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54阅读
  • 1回复

[个人区划理念]关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21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值得探讨。
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类:
一、大城市-都市群模式:
特征:
1.主体建成区连绵成片,不断横向扩充;
2.大城市与周边非都市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别较大,大城市先进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先进,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则相对落后;
3.大量人口集聚于大城市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4.居民直接居住在大城市的生活规划区中。
  这种模式以美国东海岸、西海岸、五大湖、日本三大都市区(东京、名古屋、阪神)、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例。
二、分散型镇建制模式:
特征:
1.城市与非都市镇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差别不大,非都市镇的生活现代化程度也非常高。
2.各非都市镇的距离非常短(5~10公里),大量非都市镇构成网络状分布结构,镇之间为非常优美的绿化区和生态区。
3.镇的发展规划有限制,而不像大城市不断横向扩充,每个镇的建成区面积约4~10平方公里;
4.市民居住在镇,而工作在大城市。
这种模式在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广泛采用。而我国则尚不存在。我国的乡村实在是太落后,而集镇也比较落后。
我国城市化发展也不妨分别采用这两种模式。比如,重庆就可采用第一种模式,着力建设重庆大都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规划可连绵扩充至1500平方公里,吸纳大量人口就业、居住,而重庆市周围则限制开发,建设生态林,保护环境;成都可采用第二种模式,中心城区面积保持在三环路以内约200平方公里面积,大力发展周围中心镇和产业功能区(镇建制设置为1000个,可覆盖至绵阳、乐山等整个川西地区),提高其现代化水平,镇与镇/产业功能区之间以现代化交通连接,每个镇/产业功能区的周围为优美的休闲、生态、绿色环保区域。以集镇的现代化发展带动周围乡村的发展,以集镇的发展为突破口而不是乡村的发展为突破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21
中国如此广大,各地地方差异多种多样,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必全国都强求整齐划一。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