇元年(581),省沔阳县入嶓冢县,迁治于白马城(今武侯镇);
隋开皇三年(583),省华阳县入嶓冢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嶓冢县为西县;
南宋宝佑六年(1258),蒙古军队占据县境,在故沔阳县治设铎水县(今旧州铺),移沔州治(原在略阳)于铎水县;
明洪武三年(1370)省铎水县入沔州,四年迁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镇);七年(1374)降沔州为“沔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8月,迁县治于今址。
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改“沔县”为“勉县”。1995年,县城由城关镇改“勉阳镇”(上报方案为“沔阳镇”,陕西省民政厅因同样原因“沔字生僻难认”改为今名)。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7-15
回 hand 的帖子
hand:我一直疑问:湖北沔阳是否为汉中沔阳“乔置”而来?苦于没有史料支撑。
汉中沔阳县沿革:
汉高祖元年(前206),萧何置沔阳县,治今旧州铺;
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阳县东部设华阳县,治今黄沙镇;
北魏正始中(504-508),分沔阳县西部设嶓冢县,治今铜钱坝;
....... (2017-07-12 18:02)

   载于11月12日《仙桃日报》的《沔阳之“阳”刍议》,是一篇让我颇感意外进而欣喜]若狂的文章,它的作者叫杨之学。我的兴奋点在于:原来专注于沔阳史的大有人在呀!三年前我曾获赠刘定松先生的《沔水千秋》,这本20多万字的文集由大量的历史碎片组成,似乎不够系统,但透露出丰富的沔阳信息,而且考据严谨、见解不凡,不免奉为珍宝,反复研读。原以为痴迷于此的唯刘先生一人,想不到杨先生也是同道中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让我意识到,建立一支有治学精神而不是老生常谈、有求索精神而不是浅尝辄止的地方史研究队伍并非奢望。
    我们应该向刘先生、杨先生这样的民间文史爱好者致敬。他们对家乡的挚爱之情要充分肯定,而观点的对错并不重要。比如杨先生此文,就偏离了我们业已掌握的史料。
    《资治通鉴·晋纪十·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有载:“顗(yǐ)始至州,建平流民傅密等叛迎杜弢(tāo),弢别将王真袭沔阳,顗狼狈失据。”意思是说,周顗刚到荆州时,建平郡的流民傅密等人叛离,联络叛军首领杜弢,杜弢派别将王真袭击沔阳,周顗败走。史家胡三省(宋末元初人)注曰:“沔阳,梁武帝时方置郡。据《沈约志》,陶侃为荆州刺史,初治沔阳,则是时已有沔阳城矣,当属竟陵郡界。”
    回顾当时的“永嘉之乱”,可知这里提到的沔阳,正是江汉沔阳(而不是汉中沔阳);在时间上则是晋代沔阳,是早于梁天监二年(503年)的沔阳,即建制之前的沔阳。《沈约志》的作者沈约(441~513)生活在南朝,切近那段历史,想必所言非虚。
    这涉及到沔阳立县的三种说法,即晋立县、梁立县和隋立县,目前我们沿用的是经过权威论证的梁立县。永嘉六年(312年)出现的沔阳,既不是沔阳县,也不是沔阳郡,而是楚王城。
    楚王城是春秋时期楚子熊渠所建,由他的第三个儿子越章王驻守。熊渠“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就在这三处建了城堡。扬越指的是江汉地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扬州一带,熊渠的势力从来没有超越鄂境,“至于鄂”实际上是“止于鄂”。从庸(竹山)到扬越(沔阳),再到鄂(鄂城),三座城堡三点一线,恰与夏水相依,是伐鄂的进军路线,也是后来掠夺铜矿的运输线。
    那么,楚王城为什么叫沔阳城呢?主要因为它处在古沔水之北。沔水不是一条固定的河流,它有很多支流,襄阳以上,多个支流汇入沔水;襄阳以下,又分多个支流注入长江。这些支流既有自己的名字,又统称为沔水。据《水经注》记载,沔水在扬口(今潜江市境内)以下分两道,一道东流,一道自浐口(今仙桃市西北)东南流。有一种说法是,东南流的支流就是夏水,即后来的州河,楚王城正好在州河以北。
    这就是说,我们常常用“因县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来表述南梁立县,是不准确的。事实是,先有了沔阳城,后来才有沔阳县。沔阳这个县名不是新取的,而是袭地名而取。当然,立县时的沔阳城也许不是城堡,而是一个集镇或者村落了,所以《沔阳地名志》才说“沔阳之名,始见晋代永嘉六年,当时只是一个村落的名称”,胡三省也说“是时已有沔阳城矣,当属竟陵郡界”。至于陶侃“初治沔阳”,应视为临时驻扎,查《晋书·地理志》可知,永嘉六年的前后数十年,南郡、江夏郡、竟陵郡等郡所辖,都无沔阳县。
    关于县名的来历,杨先生作了多方面的探究,比如以东荆河为参照的可能、辖区跨汉水的可能以及侨立县的可能,虽不合史实,但精神可嘉,堪当楷模。对于生养之地,我们花点时间、倾注点感情来穷根究底,理所应当。
    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1500多年建制史的仙桃,既展现出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掩藏着诸多未知和神秘,惟其如此,出现一个正本清源的官方文本很有必要。听说由市政协文史委编撰的《我的家乡仙桃》即将出版发行,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猫郎《沔阳县名源于地名》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7-17
关于“西县”的去向,
《勉县志》“大事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西县,入略阳。
但《勉县志》"建制沿革"载:(宋)蒙古军队占据后于戊午年(1258)设铎水县,移沔州治于原沔阳县治所,省西县入略阳;
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西县属沔州。至元四年(1267)沔州隶广元路,西县属沔州。

这两段论述,让人摸不着头脑。
西县,到底是哪年消失的?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7-20
回 赵日天 的帖子
赵日天: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 .. (2017-07-11 08:53) 

沔水古代也泛指整个汉江,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