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北京经济跑出“开门红”。
4月1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15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2025年一季度5.5%的增速,是在去年同期增长6%的高基数之上达成的,也是在今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实现的,这份成绩殊为不易,具有极高的含金量。
在这亮眼的“开门红”数据背后,北京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一方面,发展态势 “亮点纷呈”,形稳、势好、质优。另一方面,未来发展 “潜力深厚”。展望二季度和全年,北京市政策“组合拳”将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全年发展目标底气十足、未来可期。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表示,“下阶段还需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继续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地稳基础、强动力,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首季“开门红”的北京经济:形稳、势好、质优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目标。
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健向好,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北京在“中国号”巨轮的强劲牵引下,用 “开门红”的成绩,诠释着首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发展韧性。
综合来看,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的亮点主要体现在 “形稳”、“势好”、“质优” 三个方面。
从“形稳”层面分析,北京经济5.5%的增长不仅是在去年同期6%的高基数上实现稳健跨越,还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
这一稳定增长的背后,优势领域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行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合计超过一半,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8成。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是北京首要的支柱行业;金融业增长了8%,继续在有力地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8%,在37个工业行业大类当中有20个行业实现了增长。
从“势好”角度看,各项政策措施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方面发挥了积极且显著的作用。一季度,北京“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首批7个“两重”项目全部开工,169个设备更新项目完成申报,项目储备规模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9.9% 和 5.9%,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较上季度提高4.4点。
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效果也在继续显现。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回稳,商品房销售面积由去年全年下降1.2%转为同比增长6.2%,其中纯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3.7%,二手房成交套数、面积均增长3成以上。
从“质优”维度审视,新质生产力正不断成长壮大。在企业端,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今年1-2月,大中型重点企业当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超过了7成,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长了5.5%,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领域的带动。
在产业端,新动能加速集聚。一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了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了9.7%。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都在加速发展,无论是工业当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服务业当中的高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正如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宏观政策加力实施显效,优势领域、新兴动能共同发力,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势头,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全年“预期稳”:政策护航,潜力深厚
一年之计在于春。北京经济一季度“开门红”,为二季度乃至全年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北京将在政策“组合拳”下,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
4月22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举行首都一季度经济形势解读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表示,二季度,北京将扎实实施好六大专项行动,包括需求提振行动、改革攻坚行动、产业升级行动、引强育新行动、民生改善行动、能力建设行动。
这六大专项行动大有深意,紧密协同、精准发力,既着眼当前稳增长、惠民生,又立足长远强根基、增动能。
其中,需求提振行动和改革攻坚行动旨在“稳增长”。在需求提振行动中,北京市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消费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比如,结合“五一”小长假,北京将举办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精心设计“漫步北京”“游北京·看中国”等过境免签旅游产品;办好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北京站)、环北京公路自行车赛、世界女子排球联赛等高品质赛事。
民生改善行动聚焦“惠民生”,北京市将更大力度稳就业、加强城市治理、全力保障城市安全。二季度是毕业季,北京将办好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的桥梁,挖掘更多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岗位;还将出台加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系统全面推进稳就业工作。
能力建设行动致力于“强根基”,北京将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投资促进等工作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水平。推出“民企显身手 奋进正当时”大型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讲好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切实增强在京发展信心。
在产业升级行动和中引强育新行动,聚焦于“增动能”。北京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积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国际绿色经济“双标杆”城市,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机器人产业等。
从促消费、稳就业到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北京经济发展展现出深厚潜力,二季度和全年完成目标的预期也更稳了。
在投资领域,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王丹丽介绍,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设备购置投资活力持续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高于全国19.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在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位、东部地区第一位。
王丹丽介绍,接下来,北京市还将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以更大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更大力度提升投资效益、以更大力度推进社会投融资服务工作。
2025 年一季度,北京经济在更复杂和更具挑战的环境下取得“开门红”。展望未来,相信北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也为全国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发展贡献首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