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20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19):武昌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13
武昌府:要,冲,难。隶盐法武昌道。明为湖广布政使司治。康熙三年为湖北布政司治。湖广总督及湖北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督粮道驻。广五百三十二里,袤四百七十二里。北极高三十度三十三分,京师偏西二度十四分。领州一,县九。

江夏要,冲,繁,难。倚。其名山:荆山、内方、大别。城内黄鹄山,亦名黄鹤山。与城北隅凤凰山,俱置砲台。东有洪山,一名东山,百战地也。西临大江,雄据东南上游,有险无蔽。大江自嘉鱼,迳城西北入武昌,光绪中,沿江岸建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各局。西南:金水,一曰涂水,自咸宁来,汇为斧头湖,北至金口入江。有金口镇巡司。南:南湖,通大江,今为军屯重地。西南:鲇鱼套、南山坡二巡司。东北:浒黄洲废司。西:长江关。有将台、东湖、山坡、土桥四驿。

武昌(鄂州)难。府东一百八十里。南:黄龙。西:樊山。东:石门。有长港,即樊港,纳县南诸湖水,迳樊口入江。大江自江夏来,东北流,迳县北入大冶。西:芦洲。东:安乐矶。西南:金牛镇,县东金子矶巡司移驻此。西:白湖镇巡司,后移葛仙镇。有华容驿。

嘉鱼简,难。府西南一百五十里。城西鱼岳山。东南:阴山。东北:赤壁。南:白云。大江自湖南临湘入,右迳陆口入江夏。陆水自南来会,迳嘉鱼口,有太平、岳公诸湖水流合焉。簰洲、石头口二镇,有巡司。有驿。

蒲圻冲,难。府西南三百六十里。城内叠秀山。西:茅山。东:黄葛。西北:竹山、茗山。西南:羊楼洞。白鹿山,荆港水出焉。南:陆水,一曰蒲圻河。东:赤马港,与荆港俱入焉。西南:新店。古大嶓水通黄盖湖,下流至嘉鱼石头港入江。有港口巡司。羊楼洞废司。港口、官塘二驿。凤山废驿。铁路。

咸宁冲。府东南二百四十里。东:东高山。西:钴鉧。东南:相山。南:桃花尖山。涂水出其西桃花泉,曰白枵港,与西源浚水岭减河会,又西北迳城南金镫山,始为涂水,西北合诸湖港水,入江夏。其北麓东水出,下流入武昌之樊港。又东杨埠桥水,源出石川畈,流合东水,即东水别源也。西有咸宁驿。雍正六年徙入。

崇阳繁,疲,难。府南三百六十里。西:岩头。北:葛仙。东:雨山。西南:龙泉山。陆水自通城县流入,曰崇阳河,右合梓木港,左合桂口港,至莎塘铺,流迳花山。至城南,又东折,西北迳仰莲山,又西北至壶头山,为崇阳洪,入蒲圻。有桂口巡司。

通城难。府西南五百里。九岭。西南:白面。东南:幕府山,陆水所出,一曰俊水,纳秀水入崇阳。南:黄龙山,新安港水出。东有鲤港,源出蓑荷洞,流合新安港,西入之。

兴国州繁。府东南三百八十里。南:阖闾。东:大坡。西:黄姑。北:大银山。西南:龙山。东北:大江自大冶入,又东入江西瑞昌境。富水自西流入,谓之富池口。有富池镇巡司。西南:龙港,北与富水合,移州东北黄颡口巡司驻之。有驿。

大冶难。府东南一百五十里。顺治二年自兴国州改隶。东:围炉。北:铁山。西南:铜绿。北:白雉山。光绪间鑛政大兴,铁冶之利甲于全省。东北:磁湖山,产磁石。东:西塞山,下有道士洑,矶临大江。旧设巡司,后移县北。大江,西北自武昌入,为黄石港,东南流入兴国州。有驿。

通山难。府南一百八十里。顺治二年自兴国州改隶。南:九宫山。顺治初,李自成为乡人击毙于此。东:沈水。西南:白羊,古青湓山,窝水出,亦曰通羊港,合湄港,自南流入。东南:黄梨山,宝石河出,合桐港,自西流入,东北至兴国州合流,谓之富水。东有黄泥垅旧司,后裁。

注:今析置鄂州、咸宁、黄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9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13
1986年12月,国务院核定颁布了3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以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著特色赫然榜上。翻开武汉的历史,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足而立。若论建城历史,武昌城最悠久,迄今她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桑历程。
  据考,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周仅二、三里“依山傍水、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因武昌古称夏口,故名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几经变迁。汉代设有沙羡(音夷)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称为沙羡县。后来因辖区扩大又改称汝南县。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在夏口设置郢州,并在夏口城的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遗址尚存。武昌在那时又称为郢城。
  齐梁时期,梁将曹景宗(后任郢州剌史)攻打郢城,在紫金山与小龟山北筑土石城堡,此堡北临沙湖,南距郢城约二里,后世称为“曹公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郢州称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于城内。自此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牛僧孺为武昌军节度使,改建鄂州城。这是武昌古城历史上继东吴孙权始建夏口城、刘宋时期修葺和扩建郢州城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改建。当时工程浩大、费时五年方告竣工。经过这次改建,原来的夯土结构改成甓砖结构,不仅大大增强了鄂州城的自身防卫能力,而且城池面积有所扩大,城北面接近沙湖,城南靠近紫阳湖。还革除了因过去土城不坚、每年需筹款修缮,导致官府借机暴敛民财、祸害百姓的弊政,堪称牛僧孺为官古代武昌时的一桩善举。
  武昌城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他将宋、元时的鄂州旧城向黄鹄山(今蛇山)两侧大大展开,蛇山自始包入城中。整个武昌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十分坚固,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环城挖护城河一道,河盘二丈余,水深一丈余。辟城门九座,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明嘉清十四年(1535年),都御史顾?重修武昌城,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门(辛亥革命后更名为起义门),改望泽门为望山门,竹?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清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中和门和宾阳门之间增辟一门,称通湘门。
  据《湖广图经志书》载,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1927年武昌城开始拆除,除保留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起义门一小段城墙未拆外,其余在1929年全部拆完。
  民国初期,孙中山在其所著《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等书中,对武昌的城市规划及发展有所论述。1912年至1949年,武汉共进行5次城市规划活动,其中1929年制定的《武汉特别市设计方案》、1945年的《武汉区域规划》对武昌城区人口、城市性质及市政建设等均有规划。此外武昌作为湖北省会城市,曾两次单独编制武昌市政工程建设计划。这些规划(计划)大都是在政府当局主持下,由各方面专家开展调查研究而提出的,有一定的科学性、真实性,不少规划思想、原则和功能分区的设想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所吸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13
武昌城也是一座具有革命意义的名城。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缩写。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历史上最为使人振聋发聩的一场大变革辛亥革命爆发。千年睡狮,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从武昌红楼到全国,从中国到世界,都为之振奋了辛亥革命的反清枪声划破长空,武昌首义一举成功。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漫漫长夜之后的黎明,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武昌记下了中国近代史中最光辉的一笔!1920年,武昌城又用重笔书写了光辉千秋的另一章。董必武、陈潭秋等早期共产党人在武昌建立了湖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等人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革命人才。中共“五大”开幕式就在陈潭秋任教的学校召开。1926年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为扫荡军阀、统一中国,北进途中攻打武昌,曾围城激战四十余天。现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湖北省军区院内)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就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为纪念这次战斗中牺牲的营长曹渊等191名官兵而修建的。198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陵园内修建了一座牌坊,邓小平同志题写上额“独立团烈士陵园”。1927年,毛泽东在武昌都府堤创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在此写作完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党的“八七会议”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邓颖超曾在武汉大学1区27号领导抗日斗争。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设在武昌昙华林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今十四中高中部教学楼),郭沫若任厅长,聚集了张光年、田汉、冼星海等全国文化左翼精英,使“三厅”成为高举抗日大旗的战斗堡垒。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13
江夏区历史悠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 始设沙羡县,县治涂口(今金口)。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称汝南县。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更名江夏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迁治郢城(今武昌)。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素有“楚天首县”之誉。初隶江汉道,1930年后隶湖北省第一专署。解放后1949年 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区成立,初隶大冶专区,1952年改隶孝感专区,1959年11月划归武汉市,1960年县治移于纸坊镇。1961年 4 月, 复隶孝感专区,1965年改隶咸宁专区,1975年 11 月划归武汉市辖,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属武汉市新型城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13
嘉鱼古名沙阳堡,因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得名。西晋太康元年设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0年并入武昌县。1961年复置,属孝感专区。1965年后属咸宁专区、地区,1998年属地级咸宁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13
咸宁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 商时期,咸宁属荆州域,春秋 战国时属楚地。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分楚地为四郡,咸宁隶属南郡。三国属吴之江夏郡。明 洪武九年(1376年)咸宁隶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中华民国废府立道,咸宁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鄂南行政专员公署。建国后,行政区划几经变更,1952年前,嘉鱼、赤壁属沔阳专区,其余的属大冶专区。1952年后并入黄冈、孝感两专区。1965年8月裁孝感专区,分设咸宁专区。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地级咸宁市1999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下辖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四县一市一区。

    咸宁市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唐朝黄巢、元末陈友谅等农民起义军曾以咸宁为军事要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张献忠在咸宁、嘉鱼、赤壁、通城、通山等地均有作战历史;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挥师鄂南;发生在咸宁市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歼灭吴佩孚部主力,取得北伐战争决定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之一,各县都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13
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县,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58年并入咸宁县。1959年复置,属武汉市。1960年再入咸宁县。1961年又复置,属孝感专区。1965年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蒲圻县,设立蒲圻市,为县级市。1998年6月11日,民政部(民行批[1998]22号)批复同意将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1998年由地级咸宁市代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13
崇阳历史悠久,迄今已历二千余年,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设下隽县,南北朝时期有上隽郡和隽州之称,唐天宝二年(743)称唐年县,五代时属吴,改名宗阳,后属南唐,仍称唐年,后梁称临夏,后晋称临江,至宋开宝八年(975)改名崇阳,一直至今。

春秋时期属楚,汉高祖五年始置下隽县,唐置唐年县,五代改为宗阳县,北宋开宝八年始名崇阳县,明清属湖北武昌府。1999年属咸宁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13
通城县,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201年)置下隽县,故简称“隽”。武帝时属长沙国。建武十三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隶之。三国时属吴,为周瑜封邑。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隶属上隽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夏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镇。五代杨行密(公元902-903年),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改为崇阳县,属鄂州。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3乡置通城县。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21年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通城解放后,属湖北省大冶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合县。1960年1月属武汉市。1960年12月,恢复通城县,乃属孝感专员公署。1965年8月属咸宁专员公署,今属咸宁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13
阳新县历史悠久,是全国有数的古县之一,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1912年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7月起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3-13
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置大冶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6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立阳大(阳新县、大冶)、鄂大(鄂城县、大冶)、大鄂(大冶、鄂城)政务委员会,属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1949年建国初,成立大冶专区,大冶县属之。1952年,大冶专区撤销,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仍属黄石市。

1994年2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29号)批复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5年元旦正式成立大冶市(县级),由黄石市代管。

公元967年,大冶建县,分永丰、宣化、安昌、四会四个乡。

1932年,全县分为十个区,下设六个堡,陈贵属第六区的小洪堡。1946年前后,全县分为三个区,五十个乡、三个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3-13
黄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设立的工业城市,是在原大冶县石黄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黄石市地在唐虞之世属三苗;夏商属荆州之域;周夷王七(公元前187)年,楚熊渠攻扬越后,市地沦为荆楚之鄂侯领地;秦隶江夏郡。汉高祖六(前201)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隶属江夏郡;三国时孙权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魏黄初二(221)年,孙权析下雉县置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县境内。唐哀帝天佑二(905)年,吴国武昌军节度使秦裴,在永兴县境内置青山场院;宋乾德五(967)年,南唐主李煜升青山场院为县,划武昌县三个乡与之合并,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县,黄石市地从此隶属大冶县。

黄石市沿江集镇道士洑成镇最早,其他依次是黄石港、湋源口、磁湖、石灰窑。1948年,大冶县将石灰窑、黄石港两镇合并成立石黄镇。1949年5月15日,石黄镇获得解放,后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将石黄镇和铁麓、申五、长乐和下章乡从大冶县划出,设置石灰窑工矿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同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湖北省石黄工矿特区人民政府,属大冶专署领导。1950年8月2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石黄工矿特区升为省辖市,定名“黄石市”。“黄石”一名,系由“黄石山”、“黄石港”等山、港演变而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有“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1959年1月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归黄石市管辖,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隶属黄石市。1994年2月18日,大冶撤县建市,定名“大冶市”,仍属黄石市。1996年12月17日,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出归黄石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3-13
古籍载,通山地域在战国时为楚地,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下雉县,三国属吴之武昌郡阳新县,隋改阳新为永兴,唐属鄂州永兴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南唐(遵北宋年号)始置通山县,以通羊、青山二镇各取一字命名,隶鄂州。开宝八年(975)属江南道。太平兴国元年(976)属荆湖北路永兴军,太平兴国二年属江南西道兴国军,太平兴国三年降为羊山镇,不久复为县。崇宁元年(1102)属江西路兴国军,南宋绍兴四年(1134)再次降为镇,翌年复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属江淮行省蕲黄道,至元十九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属湖广省兴国路。明洪武元年(1368)属兴国府,洪武九年(1376)属武昌府兴国州。清康熙三年(1664)属武昌府。

民国期间,本县始终属湖北省辖。元年(1912)属第一区,3年(1914)属江汉道,16年(1927)直属湖北省辖。1930年建苏埃政府时,属湘鄂赣省鄂东南苏区辖。21年(1932),国民县府属第二行政督察区,25年(1936)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1949年5月属大冶专署。1952年6月属孝感专区。1958年11月与崇阳、通城合并为崇阳县,1959年3月恢复通山县。1959年11月属武汉市,1962年5月复属孝感专区。1965年6月属咸宁地区。

区域演变   自宋建县至清,县域未发生大的变化。1929年东南革命根据地形成,经大冶中心县委决议,阳新所属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划归通山县辖。这一时期,苏维埃县府与国民县府并存,国民县府的辖域只限于楠林、城关、厦铺一线数点。1933年后,革命趋向低潮,苏区渐转向边缘山区,国民党政区扩展,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仍归旧新县辖。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阳新县的黄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厦与通山到的富有、横石潭大桥背等地,划为“大畈特别区”,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辖。1935年6月撤销特别区,各地复归原县辖。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日军在占领区建伪政权;伪省府将阳新县大畈区划归通山县辖。抗日战争胜利后,阳新、通山两县参政机关争议纷起,经省决议,大畈区仍归阳新县辖。

建国后,1950年3月大冶行署析出阳新县燕厦、大畈、黄沙等地划入通山。1954年南林区高桥乡的黄泥档、三界宕、张家、孙家、花红等村及雨山乡的廖家山村划归崇阳县。1955年3月,阳新县八区白果乡陈村划归通山县。1971年,通山县杉木、太平、东源等地划归阳新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3-13
鄂州
帝尧时为樊,夏朝时为鄂都,商朝时为鄂国,湖北省简称为“鄂”即原于此。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于公元221年迁都到这里,改鄂城为“武昌”,至今留下“吴王避暑宫”、“试剑石”等名胜古迹。公元229年孙权在此称帝,9月迁都于建业(今南京),鄂州于是成为吴国的西都,直到公元265年。自三国至清末,鄂州一直以“武昌”为名。民国初年改为鄂城。

鄂州市自西周时期开始称“鄂”以来,有近三千年的沿革历史。西周中叶,鄂国原位于今河南南阳北,称西鄂。鄂侯御方叛周,“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占领扬越,称东鄂,治所在今鄂州。这是本地称“鄂”的开始。西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63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至于鄂,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其时,鄂王以今鄂州市为政治经济中心,领地几乎包括今鄂南全境。鄂地后称鄂邑,治所在今大冶西畈,曾经为楚国的别都。春秋时期,鄂邑治所仍不失为“别都”的地位,鄂地为楚国产铜的重要基地。战国时,鄂邑曾经是鄂 君启的封地,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经济地位,而受到楚国的重视。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鄂邑属秦之南郡(南郡治所在今荆州)。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本地为鄂县,仍隶属南郡。县的治所在今鄂州市城区东。鄂县领域约有今鄂州、黄石、大冶、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山等市县和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汉代,鄂县属荆州江夏郡,郡的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西汉初,在鄂县境内分置了沙羡(今武汉市武昌区)、下雉(今阳新东南)二县。分县后的鄂县,在江夏郡所领十四县中,位列于第七。在东汉时,列于第十一。汉鄂县领域,约有今鄂州、黄石、大治三市和阳新县富水以北部分。

三国分立时,孙权于魏黄初二年(221年)自公安迁来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这是本地称“武昌”的开始。武昌县领域约有今鄂州、黄石、大冶三市。在武昌县城设武昌郡,管辖武昌、江夏、沙羡、下雉、兴国、柴桑(九江市西南)、寻阳(九江)七县。郡治、县治均在今城区。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即帝位于武昌。从此,武昌不仅是郡、县的治所,而且是孙吴的国都,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都城遗址至今尚明晰可见。

西晋时,本地仍然是武昌郡郡治所在,先属荆州,后属江州。其时,原属武昌郡的寻阳、柴桑二县先后分出,并合置为寻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县为武昌、鄂两县,鄂县治所在今大冶市西畈,两县隶属荆州武昌郡。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划属江州。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江州治所设在武昌(今鄂州)。

南朝宋、齐、梁,武昌、鄂两县领域和郡、县治所未变,刘宋时,武昌郡由原属江州改属郢州。州治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武昌昔日的重要地位,逐步由夏口取而代之。武昌虽仍为郡治,而领域逐渐缩小。到陈(557—589年),两县分设武昌、鄂、西陵三县,隶属北新州武昌郡,郡治所设在武昌(今鄂州),西陵治所在今黄石市境内。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州的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这是“鄂”字西移的开始。同年,撤武昌郡,并鄂、西陵入武昌县,隶属鄂州。唐元和元年(806年),鄂州设立军事建制,称为武昌军,军的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这是“武昌”之名西移的开始。其时,本地仍为武昌县。此时,武昌军城、武昌县城同时存在。故唐代诗人刘长卿之诗有“上下武昌城”之句。五代自后梁至周(907—960年),武昌县先后隶属扬吴鄂州、南唐鄂州。南唐李煜七年(967年),割武昌县三乡之地设大冶县(含今黄石市),武昌县和大冶县同属于鄂州。武昌县领域,东到西塞山,南至大幕山,西至梁子湖,北至长江。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武昌县隶属荆湖北路鄂州(江夏郡)。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因该名与鄂州的武昌军雷同,遂取“玉宝寿昌”之文,次年改名为寿昌军,领武昌县。这是本地称“寿昌”的开始。端平元年(1234年),废寿昌军,武昌县隶属鄂州(江夏郡)。嘉熙元年(1237年),武昌县又升为寿昌军,直隶武昌军节度。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寿昌军改名武昌散府,隶属鄂州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称武昌路,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西移的“武昌”之名由军事建制名称变成了行政区划名称。此时,武昌县隶属于湖北道武昌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46年),武昌路改为武昌府,武昌县隶属武昌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昌县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西塞山划属大冶县。清康熙三年(1664年),武昌县属湖北省武昌盐法道武昌府。在清代,长港两岸自樊口至芦席口(六十口)及芦州、粑铺,划为黄州卫屯地;月山为大冶飞地。

民国2年(1913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而武昌县却改名为寿昌县,至此,在本地沿用1692年的“武昌”二字,硬被江夏取代了。次年(1914年),因“寿昌”一名与淅江一县同名,寿昌县改名为鄂城县(因本境有鄂王城,故名鄂城)。这是本地称“鄂城”的开始。鄂城县领域未变,隶属湖北省鄂东道。1931年,鄂城县隶属湖北省江汉道。1932年,鄂城县隶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鄂南行政专员公署)。1936年,鄂城县隶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鄂东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城县隶属湖北省大冶专区(治所在今鄂州),黄州卫屯地、大冶月山飞地划属鄂城县。1953年,鄂城县隶属黄冈专区,鄂城县的高桥区划属咸宁,白沙乡划属黄石。1955年,鄂城县的晏公区、谈桥区的金牛镇划属大冶县,大冶县的汀祖、碧石渡划属鄂城县。1960年,武昌县治所从武汉市武昌区的傅家坡迁出搬到纸坊。直至1994年,该县才改为江夏区,隶属于武汉市。武汉市武昌区的“武昌”二字,一直沿用至今。因清代省会武昌是元代以前鄂州的治所,“鄂”字就成了湖北省的简称。1960年,鄂城撤县建市。1962年,鄂城又撤市复县。1965年,鄂城县隶属咸宁地区。1979年12月,鄂城划属黄冈地区,实行县、市分治。鄂城县辖农村二十四个人民公社和长港农场,鄂城市辖城区古楼、樊口两个街道办事处和石山人民公社。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合并鄂城县、鄂城市和黄冈县的黄州镇,取鄂城的“鄂”字和黄州的“州”字,成立湖北省辖鄂州市。市名“鄂州”又与古代隋开皇九年(589年)设立的“鄂州”(治所设在武汉市武昌区)巧合。1986年,鄂州的左岭镇划属武汉市洪山区。1987年,鄂州市的黄州区划属黄冈县,辖区内建制分设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区和一个副县级单位长港农场。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