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42阅读
  • 16回复

[地名探讨][求助]湖北黄梅县和浙江嵊州的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6-18
我知道湖北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戏却在安徽发展壮大。请问历史上黄梅县与安徽在历史上地域联系?浙江嵊州则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却在上海发展壮大。历史上浙江嵊州一带又与上海有着怎样的地域联系?我是北方人,对这两个地名只停留在它们是中国七大剧种之两大剧种的发源地中,对于其他的有关的情况知之甚少,也请对其两地有所了解的网友帮我介绍一下两地的情况,先向您们表示致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3 18:30:52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6-18

湖北哪有梅县?广东才有梅县。不知广东的这个梅县为什么没有改成梅州市的一个区。

湖北的是黄梅县。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就是黄梅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6-18

一些内容,可以在网上搜索。

浙江的嵊州是越剧发源地,但发扬光大,是在绍兴、上海这些中心城市,因为这里的听众才多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6-19
谢谢楼上两位对我的一些错误的指正.我对南方的地名很不了解,应当向您们学习,也请您们体谅我所犯下的一些常识性错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9-07
以下是引用keating在2006-6-18 23:12:41的发言:

一些内容,可以在网上搜索。


浙江的嵊州是越剧发源地,但发扬光大,是在绍兴、上海这些中心城市,因为这里的听众才多呗。


还有越剧的诞生地--杭州。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9-08

同意楼上!

民初越剧诞生于杭州!然后向全省扩散!直达上海!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09-08
发源地与诞生地有什么区别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09-09
以下是引用nihaogemen在2006-9-7 23:38:47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keating在2006-6-18 23:12:41的发言:

一些内容,可以在网上搜索。


浙江的嵊州是越剧发源地,但发扬光大,是在绍兴、上海这些中心城市,因为这里的听众才多呗。


还有越剧的诞生地--杭州。



越剧诞生与嵊州,这个可是常识,你可以来嵊州考察一下,现在很多市民业余时间都唱越剧的,嵊州越剧学校培养的学生全国各个越剧团都有。


嵊州还有越剧艺术博物馆,越剧的诞生、发展的历史文物都在的,可以来看看,我可以免费给你当导游。


至于越剧在上海兴盛,那是因为上海有很多嵊州籍的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09-09
至于黄梅戏发源与湖北黄梅县而兴盛于安徽安庆,则是因为当年黄梅发水灾时,黄梅难民逃荒到安庆,以唱黄梅戏卫生,久之黄梅戏便在安徽发展壮大。八九十年代,湖北还曾经搞过黄梅戏回娘家的活动,不怎么成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6-09-13
据说越剧的兴起跟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纺织女工失业有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6-09-28

呵呵,那你的意思是说唱越剧的女的大部分是纺织女工了?

那我告诉你啊,越剧兴起的时候演员全部是男的,后来才发展为演员全部是女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6-09-29
戏曲最初兴起之时基本都以男演员为主.京剧在建国前不基本都是男演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豫剧越来越象现在的越剧的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6-09-29
以下是引用songpeng在2006-9-13 12:24:23的发言:
据说越剧的兴起跟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纺织女工失业有关.


这是何意?


难道是他们是最早的观众?失业的纺织女工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6-10-01

是不是最早的观众,我不太清楚.她们只所以改行从事越剧表演事业应该与生计有关,要知道经济危机时期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6-10-03
当时上海是文化中心,附近的戏曲都到上海来跑码头,这与生计有关,至于与失业的纺织女工有无关系没有考证过,但有一点是当时的观众并非以女性为主,当时听戏可是种时尚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6-10-06
以下是引用假平凹在2006-6-18 23:03:02的发言:

湖北哪有梅县?广东才有梅县。不知广东的这个梅县为什么没有改成梅州市的一个区。


湖北的是黄梅县。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就是黄梅人。



现在是湖南省长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6-10-13
以下是引用长白游侠在2006-10-3 23:53:00的发言:
当时上海是文化中心,附近的戏曲都到上海来跑码头,这与生计有关,至于与失业的纺织女工有无关系没有考证过,但有一点是当时的观众并非以女性为主,当时听戏可是种时尚


确实是这样,就连豫剧第一名旦陈素真也曾在当时的上海闯荡过,还贯了唱片.至于纺织女工改行越剧的故事,我是从央视戏曲的一档栏目中知道的,应该有一定的可信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