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89阅读
  • 16回复

[四川]汶川县城重建之争:数万人在酷暑中帐篷里等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7-1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0:47 京华时报
  今天距汶川大地震整整两个月,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尘埃仍未落定”。关于汶川县城是否需要异地重建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反对异地重建者,称这是“逃跑的行为”;支持者则认为,在重建问题上,再也不能坚持人定胜天的观念。

  而真正的当事人,数万名在酷暑与密集的帐篷中等待着的羌民们,一直在等待着争论的结束。

  漫长的等待

  汶川县绵篪镇板桥村,远远望去,一大片帐篷群几乎看不到缝隙。

  板桥村是汶川县居民紧急避险的临时居住地,在这里,帐篷与帐篷的前后距离只有10厘米宽,最密处,帐篷与帐篷几乎紧紧贴着。

  20多天前,为了躲避暴雨可能导致的滑坡和泥石流,整个龙溪乡5000余人均临时避险,安置到绵篪镇板桥村。

  一个乡安置到一个村,此地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因为汶川县绝对安全的地带几乎没有,紧急避险的暂居点只能如此狭窄。

  负责居民安置点的防疫人员表示,如此大密度的人群,防疫任务非常艰巨。

  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村民余永清说,几天前,周围已经有多个孩子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阿坝州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杨诗义,在地震后不久就下驻到汶川县城龙溪乡峨布村。他证实,确实出现了部分人拉肚子的情况。“好在,人并不多。”

  而帐篷区的生存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余永清说,大约在7月5日,自来水才通到帐篷区,每村均有一个取水点。此前,数千人均需要到一里远的街上排队接水。

  直到现在,正常的电力仍未恢复,每天晚上,帐篷区只能在柴油发电机的巨大轰鸣中,点亮少量街灯。

  比这一切不便更麻烦的是,所有居民都不知道,还要在这里熬多久?

  当记者询问安置点的居民,是否愿意搬离汶川时,听到最多的回答是:“土地已经没有了,如果搬到其他地方,我们也能接受。”

  但直到大地震发生整整两个月后,汶川如何重建,仍然悬而未决。

  曾被忽视的县城

  “我也很急,但决定权不在县里。”7月10日,在回答何时能确定汶川是否异地重建时,副县长吴光旭回答说。

  早在6月15日,汶川县县长廖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急切地表示,他希望早日能确定汶川将如何重建。

  然而,直到7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公开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定要把汶川县城全部搬迁。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否原址重建至今未定,汶川县也无法出台灾后重建规划。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汶川也和其他各受灾县一样,很快开始进行灾后重建的规划,该规划是建立在将在汶川原址重建的基础上,但规划尚未完工,专家指出,汶川地质灾害隐患重重,已不适宜人居。汶川重建规划就此戛然而止。

  6月16日,本报率先披露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汶川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并建议异地重建。

  这一报告,也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汶川县城的关注。

  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震中在汶川县映秀镇,大地震被命名为:“汶川大地震”。由于交通中断,汶川县城也一度成为孤岛。

  “到汶川县去!”成为当时各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公众也极度想了解,汶川县城遭遇了怎样的破坏。

  绕行1000多公里,最早一批抵达汶川县城的记者传回的报道,让人有些错愕,汶川县城95%的房屋没有倒塌,人员伤亡较少。

  与此同时,北川县城全城几乎夷为平地和大量人员伤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关注。相形之下,汶川县城的受关注度迅速降温。

  当5月下旬,尹稚教授一行抵达汶川县城时,几乎已经很少看到媒体记者。

  事实上,汶川安全的假象,一度也让初进县城的尹稚对同行者说,“这地没准儿能找到宾馆呢!”

  而入城后才发现,那些“屹立不倒”的建筑物多裂出触目惊心的X形裂缝,根本无法住人。

  一个星期后,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尹稚发现,滑坡和泥石流的次生灾害威胁,已使得这个县城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尹稚带领的规划专家组,是第一支在汶川山地进行详细实地考察的队伍。在此之前,对汶川地质灾害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拍照。

  尹稚在北京曾经看到过这些遥感照片,进入汶川实地考察后,他马上发现了遥感照片的局限性。一是读者对原始状态并不熟悉,往往新旧难辨;一方面大面积的塌方和滑坡多形成垂直断面,图上无法判断。

  他举例说,汶川震后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而遥感图像上不足100处。

  6月10日,尹稚在关于建议紧急异地转移汶川部分受灾群众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议汶川“考虑新县城选址”。

  报告甫一出炉,都江堰的玉堂镇,当即成为汶川县政府及普通居民认可的一个迁徙地。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12
很多居民知道汶川要搬就搬到玉堂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0:47 京华时报
  玉堂镇猜想

  玉堂镇位于都江堰西部,与汶川县的水磨镇和漩口镇接壤。

  这一地理位置并非选择玉堂镇的最重要原因。两年前的一段渊源,使得汶川曾与玉堂镇几乎合并。

  2001年,都江堰市紫坪铺开工建设紫坪铺水库,位于水库下游的都江堰市和成都市,成为这一水库在经济上的最直接受益者。

  2004年,紫坪铺水库开始蓄水,位于紫坪铺水库上游的汶川县水磨镇部分被淹没,漩口镇几乎全部被淹没。漩口镇只能北上迁徙。

  漩口镇曾是汶川乃至阿坝的工业基地,此次被淹,损失不小。汶川县政府知情者透露,此前,汶川曾向四川省提出补偿要求,一度达成一致,将都江堰的玉堂镇和龙池镇部分地区划归汶川。

  由于成都的异议(都江堰归属成都管理),这一补偿方案最终未能成行。

  另一个事情是,紫坪铺水库的税收分成,也曾一度划出部分给汶川,但最终也全部归属成都。

  汶川县委一名工作人员承认,他们确实认为成都曾经在紫坪铺问题上“亏欠”汶川。

  而选择玉堂镇的另一个原因是,汶川县境内和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阿坝州,也找不到足够的地方容纳一个新县城。

  按照尹稚教授的调查,汶川县城内绝对安全地带,最多容纳三五千人。而周边县城为茂县、理县等地区,也均为高山峡谷地带,此次地震也遭受严重损毁,存在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威胁。

  新址为何不在阿坝

  至于阿坝州境地,虽然有更广阔的草原地带,但均属于超过3000米的高海拔地区,且该地带已属生态脆弱地区。

  阿坝州直工委副书记杨诗义说,阿坝州的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境内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但这些地区“放牧牛羊的承载力很差,现在必须控制牛羊,不能过度放养。每年都会请专家预防草原向沙漠化转变。”

  这些草原地带,同时位于长江和岷江的源头地区,一旦涌入大批人口,生态失去平衡,后果更为严重。

  玉堂镇于是成为历史与现实考量下,最合理的想象。

  记者在汶川县采访时,几乎所有居民都知道,汶川要搬就搬到玉堂镇,对于这个陌生的平原地带,很多居民表示,如果家乡真的不能居住,他们可以接受移民到那里。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7-12
有专家强烈反对汶川异地重建 其态度激怒村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0:47 京华时报
  被曝光的争论

  折中的方案还要“人定胜天”?

  而是否能搬到玉堂镇的结果,却迟迟没有出来。

  推迟的原因之一,是有专家强烈反对汶川异地重建。7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汶川,重建的选择》,首次在媒体上披露了汶川是否异地重建的激烈交锋。

  这一报道在汶川县引起了轰动。

  居住在安置点的余永清说,不少村民专门包车到了汶川县城,观看这期节目。

  在节目中,强烈反对汶川异地重建的专家是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支持异地重建的则是尹稚教授。

  “我并不知道,他们也采访了张信宝,播出后才知道。”尹稚教授说。在电视编导的精心编排下,张信宝和尹稚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播出效果上,张信宝显得失分很多。

  在节目中,痛斥汶川异地重建是“逃跑的行为”的张信宝承认,他的判断主要是依靠卫星遥感地图,在地震后,他到汶川实地只呆了一天。“我们这种专家到山顶一看,他们底下人一介绍,我们基本就清楚了。”

  当记者柴静追问,“您不觉得专家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做田野的调查?”

  张信宝回应说:“做田野的调查,专家的调查,这是在他们做出来的基础上,对不对,他一讲我们要判断。”

  而尹稚则出示了地质调查队在实地调查一个月后做出的灾害分布图,这张图与卫星遥感照片大相径庭,很多灾害点,在卫星照片上根本无法体现。

  而当主持人柴静追问张信宝,是否去过地质调查队发现的7个严重威胁汶川县城的灾害点时,张信宝以几乎满不在乎的口气回答:“我不知道,我没去过。”

  在整个节目中,尹稚回答问题时非常严谨、言必有据;而穿着一个大汗衫的张信宝在表述观点时,往往冲口而出,夹杂着不耐烦的口气。

  汶川居民余永清称,电视上张信宝的态度激怒了很多村民。7月9日,一些激动的村民聚集起来,准备凑钱租车到成都,将张信宝接到汶川,“让他过过我们的日子!”

  在百度贴吧“汶川县”中,也出现了指责张信宝的帖子,其中一个帖子有100条回帖,绝大多数均指责其不做实地调查。

  7月10日,记者致电张信宝的办公室,希望了解更详尽的解释,接电话的一名女士说,张信宝已经出差,办公室没有他的手机号。

  7月11日,尹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信宝的言论并不值得驳斥。

  尹稚坚信自己出自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汶川最好出路是异地重建,“这不是出自任何利益体考虑,而是为灾民负责。”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7-12
尹稚:撤出汶川并不是一种失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0:47 京华时报
  折中的方案

  汶川该如何重建的结论迟迟没有得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决定重建方式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尚未公布。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即以此原因,回应记者的提问。

  7月10日,记者辗转得到了《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汶川和北川县,是四川30个重灾区中,仅有的两个全部地区均为次生灾害“极高、高度危险区”。

  而在人居环境适宜性划分中,汶川的“不适宜地区”和涉及人数均位于所有灾区中的“榜首”,高达2978平方公里,涉及人口9.05万人。

  对于次生灾害的前景,报告表述说:崩塌灾害近期可能发生的数量大,但规模不大,在2-3年后,崩塌灾害将逐步减少;地震后5年内,地震重灾区滑坡灾害将十分严重……地震后的10年内,汶川强震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将进入高度活跃期,泥石流灾害将是制约地震恢复重建中严重的灾害。

  据尹稚教授介绍,汶川地震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组已做出决定,汶川县城将在“行政区划内异址重建”。这一规划,也于7月9日得到了专家审查会的通过。

  “这是一个折中的结果。”尹稚评述说,这意味着汶川县城虽然不必在原址重建,但必须在境内寻找新的县城地址。

  尹稚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专家组的计算,目前汶川各镇各居住地区分别为:威州镇40.3公顷、雁门镇19.6公顷、映秀镇32.2公顷、漩口镇16公顷,七盘沟和渑池均为0公顷。这些面积只能供养1万多人在此居住,加上还未调查的水磨镇、三江镇地区,汶川最多可容纳1.5万人。

  其中,汶川县城所在的威州镇,只能容纳三四千人,这意味着,新建成的汶川县城只保持政治中心的职能。其规模,尚不及地震前汶川的任何一个镇。

  而整个县的总人口超过10万,人口迁移仍然不可避免。

  还要“人定胜天”?

  繁复的计算和利益的博弈,是专家和政府决定的事情。

  对于居住在汶川帐篷区的羌人而言,真实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7月10日,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少女杨霞离开安置点,到成都打工。这是年轻人的选择,阿尔村村民余永清说,村子里已经有10多个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但更多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有坚守在帐篷内。

  下驻汶川龙溪乡峨布村的阿坝州直工委副书记杨诗义说,目前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居住在安置点的村民,开始轮流回去抢收仅存的土豆。

  土豆曾经是峨布村重要的经济作物,往年每户都能收获万斤土豆,获利五六千元。而现在,峨布村的500余亩土地,只剩下200亩土地未被损毁。。

  更要命的是,为了迎合城市市场,村庄几年前改种菜土豆,这种个头硕大的土豆挖出后,只能存放10天,如果不挖出,在地里埋藏的土豆在半个月后,也将陆续烂掉。

  国家三个月的补助期,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

  阿坝州一名官员称,汶川和阿坝已经遭受重创,耕地损毁严重,过了三个月国家补助期,恐难保证居民的生活。

  而尹稚认为,单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汶川县该如何重建,并不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其中,所面临的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也是导致结论迟迟无法做出的原因。

  撤出汶川是一种失败吗?尹稚曾对此问题回答说:“其实不是,如果他认为失败了,我认为他遵循一个逻辑关系还是坚信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讲,承认失败没有什么可耻的,人类压根大概就没有打赢过人对自然界的战争。”

  如果汶川必须原址重建,将该怎样着手?面对记者的提问,尹稚不动声色地回应说,他会向公众披露出更多的真相。

  他透露,本月底,汶川县如何重建的答案,将会揭晓。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12
据尹稚教授介绍,汶川地震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组已做出决定,汶川县城将在“行政区划内异址重建”。这一规划,也于7月9日得到了专家审查会的通过。
================
这个方案通过了?是最终方案?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7-12
行政区划内异址重建
========================
之前不是有消息在都江堰境内挖地的么?
吾之所愿——复我汉唐 兴我华夏!
大中华帝国——万世长存!
自由—民主—我可以为此奋斗终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7-12
不想把汶川搬迁,而北川喊的震天想,是因为:
第一是因为汶川人地震意识太高,房屋盖的太牢固,以至于中央首脑和媒体都以为汶川很平安。
第二是因为汶川交通阻断,领导人进不去,在中国这个人治的国家里,没有领导人说话背书,想迁也没有用。
第三是因为很多天杀的专家,都是替领导人的言论在事后找理由的,不管言论本身是否合理。所以北川要搬迁,一定会找到一万个理由,汶川不搬迁,也要找一万个理由。

结论就是,贫困地区不要有防灾意识,这样在灾情到来的时候,才可以煽动情绪。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7-12
成都曾经在紫坪铺问题上“亏欠”汶川。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7-13
撤销汶川县,
北部与茂县合并,改称茂汶县。南部划给都江堰,紫坪铺的问题在都江堰市内解决。
可以减少一个县级机构,重修政府办公大楼的钱可以用来帮助灾民。
山南西,剑南东西川诸道都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7-17
尹稚和张信宝汶川迁留之争  
    
7月5日,尹稚和张信宝两位专家发生激辩。他们一个是建设部专家,一个是中科院水利部专家。在央视采访他们汶川究竟该在哪儿重建时,两人观点针锋相对。  
张信宝认为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的地区划出去,汶川城还有2平方公里的安全用地。尹稚认为,安全用地只有40公顷,是目前的十分之一,根本无法支撑两三万人的县城。
“汶川现在是个危城。”汶川县人大代表王修婷哭诉着希望县城搬迁,“我家祖辈三代住在这里,我爱自己的家乡,但我们还要保命。”
这位羌族人大干部说,县城五分之四的区域属于高危地质灾害带。山上帐篷一样大的石头,三分之二悬在半空中,也时刻悬在人们的心里。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介绍,地震后,汶川县共有3750处地质灾害点。其中的79处,对3.8平方公里的县城形成压迫和包围之势,并随余震和降雨日益恶化,7万多人进行了紧急避险。
四川省地质调查队刘洪涛勘察后认为,汶川县大多地方仍基本适宜居住。老百姓被地震惊吓已到极限。“汶川还是能够恢复到灾前的样子的。”

汶川城头顶悬石
汶川背后的山上,很多帐篷大小的悬石,感觉稍一用力就会滚到城中;757多份问卷中,18份同意原址重建

6月22日上午,小雨中的汶川城有些热闹。一些沿街的店铺开门营业。三三两两的人们在街边菜摊中穿梭。
县委县政府的帐篷依马路排列。在县人大的帐篷内,王修婷胸前还挂着口罩。她是汶川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委主任。
“靠山要戴安全帽,靠水要备游泳衣,出门上街带口罩”。这是汶川县城最近流行的顺口溜。
王修婷说,若是晴天,裸露的山体会滚落石块,掀起滚滚黄土,沿着岷江河道,笼罩整个县城。
地震后,县人大做过两次民意调查,发放了768份调查问卷。内容有两条,同意县城异地重建还是原址重建。
这些问卷在县城各单位及下面安置点内发放,收回的757多份问卷中,18份同意原址重建,其他都要求搬迁。
汶川,全境皆山。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位于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四面环山。
6月25日,汶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唐作斌说,县城周围79处地质灾害点,对县城构成直接威胁的有31处。基本将县城包围一圈。
汶川县委、县政府后山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斜坡。唐作斌说,上面的裂缝很长,山体下滑。
直接影响县城安全的还有两座山,青土山和姜维城。这两座山是县城最大的滑坡隐患。
县城近一半建筑紧依姜维城而建。蜀国名将姜维的屯兵遗址,建在半山腰上。之前,这里还是全县紧急避难所。
地震当天,县城近3万居民爬上姜维城避险。后发现山体不稳定,全部转移。山上有数条裂缝,绵延至山顶。汶川县建设局局长张先武说“这些裂缝如果灌水后,可能会将整个山掀下去。”
山顶向南,随处可见帐篷大小的悬石,向下倾斜,感觉稍一用力就能推落。石头下面正对着汶川最大的一座超市。
山顶上,原来完整的山头被震碎,许多散落的石头向县城一边倾斜。
从山顶往下看,一块巨大的山体下挫10米,“趴”在山坡上。张先武说,这处下滑的山体正对着汶川县老干部局、工会、民政局、电力公司、医院等数十个单位。这些单位的院子中,是一片蓝色的帐篷。“不知道的人,才能睡着觉。”

“迁到新疆也不再回去”
目前安全地带只能建过渡板房1万多套,还有2万多套板房无处可建

地震后,为躲避次生灾害,汶川人沿雁门镇到绵虒镇的20公里狭长河沟地带紧急避险。这是汶川县唯一相对安全的地方。
汶川县宣传部部长吴开明说,全县常住人口10万余人,需要安置板房3.5万套,而现有的土地最多建1万套左右。
目前,汶川县要求各乡镇,鼓励有条件的村民自建过渡房。政府将大力补贴。但这个工作推行缓慢。
6月24日,在绵虒镇板子沟安置点,小毛坪村村委会正在打请示报告,陈述村民们不可能在原址建自建房。
村主任李强说,全村3个组全处在山体塌方、房基下陷、泥石流的危险地带。房屋四周裂口带达1500多处,其中最长的小寨子组的一条约有3公里的裂口带。1公里以上的裂缝还有30多条。
“别说在上面住,就是在这下面住,还得派人值守着山上的滑坡点呢。”驻该村的县商务局干部刘晓林说,全村没有一块平地可以重建。目前,村里人希望外迁,“就是迁到新疆边陲,也不再回去了。”
在绵虒镇板桥村,安置着龙溪乡9个村。这些村和小毛坪村一样,无法在原址建自建房。
在龙溪乡阿尔村的帐篷外,68岁的王大爷哭着说,山上每天都在“轰隆、轰隆”地响,地里全是裂缝,没法修房子,没法种地了。“再也不回去了。”
阿尔村全村人都是羌族,地处龙溪河源头,三面皆是高山。该村前支书余平安说,全村海拔2300米,如果滑坡,整个龙溪沟就是个死沟。从山上下来前,山上滚下的石头砸到民房上。
常务副县长张通荣也说,由于无处安置,希望援建方广东省能提供货币安置,这样不仅节省长途拉运板房的成本,还能更好地为以后建永久性住房节约出资金。但这个建议未获许可。

阿坝师专“绝望了”
学校面临两座山体滑坡的同时,还担心岷江形成堰塞湖;有老师表示,若原地重建,许多老师会流失

松吉阿桑清晰记得去年6月,山体滑坡造成的巨大声势,山石砸起的江水溅到六层楼,石块阻塞岷江河道,江水上涨到师专的院子中。
松吉阿桑是阿坝师专留守组长,学校监审处处长。他说,去年的滑坡已将师生们吓怕,这次地震更让他们对目前的校址“绝望了”。
这所学校是阿坝唯一一所大专院校,依岷江而建,三面环山。学校后面有两处山崩隐患,如遇大暴雨,泥石流还可能覆盖整个校区;若河对面的山体滑坡,可直接阻断岷江,学校将被堰塞湖吞没。
阿桑老师说,地震时5000多名学生跑到操场上,看着两边的山左右摇摆,不知该逃向何处。
目前,学校的领导在成都活动,四处洽谈新校址。阿桑说,“我们希望县城异地重建,如果不行,我们将自己寻找地方重建学校。”
阿桑说,他们向上级部门申请时被告知,学校不能离开阿坝的行政区划。如果汶川县城不异地重建,对于学校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这位藏族老师说,学校若不安全,老师将会流失大半,45岁以下的老师都将离开。此外,学校将面临招生困难。
阿坝师专直属四川省教育厅,财政由省财政厅划拨。地震后,学校的房屋全部成为危房,学生及老师们的课本,生活用品丧失,目前学校老师在成都打报告募捐。
但目前学校最要紧的,还是要尽快找到异地过渡的地方。阿桑说,学校希望能在8月5号复课,但从目前来看,基本无望。
此前,在省教育厅的介绍下,位于成都郫县的攀枝花学院试训基地可提供给阿坝师专,但那里的“清水房”,每年还要交纳600万元租金。教师住宿还需自己交租金。
这些条件他们无法接受。阿桑希望,学校能通过这次机会,直接搬迁到发达地区,这样还有助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过度发展招来泥石流
汶川城从原先的5000人发展到如今4.5万人,修路、建厂,开发过程中破坏了很多山体

地震后,四川省地矿局的刘洪涛进入汶川考察。他在对县城所有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摸底后发现,由于县城逐渐扩张,直接引发县城周边的30多处地质灾害点。“这些隐患多数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上世纪50年代,汶川县城由绵虒镇搬迁到如今的县城所在地威州镇。1984年,整个县城面积是91公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县城面积扩展到3.5平方公里。人口从原先的5000人到后来的4.5万人。
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来考察后说,汶川城这片土地只合适5000人生存。
刘洪涛在县城里看到多处地方,有削山建房屋的活动痕迹。他说,这样就容易造成山体下挫,发生滑坡。
汶川城在弹丸之地新修了校场街和校场横街,而后又修岷江路。地震前,县城还准备向南北扩展,合并雁门和绵虒一些区域,将人口发展到7万人。
地震中断了汶川的发展梦。
地震当天下午3点,汶川时代广场新开楼盘杨柳水岸小区原本约定业主收房。开盘前,地震发生。这个位于峭壁边上的住宅小区其一楼迅速被山上滚石淹没。如今,有些楼房的三四层楼已被埋于土下。
龙溪乡乡长周光辉说,希望地震后,过度发展与山区承载力的矛盾能引起重视,如果村民都回去原址重建,且不说目前还有没有地方可建,就是能重建,以后也会严重破坏山体,破坏生态环境,带来更多的地质灾害。他建议,对于他们龙溪乡,最多只能回去1000多人,其他的地方进行封山育林。

汶川仍基本适宜居住
建设部专家尹稚认为需要异地重建,四川地质调查队认为汶川基本适宜居住;目前双方观点各不相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在地震后第11天,进入汶川。他用了20多天,几乎跑遍所有的地质灾害点。
他于6月13日向国家汇报,次生地质灾害一旦诱发成灾,则汶川县城将无存,对外生命线尽失。即使少量群众得以幸存,汶川县将重回交通孤岛状态,无法疏散。
尹稚认为,县城应该异地重建。
而在汶川进行地质评估的四川省地质调查队表达了不同意见。6月25日,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公司的工作人员刘洪涛说,他们目前正在对各个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然后上报指挥部,再进行隐患评估。
他们对全县进行排查后,按照4个选项进行分类:适宜居住;基本适宜;适宜性差;不适宜。最终的结果是,“基本适宜”居住的地方占多数,其次是“适宜性差”的地方。
刘洪涛说,基本适宜是周围有地质灾害,但是不会对该地直接造成危害。他们可以提出治理建议,然后进行整治。“什么地质灾害点都是可以治理的。”
6月22日,阿坝州党委书记侍俊对记者说,“汶川如何重建,一切都听专家的最终决策。”
如今,汶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唐作斌担忧的,不是地质灾害治理,而是如何缓解当地的人口矛盾。他说,地震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又被大大压缩。“汶川县需要减少人类的活动,进行修养生息。”

对话
两安置点无力解决4万灾民

新京报:汶川地震几天后,你就带专家来勘查,你们组的专家来自什么地方?
尹稚:我本人是代表建设部在这儿做阿坝组的组长。组里专家一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另一部分是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院的专家。
新京报:你认为汶川应该选择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
尹稚:我建议异地重建。
新京报:汶川的地质灾害究竟有多严重?
尹稚:不要说重建,即使选取临时安置点都很困难。我们一开始选取的安置点大概有几十个,首轮筛选后,剩下7个左右,到最后出报告认可的就剩下2个。
新京报:这两个地方能安置那么多人吗?
尹稚:不能。雁门和七盘沟这两个点共能安置1万多人。但县城就有4万人,整个县的常住人口有11万人。安置缺口不小。
新京报:那怎么办?
尹稚:许多人没有安置,先转移出去,包括学生和教职工2万多人。另外还在绵虒镇新国道两边的坝子上设置一个安置点,还有羌丰料场也安置了一些。
新京报:那两个安置点是否存在隐患?
尹稚:那里不能说绝对安全,只是个相对安全地带。所以需要严密监控山体情况。起初,老百姓会在危险山体处拉根绳子,组织民兵每天上山看一看绳子的变化,是否绷直。现在,地质勘查部门都在山上装了测距仪,随时监控山体的开裂和下滑的距离。

“违规建城代价沉重”
新京报:地震后,汶川为何会暴露出那么严重的地质灾害?
尹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和人类过度发展有关。即使没有这场地震,这个地区也长期存在着塌方、滑坡、泥石流、洪水和频发的风灾、旱灾等灾害。
新京报:过度发展如何导致这些灾害的形成?
尹稚:因为人口多了,城镇产生扩张空间的冲动。城镇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第三产业,又要发展商贸、物流,又要强化阿坝州的工业,多种原因导致城镇的建设侵入了本来不应当侵入的避让地段。比如一些泥石流频发的沟口地区都建上房子了。
新京报:比如杨柳水岸小区,刚开盘就被泥石流埋了。
尹稚:对,这个小区在塌方区下面。还有威师校,就盖在泥石流冲积扇面上。县医院、县政府背后的那块山体,专家一致判断要垮的话垮方量也比较大。有些石头已经突出1/3以上了,土都垮光了。那里要是塌下来县政府就不会剩下什么东西了。
这些点可能是在震后恶化,但在震前就有危险,迫于城镇发展经济的愿望和压力,不断侵入这些危险的建设地区,这本身就有问题。
新京报:也就是说汶川城的规划本身就不符合规范?
尹稚:是的,汶川所处的地质断裂带很复杂。除了两条主要的地质断裂带,还有大量从主带上发育出的支系断裂带,都在这个地区密集交织。
而《建筑抗震规范》中有规定,在这样地区上盖建筑,必须和山体保持一定的避让距离。民用建筑应最少要避让200米,重要一点的建筑要避让300米。
新京报:那么汶川城在这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
尹稚:按照上述标准,汶川城的可建设用地只有40公顷左右,相当于现在的1/10。也就是说这个县城在本来应当避让的地区上都盖了房子。出现如今的困境,也是因为避让概念长期没得到重视所致。
新京报:违规建城也付出了代价?
尹稚:是啊,违规建城的代价很沉重。查一下县志就可知道,这里几乎每年都会因地质灾害而死人,多则几十人,少则三五个。
新京报:目前汶川城居住着4万多人,就土地资源而言,合理的人口配置应该是多少?
尹稚:也就5000多人。
城内97%是危房
新京报:汶川城很多房子还未倒,你为何主张异地重建?
尹稚:我刚到靠在墙根儿休息,当地百姓让我别站在那儿。我回头一看,那座房子上画着大红圈,写着“危”。面上看上去没大毛病的县城,实际上97%以上是危房。
新京报:把危房拆除后,是否还能原址重建?
尹稚:主张另外选址是因为当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匮乏。因为作为一个县城,它要承担的职能很复杂。除了作为地区的政治中心之外,还要承担经济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等职能。若要恢复这些职能,县城规模至少要在4平方公里左右。
新京报:汶川还是阿坝州的工业重地,那些工厂应该如何重建?
尹稚:汶川的工业产值占了阿坝州的90%。但是很多工厂的选址都有问题。为了获取发展用地,有些工厂选址已经占了泄洪道的一部分。按防洪规定,这些厂都应该拆除。
新京报:工厂也需要异地重建?
尹稚:阿坝州本身土地就少,我认为可以考虑在阿坝之外布局工业,通过各种资本运作,解决工业发展的土地问题。
新京报:阿坝师专有原地重建的可能吗?
尹稚:阿坝师专留在原地是不可能了。当初选址就有问题。它面对两座山的夹击,同时还受到岷江洪水的威胁。
新京报:目前对异地重建的新址有选定吗?
尹稚:讨论过很多,新址一般要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应该跟汶川县连片接壤,涉及行政区划的调整。第二,这个地区涉及的乡镇越少越好。我个人的意见比较倾向于都江堰地区。
应让异地专家核查敏感地区
新京报:其他地质专家对异地重建也有不同意见?
尹稚:选址的过程肯定会很艰难,充满各种争论,会听到各种声音。但我想最终大家会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原则下,寻求最终的解决。
新京报:不同意见下,若一些专家观点不中立该怎么办?
尹稚:我是建议,对一些敏感地区的核查,应该采用异地专家交换核查制,这样在程序上能保证科学的中立性。并且,专家讲话不能代表最终结论。方案最后都要上报国务院。
新京报:估计重建方案什么时候会有定论?
尹稚:我没法估计。目前还只是专家提预案,最后还要经过政治决策过程。而这个政治决策过程不只是不同级别的官员会商,还要包括老百姓的听证和民主过程。总之,通过这次大灾,我们应该确立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原则。重建方案应该遵循这个最高原则。



全文转自腾讯新闻  http://cd.qq.com/a/20080714/000014_1.htm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7-17
可以适当到边疆省份异地重建,一方面巩固边疆,另一方面保存所谓的自治县。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7-19
历史上有过茂汶县
引用第8楼laozhuang于2008-07-13 17:41发表的  :
撤销汶川县,
北部与茂县合并,改称茂汶县。南部划给都江堰,紫坪铺的问题在都江堰市内解决。
可以减少一个县级机构,重修政府办公大楼的钱可以用来帮助灾民。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次茂汶县,而且这个茂汶县正是由茂县和汶川合并而成的。合并的原因也是地震。
真是天意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7-20
据说茂汶县就是茂县,和汶川没啥关系。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07-20
等砖家辩论完了,老百姓也四光了,但老百姓是不会四光的,所以砖家的辩论也是不会完的.到头来,砖家吃香了,老百姓被忽悠了.这些政客之道,砖家们深谙其中三昧.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7-20
名为汶川大地震,其实汶川地域广大,而震中在映秀--更靠近都江堰市区,所以不要被人云亦云忽悠了,汶川能不能建,可能有诸多原因,是不是地震主导?都江堰市要不要搬迁??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07-20
附个图自己看!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07-20
感觉有人在借地震下一盘棋。
旅游宰客网: http://www.51zaike.com
手机版: http://m.51zaike.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