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850阅读
  • 98回复

[山东]强县滕州市追求省直辖 数万人签名向国务院请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8-03-09
希望政府从善如流,否则引起群体事件就不好了。
小号:云中城堡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05-05
引用第25楼京崎于2008-01-23 19:55发表的  :
不知京沪高铁经过枣庄还是滕州?

都经过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8-05-05
引用第24楼东亚第一精英于2008-01-23 06:59发表的  :
但象枣庄这样六区一城七个县级单位一起剥削滕州一个县级市的,还真是少见

此话不妥。地级市的市辖区是不可能剥削同级别的县市的。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8-05-05
本人一向强烈鄙视骑在县上面的地级市,强烈鄙视!!
转帖,顶!
http://www.shixing.org/bbs    天下石姓论坛
我是兴宁人,不要叫我梅州人!!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8-05-05
支持下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8-05-25
对待枣滕问题,滕州的朋友总是摆事实、讲道理;
枣庄的朋友不是骂娘就是说风凉话。比如楼上。呵呵~~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8-05-26
引用第21楼迁都主义者于2008-01-18 21:47发表的  :
北京还是拿全国的钱建设起来的呢

说得不错,想起北京公交四毛钱就可以坐就来气,我们这儿一块钱竟然还涨价,好多改成一块五了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8-05-26
山东实行市管县体制,虽然所有县级市名义上省辖,但都由地级市代管,目前还没有省直辖县。

滕州以国函1988(43号)为依据作为省直辖的理由,但其他县级市都有类似依据。滕州一旦追求省辖成功将在省内引发连锁效应。从稳定角度出发,山东省不会允许出现这种自下而上颠覆现行体制的做法。而且滕州省辖组织者声明一旦申诉被驳回将起诉省政府,显然目标过大。

新浪网曾一度转载滕州追求省辖的文章,但很快被删除,似乎也说明了什么。

滕州市省辖还有两大特殊障碍,一是它并不是山东省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二是枣庄本来就是个小市,滕州一旦省辖,枣庄市根本无法存在下去。

枣庄和滕州的关系,好比一个心脏病人和一颗移植的心脏,排异反应很厉害,但没有心脏也活不了。滕州问题确实令每一届枣庄市领导头疼。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8-05-28
引用第37楼hig801于2008-05-26 11:19发表的  :
山东实行市管县体制,虽然所有县级市名义上省辖,但都由地级市代管,目前还没有省直辖县。
滕州以国函1988(43号)为依据作为省直辖的理由,但其他县级市都有类似依据。滕州一旦追求省辖成功将在省内引发连锁效应。从稳定角度出发,山东省不会允许出现这种自下而上颠覆现行体制的做法。而且滕州省辖组织者声明一旦申诉被驳回将起诉省政府,显然目标过大。
新浪网曾一度转载滕州追求省辖的文章,但很快被删除,似乎也说明了什么。
.......

很精辟!!!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8-05-29
扯淡,那么多市管市,怎么就滕州搞请愿上书!!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8-05-29
组织搞追求滕州省直辖的那个人大代表已经被捕了

据说是利用宣传造势出书吃了数十万的回扣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8-05-29
楼上,帖子发言最好别用“据说”一词。
那位组织者是一名党政干部,非人大代表。
在编写《天南地北滕州人》时,由于帐目不清的问题被查办。
不是你说的“据说是利用宣传造势出书吃了数十万的回扣”,
这里我只说一句话:他的行动影响了既得利益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8-05-29
引用第39楼tiantangwuyu于2008-05-29 00:25发表的  :
扯淡,那么多市管市,怎么就滕州搞请愿上书!!

我认为两个原因:
1、上级市剥削的太厉害(滕州在历史上可是和四川万州并列的全国最大的县,现在都被一般的县市所超越,财政收入的大半都“贡献”给了各方面远不如自己的上级);
2、滕州民众有自主、自由发展的意识和迫切愿望。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8-05-29
引用第42楼和谐世界于2008-05-29 11:30发表的  :
我认为两个原因:
1、上级市剥削的太厉害(滕州在历史上可是和四川万州并列的全国最大的县,现在都被一般的县市所超越,财政收入的大半都“贡献”给了各方面远不如自己的上级);
2、滕州民众有自主、自由发展的意识和迫切愿望。

楼上的说法极是!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8-05-29
我认为除滕州外的枣庄其他地区未来应该划归淮海省。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8-05-29
引用第41楼和谐世界于2008-05-29 11:21发表的  :
楼上,帖子发言最好别用“据说”一词。
那位组织者是一名党政干部,非人大代表。
在编写《天南地北滕州人》时,由于帐目不清的问题被查办。
不是你说的“据说是利用宣传造势出书吃了数十万的回扣”,
这里我只说一句话:他的行动影响了既得利益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是前不久在一次法制讲座上主讲人讲的,刚才又在网上查了一下,看来与事实有出入。

无论帐目清不清,某些人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之所以列出这个事件,并不是强调这个人的问题(内情也不知道),而是强调这个人的结局。

滕州省辖组织者已经走到了枣庄市,甚至省政府的对立面(申诉失败将起诉省政府),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呢?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8-05-29
滕州民众有自主、自由发展的意识和迫切愿望
滕州人民万岁!!!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三级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和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8-05-30
大家都去找省辖,可以吗
20岁的强省派
30岁的分省派
40岁的虚省派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8-06-12
强烈支持滕州市!滕州人民站起来!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8-06-12
用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搞区划?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8-06-12
引用第45楼hig801于2008-05-29 13:00发表的  :
滕州省辖组织者已经走到了枣庄市,甚至省政府的对立面(申诉失败将起诉省政府),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呢?
.......

  觉得根本没有利处 搞群众运动这个是谁都忌讳的东西 上到中央下到地方 这样如果成功就会开了个非常不好的例子
  尤其是小打小闹的更不可能 因为传处去别的地方也会效仿 因为这等于要挟 
  这种事情实际上只能来软的 多走走关系 尤其是中央层面 
  同情滕州市 希望这个问题早日解决
从古到今有多少城市没落,有多少城市兴起,兴衰成败,不是单靠行政管理区域规划的手段来解决的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8-06-12
按照上级剥削下级这个说法,大家可以申请中央直接辖村,可以免除被中间层次剥削呀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8-06-13
是国家机制问题,看看人家浙江义乌吧?!应该学习!滕州人民会翻身的...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8-06-13
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情况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政府重要的调控手段,直接关系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执行的《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所确定的城市规模和发展目标已经突破或提前实现,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势在必行。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作为事关城市化推进,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事关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大策略,高起点、大手笔、出重金、请高手,于2005年8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最高研究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新一轮《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表示要将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全国县级市样板编制好,确保与众不同,搞出特色,符合滕州实际。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市规划部门和我市有关部门、镇街与中规院相互配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四千余份,报纸公示两万份,深入我市周边地市及各镇街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情况,为编制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2006年8月,顺利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纲要,由省政府委托建设厅牵头,邀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市规划局、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筑大学、省城建学院、枣庄市规划局等部门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总规纲要。从2007年1月份起,利用16天的时间,通过《滕州日报》、中国滕州网、滕州规划网对总规批前成果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接到咨询电话1000多人次,网络点击率累计达到8000多人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期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对城市总规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根据省政府和城市规划编制法定程序,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后,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客观、科学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引导城市集约紧凑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加快资源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属性,保障公共利益,重视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建设;挖掘、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独特风格和魅力。本轮总规运用先进的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坚持控制资源底线、统筹城乡发展、突出产业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的原则。根据水、绿化、土地等资源环境条件研究城市发展的门槛限制,并制定对策;根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指导产业空间布局;根据区域、市域空间发展研究分析周边空间发展趋势,指引城市建设;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指导规划,服务于民。注重同规划管理的协调、沟通,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指导城市合理有序地全面发展。
      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城市规划期限和层次,划定城市规划范围
本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以2005年为基期,远期至2020年,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市域层次为滕州市行政区划范围,总用地面积1485平方千米,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层次包括现状市区(四个街道)和周边洪绪镇、姜屯镇、南沙河镇、东沙河镇部分城市建设扩展范围,面积约190平方千米,为中心城区规划。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善南、北辛、龙泉、荆河四个街道办事处、中心城区周边涉及到城市扩展、水源保护的洪绪、姜屯、龙阳、东郭、南沙河、东沙河、羊庄七个镇,总用地面积644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43%。
      (二)制定市域城镇发展战略,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城镇化发展战略为“强化中心、优化结构、带状发展、区域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对市域总人口规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预测,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18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
      本轮总规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发展轴,三级城镇体系,六个特色产业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即以滕州市为中心;南北向沿京沪铁路为主发展轴,沿枣木高速公路和345省道的济宁—滕州—枣庄(原市中区)为次发展轴;形成中心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努力发展中心城连同周围南沙河、洪绪、姜屯、东沙河四镇相邻的城市综合产业区及城区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岗镇、级索镇为中心,依托张汪、姜屯、滨湖等镇以采煤业、煤化工、煤建材为主的产业区;以滨湖镇为中心的湿地红荷旅游及沿运经济产业区;以界河镇为中心的物流产业区;以东郭镇为中心,依托龙阳、界河、东沙河的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旅游为主的无烟产业区;以木石为中心、以鲁南高科技化工区为主的化学工业(含煤化工) 建材产业区。
      (三)优化市域交通结构,提高交通畅通能力
      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是建设半小时交通网,实现镇镇通省道,使中心城区和17个镇间交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建设1小时交通网,使17个镇之间交通出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
公路交通要加强济宁—滕州—枣庄的交通走廊建设,强化滕州——枣庄薛城区的公路交通联络;提升公路等级,提高通行能力;做好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确保城镇道路网络化连接,提高城镇路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铁路交通积极争取、增加经停车次和客运能力,规划在滕州设置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带动城市发展。水运交通扩大滕州滨湖镇港口吞吐能力,加强滨湖镇港口和中心城区及其它城镇输运联络,有效利用低成本水运资源,适应沿运河产业经济带的发展。
      (四)做好基础设施、环保和公共安全等规划
      本轮规划引进微山湖南水北调长江水1.25亿立方米用于增加滕州的用水量,使供水总量达到5.3亿立方米,供需基本平衡;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达到6座。城区及镇分别按100年一遇、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整治大气环境、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实施绿色通道、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治理矿区塌陷地,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市各功能区达到生态和谐、环境友好、良性循环,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
      配套制订中心城区给排水、电力、信息基础设施、燃气、供热、环卫、环保、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及地质灾害防治等专项规划,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各类需求。
      (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发展
      着力保护好现有的有形、无形历史文化遗产,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加以保护;加强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扩大保护范围,及早将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入册保护;大力挖掘、宣扬墨子、鲁班(公输般)等历史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将滕州市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山东省新旅游格局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城市。
      (六)合理确定城市性质,科学预测城市规模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鲁南重要的工业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及商贸集散地。
      城市主要职能为,山东省能源煤化工基地和机械制造业基地;山东省生态、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鲁南能源煤化工产业基地、商贸集散地、重要交通节点;枣庄市重要的制造业、农业基地;滕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规划对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了科学预测: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10年达到44万人,2020年达到65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约51平方千米,人均建设用地116平方米,2020年约75平方千米,人均建设用地115平方米。
      (七)科学确定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本轮总规以保护城市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为指导思想,打造“墨子故里,善国故城”。
      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为:北进、东扩、南优、西延、中疏。城市用地向北、向东扩展为主线;向南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优化;向西发展(工业用地)、控制(工业污染);中部疏解完善。规划形成“一心、五片、五楔”的集中组团式布局:以滕州老城作为服务核心,向东跨荆河扩展形成城市的中心;中部为综合服务区,北部建设政务文教区,东部为金融、商贸、居住综合区,南部为经济开发区,西部为工业物流区;城市外围从东南向、北向、西向分别规划了五条绿楔形状的绿地绿化城市,使片区间功能紧密联系而用地相对分隔,有效防止用地无序蔓延,降低热岛效应,构筑宜居城市。
      (八)对公共设施、居住、工业和仓储用地进行科学界定
      规划遵循公共设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设1个市级中心、3个片区中心。市级中心由老城中心与城东金融商贸中心共同组成,老城中心位于火车站东侧的大同路、新兴路步行商业街及周边区域,城东金融商贸中心位于城河东侧、荆河东路两侧,西接老城中心,主要布局市级金融、商务及商业。3个片区中心分别是城北片区中心、城西片区中心、城南片区中心。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将保证住房供应量,建立和完善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保障性供应体系,做到居住配套公共设施同期规划建设,同期交付使用。远期规划居住用地约22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77%,人均居住用地34.32平方米。
      控制老城区的工业发展,有计划地搬迁该范围内的工业;对于西部、西南部的工业用地进行整合,逐步搬迁城东工业企业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址不再规划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向经济开发区和城西工业区集中,对城西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调整改造和环境整治。中心城区规划工业用地为15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20.12%,人均工业用地为23.19平方米。仓储用地规划结合城市产业及空间结构调整,对城市中心区的仓储用地进行整合,建设集中仓储物流区。
      (九)健全城区道路交通路网,加强交通管理
      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以改善交通结构,结合土地利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为发展战略。规划形成“一环八横八纵”(主干道)的方格路网结构,即形成由东外环路、南外环路、西外环路、北外环路组成的环绕城市、截流过境交通的“一环”路;组建从北至南依次为北纬一路、西纬四路和纬二路、北辛路、龙山路、解放路、荆河路、南环路、腾飞路的“八横”路;打造从西至东依次为西经四路和西经二路、西环路、振兴路、平行路、大同路、善国路、塔寺路、龙泉路的“八纵”路。改善城市内部交通, 104国道西移到西外环,原城区平行路作为城市主干道路。
      规划新建市级广场6处,在现有基础上总数达到9处,分别是城北广场、市府广场、滕西广场、火车站广场、市民广场、龙泉广场、世纪广场、陵园广场和开发区广场;增加配建社会停车位总量,合理分布公交站场。规划中心城区道路广场用地共计约131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的17.5%,人均道路广场用地达到20.18平方米。
      (十)建立功能完备的绿地景观系统,营造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到2020年将滕州市建设成为自然生态与人工景观相融合,集“山水、园林、城市”为一体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花园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51平方米,达到生态园林城市要求。
      绿化形成 “一山三脉五楔多园多廊道”的空间格局。“一山”指位于城市东南的狐山;“三脉”指贯穿城市的荆河、小清河和小黑河北支;建设12处市级公园,分别是城北公园、市府公园、北辛公园、铁西公园、小清河公园、前进公园、迎宾公园、七彩公园、世纪公园、荆河公园、绿带公园和开发区公园;周边建设6处郊野公园,提供周末休闲游憩场所,分别为滕北郊野公园、前辛庄郊野公园、小清河郊野公园、狐山郊野公园、浮岛郊野公园和滕南郊野公园。规划远期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约103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约8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85%,生产防护绿地约225公顷。充分利用河流、道路等廊道,建立沿线绿廊,结合水面、绿地,形成城市的“绿肺”和脉络,增强城市的灵气。
      (十一)引导推进中心城区新农村建设
      本轮总规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总体规划的内容,范围包含中心城区以内的所有村庄,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和外围村三类,进行分类指导和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遵循“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典型试范”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城市宏观调控,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总体规划中,对于规划法制、城乡统筹、部门协调、公众参与、经费投入都提出了规定和要求。
      (一)  健全法律责任,提升执行主体地位层次
      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健全规划法律责任,树立规划的权威性。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及时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转化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法规文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及各法定层次规划的法律地位,提升城市总体规划执行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层次。加强城市规划立法,重点加强对于城市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的立法控制。
      (二)统筹城乡发展,实行规划统一管理
城市总体规划将初步消除城乡在土地、户籍、就业等方面的二元管理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有计划的推进村镇撤并和有关规划的编制,将中心城区内城镇纳入城市统一管理。依据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定,严格管理中心城区的土地使用。鼓励人口、工业、用地向城镇集中,保持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部门协调,稳步推进规划实施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强化与城市公共社会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协调,保障城市基础功能的顺利发挥。以提升城市整体投资环境为目标,确保政府部门之间政策制定的协调。
      (四)加大规划宣传,公众参与监督
      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积极吸收公众参与意见,增强城市总体规划公开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全市人民的规划意识,提高遵守、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法规的自觉性。设立监督机制,将公众参与引入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各个层次和阶段。规划一经批准,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五)建立多种渠道,保障规划经费
      城市规划的编制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科学的规划更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将采取多种渠道,保证规划经费的稳定投入,从而使各类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及时地编制和修订,从根本上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政府将在财政计划中列支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作为规划编制经费的主渠道,大力推广规划设计成果有偿使用制度,利用土地储备,通过多种形式扩大规划资金的投入。
      四、相关问题的说明
      对于本轮总体规划的其他问题,向会议作以下说明:
      (一)总体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和附件(含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和专题研究报告)三部分内容。
      (二)总体规划文本条文中加黑体字的内容均为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所确定的强制性标准,所有强制性条文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三)总体规划经公示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修改、完善后上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批。
      (四)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批。
      (五)《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滕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六)本轮城市总体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上版《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同时废止。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8-06-13
历史渊源
滕州古为“文化昌明之邦”。早在7000多年前,滕州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今境内大汶口、龙山、岳石及商周文化比比皆是。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国”之称。
北辛文化遗址:在滕州市官桥镇的北辛村北,薛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岗上,发掘一处原始社会遗址。有田名“寨墙里”,即遗址的中心部位。遗址东依龙山,三面被薛河环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1964年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会同县文化馆,对本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遗址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1978年秋和1979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和县文物部门对遗址共同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窖穴和瓮棺葬;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牙器等。遗址收集的标本经过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约为7300余年,证明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是一个氏族部落的聚居地,从遗物和建筑遗迹看,均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时期,其居住建筑属庐居形。
从房屋的结构造形和营建技术分析,其建筑均为木骨泥墙锥形屋顶,平面呈椭圆形,每一居室面积约5平方米,为半地穴居式,地面以下部分穴坑挖深60~70厘米,坑底经过夯实,为保持穴坑干燥均经过了陶烧。沿坑穴周围发现有柱基,从残存的腐蚀质遗物分析确定为木柱,一般为6根,柱距约80厘米,柱子洞距穴坑边沿一般为20~30厘米,直径20~30厘米,柱基深40厘米。柱洞从纵剖面看洞底呈弧状,据分析鉴定,底部的土层均曾用木棒或石棒砸捣夯实,夯土层上一般尚存有20厘米厚,经过夯捣的砂砾石基础;也有的是仅挖深20余厘米的柱坑,洞底只铺设一块约5厘米厚的石片,有的仅是夯实的土基柱洞。地面以上柱子高度约200~250厘米。
从发掘的红烧土块看,有两木棒垂直或斜交用草绳绑扎的痕迹。据分析北辛人在周围柱子顶上,用草绳绑扎横木棒联接,而两柱间用树条编笆里外糊泥形成墙壁。屋盖是用草绳绑扎在木柱上的斜木杆形成圆锥顶,上面结扎树枝糊泥草苫。房屋建造虽不太坚固,但能起到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作用。
居室门一般是南向,也有北向或斜向的。据分析这是在人类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由许多小屋,环绕着中心一座公用大屋的格局。有些南向小屋亦可能是一对配偶的居住用房。
从门口进入室内,有的是二至三级阶梯式台阶,亦有外窄里宽的斜坡式台阶。门外均有曲尺形挡风墙,一般开口向东。
北辛人处在原始社会,火种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希望,所以,房屋中间均设有用石块堆砌成的火塘、深20厘米以上,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厘米,用于烘烤、烧煮食物和取暖。
北辛遗址的居住建筑为单体房屋,这与其时期相近的河南仰韶、庙儿沟遗址,陕西半坡、姜寨遗址相比较,北辛遗址比它们早1000余年。其相对年代也早于大汶口文化。
在发掘的北辛一号房基偏西北方向,有一根柱子往里凹进,房外留出的空地为陶棺葬穴,坑穴为椭圆形,面积约0.35平方米,残存深度一般在35厘米上下。从中发掘一具陶棺,这是用陶器埋葬死婴之地。
在发掘的窖穴中,有积存的碳化谷物,厚度达15~20厘米,是当时人们砌筑的储粮仓囤。其形状一般为椭圆形,径长40~60厘米,深度一般在150厘米上下,最深的一个不超过200厘米。
在发掘出的有两具完整小猪骨骼的地方,有圈养遗址,似是利用自然坑洼地作为猪圈,因而平面形状不规则,但也进行过修葺,有放置工具的土台,有供猪避雨的壁洞。猪圈的深度一般为1米多,有一处最深的达3米,较浅的猪圈地面以上埋有木柱绑扎成栅栏。为便于饲养,圈坑有加工的供上下的坡道。由此可见北辛人的石制工具和木瓦石工技术且已用于家庭饲养建筑上了。
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面貌,被视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文化遗址,对“东夷文化”及此后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的渊源,提供十分可贵的科学资料。该遗址的情况曾在《考古》、《考古学报》、《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1980年《考古》第一期发表了《山东滕县古文化遗址调查》一文,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将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的史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0年枣庄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
滕国故城遗址:今县城西南7.5公里姜屯镇滕城村,为古滕国故都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黄帝弟十子封于滕”,史称黄帝滕,经唐虞及夏至殷末始灭;武王克商(约公元前11世纪)封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建滕国,史称春秋滕,传31世至滕文公礼聘孟子教圣人之政始称善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公问政”。《孟子·滕文公》和《孟子·尽心》等篇均有记述。滕国的疆域,《左传》称其“绝长补短方50里”。滕城西0.5公里许的庄里村,有相传为公邱故城址的“城顶”高冢累累,为滕国贵族的墓葬地,在此出土的滕侯鼎等青铜器,曾发表在1984年第4期《考古》上。此后又发掘出青铜器“滕皇编钟”,为国家一级文物,《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介绍。
滕国故城城址在城河(亦称荆河,古称梁水)岸旁,城河从东北来,流经故城东南,其支流小荆河沿故城北向西绕流,城址处两河分岔之间。
故城城垣分为外城和子城,子城内东北角有文公古台,所以滕国故城旧称文公里。现城垣残迹依稀可寻,外城城墙略呈长方形,东西横陈,现东北隅尚存一城角,当地居民仍沿袭旧名,称城角外田地为城外。外城南墙与子城的南墙在一条线上,外城东墙遗址尚高踞河岸。从子城的西南角向西至西滕城村,有宽约10余米的地带,地势稍高于地面,是外城南墙的一段城址。西墙在西滕城村中处西海子东,北墙在小荆河南岸,据明万历《滕县志》和清康熙《滕县志》载城周为20里。
子城遗址轮廓清楚,在外城略偏东南处,近方形,残留的土墙一般高约3米,最高的4米。下部宽可达10米,顶部最宽处约2米,一般不足1米。南墙长850米,东墙长555米,北墙长800米,西墙长590米,计周长2795米,子城墙现有缺口多处。据说,原来只有两个城门,一为北墙偏西的乾门,一为南墙偏东的巽门。子城的东、西墙和外墙之间,各有一片洼地,为滕国时的莲花湖遗迹,古时曾称誉滕国是“两湖荷花,一城芙蕖”。
薛国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薛国故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薛之为国,《路史》记“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山海经》上说:“禺阳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夏禹时,奚仲为禹的车服大夫,因其造车有功,禹封奚仲于薛,为薛国之始。商朝时,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居邳,国自名薛。周武王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爵为侯。战国初,齐国灭薛,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婴死,子田文袭其父封爵,仍居薛,称薛公,号孟尝君。田文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之。秦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设薛县,隋废薛,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地渐为村落,不复旧名。史载故城周28里,战国时田文增筑,据《齐乘》记载“其城高厚,以抗魏楚,至今望之,犹严严也。”薛国故城残垣,虽千年失修,但仍保存着它特有的雄伟风貌。现存城址略呈正方形,周长10615米,城墙迤逦起伏,高出地面达4~7米,城墙底部宽20~30米。城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应为子城)。城内地势平坦,有9个村落,俗称薛城里。东南部有村名曰“皇殿岗”,村中土台高踞,传说为当时的皇殿所在地。墙壁显现出斑驳夯筑层次,揭示了当年奴隶们的艰苦劳作。此城当时规模宏大,《史记》曾称其“盖六万余家”,是一座繁华的都城,而当时最大的霸主国、齐国的都城临淄仅有7万家,此城堪于其相媲美。1973年12月,在故城东的狄坡,出土春秋早期铜簠两件,其上铭文,一为“薛子中(仲)安乍(作)旅簠其子子孙孙永宝享用”。另一为“走马薛中(仲)赤自乍(作)其簠子子孙孙永宝享用”。专家考证文物年代当属春秋,是研究薛国历史的有力佐证。
以纳贤养士著名的孟尝君,作为领主在城内西北隅建有“纳贤馆”,北门外官道旁迎仙村(现官桥村)前立有“孟尝君养士处”的碑碣(为清嘉庆年间所立),碑身高2米多,宽约1米,过往行人莫不观赏,然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在狄坡村北100米处,是他的门客冯驩“焚券”“市义”的地方,当事后冯驩回齐回答孟尝君的质问时,提出了“狡兔有三窟,事得以生存焉。”的远见卓识,后来演绎为成语。孟尝君失势后回薛,果然老百姓箪食壶浆相迎百里,交口高呼“万岁”,“万岁”一词即自此始。《古薛城》收在《中国名胜大辞典》。
小邾国故城遗址:城区东部,荆河东岸有一土城村,是史书记载为古郳国故址。《通志氏族略》云:“郳即小邾国,以居郳故又称郳国”。《图书集成》云,郳犁来城在县城东,一里梁水(城河)之东,周回8里。其地居城河河道曲处,水沿村东北流折西绕而南,形成河围三面村居其中。村南平地靠荆河东路,村东北隆起地带为古邾城遗址,民众称之为“城子”。村东岸下为长年冲刷陆沉之沙丘宽广2里余,或说古邾城随历代河洪侵剥为水所损没。《禹贡七朝·战国疆域变迁考》序例云:“郳,在滕县治微东,约东及南界鲁,西界滕,北界邹。”《路史》及《世本》记载:“小邾,曹姓,帝高阳之苗裔也。”“周武王时,封颛顼帝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邾。”《通考》记载:“周宣王时,侠之6世孙夷父颜,有功于王室,王封其次子友于邾、列诸侯,终春秋之世,至惠公300多年”。为区别邾国,时称小邾国。
从当代著名学者王献唐的《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古国考》、《春秋邾分三国考》来看,小邾国原为邾娄国的一部分,是东夷族的后裔。周族灭商之后,即对邾娄国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这样一来,其面积仅次于齐鲁的邾娄国,遂逐渐地被分为三个小国,即:邾、小邾和滥国。邾国在今邹城市及滕州市的东北部;小邾国在今滕州城东至东南。小邾国虽然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但在异族的统治下,一直寂寞无闻,到友曾孙郳犁来时,方名显诸侯。郳犁来曾跟齐恒公“尊王攘夷”有功,齐恒公请求周王为他封爵,小邾才封为子爵,史称小邾子。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国开始衰落,约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被鲁国所灭。沧桑巨变,几度战乱,使城垣湮为村落,因原用土筑城,故名土城村。1982年滕政发39号文件恢复了古城名,改为小邾城村。
春秋昌虑邑城:昌虑故城座落在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古薛河北岸,陶山的北麓。据《滕县志古迹》载:“昌虑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陶山北,亦曰滥城,城周十里许,有子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高3~5米,宽3~5米的城墙。现村南仅残存一段墙基,其它均夷为平地。村周皆为城址范围,地面有龙山、春秋、汉时期的陶器残片,可辨器形的罐、盆、豆之类。
当地老人回忆,民国年间,西门里有石碑一通,刻文为“方滥城”。当时北门楼尚存,砖石砌之,甚为坚固,门楣嵌镶门额书“昌虑”二字,书法苍劲有力,字大如斗,里许外可辨。《滕县志·祠祀》载:“昌虑城,南,陶山后薛河上,有陶朱公庙”。又《古迹》载:“薛河中为钓鱼台,高一丈五尺,历经大水冲刷而土不损,人云是范蠡钓鱼之处”,今已无存。春秋时期,邾分三国,其一为滥。《左传》鲁昭公31年(公元前510年)有滥国君“邾黑肱以滥来奔”的记载。《地名大辞典》云:“滥,春秋时邾国邑城”。杜注:“滥,西汉时东海郡昌虑县”。《三国志》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分东海为昌虑郡,11年割东海之戚县以益琅琊,省昌虑郡,并入东海”。《晋书·地理志》载: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徐州分东海,置兰陵郡,割东海之昌虑,合乡属之。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将兰陵管辖的昌虑划入彭城郡,十六年废。
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当时昌虑城是一重要城邑,自春秋到隋末均为城区,唐以后为村落。
春秋鲁国郎邑—郁郎:距县城西北25公里,属滨湖镇。道光《滕志·考异》云:“郁郎亭在鱼台县东北一百里”(唐以后鱼台治所西移“方与”时)。《地名大辞典》注:“在鱼台东北八十里”(鱼台治所在谷亭时)。《括地志》载:“在徐州滕县西境五十三里。”与《图书集成》云:“郁郎亭即郁郎村”为同一地点。
《春秋左氏传》载: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夏四月,费伯率师筑郎城。庄公31年(前663年)筑郎台。昭公9年(前533年)筑郎囿(按杜预注“囿,苑也”,即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间,曾于此发生4次较大的争夺战。另《左传》还记有桓公四年曾狩于郎。
春秋合乡故邑城:在今山亭区城头乡驻地。《元和郡县志九,徐州》载:“滕县东二十三里有合乡古城,即春秋时之互乡”。合乡早为春秋邑城,汉又置合乡县。《续滕县志·金石志》载有汉“合乡令印”的印鉴。其地在县城东23里漷河之域,今名城头,故址今在地面之上虽难考其迹,然查城头距滕州城东15公里漷河之畔。城头之名,意为城之一端,遗迹方正,其状如城之一角。此处常水溢为患,古城或为历代河水所逼,陆沉成为古合乡城之一头,头在其东。位置与《元和郡县志》所记县东23里相符。
战国灵邱邑城:今址在山亭区桑村镇陡城村。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灵邱,战国齐南境邑。清道光《滕志·考异》云:“灵邱之名,战国始见之。”《孟子·公孙丑下》云:“孟子谓蚳鼃(音蛙,人名)曰:‘子辞灵邱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文中的灵邱即《通志》谓:“滕县东之灵邱。”故城址位于县城东40里明水(漷河支流)之南,城周8里,内有子城,至今故址尤存、城基明显可识,横置于长约5公里的长岭上。打凿的基石重达300~500公斤。城依岭势,高于周野4~5米,据高凭险,陡峻四哨,以见古为军兵据争之地。物换星移,城变成民居为村、村子以此名曰陡城。
至今灵邱周围诸村,尚有当年施政布点的迹象。如今陡城村西南的马厂(村),为当年灵邱所属的饲马地;东北的瓜园(村)、正北的菜园(村),为其瓜菜供应地;东北的户口(村),为其户房计征储粮的所在地;西八里的参驾庄(后演为千家庄,今名千年庄),为其接待上属官员的馆驿;瓜园西北的大养德、二养德,为其大营地、二营地的转音等。
西汉阳城邑:古阳城为汉封邑,爵为侯,南朝刘宋置县,名阳平,高齐废。在今城区西部 20公里的级索镇王晁村。清道光《滕志·阳城考》记,汉景帝元年(公元156年)“王元子富,封休侯(休,即今大坞镇休城村,南距王晁二十里),后改封红侯(红,即今休城东北八里洪疃)。富子辟疆,辟疆子德封阳城(今王晁村)。德子向,向子歆。歆王莽时封红休侯。红休之后又封阳城,阳城之后复封红休。”《史记索隐》:“红休盖二乡名”。红休并封既不远而阳城可知在其近。今查县城西40里级索镇王晁村中有古城基高数尺及城隍濠微迹,其形制与汉时的公邱、昌虑、合乡诸城确实无二,即可见其规模之大。隋以后曾演为炀城,据明《万历志》记述隋炀帝驾游东都(扬州)时,舟行运河曾于此驻跸故名,但隋无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