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93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44):徐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27
  徐州府:要,冲,繁,难。隶淮徐道。徐州镇总兵驻。顺治初为直隶州。领萧、砀山、丰、沛。雍正十一年,升府。置铜山县。又以降直隶邳州来隶,及所领宿迁、睢宁。东南距省治七百三十里。广三百二十里,袤一百八十里。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分。京师偏东五十八分。领州一,县七。

铜山冲,繁,难。倚。雍正十一年置。东北有铜山,故名。微山湖,东北出为荆山河,即引河,一曰徐州河,承湖水至卞塘入邳州,与运河合。资河一曰奎河,东南流入萧县。黄河故道西北。一镇:卞塘。郑集三堡有汛。利国、东岸二驿,驿丞裁。双沟、利国巡司二。

萧简,难。府西五十里。南:丁公山。西:岱山。西北为岱山湖。又东南有龙山河。资河自铜山入,东南迳轴山西,左出支津入灵壁,正渠入宿州。其西望川湖,迳大海子东,亦入宿。镇二:白土、永安。一驿:桃山。张山店巡司一。

砀山冲,繁,疲,难。府西北一百六十里。东北:芒砀山。利民沟一曰小神湖,东南流,屈而西,入永城。西沙河,西南迳鼎新集,入河南夏邑。城北为黄河故道。周家寨、蟠龙集有汛。

丰简。府西北一百五十里。东南:华山。新开河北流迳章固镇,又北入鱼台。旧濬以导黄河,今堤存。丰水一曰泡河,班志泡水也,入泗,湮。一镇:吴康。

沛冲。府西北一百二十里。西:七山。有栖山圩,乾隆四十六年河决,县没,徙此。四十七年建城。咸丰元年河决,城复没,迁夏镇。十一年仍还旧治。东:微山湖。西有聂庄铺小河口。运河自滕入,屈曲流入湖。泗水自山东鱼台入,亦曰南清河,受金沟水,为金沟渡,东合三河口水,自此入运。有彭口、杨庄二徬。徬官裁。夏镇、栖山圩有汛。夏阳巡司一。

邳州冲,难。府东北一百五十里。旧治下邳。康熙二十八年迁治艾山南。七年河决,移今治。雍正三年升直隶州。十一年来属。南:葛峄山,即距山。北:艾山、石埠山。西北:黄石山。运河自峄错入,迳泇口,岔河东北注之。至徐塘口合徐川河水,又南合沂水,入宿迁。武河,古武水,一曰治水,左通沂河,右入武原水,复出数支津,与燕子、柴沟等并入运。武原水即泇河,自兰山入,东会沂水,达宿迁之黄墩湖,入黄河。城南有黄河故道。镇三:直河、新安、泇口。姚湾、泇口有汛。旧城巡司一。

宿迁冲,繁,难。府东一百里。北:?司峿山、马陵山。东:五华峰。南:斗山。运河自邳州入,南合六塘河水,入桃源。西北:骆马湖,汇沂河、山涧诸水为巨浸。北:沭河自郯城入,南得桃花涧水,再错沭阳,折东北,迳燕集圩仍入之。西南:故黄河,有堤。镇三:白洋河、小河口、邵店。顺河、?司峿有汛。二驿:锺吾、?司峿。锺吾有驿丞,裁。?司峿巡司一。

睢宁简。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有池山、官山。西:九顶山。西南:峰山、荆山、英公山。东南:池山。白塘河出小李集,东南流,合沈家河,即今涸沙河,东入宿迁。又潼水,水经注所谓潼陂水入睢者,湮。镇二:高绍、辛安。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8-19 17:29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27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徐州古文化遗址极为丰富,唐代的任山古道,遗迹犹存;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刘林、花厅等遗址出土万件文物,精美罕见。共发掘古墓葬数百座,以汉墓为主,主要有土山汉墓(云龙山北麓),北洞山汉墓(北郊茅村),东洞山汉墓(下淀乡),刘注墓(拾屯小龟山)。徐州是汉画像石最集中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先后发现完整画像石墓近30座,散存汉画像石约400余块,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徐州名胜古迹兼有南秀北雄之长,云龙山、兴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云洞,户部山的戏马台,以及俗称为"五楼"的霸王楼、彭祖楼、黄楼、奎楼、燕子楼,代表了徐州传统文化特色。古建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宫、兴化寺、文庙、权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门、吴亚鲁旧居、郭乐山旧居都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保护。


在徐州的历史上,记载了许多领袖人物的光荣业绩和文人墨客的精彩诗篇:


(1)、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后裔。彭祖是著名老寿星,活了八百岁,善于导引气功养生,也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烹饪鼻祖。据说他关于烹调雉羹,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大彭氏国。市南郊有占地520亩的公园,命名为彭园,内有汉白玉石雕彭祖像,建有彭祖祠和大彭阁,成为海外彭氏后裔来徐寻根祭祖的活动场所。


(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的故乡,其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刘邦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刘邦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刘邦"的说法。


刘邦在三十岁时,在沛县治东一里的泗水上岸上担任分管治安的泗水亭长。八年的亭长生涯对刘邦意义重大,在此期间,他先后结识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批人,这些人在他后来的政治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9月,刘邦在泗水河畔宣誓起义。此后,刘邦的势力不断壮大,经过八年的战争,抗暴秦、诛逆楚,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大汉王朝。


高祖十年,刘邦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酒酣之时,刘邦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3)、项羽与戏马台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下相人。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公元前209年起兵吴中,联合义军,翦灭暴秦。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其像成于1987年夏,高285厘米,顶盔贯甲,足踏岩石,迎风而立,显得十分矜持、威严、刚愎、剽悍。


戏马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


(4)、五里三诸侯


在徐州,特别是沛县一带。一提到"五里三诸侯",当地的父老乡亲便神采飞扬,津津乐道。所谓"三诸侯"是指汉初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他们的故居皆在今徐州沛县安国乡境内,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称"五里三诸候"。


王陵、周勃、灌婴都是汉初重臣,为刘邦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为巩固汉政权出了大力,都官到丞相。这只是个代表性的说法,秦初,徐州一带藏龙卧虎,人才辈出,风云人物、王候将相何止这三人!据统计,刘邦称帝后,封侯143人,其中徐州沛籍就有23人,如萧何、曹参、昌、樊哙等。


(5)、苏东坡


徐州市区庆云桥东,故黄河南岸大堤上,矗立着一座双层飞檐的黄色高楼,歇山抱厦,光彩熠熠,这便是新修复的黄楼。


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熙宁十年(1011年)四月,苏东坡由密州(山东诸城)调任徐州知州。苏轼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


苏轼到达徐州不过三个月,黄河泛滥,大水逼到徐州。苏轼亲荷畚锸,布衣草屦,结庐城土,过家不入。在他的组织、指挥和影响下,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避免了大水灌城的惨祸。苏轼"以身帅之,长城存亡"而战胜洪水的壮举,受到朝廷的奖谕,也深得徐州人民的感激与敬重。苏轼为了防止大水对徐州的威胁,一方面筑堤固岸,一方面加高城楼,元丰元年二月,动工在城东门档水要冲处建造了二层高楼,因为"水受制于土",所以涂上黄土,取名黄楼,含有"土实胜水"的意义。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荔大宴宾客,举行典礼,奏乐庆贺黄楼落成,他高兴地写下《九月黄楼作》一诗留作纪念。从此黄楼成为徐州富有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迹。


除黄楼外,徐州还留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有同样是治水工程的云龙湖苏堤;东坡酒醉而卧,如今刻满诗词题赋的"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山人共饮抒怀的放鹤亭;得名于苏轼《快哉此风赋》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现红岛",传说是"苏姑娘舍身跳水,红妆现于黄水"而来。所有这些,无不寄托了徐州人民对苏东坡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6)、乾隆


乾隆执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逗留的。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初,弘历乘船北上,弃舟登陆徐州。时值灾后不久,饥民遍野,瘟疫流行,一派凄惨景象。随驾大臣曾劝皇帝不必亲到徐州,乾隆力排众议,坚持来徐视察。他在《灾馀》诗中写道:"灾馀疠必行,古人言之矣,将为徐州行,大吏去宜止。去去关民瘐,宁忍夏避此"。乾隆皇帝此"民瘐"为重,不避瘟疫而亲临灾区,不能不说是一种勤政抚民的表现。


在这次视察以后,乾隆指示地方政府兴建行宫,以便再来徐州时居住方便。乾隆行宫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大多已毁,现存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如今这座昔日的帝王行宫已成为社会教育和民众娱乐场所。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徐州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和文明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银河中的璀璨星辰,其中尤以以汉代三绝为"汉墓\汉像石\汉兵马俑"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灿烂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代徐州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遂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28
萧县是秦汉古县,原为古萧国.古萧国是夏朝殷商氏族方国.此处因荒凉萧条,所
以《萧县毛传》说"萧"为"藁",即蓬藁.夏代殷商六族迁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
之",并在此建古萧国.《路史》也有夏启封孟作土于萧的记载.后废为萧邑.西周在
故萧地封了一个子姓小国.《括地志辑校》说:"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
经考证,周成王封商纣王庶子微子启为宋公国于殷,位今鲁豫苏皖交界地区.今查《新
唐书 宰相世系表》,这个萧叔是宋戴公子的裔孙,被封为萧宰,故曰"萧叔".据
《左传》鲁庄公十一年(前683年)载,宋大夫南宫长万弑宋闵公,以闵公从弟公子游为
宋君,尽逐戴,武,宣,穆,庄族,宋群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冬十月,萧叔率五
族之众击败南宫长万,迎御说(闵公弟)即宋公位,是为宋桓公.桓公因大心平乱迎立
之功封于萧国,作为宋的附庸.古籍上这类记载很多,如《汉书 地理志》说萧县,"故
萧叔国,宋别封为附庸也."《史记 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也说:"徐
州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国附庸."应劭《风俗通义》也对宋附庸萧国作了宋国
乐叔因功封于萧,后世以国为姓,子孙繁衍,汉相国萧何就是其后的记载.这个作为宋
附庸的古萧国从鲁庄公十二年受封,至宣公十二年(前597年)为楚国灭亡,成为楚国
萧邑,立国不足90年.考其遗址,位今县城龙城镇北5公里郭庄乡欧村北.秦至唐为古
萧县旧治.宋时因水患,于旧邑南半里筑新城,北连旧城,又称为南城.明万历五年
(1577年),迁今治,因为是故龙城县治,又称龙城,建国后为龙城镇,史称故地为萧故
城.故址圮为沙滩,今为庄稼地,每逢午季,可见一个环形早熟圈,基本上是故萧城遗
址.〔龙城镇〕
位于北纬34°10′~34°12′与东经116°54′~116°58′与之间的凤山南麓,龙河源头.其
东有龙山,西有虎山,东北距历史重镇徐州市仅25公里,西南距新兴的煤城淮北市仅29
公里,310国道及符(离)夹(河寨)铁路经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龙城镇城建史可追溯到北魏在此设龙城县,以龙山为名.隋开皇六年(586年),废
为镇,但将龙城名取代古萧县,大业初才复萧县故名.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却说
龙城不知谁创,说明最起码创于西晋永嘉乱后,估计初为军城,北魏以旧城置龙城县.但
不少资料说明,故龙城址并非今龙城镇.如《太平寰宇记》说位萧县(指萧故城)东15
公里.《一统志》和《徐州府志》也说位今县城龙城镇东,加上旧《萧县志》说隋开皇中
建城,后废,则龙城故址也非今城址.因此,今龙城镇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史应追溯到明
万历五年(1577年)黄河决口,萧故城南城圮于水,朝廷批准在三台山的阳边集创建新
城,延用其东的龙城废城旧名,改称龙城.以区别故萧城,是萧县城址的第二次大迁徙,
明清又称萧城.民国期间,曾先后称龙城市,镇,城关镇.1950年,改称龙城镇.1958
年,改称虚实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萧城镇.1980年,复称龙城镇,至今不变.
萧故城:位今龙城镇北5公里郭庄乡欧村北500米处.据文字记载,自宋为附庸萧
国都邑至明万历五年(1577年)近22.5个世纪里都是今萧县的政治中心,故城迭加修扩,
269
最盛时据《读史方舆纪要》说"城周十四里,南临汴水,方九里三十步,东南绕城有隍,
西北无隍",位今三仙台,盛村西北.宋绍圣中(1094~1097年),为避水患于城南半里
重筑新城,世称南城,与之相对的前萧故城则称北城.南城要比北城小得多,周仅2公
里.
这座南城圮于万历五年黄河决口.从此,萧故城作为萧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后
圮为沙滩,今为农田.萧故城曾在南北朝刘宋朝为侨置沛郡,沛县治,北魏因之.旧方
志则说非萧故城,而在其北的黄杨城,后为北辰集,又称北城,世称为萧世子避暑处,位
萧故城北.经考证,其为萧故城北城北.
杼秋县故城:位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西汉设县,西汉末,王莽改为予秋
县.东汉初为侯国,南朝刘宋撤销.
扶阳侯国故城:位今萧县西南30余公里与淮北市交界处的岱河东岸.西汉本始三年
(前71年)六月甲辰,宣帝封丞相韦贤为扶阳侯,历4世,至王莽时绝,改为合洽县.东
汉建武十三年(37年),封韩歆为扶阳侯.十五年正月辛丑国除,撤销.
永固废县遗址:位今萧县城东南15公里永菪镇永菪山下,以故城永菪寨东南角有菪
钹山,形如铙钹,上小底大,顶端平坦,故称永菪.废址以山为名,唐称厥菪镇,金设
永菪镇,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为县,改名永固县,属徐州.蒙古汗国至元元年(1265
年)废,并入萧县,立县仅43年,后废为镇,故址略高于周围地区.
〔疆域变迁〕
民国后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边区县抗日民主政府,国民
党县政府,日伪县政府3方政权所分割.中国共产党先后于民国27年(1938年)8月,
成立萧县抗日民主政府;33年5月,成立萧宿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萧东皇藏山区,津
浦路两侧的皇藏,路西,路东,宿北,斜东,斜西,奎西,褚兰,尤集区.国民党萧县
政府辖一至八区的大部.27年5月18日10时萧城沦陷;6月,成立"维持会".29年4
月,成立萧县伪公署,至32年辖1~12区部分地区,在境内形成犬牙交错政权.抗日战
争一结束,日伪政府解体,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萧县民主政府,驻程蒋山.35年9月,
萧县民主政府撤出萧县地,为国统区.12月,在萧县西部边境地区再次成立萧县民主政
府,属豫皖苏三专区.翌年1月,撤销.36年5月,在萧,宿,永结合部成立萧宿永县
民主政府.11月,改设萧县民主政府;37年3月,成立萧宿县,分辖原萧县一,二,九
区和蔡里区.而国民党萧县政府则于民国38年10月从临黄镇(管粥集)迁驻萧城.民
国37年11月,国民党萧县政府解体,萧县境全部解放.
民国38年2月,萧县人民政府从任楼迁驻萧城,改称城关镇.3月15日,撤销萧宿
县,基本恢复萧县旧域,属河南省商丘专区.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改属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萧县因江苏,河南两省
东西夹峙,边界变化大,成立濉溪市(后改为淮北市时)划入部分地区,因此省内外疆
域变迁很大.主要变化是:38年秋,撤销萧铜县,将棠张,褚兰区划归萧县,使全县总
面积达2834平方公里.1950年1月,政务院批准,将萧县东部的褚兰,张,桃山3个区
全部和北望,郝寨2个区部分计61个乡,429个行政村,524个自然村,面积862.5平
方公里划入山东省徐州市铜山县(1955年2月21日,萧县由江苏省徐州专区划入安徽省
369
宿县专区,524个自然村也回属萧县).1955年1月,将朔里区蒋台乡的王场,张院,后
土型3个自然村划归濉溪县龙岱乡.1960年4月,将萧县南部杜集,高岳2个公社划归
濉溪市管辖.1961年1月13日,划萧县相山地区入新设的濉溪市(1971年3月30日,
改濉溪市为淮北市);2月,将杜集公社10个大队62个生产队划入濉溪市.1965年10月
18日,将萧县西南部石林公社李庄大队以王引河为界将豆庄等5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
城县;将永城县西洪河以东的何砦,林楼,张楼等4个公社55个自然村划归萧县.1976
年,将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32个自然村划入淮北市.
1981年4月21日,将萧县北山,豆庄,钱楼,坡里,朔里5个公社和毛庄公社的毛庄,
郝台,姚楼,路庄,沈庄,袁庄,祁村大队;牛眠公社的牛眠,大庄,冯庄,王姚,欧
集,二庄大队,吴庄公社的房庄,李台,刘行大队及丁里公社的许堂大队孟楼生产队划
入淮北煤矿,实行以矿带队,形成今天的县域.此外,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
撤销萧县,砀山2个县,设立萧砀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萧砀县,恢
复萧县,砀山县,并没有影响今县域.存在期间,相当于今2个县的总面积,划开后又
恢复旧域.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萧县历史悠久.近从龙城镇东南倒流河沿岸发掘了的花甲寺,金寨,大蔡庄,北泉,
城阳等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已有很高文化和发达的经济.
尤其是庄里乡金寨村南玉石塘出土的玉璧,玉刀,玉锥等,工艺十分精熟,至今光艳如
新,为我国目前同期出土文物中的翘楚.夏,商,周三代,这里是中原文化和东夷文化
的交汇区,早在夏代这里就是萧国古邑.春秋时期属宋国,曾复建萧国为宋附庸.宋偃
王47年(前286年)宋亡,属楚国,为萧邑.
〔秦朝〕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置泗水郡(治沛,今江苏沛县境),设萧县(治萧故
城),属之.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萧县(仍治萧故城)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
市)泗水郡(仍治沛).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泗水郡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
江苏睢宁县古邳镇),萧县仍属之.在今境内设杼秋县(治今孙庙乡老黄口),属彭越梁
国砀郡.六年春,萧县改属汉沛郡(治相,今淮北市相山).十一年三月丙寅,砀郡改属
刘恢梁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砀郡改属吕产吕国.
八年八月,砀郡改属梁国.后九月,砀郡归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砀
郡改为刘楫梁国.十二年,改属刘武梁国.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沛郡,梁国属
豫州刺史部.本始三年(前71年)六月甲辰,宣帝封丞相韦贤为扶阳侯(都今萧县西南
30公里与淮北市交界的岱河东岸),侯国属沛郡,自此境内分设3个县,国,分属2个郡,
国,余仍之.
469
〔附 王莽新朝〕
王莽篡政,改沛郡为"吾符郡",又作"吾府郡",改梁国为"陈定郡",改扶阳侯国
为县,又改作"合洽县",改杼秋县为"予秋县".更始元年(23年),刘秀封为萧王.
〔东汉〕
东汉初,恢复旧政区名,今县境设萧县(仍治萧故城),杼秋县(仍治孙庙乡老黄
口),属沛郡(仍治相,今淮北市相山);扶阳县(仍治故侯国邑)仍属砀郡,2个郡仍属
豫州(治谯,今亳州市区).建武十三年(37年),扶阳县改为韩歆的扶阳侯国.十五年
正月辛丑,扶阳侯国除为县,不久废.今县境仍设萧,杼秋2个县,仍属豫州沛郡.二
十年六月乙未,改沛郡为刘辅沛国(仍都相).
〔三国 魏国〕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汉,今县境仍设萧(仍治萧故城),杼秋(仍治故
城)2个县,仍属豫州(初治谯,后多次改治)沛郡(初治相.太和三年,改治沛县,今
属江苏沛县境).黄初二年(221年),追封曹熊为萧公.太和三年(229年),改萧公国
为萧王国(仍都萧故城).六年,萧王曹炳殁,无子,国除为县,改属沛国(都沛).青
龙二年(234年),萧县改属豫州谯郡(均治谯,今亳州市区).景初二年(238年),萧
县(仍治萧故城)改属豫州汝阴郡(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嘉平五年(253年),萧县改
属谯郡(仍治谯);杼秋县仍属沛郡(治沛,故沛城).
〔西晋〕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改元泰始,仍设萧县(仍治萧故城,曾封司
马丙于此),杼秋(仍治故城)2个县.十二月丁卯,2个县改属司马景沛国(都相),仍
属豫州(初治项,今河南沈丘县城.后改治陈,今河南淮阳县).永嘉五年(311年),豫
州没于刘汉国石勒部,改沛国为沛郡.
〔东晋〕
东晋初,曾收复.大兴元年(318年),入石勒.二年,复入东晋.太宁初(约323
年),入后赵.永和五年(349年),入冉闵.七年,冉闵豫州刺史冉遇降晋.光寿元年
(357年),地入前燕,属前燕豫州(治颍川郡,今许昌东)沛国,余仍西晋旧制.太和五
年(365年),前燕亡,入前秦,仍之.建元十六年(380年),沛国改属东豫州(治许
昌).淝水战后(383年),地属东晋徐州.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北徐州(治彭城,
今徐州市).今县境杼秋县在东晋乱后废,萧县(仍治萧故城)侨置沛郡(又称北沛郡,
兼郡治),在城北侨置相县,又称在黄杨城,北辰集置沛郡,实为1个侨郡,领相,萧,
杼秋县.
〔南朝 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宋代晋,今县境仍为北徐州(仍治彭城)侨置沛郡(治
侨置相,今萧故城或其北),领相,萧县.永初三年(422年),去"北"字,属徐州(仍
治彭城).
〔北朝 北魏〕
和平六年(465年),占领萧县.泰始二年(466年),淮北地区渐入北魏.梁大通元
年(527年),梁占领萧县.不久,复入北魏,今县境设龙城县(治今县城龙城镇东),属
569
徐州彭城郡(均治彭城);萧县(仍治萧故城)属沛郡(治萧).
〔南朝 梁〕
梁占领期间仍设萧县(治萧故城),属睢州(治顿丘侨县,今宿州市老符离集)沛郡
(改治淮阳,今宿州市解集).
〔北朝 东魏〕
永熙三年(534年)十月,东魏承袭北魏东部地区,入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
月,侯景叛东魏.二月,降梁,入梁.十一月,复入东魏,今县境内设萧县(仍治萧故
城),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沛郡(仍治萧县).
〔北朝 北齐〕
武定八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仍之.天保二年(551年),一说七年,改萧县为承
高县(仍治萧故城),仍之.七年,撤销沛郡,承高县改属徐州彭城郡(均治彭城,今徐
州市).〔北朝 北周〕
建德六年(577年)二月,灭北齐,承高县(仍治萧故城)及复置龙城县(仍治今龙
城镇东)属徐州彭城郡(均治彭城,今徐州市).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改元开皇,今县境仍设承高(初治萧故
城),龙城县(仍治今龙城镇东),属徐州彭城郡(均治彭城,今徐州市).大定二年(583
年)撤郡,直属徐州.六年,撤销龙城县,并入承高县(仍治萧故城).十八年,改承高
县为临沛县(仍治故萧城),仍属徐州.大业二年(606年),改临沛县为萧县(仍治故萧
城),仍属徐州.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属徐州刺史部.
〔唐朝〕
大业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朝,改郡为州,今县境设萧县(仍治萧故城),属徐州(仍
治今徐州市).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仍之,属徐州总管府(治徐州).贞
观元年(627年),徐州属河南道地理区.八年,改徐州总管府为都督府.十七年,罢徐
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徐州属河南道(治汴州,今开封市).天宝元年(742
年),改徐州为彭城郡(仍治彭城).至德元载,徐州改属淮西镇节度(治汝南,今河南
汝南县).二载十二月,彭城郡复名徐州.贞元四年(788年),徐州改属徐泗濠节镇(治
徐州).大中二年(848年),徐州改属武宁军节镇(仍治徐州).咸通三年,取消武宁军
号.十一年,改属徐泗观察使.十一月丁卯,更名感化军节镇(仍治徐州).光化二年
(898年),复为武宁军节镇(仍治徐州);不久,改为感化军.天复二年(902年),罢感
化军,萧县仍属徐州.
〔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萧县(仍治萧故城)属五代之(907~960年)后
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梁(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
周(950~960年)的武宁军徐州(均治彭城,今徐州市).
〔北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仍治今徐州市).
669
淳化四年(993年),改属河南道,余仍之.至道三年(997年),徐州改属京东路(治应
天府,今商丘南).熙宁七年(1074年),徐州改属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改属京东西路.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亡,仍之.
三月,张邦昌建伪楚,仍旧制.
〔南宋,金国〕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南宋在南京(今商丘南)建立,改元建炎,仍宋旧
制.金兵旋占领萧县.天会八年七月,为刘豫伪齐(先都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后
都东平府,今山东省东平县;再都汴京,今开封市)境.十五年十一月,废伪齐,萧县
(仍治萧故城)属金山东西路(仍治东平府)徐州(仍治今徐州市).贞三年(1215
年)九月,徐州改属河南路.永光二年(1223年),升萧县永菪镇为永固县(治今永菪镇
永菪山下),属徐州.
〔附 蒙古汗国〕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金亡,地入南宋,旋入蒙古汗国,仍旧制.至元元年
(1265年),撤销永固县,并入萧县.二年,徐州降为下州,撤销萧县,并入徐州(仍治
今徐州市),今境内无设置.
〔元朝〕
至元八年十一月,蒙古汗国改称元朝,徐州改属归德府(治故宋城,今商丘南).十
二年,复立萧县(仍治萧故城),属徐州,徐州属河南江北道(治汴梁路,今开封市)归
德府.二十八年十二月,萧县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河南江北道(均治汴梁路)归德府
徐州.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为总管府,萧县直属徐州总管府.十三年,降徐州总
管府为武安州(仍治今徐州市).十五年,萧县属徐州万户府.二十六年,吴王朱元璋部
收复徐州地区,萧县改属河南行省(治汴梁府,今开封市)归德府(治今商丘南)徐州
(仍治今徐州市).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萧县(治萧故城)仍属河南
行省(仍治汴梁府,今开封市)归德府(今商丘南).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萧县改
属中书省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徐州(仍治今徐州市).六年九月,改临濠
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钟离县改).七年八月,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
立县改).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今府城镇).十三年正月,凤阳府直隶六部.十
四年十一月,萧县改属六部直隶徐州(仍治今徐州市).永乐元年(1403年),萧县改属
南京(治今南京市,后称直隶南京)徐州直隶州.万历五年(1577年),萧县改治今县城
龙城镇之.
〔附 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仍旧制.五月,南明弘光立(都
南京),萧县(仍治今龙城镇)改属徐泗镇(驻泗州,已没入洪泽湖).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入清,萧县仍属南直隶(仍治今南京市)直隶徐州.顺
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萧县(仍治今龙城镇)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
769
南京市)直隶徐州(仍治今徐州市).十八年,直隶徐州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治江
宁).康熙五年(1666年),直隶徐州改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治苏州府,今为市).六年七
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直隶徐州属江苏省(仍治苏州府,今苏州市).九年四月丁
亥(1670年5月19日),直隶徐州改属江苏省淮扬道(治山阳,今江苏淮阴市).十五年,
直隶徐州改隶江苏省淮徐道(治徐州).雍正十年二月甲寅(1732年3月22日),淮徐道
改治宿迁县(今属江苏省).十一年三月癸巳(1733年4月25日),升直隶徐州为府(治
附郭铜山县,今市区),属淮徐海道.咸丰十年(1860年),徐州府改属江苏省淮徐扬海
道(治徐州府).同治四年(1865年),徐州府改属淮徐海道.光绪二年九月丁丑(1876
年11月5日),徐州府改属淮徐道.清代,江南省,江苏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江南,
两江总督(驻江宁,今南京市).
〔中华民国 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萧县(仍治今龙城镇)属江苏省.3年6月2
日,属江苏省徐海道(治今徐州市).废道后,萧县直属江苏省.
〔中华民国 南京政府〕
民国16年6月2日晨,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前敌总指挥王天培部占领徐州,经萧城,
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江苏省控制区.21年(1932年)10月10日,萧县属江苏省铜山专区
(又称第九专区,专员驻铜山,今徐州市区).27年5月18日,萧城沦陷,萧县政府解体,
萧县政府为抗日民主政府取代.29年3~5月,国民党萧县流亡政府在七区迎风口一带活
动.5月14日,驻临黄镇(今管粥集),时称"北政府",后据萧西地区.33年11月25
日,伪顽合流,在临黄镇及附近的亲民村,胜利村,陆庄组建萧铜丰沛四县联防政府,并
以四村镇为临时流亡县府驻地.萧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存在期间,属江苏省第九专
区.35年7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萧城.24日,萧县政府从临黄镇迁往萧城.37年
11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城,萧县全境解放.
〔附 日伪,汪伪萧县政权〕
民国27年5月18日10时萧县沦陷,组成日伪汉奸政权,属日本海军与华北伪政权
控制的以徐州为中心的苏皖边区市,县.29年4月,成立日伪"萧县政府".31年1月
15日,改属南京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苏淮特别行政公署"(驻徐州市).33年1月13
日,改属"淮海省"(仍驻徐州市).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亡.
〔中国共产党建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萧县长期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边区县取代.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境内为中国共产
党的边区县,国民党的流亡县政府和日伪组成汉奸政权相分割或进行长期拉锯战的战场.
中国共产党于民国27年8月创建的萧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属28年11月创建的豫
皖苏区联防委员会和29年3月24日创建的第六区为基础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淮上办
事处(1938年9月至1941年1月),淮上行署(1941年1月至8日).民国30年8月23
日,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第二专区;萧铜县(萧宿铜县)抗日
民主政府改属第三专区.34年10月29日,萧铜县民主政府改属华东局华中分局苏皖边
区政府第七专区;萧县民主政府改属第八专区.35年11月下旬,第七专区撤往苏北,第
八专区撤往豫东解放区,萧县为国统区.
869
城,萧县全境解放.38年3月,调整区划,萧县民主政府由中原行政区豫皖苏分区商丘
专区代管;萧铜县改属宿县专区.38年4月15日,撤销豫皖苏,江淮行署,重新调整区
划,恢复萧县(仍驻萧城,今龙城镇),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宿县专区(驻
宿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萧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1952年11月15日,萧县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余仍之.
1955年2月21日,将萧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6年1月6日,萧县民主政府改称萧县人民委员会.1月12日,撤销宿县专区,
并入蚌埠专区,萧县改属蚌埠专区.
1959年3月22日,撤销萧县,砀山县,组建萧砀县(仍驻城关镇,今龙城镇),属
蚌埠专区.
1961年4月7日,撤销蚌埠专区,萧砀县改属宿县专区.12月15日,撤销萧砀县,
恢复萧县.
1968年7月20日,萧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1年12月18日,萧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萧县人民政府,至今未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28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砀郡及砀县。
  《汉书 地理志》:“砀山出文石”。《水经注》:“获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训诂学家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明史•地理志》: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环宇通志》:“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梁国,革砀郡,砀县属梁国。
  新莽时(9年),改砀县为节砀县。汉光武帝时复称砀县。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于下邑(治所在今砀城东3里毛李庄处),砀县属梁国。三国(魏)革梁国,砀县属徐州。
  晋武帝泰始元(265年),复梁国,砀县并入下邑县。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下邑县移治今河南夏邑;二年(526年),置砀郡、砀县。砀郡治年在原下邑城(今毛李庄处),砀县治所鲁城(其址查无考)。北齐(555年)废砀郡、砀县,置安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隋大业六年(610年)割彭城、瞧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芒砀山以北为砀山县辖区。
  唐,砀山县属瞧阳郡。光化二年(899年)朱全叫以砀山、单父、虞城、曹州这域表置辉州。后唐砀山县属单州。
  宋,属单州。
  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改属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兴定五年升永城县为永州,辖下邑、砀山、郏三县,芒砀山一带又属砀山县年辖。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砀山县为洪水荡没,迁治年至保安镇。
  元宪宗七年(1257年),复置县,还旧地属东平路。元至元二年(1265年),降永州为永城县,芒砀山一带再属永城县。是年,砀山县并入单父县,至元三年,复置大气层山县,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明洪武八年(1375年),砀山县属徐州。
  清雍正八年(1730年)升徐州为府,砀山县属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砀山县属江苏省徐海道;民国22年属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民国24年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民国37年11月,砀山县属豫皖苏三分区所辖;1949年元月,属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所辖;1949年10月,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署。
  1953年2月1日,砀山县属江苏省徐州专署所辖;1955年2月17日改属安徽省宿县专署所辖;1956年划属蚌埠专署。1961年,砀山县仍划归安徽省宿肥专署(现称宿县地区行署)所辖。2000年4月属宿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28
古谚云:“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自轩辕黄帝以来,统制天下,分封万国。《易》称“万国咸宁”,此时尚未分州。帝喾创设九州,徐州即为其中之一,此时丰地隶属于徐州,皆属东夷之地。尧使禹治水,九州攸同,丰仍为徐州之域;虞、夏、商沿袭。
  周朝并徐州于青州;丰此时随之隶于青州。春秋时期属宋,为宋王偃的都所。《左传》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宋国大乱,群公子奔萧;宋桓公立,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齐、楚、魏共伐宋;宋康王逃走,死于温地,丰县遂属楚。
  秦灭楚统一六国,分封郡县,丰始为县,隶楚郡;复以丰隶泗水郡。西汉、东汉时期,丰县隶属豫州沛郡、沛国。
  魏武帝恢复徐州,治所彭城,统辖七个郡国。明帝景初二年(238),分沛国、萧、相等10县为汝阴郡;把杼秋、公丘、彭城、丰、广戚五县划归沛王国。
  晋朝,隶属关系同汉代。
  南北朝时期,宋改丰县隶属北济阴郡;北魏沿袭。北齐,改隶永昌郡。北周时隶总府。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除郡制,改为州制,州统辖县。大业三年(607)恢复彭城郡,统辖 11 个县,丰县隶属彭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隶徐州;贞观元年(627)设置 15 道,徐州统辖7县,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徐州改为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彭城郡又改为徐州;贞元十六年(800),徐州改为武宁军,以节度使镇守;咸通十一年(870),恢复徐州;不久,徐州改为感化军;从武德元年至咸通十一年(618-870),丰县皆隶属徐州。
  五代梁时,丰县隶属沿袭唐代,隶属徐州;后晋时,徐州又改为武宁军;后周时,恢复为徐州。从梁至后周,丰县皆隶属徐州。
  宋代太祖建隆元年(960),徐州改为武宁军,不久恢复为徐州,统辖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隶属京东西路;绍兴元年( 1131),徐州为金占领,又为武宁军,统辖彭城、萧、丰三县,隶属山东西路。
  金代、辽代,丰县均属(徐州)武宁军。
  元代至元元年(1264),徐州统辖永固、彭城、萧三县;丰县隶属东平府。后,丰县隶属济宁路;至元二年(1265)。沛县并入丰县属济州;三年(1266),丰县、沛县析置;八年(1271),丰县隶归德府;至正八年(1348),又改隶徐州。
  明代洪武元年(1368),徐州为张士诚占领。明太祖朱元璋兵下,淮安、徐州、邳县皆归附朱元璋,此时,丰县亦归附。初,丰县隶属中立府,即凤阳府。洪武八年(1375),丰县隶徐州,改为南直隶。
  清代,丰县隶属徐州,与铜山、邳、睢宁、宿迁、砀、沛、萧七县合称八属。
  民国元年-2年(1912-1913)冬,由中华民国南京革命政府委派县知事,丰县隶属徐州;2年冬-5 年(1913-1916),张勋在徐州恢复清朝帝制,委派县长,丰县隶属徐州; 5-15 年(1916-1926)军阀割据时期,丰县隶属徐州。
  民国15-27年(1926-1938)5月,丰县隶属国民党徐州专署。民国27年5月17日-34年(1938-1945)秋,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境内有三个性质不同的县级政权同时存在:(一)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撤出县城,偏安乡下,仍隶徐州;(二)民国27年底-34年(1938-1945)秋,日伪丰县政府隶日伪淮海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9年(1940)6月-11月隶属苏鲁豫区行置,29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隶山东省湖西地区行署,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隶冀鲁豫六行署,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隶冀鲁豫十一行署。
  民国34年9月-37年11月(1945.9-1948.11),丰县境内县级政权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华砀县人民政府,民国34年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隶属苏北办事处;35年(1946)3月苏北办事处撤销,改隶冀鲁豫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至1949 年8月;36年(1947)11月撤销华砀县;1949年8-9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台枣专署;(二)此间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隶属徐州行政专署。
  1949年9月-1950年5月,丰县和华山县仍隶属于山东省台枣专署;1950-1953年1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滕县专署;1953年1月丰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华山县撤销;1953-1982年,丰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苏省徐州专署;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专署撤销,丰县人民政府隶属徐州市人民政府,迄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1-28
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
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之称。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昭阳两湖,北与山东接壤,处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
沛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齐、楚、魏灭宋,楚得沛地,设县。秦统一中国后,建沛县,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辖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隋、唐时隶属徐州。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州。明、清时隶属徐州、徐州府。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民国37年(1948)11月全境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1-28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禹分九州,邳属徐州之城;禹封车正官奚仲为侯,先居于薛(山东薛城),后迁于邳,建立邳国。夏王仲康七年,后羿作乱,太子相依靠邳侯帮助,赶走后羿族,即位。寒蹇又杀帝相,把持夏政,邳国亡。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奚仲十二世孙仲虺辅商汤灭夏桀,封为副宰相居于薛,建邳国,辖邳地。   商王外壬元年邳国联合现奾国叛商,到宜甲三年彭伯攻克邳国。

  〔周〕约公元前11世纪邳属青州,为徐国领土。成王二年,徐人奄人反周,成王命伯禽征讨,次年灭徐奄,迁奄君于蒲姑(今睢宁县北),逐徐人于海隅。穆王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徐子诞重建徐国,号称偃王。穆王十三年,徐偃王率九夷之众反周,穆王命造父伐徐,偃王败回武原东山下(邳州戴庄乡依宿山),偃王死,封其子宗续掌其地。公元前512年,吴灭徐,邳地属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邳地属越;次年越让淮北地予楚,邳地属楚。公元468年魏取楚淮北地,邳地属魏,魏将邳薛合并改名徐州。   公元前300年齐取魏,徐州、邳地属齐。

  〔秦〕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于邳置县,史称下邳县。

  〔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帝五年),封韩信为楚王治下邳(治,是首府)。次年废除韩信王号,封刘交为楚元王,治彭城。分下邳为武原(今邳州泗口北)、良城(今邳州陈楼以北)、下邳三县隶属楚。公元前200年(汉高帝七年)封卫不害为武原侯,治武原;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元二年)卫不害入狱,武原仍属楚。下邳、良城改属东海郡。公元前117年(汉武帝无狩六年)置临淮郡,下邳、良城属临淮。   公元前106年(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武原、良城、下邳三县归徐州(治所在薛)刺史部。公元前82年(汉昭帝始元五年)6月封刘文德为良城侯,传五代侯爵取消,良城划为县,仍归徐州刺史部。公元9年(王莽始建国元年)改下邳为润俭,良城为承翰,武原为乐亭,三县属徐州(治所在下邳)。

  〔东汉〕公元29年(光武帝建武五年)8月,光武帝攻克彭城、下邳,吴汉拔郯城,遂置徐州刺史部于郯,领下邳郡。旋改下邳郡为临淮郡,下邳、良城归临淮,武原属彭城。公元72年(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取消临淮郡,置下邳国,治下邳,领17县:下邳、良城、徐县(睢宁徐城镇)、僮县(睢宁西北)、睢陵(睢宁东北)、下相(宿迁)、淮阴(今淮阴市)、淮陵(淮阴北)、淮浦(淮阴东南)、盱眙(盱眙西北)、高山(淮阴西)、潘旗(宿迁北)、取虑(睢宁北)、东城(盱眙东)、曲阳(宿迁西)、司吾(新沂市)、夏丘(沛县东)。武原仍属彭城国。公元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陶谦任徐州牧,治下邳。下邳人阙宣聚数千人与陶谦共举兵反,曹操杀陶谦,任刘备为徐州牧,治下邳,备命张飞守之。   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吕布袭张飞,得下邳,自称徐州刺史。次年曹操、刘备共破下邳,擒杀吕布于白门楼下。公元199年(献帝建安四年),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夺下邳,命关羽守之,代太守职。次年曹操攻下邳,关羽降曹,下邳入魏。

  [三国〕魏初,迁徐州治所于彭城,置下邳郡。下邳、良城属下邳郡,武原属彭城郡。

  [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置下邳国,领7县:下邳、良城、凌(睢宁东)、睢陵、夏丘、取虑、僮;武原属彭城国。

  〔东晋〕公元326年(晋成帝咸和元年)济民太守刘闽杀下邳内史夏侯嘉降石勒,下邳入赵,改置下邳郡。公元358年(晋穆帝升平二年),任北中郎将郗鉴都督徐、衮、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衮二州刺史,领下邳,邳入东晋。

  [南北朝·宋〕公元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建立宋朝,次年置下邳郡,领下邳令,南彭城太守领武原令。公元460年(宋孝武帝大明四年),置下邳太守,领下邳令,良城令、僮令。

  〔南北朝·北魏〕公元525年(魏孝明帝孝昌元年),置东徐州治下邳。   〔南北朝·梁〕公元533年(梁武帝中大通五年),北魏建义城主兰宝杀东徐州刺史崔庠,降梁,梁置武州治下邳。

〔南北朝·东魏〕公元550年(魏孝静帝武定八年),复置东徐州治下邳。领4郡、16县。下邳郡辖:下邳、良城、僮、坊亭(睢宁西境)、栅渊(宿迁境)、归正(分下邳置)6县。武原郡辖:武原、开远(分良城置)、艾山(艾山一带)3县。这年北齐文宣帝受魏禅,邳地入北齐。

  [南北朝·陈〕公元575年(陈宣帝太建七年),陈将樊毅伐北齐克下邳,陈改东徐州名安州。

  〔南北朝·北周〕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大成元年),陈的徐州、淮南之地尽没于北周,周改安州为邳州,领下邳、归正二县,废除艾山、开远、武原三县。

 〔隋〕公元607年(炀帝大业三年),改置下邳郡,领:宿豫(宿迁)、夏丘、徐城(今泗洪北)、淮阳(今淮阴北)、下邳、良城、郯城(今郯城县)6县。废除归正县。

  [唐〕公元621年(高祖武德四年),置邳州,领下邳、良城、郯城3县。属徐州总管府。公元628年(太宗贞观元年),废除邳州,置下邳县;省郯城、良城二县,析泗州之淮阳入下邳,隶于泗州。公元809年(宪宗元和四年),下邳隶于徐州。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下邳县属武宁军,隶于徐州。

  [宋〕公元982年(太宗太平兴国七年),置淮阳军治下邳。领下邳、宿迁2县,属京东路。

  [金〕公元1129年(金太宗天会七年)置邳州刺史,领:下邳、兰陵、宿迁3县。属山东西路。公元1215年(金宣宗贞佑三年),邳州隶于河南路。   公元1221年(金宣宗兴定五年),命蒙古刚移山东行省于邳州。

  [元〕元朝初年,并下邳、兰陵、宿迁3县入邳州。   公元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邳州隶于归德府。公元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析邳州置睢宁、宿迁二县,属淮安府。公元1278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邳州领下邳、宿迁、睢宁3县,仍属淮安府。公元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邳州随归德府属河南行中书省统辖。   公元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升徐州为总管府,邳、宿(安徽宿县)、滕(山东滕州)、峄(山东峄县)四州隶之。

  〔明〕明太祖洪武初年,邳州隶于凤阳府。公元1382年(太祖洪武十五年),邳州属淮安府,仍领宿迁、睢宁2县。改葛峄山为岠山。

  [清〕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二年),置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东部),邳州随淮安府隶之。设江宁布政司管理民赋。公元1661年(世祖顺治十八年)江南省设左右布政司,以左布政司管理邳州民赋。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设江北按察司,管理邳州民赋。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邳州随淮安府直隶于江南省。次年,析江南省置江苏省,设江苏布政司管理邳州民赋。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升邳州为江苏省直隶州。领宿迁、睢宁2县。公元1733年(雍正十一年),升徐州为府,邳州改属徐州府,宿迁、睢宁2县析出。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始称邳县。属徐海道。   公元1928年(民国十七年),废除道,邳县直属江苏省。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江苏置十个督察区,邳县隶于第九督察区。公元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共产党为抗日之计,析邳县之陇海铁路以北置邳县民主政府,驻铁弗寺(今铁富乡驻地)。隶于山东鲁南第三专署。陇海铁路以南,置邳南行署,隶于八路军运西办事处。公元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邳南行署改为邳南县,隶于邳、睢、铜、灵连防办事处;同年改为邳睢县,隶于淮北第三专署。公元1939年至1945年(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四年),期间,日伪以官湖(今官湖镇)为中心置伪邳县公署,隶于伪淮海省。1943年原邳县之西北及宿羊山(今宿羊山镇)一带属共产党兰陵县民主政府管辖;原邳县之炮车、窑湾一带属共产党宿北县民主政府管辖;龙池一带存国民党邳县游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邳县人民政府(铁路以北),隶于山东省台枣专署,次年隶于临沂专署;邳睢县人民政府(铁路以南),隶于江苏省淮阴专署。   公元1953年,邳睢县撤消,古邳镇析归睢宁县;土山、运河等地析归邳县。邳县人民政府改隶于江苏省徐州专署。次年,邳县人民政府驻地从邳城(今邳城镇驻地)迁至运河镇。公元1956年改称邳县人民委员会。隶于徐州地区。公元1969年称邳县革命委员会。隶于徐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公元1981年10月复称邳县人民政府。隶于徐州地区。公元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邳县隶于徐州市。公元1992年8月,建为邳州市,仍属于徐州市。

秦朝始置邳县,东汉设邳国,此后历代均为州郡县治所。

  “邳”字起源与演变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个"邳"字,巳不是原来的初形。今天的"邳"字,经过三个阶段变化而来。"邳"字最初的造形是不(不),它与原始文字"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远古先民初创文字,首先创造了"一","二","三"积画数字。当时人们不但把这四个数字用于算数,也用来表示事物。如用"一"表示天,用"二"表示地,用"三"表示气。人们观察鸟高飞,尾巴和两翅悬于天("一")空之下,于是在"一"下面加三竖画,成为"不"形,最初这个"不"字有三音三义:

  其一,读作bu(第四声)。作为否定词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宇》中解释说:"不"字,即鸟飞上天不想下来之意,是个会意字。后世凡是表示否定,如"不然"、"不可"、"不懂"等等否定意思,都读为bu音。

  其二,读作fu(第三声)。用来表示花萼,古人称花萼为fu(第三声),古代文字非常少,在日常语言中不够用,常一字多用。古文字没有否(fao)字, 人们又借"不(fu)"用作"否(fao)",表示否定意思,时间长了"不"(fu)音变为否(fao)字的专用字,并且下面加了个"口"。于是人们又造出一个"木附"字来表示花萼,与否字区别开来(见康殷《甲骨文部首》)。

  其三,读作pi(第一声)。表示大的意思。郭沫若解释说:“不字象花的子房,子房成熟必然膨大。因此古人借不(bu)的字形读pi,用来表示大,成为假借字”。后来人们为了把“不(bu),"不(pi)”区别开来,就在“不”下面加一横画,形成丕(pi)的专用字,表示大。

  用"丕"表示大,在古代史籍中普遍应用,如《尚书·大禹谟》载:"我很喜欢你的高尚德行和善美优良的丕绩"。——丕丕绩,很大的成绩。《尚书·立政》篇载:“遵循你的谋略做事,言行就善美,成就卓著,因此封赐给你丕丕基。”——丕丕基,很大的基业,即是大的疆土。大禹封奚仲领土取名为丕,即含此意。当时奚仲邳国疆域,依据史载比现在邳州范围要大得多,大体上西邻大彭氏国(今徐州),北接薛地(今山东薛城),东近东夷(东夷居于东海边,远古的海岸北从今山东泰山,南至今淮阴连水县淮河入海口一带),南靠淮夷(今淮河中下游)。东夷和淮夷都是互不统服的分散部落,疆界不明显,邳人和夷人常常杂居。邳国基业大,势力强,对夏王朝起支柱作用。夏朝第三代王太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泰山一带的夷人首领后羿起来作乱,把太康放逐到洛水,仲康成了傀儡。后羿又把仲康儿子相(太子)赶到商丘,相依靠邳侯的帮助杀了后羿,把后羿族赶到今山东胶州一带,辅相登上王位,这是邳国鼎盛时期。

  以上从“不(pi)”到“丕”,是丕字演变第一阶段。

  到商代甲骨文和周代金鼎文中,丕字滋生出十几个异体字。随着时间推移,大部份异体丕字被淘汰了,只有:胚表示胎儿。这是邳字演变第二阶段。还有两个特殊现象,一是“不(pi)”这个原始字形,直到周朝末期也还使用着。1951年山东枣庄出土周代的"邳伯缶"上刻着“不白”二字,实际是“邳伯”。古代封爵等级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邳伯,即邳国君主被封为伯爵。

  当今所用的邳州之“邳”,加上了“阝”旁。这个“阝”是从“邑”字演化而来的。古人对自己国家常谦逊地称作"邑"或"国邑",表示国小的意思。夏、商、周三代的国名字是不加“阝(邑)”旁的,如丕、登、朱、刍等都不加“邑”旁。后来有的诸侯灭亡了,国民离开国邑,避难他乡,而怀念故土,于是就在自己国名右边加上“邑”字旁,古人以右方为上位,都把“邑”字加在国名右边。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天下诸侯尽失去了国邑所以凡国名都加“邑”旁了。汉魏以后文字变革,邑字演化为“阝”,“丕”加上“阝”变成邳,沿用至今。这是邳字演变的最后阶段。邳字在当今使用上,“大”的含意已经消失了,成为表示邳州地名的专用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1-28
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置下相等县。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少子刘商为泗水王,王都设于凌县,辖2.5万多户11.9万人,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新安镇为宿北县。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1946年6月,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市政府所在地为宿城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1-28
睢宁县古邳镇,曾是邳国国都及徐州州府治所。

  6000多年前,邳地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邳地自古属徐州之域,为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于下邳,始称“下邳”。公元前208年,项梁渡淮,军下邳。汉定天下,改郯郡为东海郡,统38县,治所于下邳。公元前202年,韩信改封为楚王,都下邳。汉高祖7年,下邳仍为东海郡治所。公元72年,汉明帝置下邳国,封子衍为王,领17城,治所于下邳。东临东海,西至徐州,南过淮阴至安徽嘉山,北达临沂,为下邳疆域最广之时。公元220年,魏建国后沿袭汉时旧制,徐州刺吏治所仍于下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8-24
有些字不知道啥意思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6-03
好帖,长知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