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959阅读
  • 29回复

[河南][讨论]济源的今后发展该走什么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3-08
济源是河南省的省辖市之一,1998年设立,到今年都有7年了,先后设立了中级人民法院和河南省检查分院。我很郁闷,怎么济源还不升地级市呀!?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3-08
济源现在这个样子和地级市也只有官员级别的差异了,你还这么在意这个?莫非你是市长的家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3-08
奇怪,既然法院都是中级人民法院了,为什么检察院还是分院,也应该是中级人民检察院了嘛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3-08

我不是什么市长家属,市长和市委书记的级别是正地级的,我们的原市长王铁就是调到信阳当市长的,级别一个样!但是济源的发展和我们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区号是0391和焦作的一个样,但是在外面跟人说起来,别人都以为我们是归焦作管的!再说,每次新闻说起来河南的18个省辖市,听着就别扭!还有啊,我们的市长很好的,民众满意率为百分之百啊!不知道的不要乱说话!

中级人民检查院就是河南省检查分院!郁闷!居然不知道!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03-08
以下是引用swbllm在2005-3-8 21:36:49的发言: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目前济源确实有体制不顺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电话区号,而且许多其它地级市应该有的政策我们也没有享受到,因为在目前的体制下,省辖市如果不管县,实际上就是一个县级市,是不被外人所承认的


纯属瞎扯。中山、东莞、嘉峪关,都是不管县,不分区,人家照样是实打实的地级市。

电话区号不过是一个经济问题,电信公司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公司以盈利为第一目标,不是政府的哪个部门。计划经济的脑子把一切都和行政级别联系起来,实在是僵化的很,可笑的很。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03-09

嘉峪关是地级市?我晕!

济源的体制很是令人郁闷,省辖市明打明!升地级市不放风,过了一年又一年,至今还是省直管!

管不管县不要紧,分不分区也不要紧,区号是皮,体制是脸,要有脸有皮才能令人信服,光有脸没皮,那就是不完整,现在哪个地级市没有自己的区号!?看来只有立地级市才能改区号了!如果立了地级市,电信公司一准改区号,不改他能少赚多少钱那!

不过我们那里现在往焦作地区打电话居然是长途!手机到了那里居然漫游!改区号已成定局!不改他们怎么向我们交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5-03-09

近期济源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9个省辖市之中!济源既提出济源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实行全市建设!济源地方虽小但要在这小地方建设出大城市!建设出核心城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5-03-09
以下是引用libin1121在2005-3-9 4:26:58的发言:

近期济源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9个省辖市之中!济源既提出济源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实行全市建设!济源地方虽小但要在这小地方建设出大城市!建设出核心城市!


这些话越看越不像这个时代的话,更像亩产几十万斤、几百万斤的卫星满天飞的大跃进时代的话。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03-09
以下是引用libin1121在2005-3-9 2:15:06的发言:

嘉峪关是地级市?我晕!


济源的体制很是令人郁闷,省辖市明打明!升地级市不放风,过了一年又一年,至今还是省直管!


管不管县不要紧,分不分区也不要紧,区号是皮,体制是脸,要有脸有皮才能令人信服,光有脸没皮,那就是不完整,现在哪个地级市没有自己的区号!?看来只有立地级市才能改区号了!如果立了地级市,电信公司一准改区号,不改他能少赚多少钱那!


不过我们那里现在往焦作地区打电话居然是长途!手机到了那里居然漫游!改区号已成定局!不改他们怎么向我们交代!?


看来这位坛友的地理知识实在是差劲的很啊。连嘉峪关地级市都不知道,只会在这里大言不惭,乱放大跃进式的卫星。

全国的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有二十多个,济源在其中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知道吹什么大气,升哪门子地级。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03-09
河南还剩一个0399的区号,大概是给济源留的吧.车牌已经从焦作的豫H改为豫U,区号也快了吧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5-03-09

不敢当,10楼的朋友说的话很令我不爱听!是,我不知道全国的地级市都有什么?那么多的地级市你能不看资料全都说出来?你认为济源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是你对济源不了解!再说立地级市非要有特别之处才能立吗?很是郁闷!我只不过说说我们的心声而已,没有必要这样来贬低我们吧!在你的口气中我听出了不屑之意!我说嘉峪关不是地级市只是根据上次我在贵坛一位仁兄所发之帖《建议建立地级嘉峪关市》而说,有得罪之处请多多谅解!

还有什么叫做放大跃进式的卫星?我所说的有根有据,这是我们市政府所提出的提前10年在中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办的到!

“近期济源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9个省辖市之中!济源既提出济源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实行全市建设!济源地方虽小但要在这小地方建设出大城市!建设出核心城市!”是我们在河南省提出的建立中原城市群后,我们的市委市领导经过多方面考虑和开了多个“关于济源发展前景”问题讨论后所总结出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5-03-09
以下是引用libin1121在2005-3-9 21:22:55的发言:

不敢当,10楼的朋友说的话很令我不爱听!是,我不知道全国的地级市都有什么?那么多的地级市你能不看资料全都说出来?你认为济源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是你对济源不了解!再说立地级市非要有特别之处才能立吗?很是郁闷!我只不过说说我们的心声而已,没有必要这样来贬低我们吧!在你的口气中我听出了不屑之意!我说嘉峪关不是地级市只是根据上次我在贵坛一位仁兄所发之帖《建议建立地级嘉峪关市》而说,有得罪之处请多多谅解!


还有什么叫做放大跃进式的卫星?我所说的有根有据,这是我们市政府所提出的提前10年在中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办的到!


“近期济源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9个省辖市之中!济源既提出济源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实行全市建设!济源地方虽小但要在这小地方建设出大城市!建设出核心城市!”是我们在河南省提出的建立中原城市群后,我们的市委市领导经过多方面考虑和开了多个“关于济源发展前景”问题讨论后所总结出的!


1。"那么多的地级市你能不看资料全都说出来?"

狂汗……这么简单的事偶15年前就已经倒背如流了。偶和嘉峪关八十竿子也扯不上任何关系,你也不用道什么歉,偶只是劝你发言之前多考证确认一下相关资料罢了。

2。官僚们放的卫星多的数都数不过来,偶从来都只当他们放屁。没想到还真有一批被蒙蔽的人相信了,真是可笑且可悲啊。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5-03-10

你真拽!

我今年不过18岁,15年前我不过是一个3岁小毛孩!我要能倒背出那么多就是神童了

[em06]不过我只能把世界上的国家倒背下来!做个朋友,我其实是研究世界政区和中国历史的,去年才发现你们这个网站,所以发表了一下观点!很想和你们做个朋友!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5-03-10

欢迎各位朋友。毕竟谁都不是天生什么都知道,有知识缺陷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在说话之前,还是把相关的知识搞清楚、弄明白才好,免得贻笑大方。

btw:背背地级不算什么,坛子的管理层人士个个都能做到,管理层外的常客中,能作到的也不止一个两个。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5-03-10

谢谢,我会一定努力!不会再出现类似现象了!看来你对中国的政区的分析和见解已炉火纯青,希望能以后多多交流,我需要你们这样的朋友!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5-03-10

本人曾在上世纪九四至九七年到济源工作,总体感觉到济源市里的领导攻关能力很强,走上层路线是他们惯用的手法,还有就是有用一块钱办成十块钱事的能力,这是那段时间给我的印象,现在怎么样了不得而知。


下面是本人前几天看到的在河南出版的《东方今报》上的一篇文章,从中可能了解有关济源目前在河南省所处的地位。



河南城市排行榜低调出炉


发表日期:2005年3月1日 作者:今报记者 汪先腾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统计局得知,一套用全新评价体系对全省各城市综合发展实力进行的排名已经完成。该排名由河南省统计局城市监测评价课题组参与研究,历时6个多月。
虽然课题组一再声称,这个排行榜将不被省政府用于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依据,但课题组又透露,新建立起来的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这套监测评价体系值得关注,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河南省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极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
打破“数字出官”幻想
这份名为《河南省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虽然早在2005年春节前就由课题组完成,但直到2月中旬,关于河南城市排行的所有信息才对外透露。
“经上级主管部门作出最终鉴定后,我们才公布这些信息的。”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秦红涛说。考虑到这份报告的分量和可能引发的争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以河南省统计科研所这个学术团体的名义来对外公布这个城市排行榜。当然,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课题组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来自省统计科研所”。
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课题组推出的第三份报告。从2001年开始,每隔两年课题组就推出一份,而第一份报告截止到目前仍然没有公之于众,当时的说法是,“报告还不太成熟”。
“前几年,省政府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全省开展‘十八罗汉闹中原’的评比活动,也就是在全省18个省辖城市中,每年按照各县(市)申报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排名,但谁知后来报上来的数据越来越变味。”省统计科研所副所长皇甫小雷透露。
那时候尚没有“绿色GDP”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提法。河南省最初建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主要针对县级干部)是在1991年,当时的评价指标仅两项,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从1994年开始,考核指标增加了财政收入及人均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人均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
但这一评价体系无疑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因为原有的七大指标,仍然是以GDP为核心,重量不重质、重速度不重结构,导致盲目上项目,政绩工程盛行,百姓却得不到实惠。
“某些县(市)为了在排名中不落后,就拼命盲目地追求数字上的提高,甚至托人说情,这违背了评比的初衷。看到这种情况,省里就不再主张这样硬性的考核;但为了了解省情,便于领导决策,从统计意义上对各地市发展情况进行掌握还是很必要的。”
《报告》在开篇这样指出,“本项研究成果的目的就在于使各城市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发展中的盲目性短期行为”。显然,所谓“盲目性短期行为”影射着地方干部的数字崇拜和对“数字出官”的幻想。
城市评价以民为本
“如果单纯从GDP或者投资规模这些指标来评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那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可以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GDP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就重要得多,因为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受益。”省统计科研所所长金美江在谈到评价体系如何设计时表示。
基于这种“以民为本”的考虑,课题组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一套涵盖城市基本要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保与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由42个指标组成的监测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GDP及其增长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总人口等硬性指标外,其余绝大多数指标不再以总量来反映,而是以“人均”和每万人拥有数(例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万人拥有医生数”、“计算机普及率”等)来考核。
河南财经学院一位经济学专家看到这套评价体系时,认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地方干部摆脱数字束缚、务实为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7省辖市排名
新推出的“城市排行榜”取材于2003年各地的相关数据。从全辖区排序看,郑州市城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评价得分最高,其总体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城市。
得分处于第二集团的依次为洛阳、焦作、漯河、三门峡、南阳、新乡、安阳。
得分处于第三集团的依次为许昌、濮阳、平顶山。
得分处于第四集团的依次为鹤壁、开封、信阳、商丘、周口、驻马店。
而济源市虽然是省辖市,但由于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远远低于上述17个省辖市,课题组干脆将其列入了县级市排行榜(在县级市排名中,巩义排名第一,济源屈居第二)。
以2003年的数据而言,洛阳、焦作、漯河、三门峡等在经济总量上显然小于南阳市,但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这四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单以“社会发展类”的14个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这个系统中的指标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电话普及率、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等,它直接度量出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和所能享受到的各项社会公共资源。结果,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新乡、安阳等都排在了南阳的前面。
新的评价体系折射出城市在市区与区域城镇发展方面是否协同发展。如排名靠前的郑州、洛阳、漯河三个城市,它们有着相对完善的各级城镇布局体系,市区的辐射作用通过县城、小城镇发挥得比较完美,而市以下的县、镇也在为中心城市提供服务配套的同时加速发展了自己。
相反,商丘、驻马店、周口这样的城市在发展中显得非常不协调,由于这类城市本身多为传统的农业区,二三产业支撑不足。《报告》提醒地方干部们应重视这个问题。
《报告》指出,目前17个省辖市的区划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就基本确定了的,是否具有一个区域中心的条件并不在考虑范围。有工业基础的城市,如焦作、平顶山、安阳、濮阳、三门峡,本身同周边传统的农业县就没有太强的相关性;长期重“市”轻“县”及以“县”补“市”的财政观念,又使周边县无法依靠国家投资形成结构合理的配套工业,要么周边县的经济维持农业为主的现状,被中心城市抛离,要么抛开中心城市另找发展途径,最终使所谓的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弱化。
地方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有望建立
虽然课题组一再声称,这个排行榜将不被省政府用于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依据,但课题组同时表示,新建立起来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值得干部们注意,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河南省考核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体系将在此基础上发生重大变化。
在记者就“河南城市排行榜”进行采访时,省统计科研所所长金美江从办公桌上放的文件夹中抽出一份尚需进一步修改的文件——《中原城市群政绩考核体系初选指标》。
“为了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去年8月,河南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们对政绩考核指标进行筛选,以对中原城市群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投资环境进行评价。”金美江透露,目前这个考核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已初步确立并上报到有关部门。因为事关政绩,所以干部们理应重视。
“以前那些地方干部夹着包到省里来述职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要说经济增长了多少,投资额突破了多少,以后要叫他们闭嘴,你来述职不允许说GDP的增长率,要说就说当地人民受益了多少。”
记者了解到,这个初步建立的政绩考核体系与这次城市排行所用的评价体系关联非常紧密,可以说是对后者的进一步筛选,将原先的42个指标简化成10个相对简单明了也比较容易采集的指标。
这10个指标分别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师生比、人均社会救助水平、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养老、医疗两项)、城镇调查失业率、建成区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
“拿城镇调查失业率来说,以前都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不够科学,很难掌握城镇到底有多少人处于失业状态,通过我们的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其实要准确得多。”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5-03-10

汕头还没将潮阳县级市撤市设区前,潮阳的电话区号是单列的哦。

而且,原来顺德市也不是跟佛山市一样的,直到撤市设区。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傢子!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5-03-11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传说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997年国家修建小浪底工程,有83%的工程量集中在济源境内。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济源境内修建,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推动了济源经济的发展。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5-03-11
工业兴市   

  济源市作为 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去年,济源GDP94.87亿元,增长6.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居省辖市第一。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1%,位居省辖市第一名。工业实现利税10.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8百分点,位于省辖市第二位。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7个百分点,位居省辖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62亿元,增幅位居省辖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亿元,增长67.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27.7%,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这种发展现象,被经济专家称为“济源现象”。

  济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那么高的水平,并且还连续取得那么多的骄人荣誉呢?“济源现象”的发展之谜何在?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奔赴济源进行了采访。济源虽然是一个新兴城市,但它的飞速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济源市始终坚持以“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来振兴济源经济。

  济源的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即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大力实施“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先后投资50多亿元,完成了浮法玻璃、铅冶炼综合治理、30万吨轧钢、煤焦化等一大批技改项目,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使济源市由一个山区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工业是济源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占全市GDP的56.7%。该市现有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942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119家,中、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29家,拥有固定资产60亿元,职工8万余人。

  济源的工业已形成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金、银、铅、钢材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玻璃、水泥、铝型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树脂、烧碱、农用化肥为主的化工工业,以防爆开关、高低压控制设备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精陶、环保纸容器、人造毛皮为主的轻纺工业及食品加工工业、医药保健工业等,产品达1500余种。

  济源钢铁公司和豫光金铅集团,这两大重工业构成了济源市整个工业经济的框架。   

  豫光金铅集团始建于1957年,2000年成立股份公司。目前有职工4500人,是亚洲最大的炼铅基地,截至今年10月份,该公司出口创汇1.6亿美元,销售额达18亿元,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在全省排第一位。

  该集团宣传部部长李兴说:“公司发展最快的是1997年之后,去年公司投资2亿元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炼铅工艺,目前炼铅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围绕炼铅工艺发展第三产业,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济源钢铁公司和豫光金铅集团每年的利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0%,起到了支柱性作用,解决了济源市劳动就业问题。“目前豫光集团正在建设第三条生产线,该项目投资1.5亿元,预计明年2月份投入使用。投产后每年能增加25亿元的收入,将更有力地带动济源市的经济发展。”李兴说。

  济源市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局工业运行科安海成说,1997年,该市主要抓工业管理,同时还狠抓基础建设。良好的管理理念和扎实的基础建设,为今天济源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2年开展挖潜增效工作,开发先进企业,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了企业的积极性。盘活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2003年,济源市开始以工业项目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年共投资项目110个,总投资金额高达39亿元。2004年,济源市的整个工业经济运做情况持续保持良好状态。1~10月份,该市工业总产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34.9%,完成工业增加值35.2亿元,同比增长36.4%,连续10个月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一。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济源市的各项经济建设,为济源市走向河南、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济源市未来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济源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科科长卢新江说,1985年,济源市主要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五小企业。1987年济源市把发展工业放在了第一位,这期间成长的大中型企业,带动了济源的经济发展,济源市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1998年,省委对济源市提出要以“四轮驱动”方式发展该市。济源把发展速度定为15%,在十五计划期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15%。济源市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关键是抓住了以工业经济兴市推动城市化建设,外向经济引进,以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5-03-11
旅游强市

  济源有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黄河四大风景名胜区,境内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泉瀑争流、如诗如画、宫观庙宇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几多神秘。

  济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为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济源市投入巨资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开发建设景区景点。2000年以来,济源市用于旅游建设的资金投入达2.5亿元,相继建成被誉为“中原第一索”、全长1275米的王屋山索道和“华夏第一梯”、高158米的五龙口山野型观光电梯,修筑7座旅游码头,购置各种游船,铺设景区道路,完成济水文化展、荆浩画廊、卢仝茶社、孙思邈药堂等景区文化工程。

  通过强力开发,近年已初步形成以愚公移山、洞天福地等人文景观为特色的王屋山旅游区,以奇山秀水、寻幽探胜等自然景观为主的九里沟旅游区,以太行猕猴、地热矿泉等观光疗养为主的五龙口旅游区和以观光国家重点工程、游览黄河景观为主的黄河小浪底旅游区。

  济源市的旅游业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已成为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到91.5万人次,占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20%,其中全市接待海外游客1830人次,同比增长9%;实现旅游创汇76万美元,同比增长12%,全市旅游业综合经济收入达3.05亿元,占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33%,其中旅游业实现旅游收入98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9%,同比增长31%,发展势头喜人。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5-03-11
特色发展治市

  济源在河南省内城市中横向比较起来,并不显得土。行走在街道上,不会给人拥挤的感觉。据济源车管所统计,18万市民里,购买了价值20万以上的汽车车主就有7000多位。这些先富有起来的代表非公有制经济成长的济源人,他们和济源国有企业一样起到了对济源市经济的支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济源世纪广场,这个比郑州的绿城广场还大的广场,形同城市会“呼吸”的肺。从侧面反映出济源市的另一种“工业兴市,旅游强市”的特色发展理念。

  城市同样也要具备战略眼光。济源市在这一点上做的也不差。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在和未来在价值等级上是要高于过去的。济源的街道已提前谋划,用九纵九横的街道构成交通网。这其实也是为济源市未来的交通发展预留了空间。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来判断,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对于之后发生的种种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改善的契机,济源市一个都没放过,且有所建树。城市改造有宣化大街的现状来证明;旅游事业发展有王屋山等73个景点的成功开发;公共设施有世纪广场的投入使用;如今的济源又在进行着生态城市的建设。

  一个城市的建造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拿出自己独特的发展理念,勇敢地去开拓。济源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城市,在一步都没落后中发展了自己,成长了城市。这也是在当年“十八罗汉闹中原”的“十八罗汉”里,济源发展势头迄今最好的原因所在。

  现今,济源市的目标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10年GDP在2000年、2001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00亿元,农民纯收入达到每年8000元,提前实现小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源市建设得将会更加美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5-03-11
以上引用《聚焦中原城市群之济源发展速度之谜》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5-03-11
济源人的篮球梦 http://www.zynews.com   2004-12-29 09:46:02   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记者李明德   

  提起篮球,就像人们对姚明的渴望一般,中国的球迷渴望从他身上看到篮球的明天。提起篮球,就像济源人民对篮球城的渴望一般,人们希望从这里看到济源篮球事业的希望。有人这样评价,说篮球就像一块磁石,将济源人紧紧地吸到了一起。从50年前到今天,济源的球迷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他们爱篮球、热篮球、 当篮球城矗立在他们家门口时,他们更多了一份期待。

  牛成轩、苗会生是不同时期的体委主任。回忆起当年的济源篮球事业,牛成轩想说的很多,那些仿佛仍在眼前的球赛和场馆建设仍历历在目。记者从他的谈话中知道了许多篮球故事,那是济源篮球事业发展初期。他说,济源1948年才在原县委招待所院内安装了第一个木制篮球架,当时济源没有体委,其实想来,篮球运动对于当时的济源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贵族运动”。

  1988年撤县建市后,篮球运动也随之在全市蔓延开来。牛成轩说,当时全市灯光球场有3个。次年,市里投资10万元将灯光球场改为塑胶地面,尽管灯光球场还是露天,但全市的灯光球场已达到了8个,这个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济源的篮球事业发展之快。

  1990年,对济源篮球运动来说,是一个高峰期。球队达数百支,令人吃惊的还有另一串数字,全市水泥篮球场有30个,灯光球场10个,篮球馆达4个。轰轰烈烈的篮球运动开展起来了。后来,该市在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市”时,又建起了体育中心,也有了篮球训练馆。

  1995年,全国少年篮球赛在济源市举行,球场内的观众有近5000人,而外面进不去的热心球迷还有三四千人,进不去的就在外面听里面的加油声。观众的热情着实让人振奋,许多农村球迷干脆带了干粮,吃饭时间都不出球场。国家体育总局的同志感慨地说,这样的比赛在许多城市都没有人看,而在济源却有这么多的热心观众,济源人喜欢篮球的程度确实不一般。

  1992年和1996年,济源曾在全国农民运动会上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伴着济源人对篮球的渴望,时间在推移。2000年12月,济源市申报“全国篮球城市”成功。篮球梦终于实现了。   

  当时全国有29个城市同时申报,济源作为一个小城市,期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终于成功了。苗会生说,当时,国家体育总局篮馆中心几位曾经到过该市的同志都对济源人喜爱篮球的劲头极力称赞。

  济源市民喜欢打球。2000年7月1日,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领队、局委以上领导为队员的“公务员篮球队”,而市直机关的50余支篮球队、企事业单位组建的80支篮球队、全市515个村庄组建的800支农民篮球队,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篮球队相继成立。

  每逢农闲和节假日,篮球比赛、擂台赛、邀请赛以及周末篮球夜市相继闪亮登场,市区的球市分外热闹。2000年春节期间,该市举办第二届“小康杯”农民篮球赛,整个大赛持续了20多天,全市几百支农民篮球队,上千名篮球爱好者在赛场上一展身手,篮球一时成了最热的话题。以后,每年济源举办持续两个月的周末篮球夜市,数十支篮球队参加的赛事规模空前,篮球夜市成为济源市民每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篮球文化大餐”,让人久吃不厌,也掀起了济源的篮球旋风,并将这旋风刮到愚公故里的各个角落。

  2002年11月4日,济源的各个角落都听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篮球事业的声音。   

  当天,济源市召开加快篮球事业发展动员大会。会议要求,要精心打造篮球品牌,将篮球产业和篮球经济做大、做强。   

  济源人民看到了济源市发展篮球的决心。市领导在会上郑重地说:“把篮球作为载体,将群众体育事业搞得红红火火;把篮球作为龙头,将篮球擂台赛搞活、搞精彩;把篮球作为一项产业,将济源的经济做大、做强;把篮球作为一张名片,将济源形象装扮美丽。”

  这次会议决定:兴建济源篮球城,并将“中国济源篮球城”建设列为2003年全市十项重点工程之首。   

  同时,有关的政策也正式“出炉”:从2003年起,济源市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篮球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并出台了鼓励引进篮球人才的有关优惠政策……

  灯光球场拆了,体育中心拆了,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作为历史永远留在热爱篮球的济源人的记忆里。篮球城于2003年1月2日动工兴建,按照设计,它的主要建筑有多功能体育馆、中型篮球馆、8个标准篮球场。多功能体育馆内能容纳观众近5000名,可承办篮球、排球等10多种单项国际比赛。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到济源市调研,当看到该市下发的《关于加强篮球事业发展的意见》红头文件时,他非常吃惊:“看了你们出台的文件,我觉得很好,为篮球特别下发一个这样的红头文件,其他城市还没有过,没准将来可以进入中国体育博物馆,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标志。”

  据了解,这些年济源市在篮球方面也逐渐培养出一批人才,河南女篮葛丽娟等,在省、国家的篮球队里也有了济源的队员。2003年6月,豫光金铅集团与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共建河南济源豫光金铅女子篮球俱乐部。

  在原河南女篮队员翟秀枝创办的济源市篮球俱乐部里,每天都能看到几十个孩子在刻苦地练球,他们中最小的仅4岁,大的也不过正在上小学,这里面已经有全国小学生篮球比赛的冠军,孩子们在这里进行着专业训练,也做着未来的篮球梦。

以上引用《聚焦中原城市群之济源人的篮球梦 》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try{showAd(3,0,1);}catch(ex){}
  3. <script>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5-03-11
济源:正“由小变大”


本报记者 闫思慧 史颂光 于亚男




  地域只有193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5万的济源市,毅然提出要在2015年前,把这里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中一座独具特色、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壮志凌云,鸿鹄当惊!

  在日渐隆起的中原城市群中,济源无疑是个小弟弟。
  西北去郑州170公里,与山西接壤,济源,属于河南的“边缘地带”。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实行省直管以来,这座小城的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致使“边城”声名鹊起。其建设成就,不仅令本省人刮目相看,连外省人也为之瞠目。
  济源,已与省内外周边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小小济源,正在向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挺进。手头一份省里的统计报表告知我们:
  今年第一季度,济源全市经济在去年快速发展的新台阶上,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边城”济源,城小气壮,城小志大,城小心雄。

  济源的雄心壮志,来自于科学的比较、鉴别,来自于对自身的认真审视。
  上月22日至26日,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带领由相关局委和乡镇负责干部5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分赴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进行考察。五夜六天,行程1000公里,开了3次座谈会。回来,又召开了全市性的考察总结汇报会。对以往成绩有点沾沾自喜的人,开始深深自责。大家谈到,比如,济源城市建设的起点还不够高,规划建设的气派还不够大,城市整治的力度还有欠缺,市容市貌美化得还比较缓慢等等。市计委主任卢远说,这是我们对省里提出的中原城市群战略的一次再认识,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再提升,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再动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学忠阐述了取人所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用地管理、用足用活政策的具体建议;市建委主任孔祥智在说出大家共有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后,掰着指头,提出了要搞好策划、加强规划、整合区划、积极推进社区化的具体设想。
  市委书记周丰艳,在引导大家消除固步自封情绪之后,又把力求上进之心给鼓了起来。她列举说,咱济源有“三气”:有“名气”———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济源在中原城市群中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勇气”———用愚公移山精神武装起来的济源人,敢于正视困难,理性分析问题,有朝着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标奋勇向前的坚强决心;有“志气”———敢于面对9座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创造出“济源精神”、“济源现象”、“济源速度”,争得了济源应有的位置!
  “三气”之说,鼓舞三军。全市汇报会刚刚结束,市长段喜中就率团直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
  三
  在济源,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接触,发现他们是一些懂得唯物辩证法的人,是善于引导干部群众通过艰苦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城市角色转换的人。
  小而强。济源市虽小,却正在进行由小而强的转换。参观王屋山下的沁北电厂、豫光10万吨电解铅、济钢百万吨技改、豫源国电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感觉到处生机勃勃,不仅成规模,广泛采用了新技术,而且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济源的工业,已进入大发展的快车道,效益好,后劲足。城市化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济源虽小,但却不可以小觑。
  小而秀。济源,被郑州市委主要领导羡慕地称为:有山,有仙气;有水,有灵气;有树,有财气。在这个秀丽的山水城市,济源正在大做旅游文章。王屋山、小浪底、九里沟、五龙口、济渎庙,五一黄金周,处处火爆。建设山水风光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真是得天独厚。在王屋山上,世代以挖掘房前屋后的一点点黄土谋生的农民,如今纷纷开设起以“愚公人家”总冠名的家庭旅馆。钱歉到手了,连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与城里人无二样了。为此,市委书记特意跑去,向他们表示了祝贺。
  小而旺。在郑州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上,全省组织签约了22个投资项目,济源占了3个。外来投资,涉及工业、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商贸等多个产业领域。
踏访济源的山山水水,我们的深刻感受是,济源完成这些辩证转换,关键在于,启动了“由小变大”的总开关。
  周春艳在和我们讨论时说,济源要走出一条全新的城市化道路———那就是实行城乡一体化。只有在全部1931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实行城市化,才能最终实现由小到大的根本转换。
  为着这个目标,济源正在扎实奋斗。道路先行。全市规划过境建设三纵一横4条高速公路,从而达到乡乡通高速公路、任何一个行政村行上5公里即可到干线公路的目标。目前,济(源)洛(阳)高速正在加紧施工,济(源)晋(城)高速、济(源)焦(作)高速及济(源)运(城)高速公路已规划完毕,已经或正准备动工,明年9月,即可竣工一条。
  全市城市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整治的“百日会战”即将拉开序幕,市场、交通、卫生、园林、街景等的文明程度,正在进行一次新的“变脸”。创新城市化的新体制和管理机制,政府职能正在探求进入新的角色,经营城市正酝酿新的突破,城市作为招商引资载体,也正谋求迈出更大的改革步伐。
  四
  比起这些有形的东西,在济源,我们最振奋的,是“民心”的凝聚。举市范围的城市化,鼓舞着每个人,也调动着每个人的积极性。
  在雅士达陶瓷公司那宽阔的车间,数不过来的年轻姑娘们,正俯在案头,像精心乡花那样,在描画陶瓷器皿上的漂亮图案。她们多是山区来的农民,月收入在六七百元,远高于在山里搞种植、饲养业。总经理贺延春告诉我们,公司已购买了土地,正着手为这些农民工建经济适用房。济源的许多企业,都正在处心积虑,尽快把农民工变成真正的市民!
  在西轵城村参观中国济源古轵生态苑鲜切花生产基地,只见座座智能化大棚里的玫瑰鲜嫩欲滴,员工们正在进行标准化的作业,谁还能认出他们就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呢?公司董事长卫汉山告诉记者,他和乡亲们要带着土地进城,主动参与城市化建设。这个现代化农业苑区,被称之为市区南花苑。
  驱车行驶十几公里,逶迤爬上靠近黄河的南山,但见树木葱茏,百草丰茂。山里的卫福安村正在建设成套的农民安居房,准备将附近山头上的散居山民全迁并到村上来生活。在建的清一色的红砖房,与不远处漂亮的小学校一起,成为村上的亮色。村民老杜介绍说,卫福安的村民先前有六七成都迁下山去了。可听说市里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在这里建南山公园,村民们又都往回迁。他们说,农村的城镇化不能坐着等,咱要从家门口赶快迎上去!
  济源的同志们对我们说,他们决心从根本上改变46万农民的学习、生产、生活、居住条件,及早把他们变成城里人,以他们的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让最普通的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感受到城市化的好处。说得好,也做得好。我们深信,只要以人为本,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就快了!②10



河南日报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5-03-11
济源:正“由小变大”


本报记者 闫思慧 史颂光 于亚男




  地域只有193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5万的济源市,毅然提出要在2015年前,把这里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中一座独具特色、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壮志凌云,鸿鹄当惊!

  在日渐隆起的中原城市群中,济源无疑是个小弟弟。
  西北去郑州170公里,与山西接壤,济源,属于河南的“边缘地带”。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实行省直管以来,这座小城的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致使“边城”声名鹊起。其建设成就,不仅令本省人刮目相看,连外省人也为之瞠目。
  济源,已与省内外周边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小小济源,正在向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挺进。手头一份省里的统计报表告知我们:
  今年第一季度,济源全市经济在去年快速发展的新台阶上,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边城”济源,城小气壮,城小志大,城小心雄。

  济源的雄心壮志,来自于科学的比较、鉴别,来自于对自身的认真审视。
  上月22日至26日,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带领由相关局委和乡镇负责干部5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分赴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进行考察。五夜六天,行程1000公里,开了3次座谈会。回来,又召开了全市性的考察总结汇报会。对以往成绩有点沾沾自喜的人,开始深深自责。大家谈到,比如,济源城市建设的起点还不够高,规划建设的气派还不够大,城市整治的力度还有欠缺,市容市貌美化得还比较缓慢等等。市计委主任卢远说,这是我们对省里提出的中原城市群战略的一次再认识,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再提升,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再动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学忠阐述了取人所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用地管理、用足用活政策的具体建议;市建委主任孔祥智在说出大家共有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后,掰着指头,提出了要搞好策划、加强规划、整合区划、积极推进社区化的具体设想。
  市委书记周丰艳,在引导大家消除固步自封情绪之后,又把力求上进之心给鼓了起来。她列举说,咱济源有“三气”:有“名气”———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济源在中原城市群中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勇气”———用愚公移山精神武装起来的济源人,敢于正视困难,理性分析问题,有朝着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标奋勇向前的坚强决心;有“志气”———敢于面对9座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创造出“济源精神”、“济源现象”、“济源速度”,争得了济源应有的位置!
  “三气”之说,鼓舞三军。全市汇报会刚刚结束,市长段喜中就率团直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
  三
  在济源,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接触,发现他们是一些懂得唯物辩证法的人,是善于引导干部群众通过艰苦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城市角色转换的人。
  小而强。济源市虽小,却正在进行由小而强的转换。参观王屋山下的沁北电厂、豫光10万吨电解铅、济钢百万吨技改、豫源国电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感觉到处生机勃勃,不仅成规模,广泛采用了新技术,而且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济源的工业,已进入大发展的快车道,效益好,后劲足。城市化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济源虽小,但却不可以小觑。
  小而秀。济源,被郑州市委主要领导羡慕地称为:有山,有仙气;有水,有灵气;有树,有财气。在这个秀丽的山水城市,济源正在大做旅游文章。王屋山、小浪底、九里沟、五龙口、济渎庙,五一黄金周,处处火爆。建设山水风光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真是得天独厚。在王屋山上,世代以挖掘房前屋后的一点点黄土谋生的农民,如今纷纷开设起以“愚公人家”总冠名的家庭旅馆。钱歉到手了,连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与城里人无二样了。为此,市委书记特意跑去,向他们表示了祝贺。
  小而旺。在郑州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上,全省组织签约了22个投资项目,济源占了3个。外来投资,涉及工业、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商贸等多个产业领域。
踏访济源的山山水水,我们的深刻感受是,济源完成这些辩证转换,关键在于,启动了“由小变大”的总开关。
  周春艳在和我们讨论时说,济源要走出一条全新的城市化道路———那就是实行城乡一体化。只有在全部1931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实行城市化,才能最终实现由小到大的根本转换。
  为着这个目标,济源正在扎实奋斗。道路先行。全市规划过境建设三纵一横4条高速公路,从而达到乡乡通高速公路、任何一个行政村行上5公里即可到干线公路的目标。目前,济(源)洛(阳)高速正在加紧施工,济(源)晋(城)高速、济(源)焦(作)高速及济(源)运(城)高速公路已规划完毕,已经或正准备动工,明年9月,即可竣工一条。
  全市城市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整治的“百日会战”即将拉开序幕,市场、交通、卫生、园林、街景等的文明程度,正在进行一次新的“变脸”。创新城市化的新体制和管理机制,政府职能正在探求进入新的角色,经营城市正酝酿新的突破,城市作为招商引资载体,也正谋求迈出更大的改革步伐。
  四
  比起这些有形的东西,在济源,我们最振奋的,是“民心”的凝聚。举市范围的城市化,鼓舞着每个人,也调动着每个人的积极性。
  在雅士达陶瓷公司那宽阔的车间,数不过来的年轻姑娘们,正俯在案头,像精心乡花那样,在描画陶瓷器皿上的漂亮图案。她们多是山区来的农民,月收入在六七百元,远高于在山里搞种植、饲养业。总经理贺延春告诉我们,公司已购买了土地,正着手为这些农民工建经济适用房。济源的许多企业,都正在处心积虑,尽快把农民工变成真正的市民!
  在西轵城村参观中国济源古轵生态苑鲜切花生产基地,只见座座智能化大棚里的玫瑰鲜嫩欲滴,员工们正在进行标准化的作业,谁还能认出他们就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呢?公司董事长卫汉山告诉记者,他和乡亲们要带着土地进城,主动参与城市化建设。这个现代化农业苑区,被称之为市区南花苑。
  驱车行驶十几公里,逶迤爬上靠近黄河的南山,但见树木葱茏,百草丰茂。山里的卫福安村正在建设成套的农民安居房,准备将附近山头上的散居山民全迁并到村上来生活。在建的清一色的红砖房,与不远处漂亮的小学校一起,成为村上的亮色。村民老杜介绍说,卫福安的村民先前有六七成都迁下山去了。可听说市里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在这里建南山公园,村民们又都往回迁。他们说,农村的城镇化不能坐着等,咱要从家门口赶快迎上去!
  济源的同志们对我们说,他们决心从根本上改变46万农民的学习、生产、生活、居住条件,及早把他们变成城里人,以他们的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让最普通的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感受到城市化的好处。说得好,也做得好。我们深信,只要以人为本,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就快了!②10



河南日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