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2阅读
  • 1回复

石家庄市名浅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1-13

石家庄市名浅议            梁鼎豫
地名正确合理的程度,反映一个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和科技发展程度。《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十条“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
一个完整的地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即专名部分和通名部分。前部分为专名,表示个体,是区别同一类型中不同个体的词,名称多多,各不相同。
通名表示属性,是地名中区别不同地名类别的词。同一类型的地理元素,往往有与其相应或类似的通名。居民地可因行政级别、山川形势或经济意义相同,而具有相同的通名。
现名评析——循名责实  非庄乃市
石家庄 “石家”是专名,“庄”是通名,是聚落名称中的姓氏地名,按原意当初为“石姓人家的村庄”, 原是河北省获鹿县的一个村庄。乡镇、村庄是低层次、小居民点名称。
近现代,1898——1906年筑成京汉铁路、1907年正太铁路又建成,逐步发展为1925年与休门镇并称石门市。因与湖南省石门县专名相同,1947年改称石家庄市,先为河北省的一个专区/地区,后来,又成为省会城市,却仍用村庄名称。
遍观全国省会、首府以上城市名称,皆无此现象。
作为各级行政区划名称,我国自古以来,多以安定、吉祥、祈福词语命名,有的系原名适当雅化、规范化而成,许多名称——其专名流行千年、几千年,一直沿用至今,如长安、扬州、太原等。尽管行政地位有升降,仅通名随之变化而成为规范名称。
石家庄市 如此称呼石家庄成为专名,是通名。行政地位已提升,还用低层次、小居民点名称作专名,显然不合适;多数场合、民间皆称石家庄,以致将省会矮化、贬低为村庄。还显不雅,有点土俗。汉语地名一般专名两个字,此为三个字;不但 都是通名, 且是两个同类通名——聚落通名重复叠加,显得累赘、不规范。
过去,由于地名知识不普及,行政区划名称往往以驻地名称“随地而名”,故而出现此类现象,常用名“石家庄”已非“庄”而是“市”,而称“石家庄 、市”,显然通名重复。经多年发展,已是城市还称石家庄,一座城市,设市多年,还在沿用不合适的、民间常用的村庄名字,势必当改为宜,以与其身份——行政地位相适应。如今加强地名管理,发布地名管理条例,对于个别不规范的地名进行适当改动,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
石门(今石家庄),194711月,是解放军由农村转入城市正式接管的第一座城市。
           议新名——正名归位  合规中矩
正因为如此,多年,特别是近年有人提议,石家庄改名。本人早有此设想,现提出与大家共商,以使其名称取得规范、恰当、雅佳。
    在现在名称不恰当的情况下,当拟改名,通常做法有:一般是起用历史地名,在当地或附近古代地名中,选择音义佳者审视选用,使其有历史延续,较为易行;二是另取新名,通过报纸、广播,向社会征集,遴选,确定,使其更好,较为复杂费时。总之,均为政府行为,皆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而定之。
石家庄附近,汉代设过石邑县,后撤废。获鹿县 本战国中山国石邑,后属赵,汉置石邑县,后汉省,晋复置,后魏因之。北齐废井陉,改石邑曰井陉,隋复曰石邑。寻析置鹿泉县,唐改鹿泉县曰获鹿,宋省石邑入焉,金升为镇宁州,元初曰西宁州,太宗时复为获鹿县,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直隶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今属河北省,正太铁路经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285页)。  
我认为石邑这个历史地名可以恢复使用,再任高就,享此殊荣。本意为城市、城邑。而石邑正好形象生动地反映,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由于交通的发展成为通都大邑,后连缀县、市等其他行政通名均适应。
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相当于后来的城镇,还包括周围的土地。且石邑县历史悠久,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取石邑。相当于周赧(nan)王十年,即公元前305年,至今至少有2314年多历史。称“石邑市”较为佳善,古老(石邑)而又新颖(市),既与历史保持联系,又与现名关联,简称仍为“石”,铁路、公路等照常使用,皆不影响。
现在,石家庄附近地方,汉置“石邑县”,“北齐改名井陉,隋复故名,宋省,故城在今直隶获鹿县东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取石邑。又《陈余传》:赵王武臣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魏书*地理志》:石邑县有石邑城。《括地志》:石邑故城在鹿泉县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县东北至恒州二十里。按汉志井陉山在石邑西,盖当井陉之口,括地志在鹿泉县南是也。元和志所记道里,则在今获鹿东北,与括地志不同,旧志谓隋时尝徙治,今考太平寰宇记,隋开皇三年移县于万夏村,迁治乃在是时然据魏收志,则后魏时已非故治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64页)。
专名恢复为“石邑”, 通名升格为“市”,音、义俱佳,简洁、明快、恰当,说写方便,合乎规范,又与原名保持联系。
据此,改为“石邑市”较好,既是历史延续,又合规范,县以上行政建制名称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报“民政部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司”审批、应用,久之流行开来,会逐步习惯。
          社会发展  与时俱进
从地名学原理及国家地名政策法规方面评析,以改名为好,再从社会发展变化方面议论亦以改名为宜。
正因为“石家庄”随交通等发展而成为城市,不能再称“河北省获鹿县石家庄”,地名通名为“庄”,已不符合地名规律,也不符合其身份,由一般城市到地区级城市,省会从保定迁驻至此,又成为省会城市,原名“石家庄”与升格后的级别、地位、身份,相去甚远。        
又:石家庄在直隶获鹿县东南,即古石邑。汉置石邑县于此”(《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64页)。可称为“石邑市”、“石家市”(待讨论、商定)。我国古今大量州、郡、道、路、府、县等政区名称,可供借鉴、参考,为贵市起取一个雅、佳名称,以适应省会城市的名称。
正如“上海、天津、重庆”先后升为直辖市,不能再称为“江苏省上海市”、“河北省天津市”及“四川省重庆市”。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京汉、粤汉铁路合称为“京广铁路”;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津浦、沪宁铁路合称为“京沪铁路”。一所院校,从xx专科学校,已发展成为xx学院,更成为综合性的xx大学,理所当然随之应用新学校通名。
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科学管理的需要,世界各国、各类地名都会有变动,特别是行政区划及其驻地名称,是地名中易变部分,如:各级行政区划调整——增析、撤并、治所迁移、提升降格、名称变更、界线变动等,相应合理调整、变更,亦属正常现象。
新中国建立初期,19531954年前后,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省会驻地、名称变化较大的时期:
1953年安徽省会由安庆迁驻合肥;广西省会由桂林迁驻南宁,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为首府;1954年吉林省会由吉林迁驻长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驻郑州;河北省更是由保定、天津、后于1957年迁驻石家庄。
1953年,新疆省会迪化恢复名为乌鲁木齐,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为首府;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归绥改名为呼和浩特。
其他亦有更改:19652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安东改为丹东,河南省赊旗县改为社旗县。还有,广西镇南关改为睦南关等。其他如:1950年,上海更改130余处带有殖民色彩或词义不妥的地名。1954~1964年,推广简化字用同音、近音、笔画较少字,代替笔画多、生僻繁难的字,而更改34个县级地名。以后多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又是我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变动较大的一个时期。随之相应变动的有;1988年海南建省,1997年四川省重庆市升为直辖市,其他各省区亦有适当调整、变动,石家庄地名亦可与之作相应变动,以使其地名规范正确、合理恰当,正逢其时,与时俱进。
    《中国地名》2017年第1期发表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测绘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1-14
为啥不叫石门市、正定市?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