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米处就是大金门
■ 引子
东海域眺金门
比之西海域的拥挤,东海域显得豁然开朗。开朗之余,只想极目远眺,不仅仅是开阔胸襟,更重要的是不远处就是金门。
从皇帝落难的传说到两岸海上救护中心的建立,东海域上的每一座岛都与海那边息息相关。
岛的那边还是岛,虽说海水将一个个岛屿隔开,但有些东西还是隔不断,比如历史,比如血脉,比如视线。
到东海域看金门,这里有一群岛,离得很近很近。
■ 名片
白哈礁:位于大嶝三岛南面海域,靠近金门岛。岩礁抗腐蚀能力强,岛上基本无植被。2001年岛顶建成望金亭(又称陛下亭)一座。
上屿:又叫土屿,位于厦门岛和小金门之间,面积0.62万平方米。岛上建有厦门市红十字会救助站(砖瓦结构平房),东北侧有一已被冲毁的简易码头。目前岛上有1人带20条狗看守。
槟榔屿:厦门与小金门之间的中线岛,面积2.09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近50%,以灌草群落为主。目前处于自然状态。
烟屿:又称三角礁,在槟榔屿西南面,也属中线岛。无土层覆盖,基本为岛礁,海岸侵蚀严重,面积在缩小。未开发利用。
■ 观岛指南
平视:白哈礁露出白色的礁石,一座小亭屹立在最顶端;周围城墙状的岸线是人工开发的痕迹。上屿露出大片的土层,小片植被点缀其中;槟榔屿就在旁侧;烟屿小心翼翼躲在后面。
岛中游:白哈礁、上屿、槟榔屿、烟屿与大小金门近在咫尺。在岛上能看清金门岛的住宅。光秃秃的白哈礁让你体会皇帝落难时的落魄,而上屿岛上种的庄稼尽显观望者的耐心。
■ 人物
守岛人与他手下20条狗
还没上岛,就听厦门何厝的渔民说,上屿有十几条大狗守着,最大的有一百多斤重。这些狗还会咬人,附近渔民曾被咬过。
满脸横肉的守岛人、凶残的大狼狗,此景惊现在记者的脑海中。
然而,小渔船还在靠岸,守岛人就把我们的疑惧抛到大海里。
守岛人杨勇跃介绍说,一共有20条狗,两条大狼狗(看岛的“光明左右使”?)已经被关起来了。看到我们,其他的狗有的夹着尾巴露出胆怯的神色,有的尾巴摇得特欢。
杨勇跃是漳州平和人,至今守岛已8年。在岛上,狗是他唯一的伙伴。以前,他一个人守岛,总有人来岛上搬东西。现在有了这些“弟兄”,岛上热闹了许多,也再没有东西被搬走了。
岛上的生活很艰苦,老杨没有工资和伙食费,只是当年承包该岛的台商口头承诺不会亏待他。老杨平时就靠在海里打鱼抓蟹,在岛上种点蔬菜过活,米、肉都要去厦门市区买。他一般一年回去一两次。
老杨说,当年那个台商想开发这个岛,1999年的台风却让他丧失了信心。那一年,岛上损失非常大,海浪打破房屋的玻璃窗扑进房子,很多东西都被吹得无影无踪。
当年用来海上救护的房间如今空空如也,只剩墙上一面锦旗,那是浙江平阳海运公司127#船送给上屿救护中心的。老杨说,海上救护站正在建设的那一年,由于大雾,那条船迷失了方向,开到金门被扣留了。船上人称是送东西给上屿救护中心的,于是厦门市红十字会派船过去导航,把他们接回来。后来墙上就多了那一面锦旗。
离开上屿,风渐大,在岸边,老杨摇手,他的狗摇尾,与我们道别。
■ 传说
陛下礁·败矣礁·白哈礁
相传,南宋末年,皇帝赵被元兵追杀,逃至白哈礁附近落水。好不容易爬上白哈礁,然而后有追兵,前面大小金门合在一块又挡住了逃路。
陷此绝境,赵仰面叹息:“败矣败矣,天败我矣!”金门岛太武山上有个太武神君,见此状,心生怜意,遂赐他一柄宝剑。赵得此宝剑,将金门劈成两半,终于得以逃脱。小金门因此得名“裂屿”。因赵叹息,后人称该岛为“陛下礁”或者“败矣礁”,在闽南语中,这两个名字都与“白哈”谐音,白哈礁由此而来。
另据史载,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入闽,宋少帝赵泛海南航,至此抛砚轻舟,该岛因此得名“陛下礁”,方言谐称为“白哈礁”。另有一说是因礁形似兔而岩色灰白,别名“白哈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