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晋以前:镇江不是独立的管辖区域,或名丹徒,或名延陵,与丹阳(古称曲阿)等
一道归毗陵(即现在的常州)管辖。人口稀少,丹阳靠近常州部分人口略多。孙策在京
砚山打猎而为许贡门客所伤,可见当时镇江市区几乎荒无人烟,野草过人。后孙权一度
定都京口,但城甚小,且没有改变镇江原有的行政区划。
2。东晋南北朝时期:为安置南下的流人,东晋政府先后在镇江设置南徐州和南东海郡,
但由于没有改变原有的行政区域,因此形成一地两行政区划的奇特现象。丹徒(或延陵
)改归丹扬(此丹扬非彼丹阳,即现在的宣城)管辖。南下贵族第一等(如王、谢)都
选择会稽(今绍兴)或吴郡(今苏州)一带建立庄园,选择镇江为第二故乡的大都为平
民或低级贵族。
3。隋唐时期:此期间镇江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大。隋开皇年间一度改为“润州”,但终隋
之世,镇江仍为一县,归江北的江都郡管辖(此时丹阳却归毗陵管辖)。唐初,置润州
,下辖丹阳、句容、白下(今南京)等县。由于隋平陈后对南京城的彻底摧毁,造成了
镇江管辖南京的奇事。其中天宝年间一度改为“丹阳郡”,但很快又恢复“润州”之称
。为应付中晚唐军事的变化,于镇江又设“镇海军”,五代中改为“镇江军节度使”。
值得一提的是,武德五年,于丹阳置“简州”,这是丹阳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作为于镇江
平行的行政区划存在,不过由于没有足够的县给这个“简州”管辖,于是武德八年废简
州,丹阳重归润州管辖。
4。宋元时期:期间镇江一直下辖丹阳、丹徒和金坛三县。宋政和三年,润州升为“润州
府”(当时府这个行政区划还是蛮珍贵的,全国只有六个)。元至元年间升为“镇江路
”,不过这个路只是一个“下等路”,而周围的扬州路、常州路等都是“上等路”。
5。明清时期:除了明初一度改名叫“江淮府”外,其余时候都被定为“镇江府”,仍下
辖丹阳、丹徒和金坛三县,雍正八年起,溧阳也归镇江府管辖。清朝期间,镇江城区还
是长江水师提督、常镇通海道和京口副都统的驻所所在地。镇江城区其中曾有一块专门
划归八旗驻扎的“满城”,故近代以来镇江的风俗方言都带有一些北京周围的特点。光
绪三十年,扬中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县出现,当时叫做“太平厅”。
6。解放后:80年以前,镇江和常州一起组成“镇江地区”,下辖丹阳、丹徒、扬中、句
容、金坛、武进、江阴、宜兴、溧阳和溧水十个县,这是有史以来镇江行政区划达到的
极大。80年后镇江地区解散建市,镇江改辖丹阳、丹徒、扬中和句容四县,遂一直沿用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