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17阅读
  • 4回复

[湖北]县域经济,湖北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7-18








7月6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广州增城市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据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中国青年报》7月7日报道)





细看排位表,湖北无一上榜,令人汗颜,也令人反思。 “郡县治,则天下安”,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必须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而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湖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湖北解放思想,努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这恰恰也是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表现,跳出湖北、跳出中部,你发现全国各地的发展势头都很好。制约湖北经济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因素,包括思想观念、创业劲头不足、人才招纳服务等方面的制约。湖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农耕生产的发达,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生活富裕,老百姓衣食无忧,长期就形成了像罗书记批评的“内陆思想”,守着几亩薄田,富不了也饿不死。当湖北人还在抱怨粮食价格下跌生活窘迫时,沿海农民已有部分人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开始出现了个体工商户;当湖北出现个体商户时,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兴办工厂;当湖北兴建工厂时,沿海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建起了集团公司。对于官员来说,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等等都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在落后中追逐中,在追逐落后,以至于最后榜上无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走在后面,经济也就走在后面。落后是落后在根子里!





笔者愚见,认为当前应该重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放手、放权、放胆,鼓励社会各界创新创业;二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县域充满活力的内生机制,赋予县(市)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三是把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壮大园区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努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领域;五是用好、用活国家金融政策,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融资难”问题;六是解决人才引进、留住、发挥作用的问题。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抱着老思想、老办法、老传统不曾改变。“知耻而后勇”。现在我们有了中部崛起的政策,有了省委省政府减政放权的开明、“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宽容、“一主三化”方针的发展思路,县域经济必将迎头赶上!






-------发展县域经济,把黄梅、麻城、赤壁、钟祥、石首等发展成为省辖市,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状。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7-18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抱着老思想、老办法、老传统不曾改变。“知耻而后勇”。现在我们有了中部崛起的政策,有了省委省政府减政放权的开明、“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宽容、“一主三化”方针的发展思路,县域经济必将迎头赶上!
-------发展县域经济,把黄梅、麻城、赤壁、钟祥、石首等发展成为省辖市,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状。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7-18
湖北省的县域经济落后,根本原因还是人的问题。这里的“人”,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企业家,而是政府官员!县市一级的官员几乎95%以上是草包!用这些官员的人则是庸官、贪官!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7-18
        当前应该重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放手、放权、放胆,鼓励社会各界创新创业;二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县域充满活力的内生机制,赋予县(市)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三是把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壮大园区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努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领域;五是用好、用活国家金融政策,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融资难”问题;六是解决人才引进、留住、发挥作用的问题。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7-18
        当前应该重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放手、放权、放胆,鼓励社会各界创新创业;二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县域充满活力的内生机制,赋予县(市)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三是把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壮大园区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努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的领域;五是用好、用活国家金融政策,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融资难”问题;六是解决人才引进、留住、发挥作用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