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90阅读
  • 3回复

[历史与人文景观]环巢湖踏访发现古村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1-14

   “巢湖北岸现存很多古村落,这从航拍图上比较容易发现。村落格局遵循着‘九龙攒珠’的规律。”27日,在由来自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的业内人士举行的巢湖北岸明代移民村落专题学术沙龙上,主讲者张靖华介绍说,这些古村落从规划格局、建筑样式、文化含义来看,我国古代在农村规划上曾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准。目前,这些保存相对完好、深具江淮特色的古村落,就已知情况来看,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来自南京工程学院的张靖华是合肥人,很早就在关注环巢湖的古村落研究。数年来,他踏访了巢湖北岸一个又一个古村落,通过访问村民、查阅家谱和调查民间传说,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张靖华说,在这些古村落,关于祖先在明初时移民此地、祖籍是江西瓦屑坝等说法十分普遍。

      “开始时只注意到了古村落的局部,对于古村落在规划上遵循的规律还只是有一种直觉。”直到将巢湖北岸古村落的航拍图引入研究后,顿时豁然开朗,张靖华说,结合明初移民垦荒的背景,当时村庄规划的统一性显示,主导方应该是当时的政府,而非白手起家的移民。因此,巢湖北岸保留至今的明初古村落,相当于当时官方大规模进行的移民建设;除了村落的规划,村落之间的合理分布也有鲜明体现,如肥东长临河镇的一些村落就呈规则的棋盘式分布。

     “九龙攒珠”的历史印记



      张靖华说,“九龙攒珠”一词主要流传在黄麓镇一带,以古村落张家疃最为明显。张家疃北部结构严整紧凑,自东向西排列着10余条南北走向的巷道,与中部商业街垂直相交。民居分布在巷道间的狭长地块上,前后相连。巷道中修筑有排水明沟,与民居天井的排水管道连通。在村庄中部、商业街以南,有口略呈半月形的池塘,民居排水通过巷道汇入此塘。张家疃村志中说:如遇到大雨,九条水沟滚滚直入池塘,活像九龙戏水,群众评此为“九龙攒珠”。

      “九龙攒珠”格局其实是巢湖北岸中庙镇、黄麓镇一带古村落普遍采用的“规划模式”:以水塘为中心,根据地形合理规划村庄排水系统、道路和居住区。具体而言,“九龙攒珠”又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平行式。村庄巷道呈平行状排列,平面多呈正方。这种形式应用最广,典型代表有张家疃、洪家疃、唐家疃等。其二是放射式。以半圆形或扇环状水塘圆心为起点,规划具有放射形态的巷道,单体建筑从水塘往外, 开间越来越大,甚至呈梯形平面。这类古村落的平面最富趣味,以三户梅村、西份刘村为代表。其三是剪刀式。这种村落结合了前两种村落的特征,以山门李村为代表。村庄外高内低,村庄建筑围绕池塘形成近似垂直的两个片区,类似剪刀,当地人称此为“裤裆型”村落。“九龙攒珠”格局村落除了鲜明的规划特性,扩张性也十分明显,三户梅村由一变三就是一个代表。

      “九龙攒珠”格局的源头何在?张靖华说,他曾到江西瓦屑坝调查过江淮移民的源头,在南昌、丰城周边地区就发现很多村落也是类似格局。那么,最早将“九龙攒珠”格局带到巢湖北岸的又是谁?张靖华推测应该是最先在张家疃登岸的“张元一”,他是张家疃家谱中记载的移民初祖,其坟墓至今仍在巢湖岸边。根据记载和传说,张元一精通风水,是个有文化、有实力的领袖式人物。张靖华认为,“九龙攒珠”的延续和不断复制,除了移民认知家族渊源、寻根情感的寄托,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而这还需要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

      或成徽派古村落新看点

      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江海东认为,他之前总以为江淮之间的村落没有鲜明特色,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他说,“九龙攒珠”格局的古村落就有鲜明的江淮地域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九龙攒珠”格局从起初就显得气魄很大,时机一到就体现出扩张性,江淮先民的这种气魄现代社会很需要。江海东认为,新建筑的设计最好能挖掘地域内涵,合肥今后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可将“九龙攒珠”元素和皖南徽派特色一起融入。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的李峻峰老师已主持过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在听完“九龙攒珠”格局古村落的介绍后,连说“惭愧”。他说,他此前没有注意到江淮之间的村落也有规划和内涵,“现在想来,原来的设计思路已不知抹掉了多少古村落的特色内涵。”李峻峰老师表示,他会后就会修改手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设计方案,因为,缺少内涵的方案是苍白的。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王老师认为,业内人士原以为江淮地区间的建筑样式十分匮乏,而“九龙攒珠”格局古村落的研究则让人们找到了理念源泉,保护这批古村落的标本意义非常重要。不过,实地踏访过古村落的张靖华表达了他的担忧,虽然“九龙攒珠”格局的古村落在时间上比一些皖南古民居还要久远,但保护程度却不容乐观。一些古村落正面临年久失修、人为拆除、快速消失的危机。他认为,如果保护及时、适度开发,江淮之间的“九龙攒珠”格局古村落有望成为皖南徽派民居之外的另一徽派“卖点”。

      ■新闻链接

      由于地处中国南北之间的战略要冲,巢湖周边自古即是易受战事影响的地区。从12世纪开始,宋金战线在江淮之间拉锯长达百年,致使唐宋以来积累的社会文明毁灭殆尽,皖中人口大量流失。到了明初,整个江淮聚集了来自江西、徽州各地的移民者,他们在政府的组织下,在庐州、安庆、凤阳等地开辟家园,恢复生产,使原始的聚居点逐步发展成村落和集镇。

      除了皖南古民居,安徽还有其他古村落吗?答案是肯定的。

      12月27日,记者从一场学术沙龙上获悉,一批明初移民古村落近期被发现。这些位于巢湖北岸的古村落以奇妙的“九龙攒珠”格局呈现,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正有待评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1-16
对建筑、人文、民俗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价值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5-13
不知合肥是否会善待巢湖及其古村落。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5-18
应该好好地保护。
撤销地级,乡级。实行:省(都市省,自治省)-  县(省辖市) -市,镇,村 三级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