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05阅读
  • 6回复

[历史与人文景观]古代中国北方的著名关隘——协阳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2-23
                                   古代中国北方的著名关隘协阳关
                                                                          作者:汉疆唐土
    协阳关是古代中国北方的著名关隘,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南部山区的大堡镇后沟村(又称上关村)西边。此关控扼塞北草原经涿怀盆地通往蔚县盆地的咽喉要道,是蒙古通往中原晋冀两省的一处重要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协阳关所在地还是涿怀盆地与蔚县盆地的分水岭。
    从协阳关城往北,沿协阳关峡谷有古道通往岔道。协阳关峡谷南起协阳关,北至岔道,全长约20里,两旁山势险要、陡崖壁立。发源于协阳关城西北的南辛庄的岔道河(古称协溪、协阳关水)东南流,绕道协阳关城南后,又流向东北,从南到北纵贯协阳关峡谷,再向北流入桑干河。
    从协阳关城往南2里,有汉代的雊瞀城(今涿鹿县大堡镇,雊瞀即指褐马鸡)遗址,再往南是地势逐渐平缓的蔚州萝川平原,有古道通往古时代国的首都代王城。发源于协阳关城西南祁家洼村北山沟的山涧之水、小五台山西麓的众多山涧之水(如倒剌水)西流,汇成定安河,再流向西南,注入壶流河(古称祁夷水)。
    中国古代史,相当程度上就是一部耕牧交融史。古时的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常常是从塞北草原的野狐岭南下,沿桑洋河谷向东南挺进,过鸡鸣山。一路继续东进,过居庸关,劫掠幽燕。另一路则是从鸡鸣山南下,渡洋河、桑干河,经潘城、协阳关、代郡,或者西走平型关进入山西腹地;或者南下穿越太行山的飞狐峪,进入河北平原。
    最晚从周朝开始,协阳关所在地就是沟通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往来的交通要道,已有军事意义上的烽燧。
    战国时期,此地南通代郡、北连上谷,是燕赵两国争夺的战略要地。《竹书纪年》载:燕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 此“浊鹿”即为后来的古涿鹿城,在今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勺梁”后称协阳关,即今涿鹿县的上关村附近)。
    公元前251年,燕国伐赵。燕将卿秦率军由上谷郡南渡桑干河,经勺梁关(今协阳关)攻打赵国的代地(治今蔚县代王城)。却被赵将乐乘击败,秦卿被俘。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在祭祀涿鹿桥山黄帝陵之后,南走协阳关,经代郡、太原郡返回长安。
    王莽篡汉,中原内乱,北疆边塞空虚。匈奴人乘机南下,劫掠上谷、代郡。协阳关所在地频遭匈奴人袭击,位于协阳关南的雊瞀城(治今涿鹿县大堡镇)也被匈奴人摧毁。
    刘秀中兴汉室之初,燕代叛乱,他曾率军途径斜阳关平叛。
    东汉初,王霸任上谷郡太守,协阳关成为汉匈征战的军事要地。
    公元218年,代郡乌桓叛乱,曹彰受命北征。他率军由涿郡北进,经飞狐峪、代郡、协阳关,一直追杀乌桓至桑干河以北。
    北魏末年,六镇兵变。柔玄镇民杜洛周乘机造反,南下占据上谷(治今怀来县大古城),随即又攻掠燕州(治今涿鹿县保岱村),迫使燕州刺史崔秉经协阳关南逃定州。此后燕州境内频遭兵焚,百姓多经协阳关南逃中原。
    北齐初,塞北草原的库莫奚部族经协阳关,南入代郡,后遭高洋讨伐。北齐、北周时期,由野狐岭鸡鸣山协阳关飞狐峪的这条路线,是突厥铁骑入侵中原的常规路径之一。燕州百姓为避突厥,多由协阳关南逃易州。又因燕州古为上谷郡辖地,故隋大业初年,易州改称上谷郡。
    公元615年二月,上谷郡(治今易县)人王须拔、怀戎县(治今涿鹿县保岱村)人魏刁儿(绰号历山飞)同时率众造反,两支农民军通过协阳关、飞狐峪古道南北呼应。
    唐永淳二年(683年)二月,东突厥入塞。突厥将领阿史德元珍攻妫州(治今涿鹿县保岱村),后途经协阳关南攻蔚州(今蔚县),杀刺史李思俭。突厥所过之地,屠民掠财。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东突厥默啜可汗发兵十万入塞,攻破妫州。又经协阳关、飞狐峪,再破定、赵二州,杀戮八万余人(新唐书载杀戮万人)。妫州城就是在那一年遭东突厥人彻底摧毁,此后沦为普通村镇。
    公元986年,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兵分三路发动雍熙北伐。中路宋军在田重进率领下,连克辽国的飞狐关、灵丘、蔚州,兵锋直抵协阳关西边不远的定安城(今蔚县定安村),协阳关当时是辽将耶律斜轸的重兵屯戍之地。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8月初,元顺帝北逃蒙古草原,明将徐达率部攻破元大都。随后徐达又在保安州协阳关击败元军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军队,粉碎其收复元大都的企图。
    满清入关后,由于中原塞外一统,协阳关军事重要性下降。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保安州志》兵防志记载:“州属南路墩讯三处,即红寺子、下关、倒拉嘴,每处有北瓦房五间、厢房五间。还配有马棚、示棚各一间;各有瞭台一座,烟墩五座、界牌一座。
        民国前期,军阀混战。奉系军阀、阎系军阀曾在协阳关展开混战,阎军失败,退回山西。
        19379月上旬,日寇坂垣师团的第二十一旅团就是由涿鹿县城经协阳关南攻蔚县,再沿蔚县—广灵—灵丘—平型关攻入山西腹地。次年,日寇修筑下(花园)—广(灵)公路,并在协阳关道的南北两端倒拉嘴、岔道大修碉堡,控扼协阳关这处交通要道,直到抗战临近结束。
    如今,此地依然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109国道纵贯其中。不同的是,下广公路旧道在西,109国道新路在东,中间为久已干涸的岔道河。
[ 此帖被汉疆唐土在2017-12-27 13:4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12-23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12-23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12-23

[ 此帖被汉疆唐土在2017-12-24 14: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12-23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2-23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12-2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