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8阅读
  • 3回复

[地名探讨]一省(市.区)一美名——河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dl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3-17
        燕赵之地自古悲壮,地名绝少花花柳柳,儿女情长,空灵俊致诗意盎然也寻不见踪。但好名是不缺的:帝王之气的秦皇岛,戈响剑鸣的诼鹿,霸道不让的霸州......然美名稀缺,图上行走日久,知冀省东北一隅,有美名玉田者,羞藏深闺,浑不示人,搜将出来,得如下两则:
    搜神记说

    杨公伯雍,雒阳县人也。本以偿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圾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真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于种玉处,四角做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地,名曰“玉田”。
    这玉田之命名起始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至今已1312年有余,端的老者,然玉久愈润,岂不仍一美丽哉。
   
    附:麻山种玉”民间传说

    春秋时期,中原来小诸侯争霸,战火不绝。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有个名叫阳伯雍的小伙子,为逃"避战乱,来到偏僻的麻山脚下安家落户。他搭起茅草屋,开出山地,撒下了从中原带来的种子。不久种子长成了绿油油的禾苗。他锄呀、榜呀,把禾苗当成了命根子。山区本来缺水,又遇大旱。河枯井干,禾苗的叶子打了卷。阳伯雍焦急万分,决心到远处找水。他翻山越谷,终于找到了一股清泉。阳伯雍高兴地灌满两桶,头顶炎炎烈日往回赶。太阳欲落,阳伯雍赶回麻山脚下,正欲浇灌禾苗,走来一群百姓,哀求说:“小伙子,行行好,让我们喝上几口水吧!”望着饥渴的百姓,阳伯雍顾不得田里的禾苗了,放下水桶,热情地说:“乡亲们,快来喝吧!”逃难的人们喝下泉水,打起精神继续赶路了。阳伯雍提起剩下的半桶水,小心翼翼地浇到禾苗上。次日,阳伯雍又挑来两桶水,同前一天一样,又遇一群逃难的百姓,阳伯雍给他们喝足了,才去浇地里的禾苗。一天、两天……,阳伯雍救了无数逃难的百姓,可禾苗却死了许多。有一天,阳伯雍送走了逃难的人们,正想把剩下的一点水浇到禾苗上,却见二位老人因饥渴而晕倒在地。他立即把剩下的水给老人喝了,并把老人背到自己的茅草屋。安顿好老人,忙去看地里的禾苗,可是,禾苗全都枯死了。几天后,老人病愈,临别时对阳伯雍说:“你救了那么多逃难的百姓,也救了我,没有什么可报答你的,给你一把石子,把它种下去,勤锄榜,多浇水,将来会有收获的。”阳伯雍按照老人的话把石子种在高平处,精心地锄榜,浇水。一天,奇迹出现了,一块块晶莹洁白的美玉露出了地面。原来阳伯雍救治的老人乃是麻山的山神,那一粒粒石子,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石子。路人看到地里的玉石,有的说应当把它献给朝廷,有的说应该把它卖给商人。阳伯雍想,麻山脚下最缺的是水,宝石如果能变成清澈的泉水那该多好哇!夜里阳伯雍做了一场甜美的梦,梦见那位老人来到种玉田上,微笑着用手中的拂尘轻轻地拂了拂地里的白玉,倾刻间白玉不见了,涌出了一道道清澈的泉水……。醒来,奇迹真的出现了,泉水不停地往外涌,流到干旱的田地里,流到远处的森林中。逃难的人们看到这清澈的泉水,谁也不想离开了。种玉田边,又开出了一片又一片良田麻山脚下,又造起了一座又一座茅草屋。阳伯雍死后,人们在种玉田的四角竖起4根大石柱,起名为“玉田”。后来,种玉田边的大片土地也就定名为玉田县了。
    这传说是否又见一分美妙。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3-18
玉田白菜,叶翠帮白,宛如玉雕,口感微甜,亦是当地名特土产。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3-18
唐山、开平、丰润、遵化、乐亭、山海关、北戴河、青龙、永年、无极、正定、赞皇、承德、邯郸、清河、宣化、涿鹿、崇礼、尚义、赤城、霸州、文安、.沧州、保定.......美名也!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3-18
燕云十六州:
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