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95阅读
  • 1回复

[地名探讨]历史不会因为改名而改写 公共关系学阐述社会改名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1-13


杭城老巷“贾家弄”相传因南宋奸相贾似道曾居于此而得名,巷内的贾家弄小学以处地命名。昨天,每日商报报道了贾小由于想和奸相划清界限,要改校名的消息,引起了一片哗然。


这校名改不改?改什么好?想发表意见的人很多。历史不会因为改名而改写九成市民觉得校名不能改


董老伯是市文化局的退休干部,他的意见是最好不要改。他说这历史人物好还是坏又不代表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历史总是客观存在的,改了好像历史就传承不下去了。何老
先生也不同意贾家弄小学改名,他说学校这种说法有些形而上,按这种说法贾家弄的地名也得改了,出了个奸相并不代表要抹杀历史。陆先生的观点比何老更尖锐,他说学校改名不是不可以,但以此为由就不好了,我们还得有正确的历史观。否认并不代表不存在,历史不是灰尘,抹不掉的。


还有一拨反对改名的读者大多和贾家弄小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孙阿姨就是典型代表。孙阿姨一家以前住在贾家弄一带,她和她的哥哥、嫂嫂、嫂嫂的妹妹,还有儿子都在贾家弄小学就读。孙阿姨印象中的贾小在那个年代是拱墅区里数一数二的好学校,校舍漂亮、教学质量好,她说:“我是很感激贾小的,因为家里这些人现在都很有出息,生活得很体面,这和贾小给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孙阿姨看到报道后给在深圳工作的儿子打了电话,儿子鼓励她打报社热线说出心里话:还是不要改的好。


也有人赞成改名的。赵先生说贾家弄小学的名字的确小家子气了一点,学校想谋求发展改个名字也值得支持。还有一位临安的胡吉林老先生说不如改成贾家弄爱国小学,既然学校嫌背后的典故不光彩,不如当个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要爱国。但贾家弄这个名字胡老先生是坚决不同意改的。他说杭州是个国际旅游城市,一街一巷背后的历史典故不是放进图书馆的,而是要展现给全世界的。虽然贾似道是个奸臣,但历史应该得到保护。“征询性公关”提高知名度近几年,学校改名现象在杭州盛行。比如浙江美院改为中国美院,杭州商学院改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改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丝绸工学院改名浙江理工大学等等。初改名那会儿谁是谁还真让老百姓摸不着头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已经慢慢接受。这些学校的改名用中国美院教授朱仁民的话说是在新的时期谋求新的发展,赋予学校新的内涵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地方改名在全国也是屡见不鲜,云南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后,当年新增收入6亿元。为此,国内一度出现城市更名热,都想通过更名促进当地经济。四川有了九寨沟市,安徽有了黄山市。在甘肃,也先后启用了凉州、甘州、肃州等古地名。去年5月兰州天水市两区更名花去200多万的事更是惹出大争议,当地市政府的观点也是为了恢复天水2000年的历史,促进旅游发展。


尽管更名的原因各有各样,但从公共关系学阐述改名现象,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副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员何春晖老师这样说:从公关视角看,更名能为城市或企业等带来新的机遇,新的名称不仅能传播组织信息也能让公众关注到新名称背后城市或企业等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就贾家弄小学改名一事,何教授说让公众来讨论是否给学校改名,公关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为征询性公关,这样带来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或美誉度;二也的确能获取公众的意见,帮助企业明确公众对此的倾向性。何教授说从这点看,媒体无疑帮助学校实现了这一点,这时,更不更名的意义已经不大。


发稿前,记者及时将征集的有关信息向贾家弄小学的领导进行了传达,学校书记沈锡尧听到一些读者和学校的故事很是感动,他说,很是感激大家对学校的厚爱,改校名是学校五年规划的一个设想,也是希望能挖掘出学校文化新的生长点,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时半会儿不会仓促决定,一定会充分考虑大家的意见。



来源:每日商报作者:记者郭雀屏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1-26

改名“大中华小学”???就大气,或者干脆“宇宙小学”???

可还是小学!!!

我的眼里为什么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