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40阅读
  • 0回复

古今孟津好风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06-14

古今孟津好风光
《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孟子母亲为其教育,三迁其居,迁于学宫之旁,
教子成其大儒。这是人文社会事件。
自然界,看似恒常,实际有渐变或突变现象。山岳地貌,相对稳定,天长地久,风雨浸蚀,多日渐矮小。地震等构造运动,会引起山崩地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水文地貌,山不转水转,大江大河,凹蚀凸积,洲渚常见,入海口更是滩洲绵延。黄河尤甚。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流水冲刷,千沟万壑,泥沙俱下。禹门口至潼关,汾、渭入黄,30年河东,30年河西,河岸洲滩,摆动变迁。
孟津”:河南洛阳孟津,既称水,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地置津(即渡口在今扣马村东北),谓之孟津”。《孟津县志》载:“尚书解孔氏曰,孟地置津,故为孟津。论衡曰武王伐纣八百诸侯盟此,故曰盟津”。
县名频改由东周至明初历经沿革,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置平阴、谷城两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为平阴、谷城两县,隶川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分为平阴、谷城、平县三县。三国魏文帝元年(公元220年)为河阴县。唐高宗武德二年(619年)置大基县,咸亨四年(673年)添置柏崖县。次年大基并入柏崖,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柏崖为河清县。金熙宗天眷三年(1050年)复名孟津。洪武元年(1368年)重置孟津县至今。
驻地多迁,古今中外,聚落多临水而居,负山面水。河流位移改道,交通兴替发展等因,都会引起聚落兴衰,或驻地迁移。孟津位于黄河中游出口处,太行山、中条山转折处东南济源南为孟津,位于崤山东北,两山夹峙,黄河狭窄,出谷口人平原,奔腾咆哮,浊浪翻滚(浑波浪涌)惊涛拍岸,泥沙淤积,河道摆动,而致老孟津西迁稍高处如今,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扼守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控水稳流,导沙入海。
久远,记载简而少。《史记·夏本纪》:“帝尧之时,洪水滔天┄┄(禹)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史料或灭失,多洪涝,今难考仅近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因河道南浸,迁于城西25里之圣贤庄,即今孟津老城,易名为“会盟镇”。
古孟津 多名胜刘秀墓(汉陵)滨黄河,汉明帝、章第、和帝陵,唐明宗冢,在其西南方,邙山有十几座帝王陵。“龙马负图”在雷河村,是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发现地。 明清大书法家王铎(1592-1652)祖居孟津,又名王孟津。·王维《杂咏三首》之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沈佺期《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1948年5月6日(孟津解放)又多次迁驻老城及别地,因位置不适中,直至1959年6月18日,由老城迁驻长华
作为行政/政治中心(如首都或各级政区驻地),地理上要考虑山川形胜,安全稳定,交通上四通八达,对疆域/辖区有效控制的佳地,作为首选。即求安定,图方便,慎选址。
今孟津 新景观*,驻长华:位适中,近洛阳,处邙岭,古墓群,离河远,趋稳定;工农业,齐发展,小浪底,得水利,兴旅游4月小浪底樱花节,6-8月会盟荷花节,李庄村银滩生态园),民安康。  君到古都洛阳游,古今风光看不够,周公庙、白马寺、看牡丹饱眼福,伊洛龙门尽兴头,古孟津,添新景,黄河岸边风光留!
*景观landscape :1.(陆地的)风景、山水;景色.
2,风景画,以造园(造林)等美化(土地,环境)以造园为美。
2008年秋起稿,2020年10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