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辅导参考文稿
万荣“宝鼎”非“宝井”
多年来,在山西省的行政区划资料和地图上,都将万荣县“宝鼎”写明、标注为“宝井”,早引起我的注意,欲查考其究竟。
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期间,1979年山西省地名领导组和《地名知识》编辑部合编《山西省历史地名录》写道,“万荣县:系1954年8月由万泉与荣河二县合并而成。
前万泉县,汉为汾阴县地,唐武德三年(620年)置万泉县,以城东山谷中有井泉一百余口,故名万泉……。
前荣河县,战国时魏地。《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渡河取魏汾阴。”以其地在汾水之南,故名,属河东郡。……唐初属解州,后属蒲州,开元九年(721年)属河中府,十年发掘一宝鼎,乃改名宝鼎县,五代因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改名荣河县……。”
宝鼎村:即明、清时荣河县治,在万荣县西南(前荣河县西南二十五里),荣河县迁出后改名宝鼎村,现称宝井村。 (见《山西历史地名录》254-255页)。
二次地名普查开始后,我有幸被聘为“专家组成员”,存于心中的问题,引起我又进一步查考。
据《史记·封禅书》载:“其年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宫)。”
相传轩辕黄帝曾“扫地为坛而祭”,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16岁时(公元前140年)即位,承“文景之治”造成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的汾阴脽(shuí)上,出土了一只“容十二石(dàn)”的“大鼎”。鼎上边有花纹,却无文字。汉武帝得报后,派人调查属实,认为是吉祥之兆,便以礼把鼎迎到甘泉宫(陕西省淳化县西北),并将该年(元狩7年-公元前116年)改元为“元鼎”。
据说汉文帝刘恒于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初立“汾阴庙”,可谓后土祠的雏型,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4年)冬正式建汾阴后土祠。且在公元前107年、105年、103年、100年四次临河东祭后土。《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都有记载。
从上述可知,万荣“宝井”,应为“宝鼎”,“鼎”为主题词,钟鼎玺印,中华重器,权势象征,尚可称“宝”;用“井”非也!水井更是平常易见,错矣。
何故如此?一是社会上人们通常喜欢避繁就简;二是“文化大革命”前后,几次汉字简化,繁体字简化字形,部分生僻字更改、同音替代;普遍好写易认,以致习以为常,流行许久。但有的是随意简化,引起歧义。此为一例,“宝鼎”并非“宝井”,字形一改换,音义皆变。丰富的人文历史,被失联遗忘。尊贵“宝鼎”变“宝井”,宝在何方?令人莫明。
应正其名——为“宝鼎”,供社会正确使用。
附:脽丘:在山西荣河县城北,《史记·封禅书》武帝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丘。《索隐》汉书旧仪作葵上者,盖河东人呼脽与葵同故耳。《水经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又曰魏脽,以汾阴本魏地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编印923页3栏。
后土祠是历代皇帝祭土地神的地方,一直到明清才迁入北京“社稷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