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87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04):青州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06
青州府:冲,繁,难。登莱青胶道治所。副都统驻。领安东卫,州一,县十三。雍正中,莒直隶,割蒙阴、沂水、日照,寻降并属沂,增置博山。乾隆七年卫省。西距省治三百三十里。广二百七十五里,袤三百九十里。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十五分。京师偏东二度十二分。领县十一。

益都冲,繁,难。倚。东:箕山。西:金山。西北:尧山。西南:淄水自博山入,右合仁河,东北迳稷山,其西时水,并入临淄。又西,涝淄河,入新城。西南:石膏山,与城南云门并,即逢山。水经注“洋水出其东南,入临朐”者。石沟水亦曰石膏,其东北贯城者曰南阳水,右合建德水,东南巨洋水,今洱河,自临朐入合之。折东北,右纳康浪水、洗耳河、尧水,其西跃龙河,地理志“为山,浊水出”,俗北阳河,迳高柳村,并入寿光。县丞驻金岭镇。青社驿。

博山简。府西南百八十里。明兵备副使治所。雍正二年改置,割淄、莱地益之。博山东南五十里,岳阳城。东:荆山。西南:原山;长城岭,陇水出,水经注“古袁水”,合白洋河,北迳城西,合倒流泉、沙沟河入淄川。南有淄河,自莱芜入,东迳石马山、莱芜谷,迤北,右合泉河,圣水,出金鸡山口,入益都镇。

临淄简。府西北五十五里。西南:弇中峪。西:葵丘。南有淄水自益都入,水经注,迳牛山西,其北营丘,东得天齐水口,又北迳管仲墓,至城东,迳雪宫西高敬仲墓东入乐安。西南:时水自益都分入而合,北迳杜山,右合澅水及系水、京水,又北折西,一曰乌河,即乾时,入新城。西北:渑水,亦汉溱,分入乐安、博兴。周礼“其浸菑时”。东南:鼎足山,地理志“菟头,女水出”,北迳故酅亭,伏,至汉东安平故城复出。

博兴简。府西北百十里。西南:小清河、支脉沟自高苑入,并淤。今自马踏湖纳新城涝淄水,左得小清故道,故亦曰小清河。又东为会城泊,水经注“平州坑右纳汉溱”,即渑水,出为预备河,并入乐安。冶城河,堙。有纯化镇。

高苑简。府西北百五十里。南有小清河,自新城入,至军张闸,右得故道,左为支脉沟,俗岔河,东入博兴。田镇,横所居。

乐安冲,繁。府北少东九十里。海,东北百三十里,自利津迤东南为淄河口,有小清、支脉沟自博兴入之。一故道至寿光界,今小清入。西北其富民河亦入焉,右会淄水,缘其界,其女水入,分流折东并入之。西南:渑水自临淄错入,亦仍入之。乐安、高家港镇。塘头寨。

寿光冲,繁,难。府东北六十里。海,东北百四十里,自乐安迤东南为淄河门。西南,清水泊,古钜定,有盐城,汇益都跃龙、王钦、北阳河,临淄女水、小清古?渎。又东南,洱河口水,南自益都入,迳剧故城,古纪国,又北迳黑家泊,又东南至濰。东南:尧河,亦自益都入,迳故乐城。南丹河自昌乐入,迳斟灌国。其桂河入,迳故乐望。广陵、侯镇。

临朐简。府南少东四十五里。朐山,东二里。西:逢山。东南:大弁。西南:八旗、嵩山、大岘。其关一,曰穆陵,有巡司。地理志,硃虚东泰山,今沂山,汶水出其东,东北左合英山水,入安丘。其北虚水、西丹水并从之。巨洋水出其西北,迳月明崖,右合龙门、南丹,左略逯、冶泉,迳城东,又北迳委粟山,左纳石膏水,入益都。其东康浪水、洗耳河、尧水从之。

安丘繁,难。府东南百六十里。安丘山,西南十五里,即今牟山,所谓牟娄,古牟夷国。又西南:刘山、峿山、书院。东北:担山。南有峿水,自莒入,左合淇河、雹泉河,东入诸城。东南:濰水,自诸城入,迳砺阜山,左合小峿水,侧有盖公山,又北缘昌邑界复入,迳岞山入濰。汶水西自临朐入,左合金山,右合牛沭山水,水经注“东北迳汉故郚城北、管宁冢东、孙嵩墓东、柴阜山西”,今右合灵水,又侧城东北迳汉故淳于,从之。镇:李丈。景芝,县丞驻。

昌乐冲,繁。府东七十里。东:弧山。南:乔山。东南:丛角,小汶河出,入安丘。塔山,水经注覆甑,溉水出。其西,孝义河。西南:擂鼓,白狼河出,东迳后魏故营陵。东南:方山,虞河出。并入濰。其北麓,桂河出,其西麓,东丹水出,西丹水自朐来入会,迳北郝集,丹硃墓在焉。其西:尧水,自益都缘界,并北入寿光。丹河镇。铁路。

诸城冲,繁,难。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南:琅邪山、云母、烽火。南:黄山。西南:马耳;九仙山,潮河出,会北源石河峪水,迳故梁乡,入日照,达于海。海又东为宋家河口,距城百二十里,黄山河入。又东,徐家港,纪里河纳白马河入。又东,崔家溜口,东南横河东源自胶入,会西源入。其外,沐官岛。又东,鸭岛。迤北,斋堂岛。又北,龙潭口;琅邪台在焉。至莒界,濰水入。西南:涓水,纳白纳河,自其右注之,左纳西商沟河。又东迳白玉山,右合扶淇水,至城北。折北,右合卢水,地理志“横故山,久台出”。密水,迳巴山入高密。其东五龙河,其西长干沟,又西浯水自安丘入,迳汉故平昌,合荆水,并从之。信阳、龙湾、普庆、芝盘镇。南信巡司。药沟驿。

注:今分属淄博、潍坊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10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06
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秦统一天下,置齐郡。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称青州城。东汉至三国间,青州城为东方之重镇。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

  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

  宋为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

  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

  民国时期,撤消青州府,益都县直属山东省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仍称益都县。1986年改称青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06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的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当时,系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淄博特委时开始的。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地区,至此,淄博才正式成为政区名称。9月,淄博特区撤销。1946年1月,二次成立淄博特区,同年7月又撤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专署机关驻博山。1947年7月,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1953年,淄博专区又改为淄博工矿特区。1955年3月,淄博工矿特区改为淄博市,为省辖市,市级机关驻博山。
    1959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合并组建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市。
    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恢复为省辖市。市级机关由博山迁到张店。1月10日,恢复淄博市为省辖市。中共淄博市委、市人委机关于国庆节前由博山移驻张店,10月1日开始办公。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06
博山区即过去的博山县。博山县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县治曾名颜神、颜神店、颜神镇。颜神一名的由来,因“齐国西南郊长城岭下之北鄙,有孝妇颜文姜居岭下,殁而有神,故后世目其地为颜神。”据考,博山县命名的含义,一是具有多山之意,二是县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县。春秋时期,博山地属马陉邑。战国时期其地隶属齐郡。秦置济北郡赢县,其地属之。汉属泰山郡莱芜县,其北境部分地区属济南郡般阳县。三国魏南境仍属兖州泰山郡莱芜县,北境属济南国地。晋因魏制。南朝宋侨置清河郡绎幕县。北魏因之,改清河郡为东清河郡,改绎幕县为绎姑县。北齐其地并入东平原郡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州县,归属齐郡。唐、宋、金时,博山一直隶属淄州淄川县。元至元二年(1265年)颜神划归益都路益都县,改名为颜神镇。明属青州府益都县。清初因明制,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县,仍属青州府辖。1914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道废,属山东省。
  1939年9月建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4县边区联合办事处领导。1940年划归泰山区。1941年将博山县二区划归淄川县。1944年博山县属鲁山专署。1945年8月,博山第一次解放,县政府驻博山城,将划归淄川县的原博山县二区(1943年后改为原山区)划回,撤销鲁山专署,成立淄博特区,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属鲁中行署领导。同年9月,成立博山市,驻博山城。博山县政府移驻郭庄。同年底,淄博特区撤销,市、县合并,博山、淄川两县又划归泰山专署所辖。
  1946年1月,复建淄博特区.博山又恢复了市(县)建制,属淄博特区领导。同年7月,淄博特区撤销,博山、淄川两县并入鲁中区.属泰专区所辖。1948年3月,重新成立淄博特区,直属鲁中南区,并设淄博专员公署,驻博山城。博山县政府驻源泉。1949年7月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工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设专员公署,博山县属之。1950年5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最二淄博专区,博山县隶属淄博专区。1951年5月博山县划出9个区中的一、二、三、四区,建立淄博市.驻博山城。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改为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为淄博市辖区之一。1956年博山区辖11个办事处,2个乡。
  1958年10月全区划为11个公社1963年划为18个公社。1981年辖2个镇,16个公社1982年11月改划为4个街道办事处,13个公社。83年底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12个公社,1个乡1984年2月撤销公社建制,设置4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12个乡。1986年辖4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9个乡。
  1992年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1994年辖2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3个乡。1996年辖2街道办事处,12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06
临淄是上古时期的爽鸠氏之墟。虞夏时以季药氏为首,商朝以逢伯陵为首,都以爽鸠氏之墟因袭而治。殷商时,临淄这一带就称"齐",《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标注"齐"为城邑。郭沫若也认为,齐国之所以称齐是沿袭旧称,"齐当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更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卜辞通纂》)。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立,姜太公(吕尚)受封齐地,开拓疆域,建立齐国,都治营丘。由于东方莱夷西争营立而国事不宁,齐六世胡公静迁都薄姑(今博兴境内)。公元前859年,其弟献公杀胡公自立,复都营丘。因其城紧傍淄河,故更名临淄。临淄初辖四邑,其西袁委邑、棘邑(亦称画、音淮)、渠丘邑,其东原为纪国*邑,公元前691年(鲁庄公三年),纪季以*归于齐,改称安平。公元前386年,大夫田和废康公自立为齐候,史称田齐。公元前284年(齐*王十七年),燕、赵、韩、魏、秦王国联合伐齐,齐*王困居莒城,临淄归燕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击败燕军,尽复齐国失地,立襄王法章,迁都临淄。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国,始设临淄县,属齐郡。县、那皆以临淄故城为治所。

秦楚之际,项羽分齐为三国,临淄为齐国,田都等七王都治临淄;楚汉交兵期间,韩信破齐,据临淄,封为齐王。

两汉时期,郡县与封国并存。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封皇子刘肥为齐王,以临淄为首府,初辖胶东等70余城。至元狩六年武帝封子刘闳为齐怀王止,前后七五都治临淄。其间,袁娄邑并入临淄;渠丘邑置西安县,领属棘邑;安平邑,改称东安平,属淄川国统辖;西安平由临淄和西安县分治。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临淄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公元 25年(东汉建武元年),刘秀灭王莽,复名临淄,再建齐王国。自哀王刘章至王承止,前后六王都治临淄。

三国时期,临淄为魏地,设县,属青州齐郡。县、郡、州皆以临淄为治所。此时,临淄与昌国(张店区东部)之间地带,析立新汶县,属齐郡。

晋废新汶,临淄再复齐王都,司马攸及其子同王治此。青州、齐郡亦寄于此。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广县并入临淄,治所徙广固城。十六国时期,临淄先后属后起、前燕、前泰、后秦。晋灭后奏,改青州为幽州。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附郭首邑,属燕都尹。

南北朝时期。宋、北魏、北齐先后皆置临淄县,属青州齐郡。公元420年,临淄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那;西北境始立高阳县,属高阳郡。其间,临淄县移治东阳城(今益都北关),齐郡仍治临淄城。公元月6年(北齐天保七年)临淄并入高阳县,东阳城则入益都县。

隋朝,初沿北齐旧制。公元596年(开直十六年),撤高阳县,设临淄、*水二县,属青州。公元605年,*水并入临淄县,属北海郡。

唐朝,设临淄县,属河南道青州。

五代十国时期,仍沿唐制。

宋、金时期,皆置临淄县。宋属京东东路青州;金属山东东路益都府。

元朝、设临淄县,属益都路。公元 1266年,并益都县。

公元1278年,复置临淄县。元代,故城圮废,于旧城南隅建新城。

明、清两代,临淄均属青州府。

民国初年,临淄属胶东道。公元1927年废道,隶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临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渤海革命根据地之一。1939年7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临淄东部曾划入益寿临广四边县。与此同时,日伪也相继盘踞县城,在其占领区内建立伪政权。1948年3月,人民政府进驻临淄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设临淄县,属清河专区。1950年5月划归淄博专区。7953年7月划归昌潍专区。 1958年10月,并入益都县。1962年1月,恢复临淄县。1970年1月,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1974年10月,临淄区政府机关迁驻辛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06
博兴县历史悠久,春秋时置博昌邑;战国置博昌县。据《十三州志》记载:“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续山东考古录》载:“汉志博昌下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臣瓒曰,从东莱至博昌,经历宿水不得至也,取其嘉名耳。”《汉书.地理志》载:县势平,故曰博昌。《续山东考古录》载:“五代唐改博昌为博兴。”五代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讳,改博昌为博兴,历代沿用至今。

二、博兴县政区沿革简况

在少昊时,属爽鸠氏国;尧、舜、禹、夏时属季荝氏国;商初属逢伯陵国,后属蒲姑氏国。西周初,居地封太公望为齐国。春秋置博昌邑与乐安邑。战国始置博昌县与乐安县。西汉时期,今县境内为六县一国:县境东部为利县,利县以西为博昌县,县境南部为延乡侯国,县境西南部为高昌县,县境中部为乐安县,乐安以北为千乘县,县境北部沿黄地区为湿沃县。诸县中除利县属齐郡,湿沃县属北海郡外,其余皆属青州千乘郡。东汉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郡为乐安郡(后改“国”复改郡),今博兴县境内并为五县: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湿沃县,属青州乐安国。三国北魏时期,千乘县并入湿沃县,今县境内为四县:即博昌县、乐安县、利县和湿沃县。属青州乐安国。晋代,境内并为博昌县(省乐安县入之)、利县,属青州乐安郡。南朝宋,博昌县移置今寿光县,县境内置乐陵县、阳信县。北朝魏置般县,均属青州总管府乐陵郡。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复置博昌县(治所在博昌故城)。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置新河县,大业初年废,并入博昌县。属青州北海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原博昌县俱属乘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乘州,新河、乐安两县并入博昌县。此时,今县境内除北部沿黄为湿沃县外,大部地区为博昌县,属河南道青州府。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博昌县治所移于乐安故城,即今县城。五代时期,五代梁沿袭唐代建置,五代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博兴县属京东东路青州府。金代,博兴县改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初,升博兴县为博兴州。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尉司益都路总管府。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初沿袭明制,后改属山东省登莱青胶道青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四年(1915年),改属济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国民党鲁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5月属中共清河区行政专员公署;1940年12月属中共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1938年属日伪鲁北道;1940年属日伪青州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国民党鲁北办事处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3月属中共渤海区行政公署五专署;1945年10月属中共渤海区行政公署三专署;1949年6月属中共渤海区行政公署清河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渤海行政公署清河专员公署;1950年5月改属惠民专员公署;1958年9月桓台、齐东两县并入,博兴县改属淄博专员公署;1961年8月桓台县分出,原齐东县划归高青县,博兴县改属惠民专员公署;1967年2月改属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4月改属滨州地区行政公署;2001年1月改属滨州市人民政府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06
从广饶县境内古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远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境内就有人类居住、繁衍。

  《左传 昭公二十年》载:晏婴对齐景公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艹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即姜太公吕望)因之。”据此,上古时代,今广饶县境属爽鸠氏的居地,夏代至殷末,为季则艹氏、逢伯陵和蒲姑氏居地,西周时,为姜太公封地--齐国的辖地,春秋、战国时期,县境仍属齐国。

  秦代实行郡县制,分山东之国凡七,泰山之北为齐郡,县境属齐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置广饶县,此广饶县名之始。西汉时,今县境为齐、千乘两郡属地。据《汉书@地理志》齐郡领县十二,千乘郡领县十五。县境在齐郡者有广饶、钜定及利县的东部,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东部。因此,西汉时,今广饶县境为两郡五县之属地,即:南部广饶县、西部利县、中部钜定县属齐郡,东北部琅槐县、西北部千乘县属千乘郡。

  广饶县,故城(一说为古乐安城)址在今城北二十里许。后为侯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封甾艹川靖王之子刘国为广饶侯。

  利县,故城在今城西北二十余里的利城村(属博兴)东。

  钜定县,故城在今城东北四十里巨淀湖西北。《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耕于钜定,即此。

  琅槐县,故城在今城东北七十余里。

  王莽时,县境属建信郡。

  东汉时,广饶、钜定、琅槐三县俱废,将其地分为利、益、博昌三县,属乐安国。

  三国时,县境属青州齐郡,归魏国所辖。

  至晋,复置广饶县,属齐国。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 ,青州没于汉刘聪,东晋时,后赵石勒、燕慕容广鬼、后燕慕容垂相继占据;至南朝宋,刘裕曾于此置乐安郡,不久即入于北魏,仍为乐安郡,属青州。

  至隋,罢郡为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移千乘于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另据清光绪《山东通志》载,南北朝时,南朝刘宋即徙千乘于钜定故城。千乘之名始于战国,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而得名。

  至唐,于千乘县置乘州,县为属。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 ,废乘州,县境属青州都督府。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青州为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 ,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道改为军,青州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

  五代时,梁、唐、晋、汉、周共53年,县境一直隶属于平卢军。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罢军使,复称州,平卢军仍改称青州,县境仍属青州。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占据青州后,县境被伪齐刘豫统治8年。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千乘为乐安,属益都府。自此,历经元、明、清各朝至民国初年,县名与境域及隶属均无大的变更。

  中华民国初期,厘定官制,首废府,另设道尹为承转机关。民国2年(1913年) ,置胶东道,乐安县为属。民国3年 (1914年) 1月30日,政府改定全国重复县名,依照“凡两县同名,存其先置,新名从旧,仍还故称”的原则,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在《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中,乐安县存废理由是:江西省乐安县相沿较久,拟存;山东省乐安县,金时因千乘改名,迄今仍之。查该县旧为汉广饶县, 至隋时始省去, 拟即定名广饶县。 由是复名广饶县, 隶属胶东道。民国14年(1925年)改属淄青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尹后,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广饶县有下列政权: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

  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行政办事处:民国28年(1939年)10月成立, 隶属清河专员公署,民国29年(1940年)4月撤销,民国31年(1942年)2月重建,隶属清东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1942年)8月,改称四边县政府,隶属未变;民国33年(1944年)2月,隶属渤海行政区主任公署五专署。

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9年(1940年) 4月建立,隶属清河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2月, 改属清东分区办事处。民国30年 (1941年) 6月,改属清东专署。民国31年(1942年)2月,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撤销。

广北县行政公署:民国30年(1941年) 1月建立,隶属清中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1943年)2月,改称广北县政府,隶属清中办事处。民国33年(1944年)2月,隶属渤海区五专署。

  二、国民党县政府。民国26年(1937年)12月,国民党政府县长周义章敛库存现款潜逃,一时政权无主 。民国27年(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保安十六旅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8年(1939年) 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饶城,国民党政府县长李寰秋及随员出逃。

  附:日伪政权。民国28年(1939年) 2月,侵占广饶城的日军组织伪广饶县政府,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

  解放战争时期,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民国35年、36年(1946年、1947年),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曾两次进占,均立足未稳。

  新中国成立后, 广饶县属渤海区清河专员公署。1950年5月,广饶县隶属惠民专区。 1958年10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广饶县归属。1961年1月,惠民专区分立,广饶县仍归属惠民专区。

  1983年8月30日,广饶县划归东营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06
寿光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150多处,汉字鼻祖仓颉曾在这里创造了象形文家,秦皇赢政曾在此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世界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求》的作者贾思勰,诞生于此,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市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西汉,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曾改名“翼平亭”)。东汉时,寿光县属青州乐安国。三国魏时,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大业初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中华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14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17年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两个县级政权。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一个是国民党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另外,日本侵略军也扶植汪伪建立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有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于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06
临朐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境内有大汶口文化遗址5处,龙山文化遗址58处。旧志载,黄帝曾登封沂山,帝尧之子丹朱曾封于丹水。夏为季荝氏封地。商为逄伯陵封地。西周为缾(骈)邑,为纪国所辖。春秋,今县境置缾邑、东阳邑;战国为朐邑,齐国所辖,为齐相管仲封地。秦,境内无县治,今县境大部属临淄郡,南部属琅琊郡。西汉设有临朐、朱虚、挍3县和缾、临原2个侯国;东汉,今县境有临朐、朱虚2县。三国魏晋,境内仍设临朐、朱虚2县,初临朐属徐州东莞郡、朱虚属青州城阳郡,后同属东莞郡;南北朝时期,境内设昌国、朱虚、般阳、西安、安平5县。隋朝将各县统一为临朐县。唐、宋属青州,元朝属益都路,明、清属青州府。民国初,属胶东道,1925年改属淄青道,1927年直属山东省。1949年属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更名潍坊地区,1983年改称潍坊市,临朐顺次属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06
 安丘古称渠丘,春秋时得名,时属莒国,莒子朱封于此地,称渠丘公。《左传》:“鲁成公八年,晋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于莒,与渠丘公立于地上”,即此。其地,处鲁中山区东北边缘的低山丘陵延伸地带,山丘起伏,河谷纵横。渠丘城邑,南依埠岭,岭自城南迤东折北,绕城半周,北临汶河,河自西南蜿蜒东北。整个城邑可谓在山环水抱之中,渠丘即以此种地形取名。
  安丘一名,源于渠丘。
  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后渠丘之地又归于齐,公元前221年统一于秦。在楚汉战争中,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汉将韩信与楚将龙且于县东境夹潍水一战,斩龙且,统一了齐地。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些巩固封建政权的措施。据《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年表载: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作战有功的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汉王朝所以将渠丘改为安丘而不用旧名,是因渠丘地处东方边陲,远离京师长安,不易控制,而且其地东枕潍水,西有汶河,冈峦起伏,形势严固,为齐之东卫要地,封将军为侯在此镇守,既可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基础,迅速安定封建秩序,又符合战乱之后人心思安的现实,故取名安丘。
  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县时,仍以安丘为名。在以后的朝代更替中,虽曾九易其名,但最终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复名安丘,沿用至今。-- 摘自《安丘县志》1992年版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3-06
昌乐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据史书记载,“黄帝记方制天下,立为万国。”颛顼之所建,帝喾之所授,创建九州。少昊时爽鸠氏居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吴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li);汤时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于营丘。”
周武王封辅佐自己灭商有功的姜太公于齐,建都于此。即史书所记:“周,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渔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太公系武王灭商之功臣和大恩人,自然封之于最繁荣昌盛的之地,太公既被封于此,足见其营丘地在当时富庶与繁荣。然,当时东有莱国袭扰,近有纪国威胁,营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齐“通商工业,便渔盐之利(《史记》语)使齐很快昌盛,富强起事,修建了当时颇具规模的营丘城。城类燕京制度,分内外两城。城垣呈方形,东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长约4.5公里,现存部分残墙,基宽30米,墙高6米,为夹板夯筑而成。遗存还有汉隐士逄萌墓碑、窦公渠碑及大量汉砖等。营丘古城,春秋称缘陵,西汉称营陵,曾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复撤。
姜太公治齐,又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称胡公,胡公迁都薄姑。周历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齐哀公的舅父(名山)率营丘人袭薄姑,杀胡公,自立后国君,称献公,把国都迁至临淄。
营丘,后改称缘陵,营陵,北海等,几经更易,发展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3-06
诸城春秋时为鲁之诸邑。

  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冬,鲁国在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之南城诸,取名诸邑(故址在今枳沟镇乔庄)。

  战国时,市境分属齐、鲁。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楚灭鲁,鲁地入楚,然境内除齐长城以南少数地区归楚外,余大部地区先已属齐。

  秦行郡县制,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琅琊郡,市境属琅琊郡(郡治琅琊)。

  诸城置县始于西汉初年。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为东武侯。吕后七年(前181),置东武县,因境内有东武山故名。同时,境内并置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元封五年(前106),琅琊郡移治东武,境内各县皆属琅琊郡,辖於徐州刺史部。

  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琅琊郡为填夷,东武为祥善,诸县为诸并,平昌为养信,横县为令邱。淮阳王更始元年(23)九月,王莽被杀,郡县恢复旧名。

  东汉建初五年(80),改琅琊郡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县北)。东武县、诸县属琅琊国,平昌县属北海国。撤横县、昌县、石泉县。

  三国曹魏,复改琅琊国为郡,新置城阳郡(治东武)、平昌郡(治昌安),东武县属城阳郡,诸县属琅琊郡,平昌县属平昌郡。平昌郡旋废,平昌县改属城阳郡。

  西晋泰始中(269-271),东武、诸、平昌三县俱属城阳郡(郡治迁莒)。太康十年(289),东武县、诸县改属东莞郡(郡治东莞),辖於徐州。元康十年(300),废城阳郡,平昌县改属青州高密国。

  刘宋,分东武县、平昌县属平昌郡,辖於青州,诸县属东莞郡,辖於徐州。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东武郡,治姑幕(今安丘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同年,分东武县南境置扶淇县,属东武郡。

  北齐,废东武郡,移高密郡治于东武。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并入东武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高密郡。开皇五年(585),改胶州为密州,治东武。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县西南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县属密州,仍为密州治。大业三年(607),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属之,并为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密郡为密州;天宝元年(742),改密州为高密郡;乾元五年(758),复为密州。县因变随属,互为治所。

  五代天祐四年(907),县属后梁。龙德元年(921),改密州为胶源。龙德三年(923),后梁亡,县属后唐,复改胶源为密州。清泰三年(936),后唐亡,县属后晋。开运三年(946),后晋亡,县属后汉。乾祐四年(951),后汉亡,县属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亡。五代十国历经53年,至此终止,诸城县始归於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密州为防御州。开宝五年(972)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秋八月降为防御。开宝六年(973),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诸城皆属之并为治。

  金,诸城县属山东东路密州治。密州仍为安化军。

  元,诸城县仍为密州治,辖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

  明洪武二年(1369),省密州,即密州治为诸城县治,隶属青州府。

  清袭明制,诸城县仍属青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诸城独立。民国二年(1913),废府设道,诸城属胶东道。民国29年(1940),裁胶东道,设莱潍道,诸城改属莱潍道,暂由沂州道管辖。至民国30年(1941)3月,始归莱潍道管辖。民国34年(1945),诸城属山东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1938年2月4日,日寇侵略诸城,市境沦为敌占区。

  1943年7月下旬,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滨海专区滨北行署。此后,境内相继建立诸莒边县、诸胶边县、潍东县等抗日民主政权,均隶属于滨北行署。

  1945年9月9日,诸城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属滨海行政公署滨北专区。1946年7月,改属胶东行署滨北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城县先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改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7月属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属潍坊市。

  1987年7月1日,撤销诸城县,建立诸城市。诸城市为县级市,直属山东省,潍坊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3-1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