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57阅读
  • 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25):阿尔泰乌梁海(阿勒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7
阿尔泰乌梁海,在科布多之西,东额鲁特,东南扎哈沁及布勒罕河新土尔扈特、哈弼察克新和硕特,南和博克萨里旧土尔扈特,东北杜尔伯特,北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分左右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

初属准噶尔。乾隆十八年,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等台吉达什朋素克随北路军营参赞大臣萨喇尔擒私入科布多汛之乌梁海人扎木图等。十九年正月,命萨喇尔等统兵征入卡之准噶尔属乌梁海。释北路军营诱捕之乌梁海禡木特等,令回部落。二月,准噶尔乌梁海库木来降。三月,命舒赫德赴卓克索地方会萨喇尔招抚乌梁海。寻以乌梁海徙牧额尔齐斯等地,令暂撤兵。是月,以收抚乌梁海,移北路军营於乌里雅苏台。七月,赛音诺颜贝子车木楚克扎布暨班第、萨喇尔等击乌梁海宰桑於察罕乌苏,降之。十月,班第、萨喇尔进兵降阿尔泰居住之准噶尔乌梁海宰桑禡木特及通禡木特,收户口千馀。复由阿尔泰赴索尔毕岭,进至布尔汉之察汉托辉额贝和硕地方,获宰桑库克新等。十一月,以收抚乌梁海,加和托辉特贝勒青衮咱卜郡王衔,编设乌梁海人户旗分佐领,谕授宰桑车根、赤伦、察达克总管,命库克新於额尔齐斯屯田。

地兼耕牧,有矿,有盐。是部有佐领七,副都统暨左右翼散秩大臣均兼一旗总管。卡伦自再划界后,南起右翼散秩大臣旗之阿拉克别克,而北曰阿克塔斯,又东北曰克杂那阿斯,曰萨斯,曰呼吉尔图布拉克,曰乌松呼吉尔图,转东曰胡布苏,讫罗盖布,东北至左翼散秩大臣旗之霍洞淖尔止,凡八卡伦。山之著者:西吉克图山、荄拉图山、霍穆达山、哈喇温尔常山。水之著者:察罕西鲁河、萨格赛河、萨克布多河、青格里河、额尔齐斯河。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8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7
 唐代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后改隶于北庭都护府。元代为蒙古诸王封地。明代属杜尔伯特部的牧地。清代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阿尔泰办事大臣。民国2年(1913年)设承化县佐,属阿山特别行政区管辖。民国8年(1919年)划归新疆省阿山道管辖。民国10年(1921年)设承化县。1953年改称阿泰县。1954年改名为阿勒泰县。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设立阿勒泰市。为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7
乌梁海,汉名异译有兀良哈、兀良罕、兀良孩、温娘改、乌浪汉、五两案、斡朗改等词。关于其词义,有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是蒙古语“森林中百姓”,有的学者认为是通古斯语“饲养驯鹿的人”之意。笔者在阿勒泰乌梁海聚居区调查时,据当地老人们说,“乌梁海”是蒙古语“乌仁该”之词的转音,“乌仁”是手巧,能干之意,“该”是家伙之意。因为在很久以前,乌梁海蒙古人善于打猎射箭,所以准噶尔蒙古人则称他们“乌仁该”,即“手巧的家伙”。无论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其概念的含义都体现出乌梁海部是一个从事狩猎、驯鹿的部族群体。

乌梁海是蒙古族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早在17世纪初,在辽金时期的汉籍中曾多次提到“兀良合”;在拉施特《史集》是将兀良合分为森林兀良哈和兀良合两部分;在蒙古族著名的史书《蒙古秘史》中记载着乌梁海早期历史的痕迹;公元9、10世纪时,乌梁海部已经居住在不儿罕山及斡难河、克鲁伦河流域一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战争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屡立显赫战功。元代,乌梁海部一部分留居不儿罕山原地,守护蒙古大汗陵寝。大部分东迁和南下至顾客朵颜温都山搠河(绰儿河)流域。以后,他们又以骠悍的姿态卷入了历史漩涡,推波助澜。明代。迁徙的乌梁海部落再南徙至璜水(今内蒙古西喇木伦河)以北广大地区,朱元璋在其地置“兀良哈三卫”,使其酋长,“各部所领,以安畜牧”。而留在不儿罕山守护蒙古大汗陵寝的那部分乌梁海蒙古人,在蒙古达延汗时代,被封为蒙古的左翼三万户之一,他们沿着杭爱山向西北迁移。清初,他们活动于唐努山、阿勒泰山一带,受准噶尔汗国统治。康熙年间,居住于唐努山的乌梁海归附了清朝,乾隆年间,清廷又出兵征服了居住在阿尔泰山的乌梁海部众。清朝在实行对乌梁海部的统治时,用统治蒙古的办法,即实行盟旗制度,将乌梁海部分为三部分,为了能够区别,以他们所居住的山名及湖名为其命名,居住在唐努山的乌梁海称为唐努乌梁海,其众编为五个旗四十六个佐领,居住在阿尔泰诺尔(诺尔为蒙古语“湖”之意,此湖就是现独联体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境内捷烈茨克湖)的乌梁海部众被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内设两个旗四个佐领;居住在阿尔泰山南的乌梁海被称为阿勒泰乌梁海,被编为七个旗二十七个佐领,他们即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梁海蒙古。国内不少蒙古学者认为,这些乌梁海部人已不是真正的乌梁海人,他们多是由蒙古部落或突厥部落构成的,现在部分学者笼统地将唐努乌梁海定为图瓦族,阿勒泰淖尔乌梁海人为特楞古特人,阿勒泰乌梁海人为蒙古人。要揭示其内涵还很复杂,如唐努乌海,除图瓦族外,还有几千辖卡斯人,阿勒泰诺尔乌梁海,除特林古特族外,还有图瓦人,阿勒泰乌梁海,有约半数为图瓦人,还有少部分特林古特人。由此可以看出,自古我国北京游牧民族活跃在西至东部边疆的舞台上,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每次大的政治变动,连续不断的战乱,都会波及他们的切身利益,牧地经常发生变动,使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在民族成分及地理位置上留下痕迹。图瓦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和任何一个古老民族一样,其民族成分,决不能将它的过去和今天等同起来。国内外部分人类学家认为,图瓦族是突厥语系民族,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突厥、蒙古、通古斯三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的现代图瓦人。图瓦自元朝至清中叶以来,其统治者一直是蒙古人,许多蒙古人进入图瓦地区,同当地居民长期杂居而渐渐突厥化了,而大部分图瓦人由于长期受蒙古贵族统治,受蒙古族的影响很深,在其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诸方面已和蒙古人一致。而居住在阿勒泰的图瓦人则更多地保留有西蒙古(又称准噶尔蒙古、卫拉特蒙古)古老的习俗。近现代以来,又受哈萨克文化的影响。由于禾木、哈纳斯、哈巴河等地边境又与俄罗斯接壤,当地图瓦人又接受俄罗文化的影响。因此,图瓦人的族际发展演变,为我们研究民族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系列生动的社会活化石。

阿勒泰乌梁海蒙古自古在深山老林中穴居野处,居住极其分散,而且也很少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本世纪初他们才由山区的穴居走向草原或谷地从游猎生活向游牧生活过渡。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之中,直至80年代初,其历史及文化各方面都神秘莫测、鲜为人知。本人在阿勒泰蒙古族聚居区调查时得知,阿勒泰的蒙古族总计有5616人,基本上是乌梁海部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图瓦人。主要聚居在布尔津县的禾木哈纳斯蒙古乡、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富蕴县的铁买克乡及阿勒泰市的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7
秦未汉初,我国北方强大的部族匈奴兴起,本地区是匈奴右地。匈奴日逐王建立的童仆都尉奴役压榨各国和新疆北部各部族,还经常侵扰西边塞,阴断丝绸贸易及使者交通。西域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压迫掠夺的痛苦。西汉须应历史的潮流团结西域各国并且派精兵强将对匈奴作战,取得辉煌的胜利。于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取代匈奴政权童仆都尉。西汉对匈奴的胜利是封建制农业国家先进的生产力对游牧畜牧业奴隶制落后生产力的胜利。自此处开蒙古高原西部的阿勒泰随之归入中国版图。649年唐朝在西域设置属于安西大都护府的瑶池都督府,不久分为昆陵、蒙池二都督府,本地处于瑶池、昆陵都督府辖内。

宋辽金时期阿尔泰山黠戛斯等部都隶属于中原王朝。

清朝前期、中期、本地区都是蒙古各部的封地,归属于清朝委派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岘一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实行的是军府制度,即由历朝沿袭下来的大体相同的治理边塞的军政制度。主要职责是边防军务、兼管屯垦。

辛亥革命后,阿尔泰改设办事长官,直隶中央。1919年改设职权山道,阿尔泰正式归并新疆。

1949年12月改称职权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改称为阿勒泰专区,隶属伊犁哈萨克州,1979年称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至今。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