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18阅读
  • 7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94):兴安府(安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4
兴安府:繁,疲,难。隶陕安道。总兵驻。明曰兴安州,领县六。乾隆四十七年升府,置安康县为府治,并省汉阴入之。五十五年,复置汉阴厅。北距省治六百八十里。广七百六十里,袤六百二十里。北极高三十二度三十二分。京师偏西七度六分。领?一,县六。

安康繁,疲,难。倚。明为兴安州,新旧治均在汉南,万历十一年徙新治。顺治四年还旧治。康熙四十六年复徙新治。乾隆四十七年州升府,改置。北:梅花、牛首。南:赵台。西:凤凰。东北:白云山。西南:魏山。汉水自西紫阳缘界折北入,迳城北,右纳大道河,左蒿坪河、月河、神滩河,东北入洵阳。东南:八仙河汛。通判、县丞同驻西南砖坪。西:泰郊、衡口二镇。

平利简。府东南百八十里。旧治在西北灌河口。嘉庆八年徙白土关,为今治。西北:女娲北。北:八里冈。西:锦屏。西南:石梁。岚河出花池岭,西有黄洋河,与灌河合,俱入安康,北流注汉。东:冲河,会秋河,北入洵阳,为坝河,注汉。东南:南江河,东入湖北竹山。县丞驻镇坪。

洵阳简。府东百二十里。北:羊山。东北:水银、龙山。东南:紫荆山。南:将军、女华。西北:庙垭,傅家河出,入安康,注汉。汉水自西迳城南,洵河合乾祐河、任河南流注之,又东纳蜀河、仙河,入白河。南:七里关汛。

白河简。府东四百里。嘉庆二年,增筑外城。南:龙冈山。东北:锡义山。汉水自洵阳入,西迳城北,右纳冷水河、白石河,东入湖北郧。


紫阳简。府西南二百四十里。东:三台。南:三尖。东南:板厂。南:甕山,下有紫阳洞。又南,望夫山。汉水自汉阴入,迳其西,屈南,任河合紫溪河西南来注,又东迳城南,纳汝河、洞河,东北入安康,蒿坪河从之。毛坝关,主簿驻。

石泉简。府西北二百七十里。东:马岭。南:银洞。西:天池山。西:饶风岭,旧有关。长安河自宁陕入,纳汶水河,入西乡注汉。汉水自西境折西南受珍珠河,又东迳城南,受江河、池河,东南入汉阴。富水河自西乡入,东迳乌石梁,从之。

汉阴厅繁,疲,难,简。府西北百八十里。明,县。乾隆四十七年省入安康,设盐捕通判。五十五年复置为厅,改抚民。东南:梁门山。东北:朝阳山。南:文华、凤天山。池河自宁陕入,合龙王沟,又西南入石泉,注汉。汉水自西南迳城南,受富水河、木樨河,东南入紫阳。月河出?西分水岭,纳花石河,东南入安康,合衡河,注汉。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4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陕西最南端,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

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在越河川道及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据文物部门调查和考古发掘,在全区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十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康五里花园柏树岭、柳家河、张家坝;岚皋肖家坝;汉阴阮家坝;紫阳马家营;旬阳李家那,龚家梁,新天铺等遗址,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先民的聚落。出土的新时器文物,既有半坡文化类型的特点,也有庙底沟文化风格,同时也有李家村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类型风彩,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

夏代,安康属梁州的一部分。据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记载,将全国分为九州,称“华阳黑水惟梁州”,唐代学者认为梁州为今汉中、安康、商洛一带。

商周时期,安康成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为“群夷之国”。商朝建立政权后,对周围的部族大加征讨和掠夺,汉水流域的各部族也未能幸免。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庸人参加,并能征善战。西周时期,曾破昭王胶船,使昭王君臣溺死于汉水。后来穆王、宣王相继南征,均无功而返。后王室衰微,郡国兼并,东周安康隶楚、隶蜀、隶秦,更变频繁。这一带部族也被新起的五霸之一楚兼并。据《太平环宇记》载:“金州于战国为楚地,附庸地,后为楚所灭,复为楚地”。

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处“秦头楚尾”,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在安康汉江北岸台地(今天的中渡台)设西城县,属汉中郡,郡治设在西城。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划汉水上游为汉中郡,西城县为汉中郡治,领十二县,辖今汉滨、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镇坪七县。

西汉沿袭秦制,汉中郡下设西城、安阳、长利(今天平利县)、旬阳、锡(今天白河县)五县,治所西城县。西城县辖今天汉滨区的大部和紫阳、岚皋全境。东汉建武元年至六年(公元25-30年)刘秀遣将军李通领兵,与巴蜀公孙述战于西城,取汉中地,郡治改迁南郑,隶益州剌史部。西城县辖今汉滨区、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汉中,分郡之东部即安康为西城郡,划归荆州,西城郡辖今汉滨、岚皋、紫阳、平利和镇坪五县区。

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取“曹魏兴盛”之义,设魏兴郡,辖七县。

西晋沿之。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将安阳县更名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先称直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设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麸金得州名,隶属魏兴郡。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撤西城县改称吉安县。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治所迁回西城,县城改建汉江南岸,辖今汉滨、岚皋、平利和镇坪四县区。北周末年废县,复设魏兴郡。

隋朝复设西城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吉安,属金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金州,设西城郡,吉安改称金川,辖六县。十三年(公元617年)郡县俱废。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辖西城、汉阴、平利、旬阳、淯阳、石泉等六县。

元朝设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至元年间(公元1279-1294年),金州改为散州,下不辖县,辖区相当于今汉滨、平利、镇坪、白河、旬阳、紫阳、岚皋、汉阴、石泉和镇安十县境地。

明代仍设金州,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覆没金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并易名为兴安州,属汉中府。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兴安州从汉中府划出,直属陕西布政司,领汉阴、平利、旬阳、紫阳、白河、石泉等县。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兴安州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并汉阴县地设安康县,领安康、平利、旬阳、白河、紫阳、石泉等六县,属陕西布政司领。

辛亥革命后,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陕西省撤消府、州、厅,省下设道、县两级,安康在清代六县基础上新增四县归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废道而直隶于省;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设为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十县。

1988年9月15日原安康县改为县级安康市,中共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安康地区撤地设市。新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员会、中共安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办公,撤地建市后,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地级安康市于2001年元月1日成立。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协安康市委员会、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相继对外办公。地级安康市下辖汉滨、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十县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4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上廉水为名设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乡镇),系平利县前身,为置县之始,属房州上庸郡。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又划吉阳分置吉阳、上廉两个县,平利仍为上廉县,先属新兴郡,后属上庸郡;梁时仍为上廉县,属新兴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上廉为吉安县,属安康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吉安改为金川县,属金州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划金川县东南(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花里镇),在上廉故城,以平利川名置平利县,属金州。大历六年(771年)废,并入西城县。长庆年初,复置平利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县设镇,平利属西城县地。宋元?年间,复置县,属金州。元代废县设巡检司,平利属兴元路金州。明洪武三年复置,先属大宁州(今重庆市巫溪),后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称兴安州,平利遂属兴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升州为府,至清末,平利属兴安府。
  中华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民国6年(1917年)撤府设道,平利属汉中道;民国11年(1922年),今镇坪由平利划出17个保置县,平利定为三等县;民国16年(1927年),陕西省政府成立之后,行政区划中道一级取消,县改为省直接领导;民国25年(1936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此后,平利县属第5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分县为6等,平利为5等县。1949年,平利解放后,先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专署、安康专员公署领导,后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安康市政府领导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4
旬阳因旬水得名。秦时设旬关,汉以旬关置旬阳县,西魏改旬阳为洵阳,因“洵”字生僻难认,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改为旬阳县。1981年,甘溪镇红花坪出土的古剑齿象牙化石表明,在数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旬阳就具有气候温和、林木茂盛、水源充足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古人类生活。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几次文物普查,仅县城及城关附近,就发现了龚家梁、陈家坎、李家那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各个遗址出土了内容比较丰富的遗物。这些遗物基本上属于仰韶文化的范畴,其中个别器物具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和大溪文化的特征。这表明,远在六七千年之前,就有先民在旬阳地区生息。旬阳属于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接触地带之一。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之时,其联军中的“庸”人,就活动在今湖北省郧阳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阳在内的陕西省安康市。
    春秋时期,庸人一度为大巴山区先进的族落之一。之后,随着熊绎受封,楚国日益强盛,庸人逐渐衰弱。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楚国大饥,庸人叛逃,楚人依葛贾之计,联合秦人、巴人,攻灭了庸国。从此,旬阳地区归属楚国。
    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战于丹阳,楚败,秦乘机夺楚汉水上游之地,新置汉中郡(治今安康市),旬阳地区遂归于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结盟,秦归还了原属于楚国的上庸六县,旬阳地区又重归于楚。公元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败,割上庸及汉水以北之地子秦,此后,旬阳地区复归于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旬阳地区属汉中郡(治今安康市)有秦一代,在今旬阳县城设有旬关,以关尹守之。
    公元前209年,刘邦部下郦商遣将攻克旬关,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始置旬阳县。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汉立新,曾改汉中郡为新成郡,旬阳属之。
    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其时,今安康地区为公孙述势力范围。30年,光武帝刘秀遣李通攻克西城县(今安康市),旬阳地区归于东汉。东汉时期,废旬阳县,以其地并入西城县,隶于汉中郡(治今汉中市)。191年,张鲁攻取汉中郡,旬阳地区归属张鲁。211年,曹操打败张鲁,于西城县治置西城郡,旬阳地区属之。219年,旬阳地区为益州牧刘备所有。
    220年(东汉延康元年),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和孟达投降曹魏,西城郡归属曹魏。三国时期,旬阳地区一直属于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并西城、上庸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县上庸故城),由孟达任郡太守。不久复于原西城郡地设魏兴郡,移治洵口(今旬阳县城)。魏兴郡在三国时,隶属于魏之荆州(治今河南省新野县)。
    265年,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太康元年),复置洵阳县,并于洧溪口(今蜀河镇)置兴晋县(一作“晋兴”),洧溪(蜀河)以西属旬阳县,清溪以东属兴晋县。旬阳、兴晋二县,在西晋时,先属荆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县),继属凉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一直隶于魏兴郡(治今湖北省郧西县上津)。西晋末年,巴氐族豪强李特率领蜀地流民起义,占据益、凉二州,旬阳地区一度归属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国(十六国之一)。
    317年,东晋建立。东晋时期,旬阳、兴晋二县,仍属晋魏兴郡(移治西城县)。379年,前秦(十六国之一)帝苻坚大将韦锺攻陷魏兴郡,旬阳地区归属前秦汉中郡。384年,东晋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了魏兴郡。旬阳地区重归于晋。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不久,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即所谓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旬阳地区归属多变,沿革纷繁。
    420—479年(宋),旬阳的南区、中西区、北区为旬阳县,东区属兴晋县,均隶于魏兴郡(治西城县)。
    479—502年(齐),旬阳境内的旬阳县和兴晋县仍隶于魏兴郡。
    502年萧衍乘齐内乱,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自宋至梁,旬阳地区一直归属南朝的梁州(治南郑县,即今汉中市)。
   503年(梁天监二年)底,梁州刺吏翟远投降北魏,旬阳地区改归北朝,属北魏之东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县东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底,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旬阳地区又归于南朝。梁不久改东梁州为南梁州。552年(梁承圣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将王雄侵略山南1秦岭以南),攻陷魏兴郡(治西城县),以其地置东梁外卜旬阳地区复归北朝。
    当时,由大巴山一带进入旬阳境内的巴族流民很多,其酋帅杜清和自称巴州刺史,统帅其众。朝廷因其所据之地授之,划归东梁州都督管辖。因东梁州都督刘孟良“在职贪婪”,而南洛州(治今郧西上津)刺史仲遵“出自巴夷”,且“善于抚御”,杜清和遂请求改隶于南洛州。朝廷因“山川不便”,没有准许,杜清和便与安康(今石泉、汉阴一带)夷族酋帅黄众宝等举兵,共围东梁州。朝廷虽然复遣王雄讨平了叛乱,但还是作出妥协,“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周书·企泉传》)。
    552年,西魏于洧溪口置洧阳县,又以洧阳县置洧阳郡,并于涫阳县西16公里之汉江南岸黄土山西置黄土县。同时,以洵州为洵阳县,并以洵阳县治置洵阳郡。554年(西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州治及西城县治由今安康市汉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阳郡及洧阳郡均属之。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称天王,建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初,改洧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洧阳县为长冈县,翌年废长冈郡及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县,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北周时期,洵阳郡所辖之洵阳县及甲郡所辖之黄土县,均隶于新置之金州总管府(治金州)。
    南北朝后期,史称当时洵阳境内“俗杂责、渝”(“责”、“渝”均为巴族),“夏夷”并居(《周书·阳雄传》)。黄土县境,是巴人“白虎蛮”(即白虎部落,属巴族的一支)聚居之地。
581年隋朝建立,583年,罢天下郡,洵阳郡和甲郡俱废。607年,以郡统县,洵阳、黄土二县分隶于西城郡、上津郡。
    617年底,唐王李渊遣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使,占领西城郡。618年,李渊逼恭帝杨侑让位,建立唐朝,当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为金州,洵阳县属之,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其年,分洵阳县为三县:一曰洵城(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北区旬河流域),一日洵阳(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县城周围),一日驴川(一作“闾川”,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南区吕河流域),并于洵阳县治置洵州,以洵阳、洵城、驴川三县属之。624年,废洵州,其地隶属金州。627年省驴川县,并入洵阳县。634年省洵城县入洵阳县。同年,以已废上州之黄土县隶属金州。
    742年,改金州为安康郡,黄土县为洧阳县。757年,肃宗李亨憎恶安禄山,厌见“安”字,改安康郡为汉南郡(又称汉阴郡)。758年,复改汉南郡(汉阴郡)为金州。771年省涫阳县。821年复置清阳县。有唐一代,金州先后隶属山南道、山南西道(治兴元府,即今汉中市)、京畿道(治长安,即今西安市)及昭信军防御使。
    唐朝末年,朱温篡唐后,王建于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十国之一),洵阳县、洧阳县为前蜀所有,隶属金州雄武军节度使。925年,后唐中宗灭蜀,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唐,隶属金州戎昭军节度使。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号为晋,洵阳、洧阳二县改属后晋。947年,刘知远代后晋称帝,建号为汉,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汉。951年,刘知远部将郭威代汉,建号为周,洵阳、洧阳二县又归于后周。后晋、后汉、后周时,洵阳、洧阳 二县均隶属金州怀德军节度使。
    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掌握兵权的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宋朝,是为北宋。966年,省洧阳县入洵阳县,今旬阳县境域盖从此略定。北宋时期,洵阳县一直隶于金州,属京西南路,改昭化军节度。
    南宋时,洵阳县仍一直隶于金州,先后属利州路金均房州镇抚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抚司、金房开达宣抚使及利州路。其间,虽处于宋金两国分界线边缘,但自1146年(即绍兴十六年)以后,以县东北鹘岭关之卓驮坪(今山阳县南)和县北乾佑河之清风关(今镇安县青铜关)为界,一直为宋所有,未陷入金人之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
    南宋末年,洵阳县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灭宋之后,因洵阳县境民居寥落,遂废县,设洵阳巡检司,隶于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总管府。 1368年,明朝建国之后,派邓愈率军由均州、房州一路西进,攻下洵阳县东部牛心石诸山寨,在蜀河迫使陈友谅“汉''政权平章张子贵投降,占领洵阳。1370年(洪武三年),复置洵阳县。县治设今旬阳县城,辖今旬阳、白河二县全境及湖北省郧西县西部金钱河流域。
    1372年,洵阳还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汉中府金州。1376年t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阳县白河堡析置白河县,析洵阳县东部汉江以北金钱河流域入新置之郧西县。第二年,以金州兼属郧阳巡抚。1583年(万历十一年)以水毁州城,改金州为兴安州。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改兴安州为直隶州,直隶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属汉中府。有明一代,曾于洵阳县东区龙家河与蜀河汇合处设阊关巡检司,于北区乾佑河与洵河汇合处设三岔巡检司。明代中期以后,洵阳县一直是农民起义军活动频繁的地区。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际,洵阳地区抗清斗争彼伏此起,接连不断,直至1646年(顺治三年)前后,清军才占领了兴安州及所属的洵阳县。1662年,兴安州不再兼属郧阳巡抚。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兴安游击王可成起兵响应,洵阳县遂为吴三桂所有。1679年冬,清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由商州1B县关南下,在洵阳两河关出其不意,一举攻破吴三桂部将韩晋卿七营,乘胜收复了洵阳县及兴安州。兴安州于1782年升为兴安府,洵阳县属之。自乾隆末年以后,洵阳县境农民战争接连不断,川楚白莲教起义军、太平天国西路军、蓝二顺农民军等,均在这里进行过激烈斗争。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朝的最后一位洵阳县知事白玉昆(满族)被逐。同年11月底,陕西军政府南路安抚招讨使张宝麟率部由白河县西上,派方斌为辛亥革命后首任洵阳县知事。民国初年,洵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废道,直隶于省。1935年设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洵阳县属之。
    1934年底至1936年间,洵阳县东北部圣驾河、竹筒河一带,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开创的鄂豫陕革命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洵阳县 东区,中共上关县委、上关县政府迁至蜀河镇。至当年8月,洵阳县境以大棕溪、泥沟、 羊山、洛河一线为界,东部为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领导,西部仍属国民党洵阳县政府管 辖。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东区蜀河、双河一带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武装力量激烈争夺的地区。1949年5月,洵阳县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郧西县境成立。7月13日,中国人民 解放军由湖北西进,再次解放洵阳县东区,8月10日,洵阳县民主政府由郧西移治蜀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解放洵阳县城。洵阳县民主政府随之迁至县城,隶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改属陕西省安康地区。“文化大革命”中,地、县行政机构改称革命委员会。1980年,旬阳县革委会改为旬阳县人民政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4
夏商时期白河为梁洲地,周代为麋国地,称锡(yang)穴。秦时称锡县,属汉中郡,东汉末,建安二十四年(219),改属西城郡(今安康)。
    三国、晋、锡县属魏兴郡。北周时锡县改称丰利县,属西域郡。唐至五代丰利县属均州。后唐、晋、后汉后周至宋,丰利县属金州地(安康)。宋乾德六年省丰利县入郧县。元代属金州之旬阳县地。
  明成化八年(1472),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改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隶属新设之郧阳府(今湖北郧县),次年改属金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金州改称兴安州,白河地属州辖之旬阳地。清乾隆四十七(1782),只安州升为兴安府,仍辖白河县。
    中华民国时期,白河县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撤销道制,白河县属省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安康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署,第五行政公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河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行政督察公署管辖。1950年,隶属安康分区专员公署管辖,专员公署辖区又称专区。1969年专区改称地区,白河县属陕西省安康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安康地区改安康市.现白河县属安康市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4
史志载,紫阳因道教南派领袖张紫阳而得名。北宋元丰年间,浙江临海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云游至此,在城对面的仙人洞面壁修炼,成为道教南派的开山鼻祖。明朝正德年间置县时,便定名为紫阳县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4
石泉古属梁州、庸国,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定名石泉,因县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时期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获得彻底解放,石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4
汉阴秦时为西域县地。汉始置安阳县(县址在今上七镇鳌头山下的冉家坝)。晋改安康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汉阴(县城位于汉水南岸的社溪,今石泉县与汉阴县紧邻的石泉嘴,因水之南为阴,故名汉阴)。后因汉水泛滥,城池被毁,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县城迁至汉水北面100多里的新店(即今县址),仍沿称汉阴至今。元撤销县制,辖地划归金州。明初复置汉阴县。清改汉阴厅,辛亥革命后复置汉阴县。1949年11月29日解放。1958年并入石泉县,1961年恢复汉阴县建制。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