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45阅读
  • 15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30):长沙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20
长沙府:冲,繁,难。巡抚治;布政、提学、提法三司,巡警、劝业、盐法、长宝四道同治。府隶之。明隶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中,偏沅巡抚自沅州徙驻,为省治。雍正二年改湖南巡抚。东北至京师三千五百八十五里。广一千里,袤五百九十里。北极高二十八度十三分。京师偏西三度四十分。领州一,县十一。

长沙冲,繁,难。倚。东:天井。西:谷山。北:罗洋、石宝、麻潭、智度、铜山。巨川则大江,洞庭湖汇湘、沅、资、澧入焉。湘江自湘潭、善化入,纳潦浒河及白沙河。又西北,右合下泥港,左桐树港,纳八曲河,迳铜官山,至靖港,为古新康江口。又西北,会乔口河,入湘阴。浏阳河在县南,源出大围山,西北流,经县界入湘。陶关在县西南。有乔头镇巡司。乔头、长沙二驿。长株铁路。
善化冲,繁,难。倚。南:昭山。西:岳麓。西北:金盘。东南:锡山,湘水在西,自湘潭入,西北流,左纳观音港,至瓦官口,靳江水从西南来注之。北过水陆洲,入于长沙。东:浏渭水自浏阳入,北合金塘港,至长沙入湘水。又西,卯江水,一名满官江,源出宁乡嵇架山,东北与螺陂河水合,入长沙,是为八曲河。南有暮云市废巡司。有驿。长株铁路。

湘潭冲,繁,难。府西南一百里。西:乌台。东:石潭。南:晓霞。东北:昭山,其下有昭潭。西北:韶山。西南:隐山。东南:凤凰山。湘水自衡山入,东南流,过晚洲,屈而北,硃亭港水注之。又东北,过淦田市,东与醴陵县界。又北,过空冷峡,又东北至于凿石浦。屈而西,涓水自西南来会。水迳县西易俗乡,又名曰易俗河。又北至湘河口,左合涟水。又东北过县治南,又西北为峨洲,入于善化。其西靳江水自宁乡入,迤东至善化入湘水。二镇:硃亭,县丞驻;下滠,旧有巡司,废。又永宁巡司亦废。黄茅巡司,乾隆二十六年置,后迁县东株洲市,更名。有南岸驿。有商埠,光绪三十一年奏开。有长株、株萍铁路。

湘阴冲,繁,难。府北一百二十里。北:黄陵。东:神鼎。东南:玉池。东北:汨罗山、玉笥山。西北:锡山。湘水在西,自长沙入,北合门泾江,又北流,西别出为濠河水,西北与资水分流,其合处曰临资口。其正渠又北至县治西南,白水江注之。又北过芦林潭,锡江水合濠河水自西来会。又北合汨水,西与湄水合。又西北会罗水,为汨罗江,西北流,歧为二,至屈潭复合。西北过屈罗戍南,分流注湘水。湘水西北至磊石山,入于洞庭湖。镇三:营田,萧婆、大荆。县丞治林子口。西北有营田巡司,后废。新市、大荆镇二巡司。湘阴、归义二驿。

宁乡冲。府西北一百里。南:石鼓。北:香林。东:天马。东南:嵇山。西:大溈山,溈水出,东南流,右纳黄绢水,左瑕溪,至双江口,流沙河水自西南来注之。又东北,左合玉堂江水,右乌江水,又东北至县治南,屈而东,会平江水,又东北入于长沙,为新康江。又有靳江水在县南,源出湘乡,迤东至湘潭入湘。有唐市镇。有驿。

浏阳繁,疲,难。府东一百五十里。西:洞阳山。北:道吾。东北:大光山。又大围山,浏水出,西南至双江口,小溪水自东来会。又过县治西南,浏渭水北流入焉。又西与小河水合,西北入于长沙。北:石柱峰,潦浒河出,西南流,屈西北至长沙为涝塘水。又南川水即澄潭江,自江西万载入,西南过江口入于醴陵,其下流是为渌水也。永兴、居仁二镇。梅子园一巡司,澄潭江,后迁县西永安市。

醴陵简。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北:小溈山。东:王乔。东南:大屏。西南:君子山。湘水渎自湘潭入。又南渌江水,有二源:北源曰南川水,自浏阳入,西南至双江口,萍水自南来会;水出江西萍乡县,是为南源。又西过县治南,右纳姜湾水,又西与铁江水合。水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于湘。有插岭关。渌口镇巡司及驿,与醴陵驿为二。株萍铁路。

益阳冲,难。府西北二百里。北:五溪山。南:小庐。西:修山。西北:紫云。西南:浮丘山。益阳江在南,一名茱萸江,即资水,自安化入,东合泥溪、沾溪、桃花江、志溪诸水,过县治南,别出为兰溪水。合乔江,东北流,北别出为甘溪,入沅江。东有乔江水,首受资水,自沅江入。西:西林港,歧为二,一东北入湘阴,一东南入长沙,皆合湘水。北有益水,出五溪山,东与甘溪水合,至沅江入资。有瓦湖镇。有驿。

湘乡冲,疲,难。府西南二百一十里。北:仙女山。东:东台。西:石佛。西北:灵羊。西南有大禹山。涟水一名湘乡河,自邵阳入,北合金竹水,又北与蓝田水会。东北流,左纳西阳水,屈东南至大江口,侧水合崖源水自西南来注。又东北过石鱼山东,青陂水南流合焉,东北至湘潭入湘水。虞塘、定胜二镇。县丞治永丰市。娄底巡司。明置武障,乾隆三年徙改。

攸繁,疲,难。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司空。东北:罗浮。西北:明月山。攸水在东,源出江西萍乡县西,合阳升江水,西南至县治东南入洣水。水自茶陵入,亦名曰茶陵江也。洣水又西与阴山江合,入衡山。东北有凤岭巡司,雍正十一年置。

安化简。府西二百六十里。东:移风。南:浮青。北:大峰。西北:小辰。西南:大熊山。山与新化接界。资水在西,一名邵河,自新化入。西北合渠水,屈东北流,过县治北,屈而东,敷溪水自南来注。又东纳善溪水,入于益阳。东南有蓝田水,亦自新化入,东北至湘乡入涟水。又归溪水,源出县西司徒岭,西南流,与湄江合。屈东南,至湘乡合蓝田水。

茶陵州繁,难。府东南四百八十里。西:云阳。东:皇雩。东北:景阳山,即茶山。洣水自酃入,亦曰茶陵江,西北流,右纳洮水,北过州治东,茶水自东北来注,又西北入攸。有视渡口巡司,治州南视渡关,后迁高冈南关。

注:今析置湘潭、株洲、益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7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20
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 长沙 有 人类 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 历史 进入 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公元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 龙山文化 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夏商周以前
商 周 及商周以前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传说始祖 炎帝 和 黄帝 都曾来过长沙。 司马迁 的《 史记 ·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 宋朝 罗泌的《路史》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即赏赐之意),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

长沙, 夏代 属古 三苗 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 诸侯 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
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人,长沙进入 青铜器时代 。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 石器 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 西周 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一种重要的松土工具)、铜插(即耙,用于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 1938年 宁乡 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 1959年 以来宁乡、 长沙县 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为 中国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东周 以后,进入 春秋时代 ,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 楚国 (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 战国 初期,越国灭 吴 ,楚越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睡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

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 铁器时代 ,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1000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 秦国 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前222年,秦国大将 王翦 帅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

秦汉时期
秦代的长沙郡
秦国 灭掉 楚国 ,在原楚 江南 之地设立“ 长沙郡 ”,之后就是 秦王朝 的诞生,长沙为 秦代36郡 之一,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 行政区域 载入史册。秦代 长沙郡 涵盖今湖南大部分、 湖北 以南、 江西 西北和 广东 的连县、 广西 的全州等地, 面积 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湘县为治所。

西汉时期长沙国与长沙王

秦朝 灭亡, 汉王朝 建立。 刘邦 称帝之后,公元 前202年 封 西汉王朝 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将湘县改名临湘县,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 湖南 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 诸侯 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 东汉 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公元 前202年 始封至公元 7年 废除,存在200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吴氏长沙国
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 水经注 》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

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自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即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5代,历时46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

刘氏长沙国
前158年 文帝 之子文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至此,疆域广阔的长沙国分离出南部另立桂阳郡和零陵郡。自前155年封地,到 前145年 ,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瞎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集、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

“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公元 8年 , 王莽 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

东汉长沙王、长沙国与临湘侯
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公元25年,原 西汉 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 刘秀 (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 洛阳 为都,史称 东汉 。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 26年 (建武二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 洞庭以南 的局势。到 29年 ,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 湖南 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 40年 (建武十六年)统一 中国 。长沙已早在 37年 ,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
湘州改制为湖南和长沙建制史上的标志。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长沙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三国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隋朝的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整个湘中地区,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从此直到清代长沙建置的规模。隋朝的统一,湖南重归统一的中央政权之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往来与联系不断加强,获得了一个广阔和相对安定的空间。

东吴长沙郡
三国 时期, 219年 孙权 夺取长沙至 279年 西晋 灭 吴 ,长沙属于孙吴之地。孙权称帝后湖南政区发生变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属当时的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临贺、天门、衡阳、湘东、昭陵10郡,隶属 荆州 。


257年 ,长沙东部为衡东郡(治所翻县,今 衡阳市 ),西部为衡阳郡(治所湘乡县今湘乡县西),益阳县南部之地析出新阳县(今 宁乡县 ),治所在沩水上游(今宁乡县横市镇一带),属于衡阳郡。

265年 ,长沙郡的安成县(今属 江西省 )和豫章、庐陵两郡几县设立安成郡,长沙郡瞎地进一步缩小,共辖临湘、测阳、恢、醒陵、罗、 吴昌(汉昌改)、建宁、下集、蒲沂等9县,包括今长沙、岳阳、株洲 3市地以及今属 湖北 的通城、崇阳、蒲沂3县(市)地。

三国时期的长沙郡,上有州(荆州),下有 县 、 乡 、里,为孙吴时代的行政体制。除行政长官外,长沙郡属诸曹的设置(官名)已经颇为全备,有掌“选署功劳”的功曹、管赋税的田户曹、管造船的船曹;有负责由贮租米、布帛的仓吏,收贮租钱的库吏。县以下的乡也设有属吏,简胺中就出现了“东乡劝农掺”、“南乡劝农撮”的名称。此外,还有“司马”、“关丞”、“仓田曹”、“录事”等。(资料来源:依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整理)。

西晋·南朝之湘州
西晋 统一中国后沿袭汉代分封制。 280年 (太康十年),晋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马乂为长沙王,以郡为国。西晋初期,长沙郡仍隶属荆州,以临湘为治所, 西晋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长沙郡下辖临湘、浏阳、巴陵(280年分罗县置,今 岳阳 、临湘地)、罗、吴昌、醴陵、建宁、攸、下隽、蒲沂等10县。280年,新阳县改名新康县,县治迁到今宁乡县治以西10里的冷水铺及万寿山一带。 299年 ,晋惠帝分巴陵、下隽、蒲沂等县设立建昌郡,长沙郡辖地又一度减少。
湘州的建立 :西晋后期,由于北方势力侵扰,西晋统治重心南移,荆湘地区更为重要。 307年 (永嘉元年),晋怀帝司马炽从荆州分出长沙、建昌、湘东、衡阳、邵陵、营阳、桂阳、零陵等8郡另立湘州,以临湘(今长沙)为治所。湘州的设立,是古代湖南政治军事上的一件大事。

隋朝的改制
577年 ,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 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废周称帝,建立 隋朝 。 589年 (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攻克建康,陈朝灭亡。从此自西晋灭亡以来长达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结束。

隋统一中国,对南朝的政治体制实行改革。地方行政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废除郡一级。隋文帝时,以长沙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
长沙郡废除,所辖的临湘县改为长沙县,并废浏阳、醴陵2县并入;
建宁县亦被废除,并入衡州(原湘东郡)的湘潭县。
隋炀帝时,进一步改制,废诸州总管府,裁并州县,改州为郡。潭州又改为长沙郡,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4县,以长沙县为郡治。

长沙县辖地包括今 长沙 、 望城 、 浏阳 、醴陵4县(市)地。区域大小大致与现今长沙市辖区相当。
衡山县为原衡阳郡所辖,后湘乡、湘西2县并入,包括今 湘潭市 城区及 湘潭 、衡山、湘乡、双峰、涟源、 宁乡 等县(市)地。
益阳县亦为原衡阳郡辖,后废新康县并入,包括今 益阳市 城区及 桃江 、新化、 安化 、 宁乡 、涟源等县市地。
邵阳县为原邵陵郡所辖,后废扶夷、都梁2县并人,包括今 邵阳市 及邵阳、邵东、新邵、新化、武冈、洞口、隆回、新宁、城步、涟源等县市地。
盛世潭州
李靖 平定萧梁, 621年 长沙归于 唐朝 。唐王朝地方行政仍沿袭 隋朝 州(郡)、县两级制。636年(贞观十年),唐全国为10道,潭州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唐增为15道,潭州属江南西道。

唐朝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将邵阳县划出,另立南梁(州),从长沙、益阳、衡山3县分别划置醴陵、新康(624年又归入益阳)、湘乡3县,南梁共辖6县。
潭州的县级区划也进行了调整
708年 (唐中宗景龙二年),分长沙县复置浏阳县,并将县治从居仁镇(令官渡镇)迁至今浏阳市所在地。
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衡山县改名湘潭县。潭州仍辖6县,即长沙、浏阳、醴陵、益阳、湘乡、湘潭,直至唐末。

621年湖湘初定,唐王朝在长沙设立潭州总管府,624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管辖潭、衡、永、郴、连、南梁、南营、南云8州军事(624年为7州,南云不在内)。潭州都督府是唐代前期湖南地区的最高军事机关,行政长官为都督,但往往兼任潭州刺史,实行军政合一体制。长沙唐中央政府湖南军事机构所在地,唐前期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全国各冲要之地设置军府,又称折冲府,直属中央。唐玄宗时改革军事,潭州设有桥口(今望城县乔口镇)和禄口(今株洲)、花石(在湘潭)守防。

唐代以前的长沙社会发展整体落后于中原地区,经过三国、两晋和南朝长达400年的经营开发,到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历任州(郡)县官的治理,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771年(大历六年)上任潭州刺史的张谓曾撰写了一篇《长沙土风碑铭》,唐代宗大历年间,诗人 杜甫 游长沙,曾写下了不少诗章,其《清明》一诗中有:“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干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齿膝”,也正是盛世长沙一日的写照。

湖南道治所
唐王朝 到 唐玄宗 时繁荣达顶峰,之后开始衰落,至“安史之乱”进入了它的中期,唐中期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764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衡州设置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辖衡、潭、邵、永、道5州; 768年 (大历三年),辖区也有所扩大,增加了郴、连2州,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长沙等地从原江南西道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即湖南道,“湖南”一词开始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

湖南观察使设立及迁治长沙,为朝廷稳定湖南局势采取重要措施,然而却引起了湖湘武将们的不满。安史之乱后,地方兵将大多骄横跋屋,不服驾驭,“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当时驻防长沙等地的正是这样一批骄兵悍将。至安史之乱之后,江南一带分裂割据渐涨,湖南一带斗争表现为湖南观察使与悍将骄兵的激烈冲突,而长沙正处于这一冲突的中心地带。 770年 (大历五年),湖南道迁治长沙仅仅2年之久,湖南兵马使臧即带领一班骄兵起而造乱,肆虐长沙,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灌,演出了一场“兵变”恶剧。发生于770—780年的长沙减价兵变和邵州王国良事件,即表明分裂割据势力已经在湖南兴起。

楚国王都
五代十国 时期,此时的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 马殷 建立的 楚国 ,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长沙即为其都城,至此长沙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马)楚国时代。马楚政权时期,马殷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长沙以及湖南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期间楚国与北方各个政权的贸易以茶叶为主,湖南的茶叶从此全国闻名。 参见: 五代十国·楚国

军阀割据
951年 ,南唐大将边镐灭 楚 , 湖南 重新回到军阀割据 南唐即以边镐为武安军节度使,驻节潭州; 952年 10月,刘言乘潭州民情怨愤之机,派王逵、周行逢家兵攻打潭州;南唐在长沙的统治仅一年,即烟消云散。

刘言占据湖南后,湖南的政治、军事重心一度从长沙移至今天的常德市; 953年 刘言被周行逢与王逵合谋囚杀。
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驻长沙;周行逢主政湖南之后力“矫前人之弊”,以严刑峻法处置悍将,整肃贪官,从此,沅湘间的战乱一度停息下来; 962年 10月(建隆三年九月),周行逢去世。 962年l 1月,张文表获知周去世消息起兵叛乱 随即以去朗州吊丧为名率兵直赴潭州,镇守潭州的廖简被杀于酒宴席上,占领了潭州。963年 宋朝 占领长沙。
宋代湖南路治所
963年宋军占领潭州,宋太祖规定潭、朗两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行奏事。”原武安军、武平军的建置废除,朗州作为湖南军事政治中心,“在潭州之上”的地位也随之消失了。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防止藩镇割据,规定州、郡长官必须由文臣担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改以前“太守、刺史和县令、县长”的称谓为“知×州(县)事”,简称知州(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20
997年 (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道为路,全国为15路。原湖南道改为荆湖南路,潭州为治所。真宗( 998年 —— 1022年 )时,荆湖南路的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和安抚使司相继设立,三大衙门都设于潭州城内,其安抚使并由潭州知州兼任,长沙又成为湖南9州、军、监的政治军事中心。

宋代潭州区划的调整
宋代 是长沙历史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300多年中,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更为巩固,长沙行政区划的格局基本定形,后来长沙地区在 元 、 明 、 清 三代长达6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朝初期和中期,潭州行政区划也经历多次调整。

965年 (乾德三年),废除马楚政权末期设立的龙喜县将 长沙县 东的常丰场升为县(973年又并入长沙县);原属岳州的湘阴县划属潭州。
977年 (太平兴国二年),分长沙6乡置 宁乡县 ,以原唐代新康县玉潭镇(即今宁乡县城)为治所。
993年 (淳化四年),原属衡州的衡山县划予潭州。
1073年 (熙宁六年),大臣章享巡察湖南开梅山,分湘乡、邵阳、益阳、宁乡4县地设 安化县 。
1098年 (元符元年),分长沙县5乡、 湘潭县 2乡置善化县,县治即附于潭州城内。至宋末,潭州共辖长沙、善化、宁乡、 浏阳 、 湘阴 、益阳、湘潭、澧陵、湘乡、安化、佼、衡山等12县,是荆湖南路各州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一州。
宋代长沙发生的重大事件
两宋之交时长沙一度为天下注目、太快人心之处。l126年8月, 北宋 奸臣“六贼”之首蔡京流放 广东 ,行至潭州而死。次年, 南宋 朝廷惩处叛国之臣,伪“楚皇帝”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后于l1月下诏赐死。

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由于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贤臣清吏的治理,长沙 经济 的发展赶上和超过了中原地区。 文化 上,长沙 岳麓书院 的创立,胡安国、胡宏父子和 朱熹 、张拭在长沙讲学兴教,长沙成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长沙城市的规模扩大,其城垣直至清末也没有超过,城内已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已蔚然而为“湖湘一大都会”。

南宋初,湖南民族、军阀矛盾尖锐,动乱不已。建炎四年正月, 金 兵攻陷长沙,屠城而去;先后有马友、杜彦、孔彦舟等几股溃兵、土匪武装涌入长沙,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l130年, 洞庭湖 区爆发了著名的钟相、杨幺起义,湖南人民纷纷响应,潭州的宁乡、益阳、湘阴、安化等县也成为义军占领区。短短2年,长沙城垣残破,十室九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向子甄乃率所属移驻攸县。
1131年 2月(绍兴元年正月),南宋王朝曾改荆湖南、北路为荆湖东、西路,分别以鄂州、鼎州(今常德市)为治所,潭州属东路。1131年,又恢复旧制,仍以潭州为南路治所。南宋初,潭州为沿江6大帅府之一,有宰相李纲、张浚,大将韩世忠、王理、岳飞等先后来到长沙。
l132年,李纲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次年10月,宋朝廷以禁军疲沓不堪战事,划分诸统兵大将辖区,潭州先为王理辖区,后因其作战无能,又代之以名将 岳飞 ,长沙又成了声震中外的岳家军的驻防地。在镇压杨么起义的战争中,李纲、张浚、岳飞先后以统帅身份坐镇长沙,指挥潭、鼎、岳、辰、澧等州和湖北的各路军队,先后招降黄佐、周伦、杨钦等义军将领,瓦解义军20余万人,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
南宋中后期,长沙时局相对稳定,有重臣名将刘镐、张孝祥、辛弃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 文天祥 、李芾等任职长沙,支撑南宋王朝湖南大局。辛弃疾创飞虎军,张孝祥、真德秀为政廉洁,文天祥治狱清平,都为长沙留下了一段佳话。而向士壁、张唐(张浚之曾孙)、李芾潭州抗击 元 军,悲壮激烈,为宋代长沙添上了英雄的色彩。

清军入关后,明将何腾蛟总督湖广、四川、云贵军务,驻节长沙。云集湖南并肩抗击南下清兵。后何腾蛟兵败被俘,严词拒降,绝食七日后被杀。直至清顺治四年,长沙才归入清朝。李锦、李来亨等率部转入四川继续抗清。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领袖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率军攻打长沙,因长沙城垣高厚久攻未下。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根据《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第十款规定,开放长沙为通商口岸。1898年2月21日,由谭嗣同、皮锡瑞、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维新派政治团体“南学会”。谭嗣同、皮锡瑞任学会会长,长沙设总会,各县设分会。戊戌政变后解散。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成立在长沙成立。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武昌起义后,湖南革命党人首先响应。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等率新军革命士兵和会党举义,占领长沙城。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何键所部第35军第33团团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叛乱,袭击湖南省工会、农会及各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100余人。21日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这一事件称“马日事变”。1930年8月在浏阳永和由红军第一、第三两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亦称“中央红军”或“红一方面军”。?
  1949年8月5日,驻守长沙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程潜、陈明仁起义,长沙和平解放。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20
先秦至秦汉

  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

  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全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

  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也进入了文化的一个繁华阶段。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六朝隋唐五代十国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宋元明清

  宋时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

  元朝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20
湘潭置县始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县城在今湘潭县城易俗河镇,北宋后迁至今湘潭市区城正街。湘潭市正是在湘潭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底在湘潭县城的基础上置湘潭市。湘乡置县始于东汉初年,县城在今湘乡市区。1987年3月湘乡县改县级湘乡市。韶山原为湘潭县的一部分,1968年与湘乡县的部分合成韶山区,1991年6月改设县级韶山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20
长沙专区、湘潭专区、湘潭地区  1949年设长沙专区,专署驻湘潭县。辖湘潭、长沙、岳阳、醴陵、浏阳、湘阴、平江、临湘等8县。  1950年设湘潭市,由长沙专署领导。长沙专署驻湘潭市,辖1市、8县。  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株洲市;由长沙县析置望城县(驻望城坡)。长沙专区辖2市、9县。  1952年长沙专区改称湘潭专区,专署驻湘潭市。原衡阳专区所属茶陵、攸县2县及原益阳专区所属宁乡县划入湘潭专区。辖2市、12县。  1953年湘潭、株洲2市改为省辖市。  1958年湘潭市划归湘潭专署领导。  1959年将长沙县划归长沙市领导。撤销望城县,并入长沙县。湘潭县交由湘潭专区的湘潭市领导。湘潭专区辖1市、10县。  1961年由岳阳县析置岳阳市,属湘潭专署领导。复设酃县(1959年属郴县专区时撤销);将湘潭市领导的湘潭县划归湘潭专署领导。辖2市、11县。  1962年撤销岳阳市,并入岳阳县;将宁乡县划归益阳专区。湘潭专区辖1市、10县。  1964年将岳阳、湘阴、平江、临湘4县划归岳阳专区。湘潭专区辖1市、6县。  1965年原属邵阳专区的湘乡县划入湘潭专区。辖1市、7县。  1970年湘潭专区改称湘潭地区,地区驻湘潭市。辖湘潭市及湘潭(驻湘潭市)、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湘乡等7县。(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20
湘阴,源自春秋罗国,建自南朝宋,古称罗城。地汇湘资二水,东据逶迤山岭,西展坦荡湖乡,世有“罗州之可观者,不必山九千丈,湖八百里,而层峦叠嶂,襟江带湖,大则人材蔚兴,小而物产蓄洩,谓扶兴磅礴之气,毓秀钟灵有以誉”的赞言。
  远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此栖息繁衍,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属罗子国地。南朝宋元微二年(公元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益阳、湘西、罗三县地置新县,因其居湘水之南,故名湘阴,隶长沙内史。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以湘阴入岳阳县,隶玉州,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划属潭州。唐高祖乾元元年,再隶岳州,属江南西道,中宗神龙三年(707年),析湘阴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改隶潭州,属荆湖南路;元成宗元贞元年(1259年),湘阴升为州,隶潭州路总管府;明太祖临武二年(1369年)湘阴复为县,隶潭州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湘阴隶长沙府,属长宝道。民国11年,湘阴直隶省府。1949年7月,湘阴解放,属长沙专区,1964年,隶属岳阳专署,1983年2月,复划属长沙市,同年7月,仍隶岳阳专署。1986年1月随属岳阳市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20
宁乡地区汉为益阳县地。三国时置新阳县。晋改为新康县。隋并入益阳县。境域古为荆楚地。秦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宁乡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县,隶潭州长沙郡。元隶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宣慰司天临路。明隶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清隶湖南省长沙府。

  宁乡县东临望城,西接安化等县。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黔中郡,秦隶属长沙郡,三国时期为吴新阳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康,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益阳,唐武德四年(621)复析益阳置新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益阳、长沙、湘乡部分地始置宁乡县,县治设今横市镇,后改设今玉潭镇。千余年来,境地析划,几经变化,县域却沿袭未变。从宋代起宁乡县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20
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浏阳境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东汉建安十四年(209),浏阳正式置县,县治设官渡镇,唐代迁今址。浏阳县从隋唐起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浏阳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之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20
据《古今图书集成》:东汉析湖南地置醴陵。据《湖南地理志》:以县北醴泉得名。据《史记》:“汉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国为食邑。”以故国名县。
  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76号)撤销醴陵县,设立醴陵市(县级),以原醴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醴陵市的行政区域。8月15日挂牌成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3-20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县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县莲子塘以及赫山区赫山庙、羊舞岭、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
  东周以前,区境为《书·禹贡》所载九州的荆州地。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即辖现益阳属地。西汉初年置益阳县(一说秦置),以县治位于益水(今资水)之阳而得名,是为区境置县之始。南朝梁时置药山县(今沅江县),宋置安化县。清末,设南洲直隶厅(今南县)。其间2100多年,境内的县有增加,但未形成市(府、州)级行政建置。各县沿革与隶属关系,则随朝代更换,颇多变化(见沿革表)。
  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第五行政督察区仍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湖南各地于是年6月至12月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8月,成立湖南临时省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全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3-20
湘乡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晚期(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这富饶的土地《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湘乡正值衡阳之北,则湘乡在九州中属荆州。商日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湘为楚之南境,则湘乡属楚国。秦置连道县属长沙郡,即今湘乡、双峰、涟源一带。汉初连道属长沙王国,后析为二:一为连道(原湘乡西隅,现双峰、涟源的大部份),一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县西。按《元和郡县志》:湘乡本汉初湘南县地。《汉书·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始见于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乡侯”是爵位。(汉设侯爵封赏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乡侯、亭侯为其较小者。)


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县治即设于今日之县城。三国时,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与吴分荆州,以零陵、武陵归蜀,《蜀志》载蒋琬零陵湘乡人也,是湘乡仍属零陵郡。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吴袭取蜀荆州,零陵、武陵归吴。吴孙亮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长沙西部都尉置衡阳郡,湘乡、连道俱属之,湘乡为衡阳郡治所。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立湘州,辖衡阳郡,后改郡为国,将连道并入湘乡,为湘乡男国。按《宋书》:戴明宝,丹徒人,大明(公元457年----464年)中封湘乡男;《南齐书》:吕安国,广陵人,建元(公元479-----482年)间改封湘乡男。南齐衡阳复为郡,至梁、陈湘乡复为县,属衡阳郡。隋平陈后,废衡阳郡,并将湘乡并入衡山县。唐初置潭州,高宗武德四年(公元612年)析衡山复置湘乡县,属潭州(天宝至乾元初年即公元742年----759年之间,曾一度改名长沙郡),湘乡县治迁龙城(注),不久迁回原址。按《五代史·职方考》:“楚凡十州,其一潭州,辖湘乡县。”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封马殷为楚王建楚国,改潭州为长沙府。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0年)仍置潭州。元乾元贞元年(公元1259年)以湘乡民至万户升为州,属湖广行省潭州路(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改名天临路),明太祖甲辰年(公元1364年,即元朝至正二十四年)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湘乡复为县,洪武五年(公元1371年)改潭州为长沙府。清代依明旧制,湘乡属长沙府。


辛亥革命后,改府、州为道,湘乡属湘江道。1916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1937年湖南全省划为十个区,每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所辖地区称专区,湘乡属第五区即益阳专区。


1949年8月12日湘乡仍属益阳专区,1953年冬改属邵阳专区,1965年7月改属湘潭专区,1983年撤湘潭专区,改属湘潭市。


清嘉庆丁丑(公元1817年)修湘乡县志载:湘乡县旧隶十五都八十五里,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割安乡九里玉潭镇温泉里入宁乡,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割常安、长乐二乡之半八里入安化,只有十二乡,合并为四十六里三坊。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编为四十四都三坊,各都坊冠以名,仍立十二乡以统之(见附表一)。清咸丰以后分全县为上、中、下三里,下里为县治所在,故称首里。知县驻县城,设县丞分驻永丰,设巡检分驻娄底。民国初年,为派款均匀,将县城、永丰、娄底三个市场各作为一都计算,故又称为五十都坊。1932年划全县为十个区,首里为一、二、三、四、五区,中里为三、六、七区,上里为八、九、十区。1934年分五镇、九十乡。1937年改为三镇、四十七乡,乡域以原四十四都,三坊为基础,且乡名亦大都采用原都坊名(见附表一),故群众仍习惯称都坊。


1949年后,湘乡区乡依旧,只将湘涟镇改为城关区。1950年划乡建政,区数仍旧,全县划为三百一十五个乡、七个镇。


1951年划三、六、七区计一百一十四个乡、镇,新建为双峰县;将九、十区计六十六个乡、镇划归新建的涟源县;将泉湖村划归紧邻的宁乡县,湘西亭村划归紧邻的湘潭县。


湘乡将原一、二、四、五、八区及城关区计一百三十五个乡、镇,改划为十三个区和城关区。1952年划为十五个区(城关区为第十五区)计三百三十个乡,划为四十一个乡、两个镇。以后,又几次调整,至1956年撤区并乡,划为四十一个乡、两个镇。


1958年全县成立十四个人民公社,区、乡全部取销。1961年调整为四十五个公社,以后几分几合,区级建制也时设时撤。到1978年末全县为八区、一镇,计四十六个人民公社。


1956年撤区并乡时,新壶天乡所属原十字乡和岩江乡划出一部分给涟源县,新涧山乡从涟源划入四十一户,划给涟源九户。1964年杉山公社的华石大队划给涟源县。白田区大坪公社和白田公社祝赞大队划给韶山区,总面积约六万亩。1977年天门公社的连山大队划给双峰县瑞公社。1973年双峰县丰瑞公社的红旗大队、坪上大队的一半划入棋梓区天门公社。1976年棋梓区坪花公社的鞍山、坝塘两个大队划给双峰县增桥公社,同时将增桥公社泉塘大队的新塘生产队划给坪花公社坪山大队。1977年3月,湘乡横铺公社从湘潭县环山公社划进江夏大队。


1981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棋梓镇(区极)和潭市镇。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全县四十六个公社均改为乡。1985年虞唐、山枣、白田三乡建制改为镇,并将潭市镇改为区级镇。至此全县设八个区、三个区级镇,四十三个乡,三个乡级镇。


注:龙城,据《水经注》:涟水绕连道故城东下,故城在湘乡西一百六十里处。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唐初移湘乡县治于龙城,即连道故城。因其地近龙山,故名龙城。现在不知何处。有人认为六区三十五都围城子、又名仙人城(现双峰县太平寺附近),正在县城之西,里数亦合,距龙山不远,涟水支流又经过这里,可能是连道故城,即龙城旧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3-20
据"汉书"记载,攸县建于西汉高帝五年,即公元前202年,迄今已有2208年的历史了.那时不叫攸县,而叫攸舆。《史记》记载: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侯。近年间,长沙马王堆六号西汉墓出土了“攸丞”石印一枚,是西汉时期攸县县丞使用的印。这就进一步证明,西汉时就有了攸县。

攸县建县有两千多年了,我们为它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而感到骄傲。那么,在这两千多年中,攸县的建制有什么变化呢 ?

称攸舆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557年,那时管辖范围是现在的东乡、北乡以及银坑、凉江、莲塘坳、网岭、大同桥一带,县城大约在罗家坪或酒埠江某地。网岭的洞井铺发现大量的汉墓,有“祖龙”印砖,证明那一带在汉代可能是攸舆的政治文化中心。

与攸舆同时并存的还有个阴山县,其管辖范围是现在攸县的西乡、南乡以及安仁、衡东的部分地区。阴山县的县城大约在现在的阴山港。那里 也有汉墓群,汉砖已露出地面,这是经过考古人员鉴定的。

南云洲时期: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攸县升为南云洲,管辖茶陵、阴山、安仁、新兴、建宁五县。南云洲时间不长,只六年就被撤消了,然而“南云”这个名字却永远留在攸县的历史上,此后,人们常习惯地称攸县为南云。

阴山县归并于攸县:阴山县在南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曾分出一部分给湘潭县,它大概只保留现在攸县的西乡和南乡一带地方。到唐朝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阴山县合并于攸县,从此,攸县的疆域就大致确定下来了。

元朝的时候,攸县的人口增加,超过了一万户,改称攸州。明朝初年又恢复攸县的名称,一直沿袭至今。

攸县现在的县城,是五代的后梁时期(公元907――926年)迁涉到现在这个地方的到现在也有差不多1100年的历史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3-20
安化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境内东周古村落与旧石器遗址的相继发现,证明距今1.5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安化为古梅山之域,汉属益阳县地。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梅山峒蛮断邵州道,不与朝廷通。直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朝廷章收复梅山,置安化县,当年11月,朝廷批准将梅山分置二县,以上梅山为新化县,下梅山为安化县。新化以“王化之一新也”而得名,安化以“归安德化”之义而得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3-20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3-20
株洲,古称建宁,又名槠州。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唐贞观元年,建宁并入湘潭。古时,当地多槠树,湘江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

1949年8月3日,株洲宣告解放。湘潭县下设株洲区,辖株洲乡,藕灵乡。8月19日,株洲区党政机关建立,株洲区公所、株洲乡人民政府驻大胜岭。株洲区所辖株洲集镇面积约半平方千米,人口7264人。1950年1月,株洲区改为第一区。
1950年6月中旬,湘潭下设株洲镇(区级)。株洲镇辖一至四街居民委员会、田心塅乡、董家塅乡、石子头乡、株洲镇公所驻殷家祠堂(今芦淞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1951年3月,株洲镇公所更名为湘潭县株洲镇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株洲市,属长沙专区。3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沙区专员公署呈文省府并中南军政委员会,拟将湘潭县株洲镇设市,请示设市的理由主要是:“株洲镇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为粤汉、浙赣、湘黔(现车通湘潭)等铁路的交叉点,湖南的工业区将来发展大有前途。全镇面积为36平方千米,人口45914人……根据发展趋势,拟将设市,并计划将该镇接近郊区划入市区,面积从36平方千米增至48平方千米,人口从45914人增至100000人,乡从3个增至25个。”1951年5月7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具文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请中央设立株洲市。6月11日,中南军政委函告湖北、湖南两省政府:“接政务院1951年6月6日政行齐字第一四九号批复:1951年5月8日(51)会办民字第1917号报告悉。所拟将湖北省襄阳、樊城合设为丁等市,称襄樊市;湖南省株洲镇改设为丁等市,由长沙专署领导,经核同意,准予备案……。”(注:丁等是按人口划分)6月29日,长沙区专员公署令决定宣布成立株洲市人民政府,自7月1日起正式对外办公。实际上到7月17日才对外办公。株洲市人民政府驻殷家祠堂(今芦淞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1951年8月20日,株洲市城区设街,株洲市设郊区,成立郊区区公所,辖11个乡。
1952年1月14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向省府民政厅报告称,市界问题已遵照政务院令,将湘潭所辖南华、荷塘、百井、白关、龙州、大京、太平桥等7乡及与湘潭协商将荷花五个村划入株洲市。
1953年株洲市改为省辖市。3月,根据湘潭区专员公署1953年2月20日通知,株洲市郊区分为株洲市郊东区、株洲市郊北区,共辖32个乡。6月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潜签发省府令,株洲市授权湘潭专署领导。
1955年2月22日,经中共株洲市委批准,株洲市郊东区、株洲市郊北区合并为株洲市郊区,设立株洲市郊区区公所,辖22个乡。
1956年3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出通知,省委决定:株洲市委即由省委直接领导,希望各有关部门即办理交接手续。4月9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现决定将株洲市人民委员会改由我会直接领导。该会建设、房地、劳动、卫生、商业科、均改为局。希转知有关部门分别办理交接手续。”6月14日,撤销株洲市郊区区公所,设立株洲市郊区办事处,辖5个大乡。
1958年9月5日,撤销乡级建置,株洲市郊区所辖5个大乡合并组成株洲市郊区人民公社。
1959年6月26日,经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第335号文件批准,撤销株洲市城区1955年和1958年相继成立的5个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中心、清水塘、荷塘铺、田心、董家塅等5个区人民委员会;撤销郊区办事处,设立株洲市郊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7月23日,经株洲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心、清水塘、荷塘铺、田心、董家塅等5个城市人民公社,分别与中心、清水塘、荷塘铺、田心、董家塅等5个区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所辖居委会37个,居民小组682个,农场20个,生产队205个,总计人口186468人,总面积150平方千米。
1963年4月,撤销株洲市郊区人民委员会,由株洲市农林水办公室直接领导农村各区、社。
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5次会议决定设立株洲县。以株洲市部分行政区域为株洲县行政区域。株洲县建县后,全县划分为渌口、淦田、朱亭、三门、白关、古岳峰、雷打石、龙头铺8个区和渌口镇(直属镇),共辖27个公社,4个建制镇,4个农、林、渔、茶场。共计人口367932人。株洲县由株洲市领导,驻渌口镇。
1966年1月18日,国务院(66)议字3号文批准,设立株洲市郊区(县级),将株洲市农林水办公室直管的荷花、曲尺两个公社和清水塘、田心、荷塘铺、中心、董家塅五个农场,以及农科所、园艺场、果树园艺场、畜牧场、鹅颈洲渔场、水产试验场划归郊区管理。
1970年1月20日,国务院(国发文53号文件)同意株洲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株洲市中心区、清水塘区、董家塅区、田心区、荷塘区5个区。7月8日,根据国务院53号文件批复,株洲市城区设立株洲市东区(县级),株洲市南区(县级)、株洲市北区(县级)。东区全区7.9万余人,下设田心、茨菇塘、月塘和宋家桥4个街道办事处;南区全区7.1万余人,下设董家塅、东风(1972年11月29日改名为建宁)和建设3个街道办事处;北区全区7.5万余人,下设清水塘、响石岭和白石港(1975年12月30日改名为贺家土)3个街道办事处。田心、建宁5个区的蔬菜农场,计人口57111人,成立清水、荷塘铺、建宁人民公社,这3个人民公社由郊区管辖。

198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湘潭的攸县、茶陵县、醴陵县、酃县划归株洲市管辖,辖区面积扩到11278.77平方千米,人口308.12万人。
1984年4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调整湖南省部分市县行政区域界线的通知,将株洲县的龙头铺、明照、蝶屏、云田4个公社和白关的关口、新庄、道田、白井、罗塘、五里墩六个大队划分给郊区管辖。共计265平方千米土地,71390人。
1985年,撤销醴陵县,设立醴陵市(县级),以原醴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醴陵市的行政区域。
1990年株洲市辖五县市、4区,总人口达到3495714人,总面积达11420平方千米。
1994年,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1997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40号):(1)将株洲县的群丰镇和马家河乡划入株洲市市区。(2)撤销株洲市的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松区、石峰区、天元区。荷塘区:辖原东区的月塘、茨菇塘、宋家桥3个街道,原郊区的明照、荷塘铺(不含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蝶屏3个乡和龙头铺镇的茶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东路。芦凇区:辖原南区的建设、建宁、董家塅和原北区的贺家土4个街道,原郊区的曲尺、建宁、五里墩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芦凇路。石峰区:辖原北区的响石岭、清水塘和原东区的田心3个街道,原郊区的龙头铺镇(不含茶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和清水、云田、荷花3个乡和荷塘铺乡的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建设北路。天元区:辖原株洲县的群丰镇、马家河乡和原郊区的园艺场。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北路。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调整株洲市市辖区行政区划:(1)天元区:东、北以湘江河为界,南以群丰镇与雷打石镇界线为界,西以株洲市与湘潭市界线为界。(2)芦淞区:东南以原郊区与株洲县界线为界,西以湘江河为界,北以白石港为河(老河),京广铁路(西边线)及建宁乡与明照线界线为界。(3)荷塘区:东以株洲市与长沙市、原郊区与株洲县界线为界,南以明照乡与建宁乡界线为界,西以京广铁路(西边线)及白石港河(老河),为界,北以蝶屏乡与云田乡界线为界。(4)石峰区:东以白石港河(老河)为界,南以湘江河为界,北以株洲市与各省市界线为界,西以株洲市与湘潭市界线为界。(5)调整后的市辖区划行政区划从1997年8月1日起实行。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