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包括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和空间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笔者认为,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改革和调整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关键是要在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上有一个突破,即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省会大都市圈、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和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及互动协调机制的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群体的综合发展优势,从而带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
江西未来城市化规模结构和地区布局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规模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选择,决定了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关系到城市化总量目标的实现。
㈠调整城市规模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原则
第一,遵循城市化客观规律,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就是在规模结构上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比例关系,在城市职能分工上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大、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是由内在规律决定的,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偏废另一方面。
第二,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建设新城市为辅。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小城市成长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的梯度成长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江西现有21个建制市、100多个县城和200多个条件较好的重点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基础。以现有城市扩张吸纳农村人口,既可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又可以增强现有城市的功能。如果主要依靠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化,建设资金将难以承受,就业问题也不易解决。相对于建设新城市,依托现有城市扩张推进城市化更加经济,也更加符合城市成长的规律。
第三,精心打造大城市圈,积极促使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大城市对吸纳人口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江西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都随城市规模的扩大明显上升。当城市扩张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城市人口扩张具有必然性。江西“十五”后期的城市化主要任务是为“十一五”创造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基础,精心打造城市群?圈?,着力调整城市行政区划,促使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是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第四,大力发展小城镇,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必须充分肯定。但是,也应看到,目前江西的小城镇,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隔制度安排下“过渡性”选择。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乡镇村调整合并力度,进一步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城镇投融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公共事业和价费制度等配套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在突出特色、提高质量上做好文章。形成政治中心型、工业主导型、商业贸易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卫星镇型、一镇一品型等各具特点和个性的小城镇。
㈡调整城市规模结构和地区布局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城市规模和地区布局更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布局更趋协调,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市数量为44个,其中设市区市13个,县级市30个,城市人口占全省比重达到45%以上?其中非农人口比重达到32.85%以上?。主要任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