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94阅读
  • 19回复

[历史人口]太平天国对皖南人口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1-19
— 本帖被 keating 从 方舆文化 移动到本区(2022-07-13) —
(1)光绪六年(1880)编纂的《广德州志》以沉重的笔触记录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奇祸”:
  自庚申二月(1860年3月)贼(太平军)窜入州境,出没无时,居民遭荼,或被杀,或自殉,或被掳,以及饿殍疾病,死亡过半。存者至于无可托足,皆迁避于南乡篁村堡。堡民负险拥众,其地倚山,四面环抱,廓其中而隘于路口,故易守。贼屡攻不克,益壮其声势。最后为贼酋洪容海率党攻破,大肆屠戮,居民无得脱者。庚申至甲子五年中,民不得耕种,粮绝,山中藜藿薇蕨都尽,人相食,而瘟疫起矣。其时尸骸枕藉,道路荆榛,几数十里无人烟。州民户口旧有三十余万,贼去时,遗黎六千有奇,此生民以来未有之奇祸也。(注:光绪六年《广德州志》卷60,第25页。)
  
(2)据中国人口史学者何炳棣教授介绍,与广德同处皖南地区的徽州首县歙县在太平天国期间人口至少减少了一半,即从战前的近62万人降至战后的30万人。胡适的父亲胡传的自传证实:在整个徽州府,人口急剧减少并非个别的现象。他曾于1865年(即太平天国失败后1年)被族人推选负责统计幸存的族人,经过数月的彻底调查,他吃惊地发现战前的6000多族人仅剩下1200人。换句话说,幸存者只有原来的1/5。

(3)在南陵县,受曾国藩委派负责当地善后事宜的一位士绅提供的报告称,他的族人幸存者仅1/4。

(4)1851年,浙江人口约为3000万,乱后10年,即1874年,已不足1100万。
 
  (5)江苏省的很多方志依旧例仅载丁数,这使太平天国时期江苏人口损失的统计增添了难度,但从丁数的变化中也可以大致估算出实际的人口损失数量。一向以地少人多着称的苏州府和常州府金匮县的人丁数1830年时分别是341万和26万,到1865年已分别减至129万和14万。江苏西南高淳县的人丁数1837年时为188930,到1869年已降至55159。南京附近的金坛县战前人口超过70万,战后城中仅剩3000人,四乡仅有3万人。浏河县1781年时已有32万人,到战后的1882年犹不足12万;溧水县1775年时已有23万人,到1874年已不足4万。据统计,1851年,江苏人口约为4430万,至乱后十年,即1874年,竟减至2000万不足。

(6)据统计,1831年时,苏州府九县一厅,“实在人丁”340余万,到1865年只剩下128万左右

(7)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摧毁了杭州城,号称天堂的杭州,城市人口从80余万骤减至20万,一度仅剩下数万人。

(8)1853年2月,太平军一举攻占安徽省府安庆,从此一直到1864年2月清军收复绩溪的11年中,安徽全省相继沦为战场。南部有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北部则是清军与捻军、太平军、小股农民军以及苗沛霖的团练混战。据不完全统计,11年中安徽59州县中的55州县共有340次被各方军队攻占的确切记载。其中被反政府军攻占182次,被清军攻占158次。55州县平均每州县被攻占6.2次。被攻占次数在10次以上的州县依次为建德(16次)、黟县(15次)、绩溪(15次)、泾县(15次)、石埭(13次)、霍山(13次)、英山(12次)、祁门(11次)、婺源(11次)、休宁(10次)等10个。从地区上看,遭兵最频繁的是徽州府,所属6县共被攻占66次,平均每县11次。其下依次为六安州、池州府、和州、宁国府、庐州府、广德州、太平府、滁州、安庆府、凤阳府、颍州府、泗州。其所属州县被攻占的平均次数依次为10.7次、8.7次、8.5次、7次、6.4次、5.5次、5次、4.7次、4次、3次、2.5次、2.5次(注:据《安徽通志稿•大事记稿》统计,民国廿二年修。)。

(9)1852年,皖省人口为3765万人(注: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26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此后的数据长期阙如,直到1892年才有新的统计,为20596988人。到1902年,又增至23672614人(注:《安徽通志稿•民政考稿》,户口,第11页。)。安徽战争基本平息是1864年。1892到1902年,安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4‰。按这一增长率推算,1864年安徽人口总数只有13955358人,比1852年的人口数减少了23694642人。就是说即使不考虑战争期间自然出生的人口,安徽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也损失了23694642人,占战前安徽总人口的62.9%。


(10)据估计,战后苏南地区接纳了大约160-260万移民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湖北和苏北,外省移民约占100万;浙江省大约接纳了132万移民;安徽接纳的移民最多,约有264万人,其中皖南地区接受的移民人口约为136万,皖北地区接受的移民约为128万。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1-19
应该主要是湘军的烧杀,湘军作为给满清服务的汉奸武装,是没有民族观念的,是把支持太平天国的汉族民众当成猪狗来屠杀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1-19
引用第1楼成舟于2008-01-19 12:10发表的  :
应该主要是湘军的烧杀,湘军作为给满清服务的汉奸武装,是没有民族观念的,是把支持太平天国的汉族民众当成猪狗来屠杀的。


主要是太平军客家人……
Пекинский Лесно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1-19
主要是太平军杀的,当地百姓都是不支持太平军的,看见长毛和看见鬼一样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1-21
邪教政权!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1-21
我们那的老人叫太平军为长毛,听说长毛们烧杀奸抢,无恶不作
每一个人,都是舞者。不同的,只是舞台。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1-22
天平军,湘军,半斤八两,受苦的是老百姓,谁来都是任人宰割的份
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

复兴赣地!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1-24
主要是太平军干的,我们那里有些老人至今还说“长毛”如何如何,丁汝昌(庐江人)就是从太平军中投往湘军后入淮军,由此可见当地人对太平军的态度
不学无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1-24
本地以前见到留长发的男性一般称长毛贼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1-24
《投名状》的故事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1-24
从我家家谱上来看(江西贵溪),在此前后,一个被称为“西匪”的军队造成本族大约1/4~1/3的男丁失踪!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1-25
"从我家家谱上来看(江西贵溪),在此前后,一个被称为“西匪”的军队造成本族大约1/4~1/3的男丁失踪!"
“西匪”应该是指湘军吧?因为江西的西面应该是湖南,不过也有可能是广西(西南)的太平军。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1-26
引用第9楼北极星于2008-01-24 21:46发表的  :
《投名状》的故事 [表情]




是哦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01-28
西匪,广西匪也!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1-28
广西简称"西"?!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01-29
难以理解长毛的思维,难道他们将江南民众而不是满清当作敌人?屠杀老百姓对长毛难道有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好处?这样对本族人毫无来由的屠杀也只可能发生在中国,发生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难以理解的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01-29
因为太平天国认为江南的百姓信仰佛教,不信仰上帝,是异端,是妖,所以要灭!
太平天国在九华山就将和尚全部杀光了,将庙宇全部烧了!!!
实际上,在太平天国的眼中,这是场宗教战争,是圣战!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8-01-30
可笑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还对屠杀自己祖宗的贼子歌功颂德,说是什么“伟大的农民起义”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8-02-01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册太平大国癸好三年新刻旨准颁行的《旧遗诏圣书》“创世传”,这是国内收藏的孤本。但是使这个珍品锦上添花的是在它的封面里,有一个记载太平天国发给安徽省青阳县酬谢刘悔庵的进贡并命回乡举官造册呈报的谕凭,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献真迹。
 
  经查张德坚编《贼情汇纂》、安徽史志及青阳县志均不见记载。再查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冈文书汇编》也未见收录。而有关太平天国专著或石达开论著亦未见引用过,可以说它虽存在已久,但却鲜为人知,更谈不上被人们所使用了。笔者有幸愿加考述奉献给读者。
  现将这个谕凭的全文抄录如下:
 
 
  师帅韦大人九月二十三到青阳,刘悔庵等进贡
  纹银五百两、猪二十只、鸡百只、鸭百只、
  熟米二十石。有贡单执照为凭。
  十月二十二日,刘悔庵等三十三人赴安徽进贡,
  翼王五千岁比给诰谕、训谕及 旨准颁行共十三部。
  又奉 丞相赖大人给发
  翼王谕凭,回传十七都图速口举官造册呈报。
 
 
  这个谕凭从痕迹上看,字体端正、笔锋秀气,显示出自太平天国“书手”的亲笔。它是按照太平天国的严格的格式缮写的,如翼王抬头写,称五千岁,以示尊敬。帅帅韦某低于翼王两格,称大人。 “旨准”颁行和丞相赖大人在文内皆空一格;亦示敬意。全文墨写,无标点(按,现有标点为笔者所加)。正文字体略大,附注则略小。
 
  建都天京后,西征军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远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等率军于“癸好三年五月戊申再陷省城(按指安庆),分兵四掠,选助逆者为乡官,按亩收粮,出示安民,沿江各县遂再陷。”大军旋西上。 9月25日,翼王石达开率领五、六千人进占安庆,经略整个西征战事。10月中旬翼王遣军占领池州(今贵池县),同时占领青阳,这是在太平军于癸好三年正月攻占后的第二次占领。按青阳属池州府,位于皖南九华山畔、邻近长江;东靠太平县、泾县,南毗石(土隶)县,西邻池州府,北接大通镇、铜陵、繁昌、南陵,水陆通畅,是入皖南祁门腹地要冲。青阳的军事、经济上的战略地位是与四邻的命运相联系的,它曾因邻县的得失而多次易手。I1856年8月,青阳三、四千守军曾攻入太平县,后经羊栈岭,占祁门。10月问,冀王石达开率万余人,由贵池、青阳往援南陵,有时青阳、石(土隶)两县太平军“合而为一”,有时青阳、南陵太平军两路合兵攻打泾县敌人。但深入皖南腹地的太平军“虽多青阳奸民,而广、潮悍贼亦复不少。”这段史料告诉我们一个重要情况,即太平军中有众多的青阳人,他们参加太平军后,与广西籍老兄弟结成了团结战斗的整体,他们在反清的旗帜下,并肩战斗,取得过一个个胜利的欢乐,也经受了一个个失败的考验,因为青阳向“为聚粮之所”,因此从翼王接受刘悔庵的进贡后,十分重视背阳,而各路入皖的太平军无不以青阳为争夺之地,断然不肯放弃。1860年4月,青阳太平军曾随佑王李远继进攻南陡,以牵制敌人对青阳的垂涎。1862年3月,清浙江提督鲍超饬副将刘顺隆围攻了青阳,这是敌人对青阳的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威胁,奉王古隆贤侦知此情,急暗绕泾县、太平县的太平军猛力阻击鲍超所部,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持青阳粮道之通畅。与此同时,又“潜纠浙江死党三万尔众进击铜陵,”冀望以围魏救赵之策解青阳之围,可惜没有成功,青阳终为鲍超部攻陷。
 
  据史料记载,除已知师帅韦某驻过古阳,万成桂曾任青阳县监军。殿左十五指挥黄忠来,殿右三十二指挥孟文建亦驻师过青阳。
 
  太平天国发给刘悔庵的谕凭是在以上那一次占领时间所发呢?这个谕凭未注明年代,但却写明师帅韦某,是九月二十三日到青阳。我们参阅翼王部将殿右八指挥杨某发给青阳邻县繁昌县荻港镇限令去安庆投册札谕,是癸好三年十月二十七日颁发的。再结合同年十月十八日翼王石达开致贵池县追究两名来使被扣并命从速举官造册训谕来看, 它们与十月二十二日翼王给刘悔庵颁发的谕凭,应属同年同类的姊妹篇。再以十月二十二日翼王发给刘悔庵等十三二部旨准颁行官书而言,因为癸好三年底,太平天国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即有十四部,而到甲寅四年则已增加到二十四部。这十三部旨准颁行诏书也表明,这个九月二十三日和十月二十二日是癸好三年而无疑。因此这个谕凭是太平军第二次占领期间所发。
 
  这个谕凭中说到的乡宫韦某,其人待考。按师帅为县主管官员----监军手下低两级、掌管二千五百户的一“都”之长。他的职责是清查户口、编造名册、征收赋稅等。师帅一般以当地人允之,但韦某是派遣来的。谕凭中还提到“丞相赖大人”,拉丞相为王、侯以下朝内最高官阶,但在朝内仅做普通事务工作,如统兵在外,则赋予处理军政事务大权。癸好三年八月随翼王入安庆并主持安民工作的,有翼府丞相刘承芳,后有殿前丞相右四检点张潮爵。而翼王亲信赖裕新当时系指挥,张潮爵在检点职务前己授“殿前丞相”,而功勋不在张潮爵之下的赖裕新当时亦授“殿前丞相”之虚衔,故谕凭中的“丞相赖大人”当系赖裕新了。
 
  谕凭中提到了刘悔庵其人,经查青阳县志无着,但从刘悔庵领头向一都之长的师帅韦某进贡了成色极好的纹银六百两和猪二十只,鸡、鸭共二百只、熟米二十担,而翼王在谕凭中命他回传十七都图从速举宫造册,再说谕凭中并未象殿右八指挥杨某称汪纪常、张殿花为“子民”,可见刘悔庵当是十七都图的拥护太平天国的有影响的地主士绅。
 
  刘悔庵向师帅进贡了一份厚礼,韦某发给他们贡单和执照,做到了物帐两讫。但一个多月后,刘悔庵第二次却率三十二人亲往安庆向地位比师帅高出多少倍的冀王石达开进贡礼物,虽然谕凭上未注明何物多少数量,但贡物的规模,在一个索称粮仓的青阳来数,一定是很可观的了。
 
  刘悔庵等对太平天国和翼王石达开表现了如此的热情支援,翼王不仅亲自接见,多加勉励,而且比给诰谕、训渝及天王洪秀全旨准颁行的全部十三册太平天因官书,回敬的是一份同样的厚礼。这不仅在癸好三年的早期,革命势力尚未漫及全国是鲜见的,即使后期,革命旌旗已漫卷了大半个华夏,外国人来往日益频繁,也少有一次便赠送给当时客人予全部太平天国刻书的荣誉的例子。
 
  至于翼王石达开比给的诰谕和训谕,兹考这两道谕,前者是癸好三年五月东王、西王所发安居乐业诰谕,后者则是翼王石达开抵安徽后所发告各县良民各安生业勿受妖惑警惶迁徙训谕。因为这两道告谕皆属于同一主题带有强烈针对性而对现实状况又有指导共性的文献。当然发诰谕和训谕一事并非只对刘悔恨庵一人,如殿右八指挥杨某致繁昌荻港镇子民汪纪常札谕、翼王致贵池县分邑良民训谕也提到给贵池各耆民人颁发过天物圣书及诰谕、训谕,可见是统一措施。贵池训渝虽说发过“圣书”,但未说出数量,而给刘悔庵的却明白地说是十三册刻书。这十三册书兹考是:辛开元年刻《太平礼制》,壬子二年刻《天父下凡诏书》、《天命诏旨书》、《天条书》、《太平诏书》、《太平军目》、《颁行诏书》、《颁行历书》、《幼学诗》、《太平条规》,癸好三年刻《天父上帝言题皇诏》(又名《十全大古诗》)、《旧遗诏圣书》、《三字经》。
 
  这个谕凭又提到丞相赖裕新发下翼土谕凭,要刘悔庵等回传十七都图,从速公举乡官、赶造名册,以便向安庆呈报领取门牌。这一命令是太平天国民政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措施,殿右八指挥杨某告荻港镇人民札谕、翼王石达开致贵池县合邑良民训渝中都有对当地民人同样的要求。显然翼王给刘悔庵的谕凭未说明公举乡官、赶造名册的方式方法,但从致荻港镇扎谕和致贵池县训谕中所说便可找到确切的答案。贵池训谕说: “以五家设一户[伍]长,二十五家公举一两司马,一百家公举一卒长,五百家各(公)举一旅帅,二千五百家公举一师帅,一万二千五百家立军帅。”按照程序,先举官,后造册。造册的款式是对所举各官“须要注明三代履历及该本身岁次,家口若干。至于良家,亦须注明某姓某名,一户男妇老幼,合家总共几十名。”然后持名册,赴安徽省(即安庆)呈报,领取官、民的门牌。
 
  太平天国与刘悔庵收授厚礼的活动,是整个太平天国靠进贡的方式维持其政权的经济生命线中的一个环节,但太平天国与刘悔庵等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却以异乎寻常的热情谱下了军民友谊的新篇,尤其是在早期的县镇农村,当广大人民特别是地主士绅大多数对新生的农民革命政权还并不十分了解或徘徊于十字路口的时候,刘悔庵等人对太平天国从物质上大力支持,实属难能可贵。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8-02-02
此劫难之后,皖南彻底胡化,再和吴越难以比肩了~再加上皖北的连累~~沦为锅底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