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55阅读
  • 14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95):东昌府(聊城)&临清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02
东昌府:冲,繁。隶济东泰武临道。初沿明制,领州三,县五。雍、乾间,濮、临清直隶,割范、观城、朝城、夏津、丘。东距省治二百二十里。广二百二十里,袤二百八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三分。京师偏西十八分。领州一,县九。
聊城冲,繁,难。倚。南有运河,即会通,自阳穀入,右播为赵牛、湄河,入茌平。王官镇。崇武水驿。

堂邑冲,疲。府西四十里。东北:运河,自聊城入,迳梁乡闸。西南:马颊,自冠入,迳张家堂,绝运,并入博平。侯固镇有城。

博平冲,繁。府东北四十里。西南:运河,自堂邑入,迳土桥闸,西北至田家口。其西马颊,自堂邑入,西北复绝。西:徒骇,自聊城入,迳邓家桥,右纳湄河,东北擅湿故渎,入茌平,涸。

茌平冲,繁,难。府东北六十里。管氏河首李庄,汇小冯新河,东北入禹城。西北:徒骇,自博平错入,入高唐。西:湄河,自聊城错入,入博平。南:赵牛河,自聊城入,错东阿复入,入长清。西:古黄河。有四渎口。广平镇。

清平冲,繁。府北少东七十里。西南:运河,自堂邑入,北迳魏家湾,有巡司,入临清。西:马颊,自博平再入,入高唐。古黄河,西北自临清入,入夏津。水驿。

莘简。府西一百里。西北:马颊,宋六塔、二股河所迳,自朝城入,东北入冠。东有古湿河,自朝城入,入聊城;分支入阳穀。镇:马桥。

冠冲,繁,难。府西百里。东南:弇山,马颊自莘入,入堂邑。其西,古黄河,迳西北二十里冉子墓,东入馆陶。宋北流故渎,乾隆、道光两次决入马颊,至府境入运为患,其故道循陈公堤北入馆陶、临清,绝运,至旧城外,曰沙河,入直隶吴桥。

馆陶简。府西北百二十里。南:馆陶镇。有废巡司。陶山,西南四十里。卫河,隋永济渠,自直隶元城入,左合漳水,迳乔亭城东北,右会古黄河,入临清。其北,屯氏。

高唐冲,繁,难。府东北百十里。雍正八年直隶,十二年削所领禹城、平原、临邑、陵。高唐山,东北五里。东南:徒骇,自茌平入,东北入禹城。地理志“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其故渎西南马颊自清平入,北入夏津,并涸。固河镇。鱼丘驿。

恩冲,繁,疲,难。府东北百八十里。西北:卫河,自武城错入。西南古黄河,南马颊,左渎并自夏津入,入德。四女寺,县丞驻。太平驿。

临清直隶州:冲,繁,难。隶济东泰武临道。初沿明制,为东昌属州,领县二。乾隆四十一年直隶,割武城、夏津、丘还隶,而馆陶还东昌。东南距省治百十里。广百五十二里,袤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五十七分。京师偏西三十六分。领县三。东有运河自清平入,迳城南,西南卫河自馆陶来会,是为南运河,亦通曰卫河,贯城而北,擅屯氏故渎,入直隶清河。古黄河,东北自馆陶入,歧为沙河,并入夏津。王家浅巡司。清源、渡河水驿。

武城冲,繁。府北少东一百里。南有卫河自夏津入,迳城西,折东北,复会沙河,错恩复入,入直隶故城。旧有一字、黄芦、五沟诸水。县卑淖,金末艾家凹水泺,广数十里,深一丈。汉复阳故城,今饶阳镇。甲马营巡司,又驿。

夏津疲。府东少北四十里。北:孙生镇。西有卫河自州入,再错直隶清河入,入武城。旧有沙河自州入,东有古黄河、马颊,并自清平入,入恩。

丘简。府西南八十里。漳河,此顺治九年自广平平固店直注者,非古漳故道。二并自直隶曲周入,一迳城西,至宋八甿仍入之,一迳城东,至柳甿入清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02
东昌府区(聊城)历史悠久.唐虞3代, 东昌府区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东昌府区、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东昌府区、茌平、东阿、阳谷、高唐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部。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是时,东昌府区、东阿、阳谷、莘县属兖州部东郡,冠县、临清属冀州部魏郡,高唐属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属兖州部东郡与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正式定州、郡、县3级。东昌府区、东阿、莘县、阳谷、高唐、临清仍属原州郡,茌平改属兖州部济北国,冠县改属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东昌府区、茌平属青州部平原郡,莘县、冠县、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阳谷为县王国,东阿仍属兖州部东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东昌府区、高唐、茌平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莘县、冠县属司州部阳平郡,东阿、阳谷属济北国及东平国。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东昌府区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阳谷、东阿属济州部济北郡,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东昌府区、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改为15道。是时,东昌府区、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莘县、冠县属河北道魏州魏郡,阳谷、东阿初属河南道济州济阳郡,后属郓州东平郡,茌平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是时,东昌府区、高唐、茌平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东阿、阳谷属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
    辽、金承宋制,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东昌府区、高唐、茌平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东阿、阳谷属山东西路东平府,莘县、冠县属大名路大名府,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是时,东昌府区、茌平、莘县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县初属东昌路,后为冠州;高唐初属东昌路,后为高唐州;临清属濮州,阳谷、东阿属东平路。上属8县均隶山东省。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是时,东昌府区、临清、茌平、高唐、莘县、冠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阳谷、东阿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东平州。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是时,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东昌府区、茌平、高唐(一度为直隶州)、莘县、冠县、属东昌府,东阿初属兖州府东平州、后属泰安府,阳谷属兖州府,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80年间,域境建置无大变化。
    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为第六区,辖东昌府区、茌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朝城、观城、堂邑、濮县等13个县;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至1938年,除濮县、范县、观城3个县外,均为沦陷区。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1939年10月,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4月,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是时,东昌府区、东阿、阳谷、博平、清平、茌平等县属运东专署,冠县、馆陶、临清、邱县、堂邑、莘县、朝城、朝北等县属鲁西北专属,濮县、范县、观城、寿张等县属运西专属。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原鲁西行署的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为第一、二、三、四专署,原冀鲁豫行署的辖区为第五、六、七专署。是时,濮县、范县、寿张等县属第二专署;观城、朝城、莘县、朝北、聊堂、冠县等县属第三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等县属第四专署,馆陶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临清属冀南行署第四专署,高唐属冀南行属第六专署。同年12月,原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属的张秋、第二专属的寿张和黄河以东的昆山、东平等县组成第八专署。
    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辖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县。
    1943年,原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与冀南行署第七专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是时,临清、冠县、卫东、馆陶、宏毅、莘县、堂邑、清平、朝北属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鲁豫行署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建立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中央分局,同时恢复冀鲁豫、冀南两区行署,冀鲁豫行署辖8个专署,冀南行署辖5个专署。是时,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县属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后改为第六专署,濮县、范县、寿张、张秋、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后改为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及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7-1948年8月,筑先、东阿、聊阳、徐翼、茌平、博平、河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属,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19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3月,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聊城市人民政府。
    1998年3月,聊城市(县级)更名为东昌府区人民政府。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3-02 10:29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02
聊城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 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于有莘之野”,辅佐商汤灭夏桀,世称贤相。周时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闪子。

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有谋士计然。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时有著名兵家孙膑、名士鲁仲连威名远播。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不少名士,如为西汉时为官清廉的御史尹齐、东汉时以方正著称的谢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时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国大将程昱、魏相华歆等。

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造就了许多名人,如马周、吕才、张镐、程咬金、路隋、王志愔等。北宋时有名相王旦、南宋忠义使臣王伦、医学家成无己等。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通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当时较著名的民间工艺有木版年画、蝈蝈葫芦、聊城毛笔、茌平剪纸、临清哈达、董庄中堂画、金银制品。当时的风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鸡、呱嗒、进京腐乳、甜酱瓜、高唐罗汉饼、五香驴肉、乌枣等。晚清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聊城教育发达,有书院、私塾和学馆3种办学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6处书院:东林、光岳、龙湾、阳平、启文、摄西。中国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杨以增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多达3705部,224600余卷。《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记载有发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际.聊城人才荟萃,涌现了众多名人,如有明大臣于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将左良玉、抗税首领王朝佐、心学学者穆孔晖、“江右六君子”之一刘琰、博览群书的邓钟岳、书法家崔班、画家董立元、清代状元傅以渐、李孟悦,行乞兴学的武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后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与国民党第六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合作抗战,建立了华北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先后支持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往返黄河南北,东北野战军渡河南下进行渡江作战,有17万人参军入伍,有三千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区建设;组织了数以万计的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全力支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涌现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共产党员赵以政、王寅生;还有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如著名学者张修一、傅斯年,杂技艺人李半仙、泥人李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02
堂邑今分属聊城、冠县。堂邑镇原为堂邑县所在地,是一座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鲁西名镇.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城峻时白雀无数云集上空,又名"白雀城",因是清朝"乞讨办义学"名士武训故乡,曾易名为武训县.

堂邑县 隋开皇六年(586)置。沿其西北“汉代堂邑”之名故名。属东郡,故治在今堂邑镇西北5公里千户营村。唐属河北道毛州。宋迁县治至今堂邑镇,属博州。元属东昌路。明、清均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省东临道。1936年属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3年,为纪念行乞办义学的武训将堂邑县改名为武训县。1949年复名堂邑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3月,堂邑县建制撤销,其辖地分别划入聊城和冠县。[1370年的历史,济南人张养浩曾任堂邑县尹]
[ 此贴被爱在战国在2007-03-02 10:3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02
茌平县历史悠久,夏商时代属兖州,周属齐地,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因县境在茌山之平地,故名茌平.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复称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县,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析聊城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并入聊城县.公元1130年(金天会8年)复茌平县治今城,属山东西路博州.元时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改属东临道.1928年,属山东省.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1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茌平属鲁西区第四专署.1941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九(运东)专署.1943年1月改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六(泰运)专署,1945年5月,属冀鲁豫第一专署,1946年11月,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建国初期,属平原省聊城行署,1952年11月,属山东省聊城地区(现聊城市)至今.
茌平县自秦建县以来,随着黄河故道的变迁,县城屡次迁徙.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县城在今韩集乡高垣墙村;晋末南北朝时期,县城在今乐平铺镇土城村;隋唐初期,县城在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唐宋时期,将茌平县并入聊城县.金朝天会年间,齐王刘豫复置茌平县,建县城于今城.博平汉置县,县城在博陵邑,即今肖庄乡王菜瓜村西的博平旧城.宋仁宗景佑年迁县城于宽河镇,即今博平镇.在隋唐和宋朝,博平屡次与灵县,聊城,清平县分合.元明清至建国初为县.1956年,博平县并入茌平县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02
博平镇历史悠久。公元201年(汉高祖6年)置博平县,治博陵。自1037年(宋景佑四年)博平县城迁至宽河镇(今博平),至1956年3月茌平、博平合县前,为博平县城所在地。1956年以来,先后为博平区、博平乡、博平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7月25日改称博平镇。镇区呈园形块状聚落,面积约8.5平方公里。济(南)邯(郸)、聊(城)高(唐)公路交叉过境,徒骇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位山第一、二干渠、博平分干渠穿境而过,年均径流量12358万立方米。2001年3月,博平镇与原大桑乡合并,辖75个村民委员会,100个自然村,5.6万人。年末耕地8.8万亩。境内有“孔子回辕处”一方,晋文公重耳曾在博平居住。旧有“犊河圣迹”、“灵址朝烟”、“莲池秋月”、“东渠蜃江”等景观。

博平县 春秋齐博陵邑,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博平县,因县境广阔且平故名。属东郡,治所在今茌平县肖庄乡王菜瓜村西1公里。王莽始建国,改名嘉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三国魏属平原郡,晋属平原国。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属魏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平原郡。隋开皇二年(582)属贝州;大业三年(607)属清河郡。唐武德三年(620)属博州;贞观十七年(643)并入聊城县;嗣圣元年(684)复置博平县;天宝初属博平郡。宋至道三年(997)属博州;景佑四年(1037)迁治所至宽河镇即今茌平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6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博平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茌平县。[自州而县而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02
清平县 汉置贝丘县,北齐省。隋初复置,开皇十六年(595)改为清平县,属清河郡,故治在今临清市城东20公里水城屯村。宋元丰四年(1081)因漯河决城毁,治所迁至明灵寨即今高唐县清平镇。明、清皆属东昌府。民国年间,先后属济西道、东临道、德临道。1946年8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冀南行署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曾改名永智县。1949年8月恢复清平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同年县政府迁至今临清市康庄镇。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水患致其易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02
春秋为卫国莘邑。战国处齐之西鄙。秦、汉属东郡。三国、晋
及北魏皆属阳平郡。北齐改称乐平县,仍属阳平郡。北周改称莘亭县。隋大
业二年(606年) 始称莘县,属武阳郡,唐因之。宋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金属
大名府路大名府。元、明、清属东昌府。民国初年属山东省东临道,1928年
废道后直属山东省政府, 1936年属山东省第六区行政专员公署。 1939年至
1948年先后分属鲁西专署、冀鲁豫第三专署、冀南第七专署、 冀南第一专署。
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
年12月莘县建置撤销。1961年7月恢复。
  县城位于境内东北部,徒骇河自西向东从城区穿过。春秋为卫国莘邑,
自秦至今历为县、州治所,是莘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02
冠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春秋系晋国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改冠县。千古圣丐武训,清未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冀鲁豫革命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为国家造就出一大批有影响、有威望的革命干部。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02
馆陶县古为冀州地。春秋时为冠氏邑(即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后属赵国,秦属东郡。西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置馆陶县,属魏郡。三国魏、晋属阳平郡。后赵将阳平郡治迁入馆陶城。北魏、北齐、北周仍属阳平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阳平郡置屯州(因误将屯氏河为毛氏河记毛州)馆陶县遂属之。隋开皇被子废阳平郡。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县城迁于北馆陶,改属魏州,次年魏州改属武阳郡,仍辖馆陶县。唐初属魏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屯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废屯州,馆陶归故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魏州改为魏郡,仍辖馆陶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魏郡复为魏州馆陶县仍属之。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馆陶县曾改名永济,不久又复为馆陶县。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济渠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并入馆陶县属大名府。金代因之。元代属中书省东平路。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遥属濮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馆陶县改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三年三月(公元1370年)废县,不久即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更隶临清州。清属东昌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治,馆陶县改属济西道。三年(公元1914年)济西道更名东临道,又属东临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立馆陶县抗日政府,属冀南区。1949年建国后,属邯郸专区,1952年10月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1953年又属聊城专区。1955年3月县城由北馆陶迁至南馆陶,1958年12月并入山东省冠县,1961年7月恢复馆陶建制,1965年1月以卫河为界,河东划给山东省冠县、临清二县,河西仍称馆陶县,但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邯郸地区,1994年地市合并,馆陶县归属邯郸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3-02
高唐,春秋为齐国西境之一邑,迄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属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汉置县,元明清置州,中华民国复改县,沿用至今。历史上高唐就“居中原衡衢”,有官马大道“南通吴会,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受黄河文化的孕育,素有“上古之民朴、中原之士敦”的美誉,很早便成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高唐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产丰富。尤以种植棉花享有盛名,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旧志称其“为州民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素有金高唐之称。
  尧、舜、夏、商时代,高唐属兖州之域。西周时,文王分封诸侯,高唐被封为姬姓的用国。春秋时,高唐属齐国西界.称高唐邑。秦朝时,高唐属东郡。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汉因袭秦制;划分郡、县,始置高唐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东汉时高唐属冀州部清河国。当时,高唐县区域含今禹城市、齐河县大部。县境西限是流经涸河村西的故黄河,县城所在地在禹城市的伦镇西。三国时,高唐属魏国冀州平原郡的侯国。史书记载,当时“朱灵封高唐亭侯”。西晋时,高唐县属冀州平原国。公元420-589年,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侨置高唐县于今章丘县水寨村附近,属侨置冀州东平原郡。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将刘宋侨置冀州更名齐州,侨置高唐县又属齐州东平原郡。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高唐县,属济州南清河郡。北齐文宣帝商洋于公元550年废除清河郡及灵县,高唐又改属于济州部清河郡。隋朝时,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开皇十六年(公元598年)属博州,统辖高唐、聊城、堂邑三县。同时,将刘宋侨置之高唐更名章丘。唐贞现元年,太宗分天下为十道,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周.因忌讳"唐"字,遂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改高唐县为祟武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即位,恢复唐朝国号,复名高唐县。唐末,高唐属魏博节度使,又属天雄军。公元907-960年,中国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因"晃"与"唐"同韵,故后梁太祖朱晃于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改高唐县为鱼邱县。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复名高唐县。公元936年,石敬瑭建后晋,因“瑭”与“唐”同音,是年改高唐县为齐城县。后汉乾祜元年(公元948年)复名高唐县。尽管五代时期高唐县名多次改变,但仍属博州。宋朝废道,分天下为十五路。高唐属河北东路博州。公元1023年仁宗分二十三路,高唐属河北东路博平郡。

  金时,在北方分十九路,高唐县属山东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全国设十一个行省,下设路、州、县。高唐初属大名路,后属东平路。至元三年改博州为东昌,辖高唐等六县。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于高唐属高唐州,直属中书省。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高唐县治所移于今地。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唐称州,统恩县、夏津、武城三县。高唐州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清初,高唐州属东昌府,雍正八年升高唐州为直属州,辖禹城、临邑、平原、陵县。雍正十二年复归东昌府。民国元年撤州设高唐县,属山东东临道。民国17年直隶山东省府,25年属第六行政公署。民国27年高唐沦陷,属伪山东东临道,同属国民党第四行政公署。1945年高唐解放,人民政权属冀南第二专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为便于开展工作,曾于1941年初将高唐县分为唐北县和唐南县,同年秋又合二为一,复名高唐县。 公元1949年,高唐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员公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0年将茬平县侯桥等11个村庄划归高唐县。1956年3月撤销清平县后,将其旧城镇划入高唐县;同时将茌平县琉璃寺乡划归高唐县。1958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城县全境并入高唐,1961年l0月恢复禹城县。高唐县仍辖原境。

  高唐文化积淀深厚。固河汉墓群出土的陶器,韩寨金代墓出土的壁画,以及至今尚保存完好的隋唐古塔,均说明高唐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高唐籍文化名人更是灿若群星。东汉桓帝时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尚存曲阜,这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西晋刘实,少贫,卖牛衣以自给,手约绳口读书,博古通今,官至太傅,撰《春秋条例》十一卷,《左氏牒例》二十卷。华峤,官至秘书监内台中书,以汉纪烦秽,起光武终孝献,为《汉书》九十二卷。唐代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吕才,即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至今其高大墓封土不圮。他反对禄命、风水迷信以及对佛教的批判至今仍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芒。金代状元闫咏,其先六世登科,应奉翰林十年,有著述十卷传世。闫复,官至平章事,弱冠入东平学,时迎元好问校试,其文入选者四,闫复为首,著《静轩集》五十卷。李苦禅,当代国画大师,为齐白石高足,与吴昌硕弟子潘天寿并称“南潘北李”,系划时代的中国大写意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孙瑛,融中西画法于一体,开中国山水画新风。李燕、谢家道、辛守庆等国内外著名书画家也都是书画艺术之乡的杰出代表。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3-02
临清历史悠久,西汉初年即以“清渊”之名设县的建制。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依傍清河(卫河古称)而更名为“临清”。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畅通而崛起,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工商重镇、长江以北五大商埠之一。清乾隆皇帝曾赋诗赞誉:“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

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
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
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金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属中书省濮州。
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
清顺治元年(1644)不领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民国元年(1912)降为县,先属济西道,后改东临道、德临道。 1928年直属省政府。 1936年属山东省第四专置,辖十个区,第一区为城区,二至十区下辖517个村庄。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后,县市分设,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

1948年5月升为专级市,翌年复降为县级市。建国后县市分治,属河北省邯郸专署。
1952年11月,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12月改属聊城专署。1956年清平县撤销,将其二区(金郝庄)、三(王集)、四区(康盛庄)、五区(戴湾)划归临清县管辖。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3月将临清县卫运河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吕寨、老官寨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撤县复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3-02
武城县地处美丽富饶的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该县历史久远,春秋时为晋国东鄙地 ,战国时期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为防御强齐入侵,遂修筑城防以屯兵,武城由此而得名。西汉初年始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去“东”字始称武城县,县名沿用至今。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武城隶属贝州,故武城又称“贝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3-02
夏津
春秋时期即为“齐晋会盟之要津”。至今西汉置SHU县,治所遗址在今平原县西南境;又别置信乡县于今夏津县西境 (顺帝时改信乡为平安县),2县同属清河郡。东汉 县属清河国,废平安县。
北魏 县属东清河郡。北齐废 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复置 县,又析清河县置夏津县,其治所在今夏津镇北15公里新盛店镇。大业初废夏津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 复置,九年再省。天宝元年(742年)改 县为夏津县,属清河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河郡改称贝州。
北宋、金夏津县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七年(1270年)改属高唐州。
明属东昌府高唐州。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属临清直隶州。
  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道制废止,直属
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9年9月始建抗日民主政府,
1940年4月属鲁西行政区第三专区(即鲁西北专区) 。1944年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
同年6月改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六专区。1945年11月属冀南第二专区(亦名夏津专区) 。
1949年8月,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2年10月,划归山东省,属德州专区。1956年2月
属聊城专区。 同年3月恩县撤销,其西南部14个乡78个村划入夏津县。1958年10月武
城县并入夏津, 1961年10月原武城县辖区析出复置。 1961年10月, 复属德州专区
(1967年改称德州地区)。1994年12月属德州市(地区级)。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3-02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 4280多年。《尚书 ? 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 (前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岸聚居,渔猎拓荒,繁衍生息。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平恩侯国,治在今邱城西,属冀州魏郡。继而更名延平县、平恩县、平恩镇。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丘县,清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726.1.29)上谕,为避孔丘之讳,加“阝”为邱。先后隶属冀州广平郡、武安郡、沼州、山东堂邑、东昌路(府)、临清直隶州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初隶鲁西北,后归冀南区。1944年5月26日,邱县全境解放,8月县治北迁马头镇。建国后一直隶属邯郸市(专区、地区)管辖。

  邱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名源于平丘山。《山海经》叙:“平丘在三桑东,爱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粗、甘华、百果所生。” 《山海经校注》云: “其地望在国之东北方,颛顼葬其近,犹神丘,沃野、乐园之属。”邱县虽为袖珍小县,然自古被称为“形胜之地”。商周时即位居南北水陆交通要冲。黄河上古有大梁横水,史称巨桥,为中国。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