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
香港,身為中西方文化交會樞紐,許多地方都帶有濃厚的過度性質。有一天我看google earth時偶然發覺,從陸地看過去,港島像艘揚起帆的船,帶來從海洋彼端過來的西方文物,而從海洋看過來,九島半島就像一台載滿貨物駛往海邊的車,源源不斷的把來自大陸的事物帶過來。所以我這幾天初步觀察也發現,香港外國人的分佈循著一種隱約的規則。在最南邊的赤柱,外國人密度之高,幾乎快跟華人不相上下了。往北一點,充滿現代菁英風情的港島中環,外國人依然很多,但比例上似乎已經有點下降。過了海,風情萬種的九龍的尖沙嘴,華人的密度又更高了些。越往北,國際都會的感覺就越低,相反的,傳統的華人世界的味道越來越濃。當我走到旺角,那種熟悉的嘈雜,讓我幾乎以為我踏入的是西門町或是花園夜市。
R,看完了耀眼的燈光秀,我開始往北走,飯店在界限街,我人在尖沙嘴,只要一直往北,就可以縱貫九龍半島回到旅館,而且途中還可以經過一段素來以香港生猛的庶民生活姿態聞名的油麻地與旺角。
油麻地和旺角屬於九龍半島的油尖旺區,人口密度極高,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中割給英國,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油麻地的廟街,男人街,以及旺角的女人街,金魚街,雀仔街,是這地方著名的景點。不但每本介紹香港的旅遊書都有提及,而且早就藉著電影古惑仔,食神,把這一帶的風韻傳遍華人世界。在電影中,這一帶是個龍蛇混雜,黑幫盛行的世界。但當我實際造訪,我看到的卻是熟悉又親切的庶民世界。油麻地一帶眾多小攤,賣著各式各樣的物品的夜市,有許多算命舖,以及賣小吃,手工藝,古董,DVD,男性服飾的小販。旺角賣的東西更多,整條街架起棚子,裙子,衣服,手勢,帽子,各色商品,任君挑選。店面裡面也有成排的電子用品,五金百貨,時髦品牌召喚你去消費,逛累了,走幾步路就有冰店,粥麵,排檔讓你吃個飽。招牌鮮明又突出,人潮洶湧,車水馬龍,眾家店面播放的音樂此起彼落,不同的香味接連撲鼻而來,極盡聲光犬馬的誘惑。
兩天前,當我第一次進入香港市區,我就曾被此情此景震撼過。當時我除了讚嘆香港物資的充裕外,也深深感覺到一股強烈的誘惑,一種召喚人心各種慾望的誘惑。這是危險的,R,過度貧瘠使人匱乏,過度滿足使人迷失。在一個如此色香味濃的都市,似乎不是很容易不讓自己耽溺在無止境的索求中。所以我當時匆匆離去,為了也是那種面對過度瀰漫的香氣所勾起的不安。
但今天當我再次來訪,我已經做好準備,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觀看眼前這一切。的確,這裡沒有赤柱的悠閒愜意,沒有中環的尊榮高雅,沒有尖沙嘴的亮麗氣派,也不像九龍寨城那樣有強烈的歷史餘韻留存。但這裡的紊亂,骯髒,擁擠,以及廉價而實用的眾多商品,卻是普通的生活最直接碰觸的柴米油鹽。很少人可以一直扮演衣著光鮮的觀光客,高雅從容的在博物館內賞畫,人生總有另一個面相,是狼狽的倒垃圾,是邋遢的買菜,是疲倦的下班,或是在黃昏抱著長條麵包和朋友一起散步回家。這種點滴生活的喜怒哀樂,似乎在油麻地與旺角之類的場合可以觀察的更透徹。因為這裡更貼近我們每天真實的生活,包括生活該有的瑣碎,豐富,廉價以及粗俗。
R,我不是一個喜歡購物的人,但我卻喜歡在市街閒晃,看到人來人往,聽到叫賣聲,汽車喇叭聲,聞到市街特有的輕微的酸臭味。這會讓我產生一種生活在人間的感覺。這是自然的,不造作的都市生活,一如桃花源記中描寫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雖然平凡,卻散發一種獨特的魅力。旺角忙碌的市街,正是一個讓我享受這種人間感的舞台。我百無聊賴的閒逛著,一下子這裡買個牛肉丸,一下子那裡點杯芒果爽。看到喜歡的毛織帽,停來下和老闆講個價錢,俐落的老闆操著帶有廣東腔的國語跟我交手一陣,總算成交。有時候,街口圍著一群人,不知道看什麼,我也湊過去看,原來是街頭表演或是特價搶購之類的活動。看到DVD專賣店,我轉進去想找個早期港片,可惜還是找不到。遇到罕見的商品,例如賭具什麼的,我還特地停下來打量了一下。香港的街頭,還真的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在就這樣,我在這車水馬龍的街區逛了一個晚上。同樣的地點,但今天的我的心境跟兩天前剛到的時候已經全然不同了。這一個晚上,我走近人群,也走離人群,我貼近慾望,但也小心的維持距離,避開慾望。R,在這樣繽紛的城市,我發現我竟然可以自在的沈浸與脫離,一如演員與角色的關係。在這樣似牽似離的模糊狀態內,不知怎麼,我驀然想起我很喜歡的一首歌,王菲的約定,歌詞內的情感婉約動人,裡面林夕曾寫下這麼一句,”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快,沿路一起走半里長街”。以前的我,一直很迷惑為何逛街這等尋常俗事也可以凝固成情歌中的精準意象。但如今我漫步在女人街街頭,看著老老少少在我眼前走過,我不禁想起年輕時也從和你在另外一個城市鬼混過的情景。R,一樣照出一臉黃的街燈,類似的街道,同樣半疏離半熟悉的人群,這些平凡的生活元素背後,原來藏著這麼深,對生活的眷戀。我雖然沒有看到漫天黃葉遠飛那種淒絕的美景,但竟然彷彿可以在這黃燈閃爍的紅塵俗世感受到歌詞中描繪的意境。
我停在街角。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滿足,於是我又再次確定我是一個屬於都市的孩子。
走了一整天,腳累了,眼睛也酸了,我帶著一身俗世的酒色財氣,回到界限街的旅館。度過我在香港的第三夜。
10.
R
上環,位在港島北岸,緊靠在中環西邊,但和中環卻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中環以密集的摩天大廈聞名,而上環卻大多是舊式店鋪。中環是外國人聚集的中心,但上環卻一直是華人為主,在洋化的港島北岸算是傳統氣息比較濃厚的地區。至今上環依舊是香港古玩,中藥,古董的集散地。尤其荷李活道及摩羅街一帶,更是吸引不少中外遊客在此尋寶。
R,我並不是古董迷,我也不算視貨的行家。但在香港的最後一個半天,我還是把行程留給港島。今天一早,我搭著地鐵往南走,過了海底隧道,走到終點站,就到了這港島西部的古董寶山,上環。
香港的地鐵是香港非常方便的大眾運輸系統。本來香港有兩個軌道運輸公司,香港地鐵和九廣鐵路,在我去香港的前幾天,兩個公司剛剛合併成港鐵。像香港這樣大型的都會,通勤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港英政府很早就有興建地鐵的計畫。1977年,第一條荃灣線動工,1979年通車。雖然完工的時間略比北京地鐵晚一些,但卻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個投入營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一直到現在,港鐵雖然不是世界上車站最多,里程最長的地鐵系統,但始終是營運人數排世界前幾名的系統。就像香港都會區的血管與神經系統,維繫著整個都會的運作。尤其先進的八達通卡,不但地鐵,公車,渡輪都可以靠這張卡付錢,連去便利商店買東西也可以,方便至極。難怪每個進香港的遊客一下飛機就在機場買張八達通來用。這幾天我在香港到處亂竄,絕大部分是搭乘地鐵往來。香港會成為亞洲的觀光大城,其來有自,除了本身的特色夠吸引人外,健全的基礎設施也讓外地的遊客覺得相當的親切與方便。
我從地鐵站爬出地面,天空還飄著小雨。上環的街道跟中環一樣,高低起伏。要看到景點就得爬坡。努力爬到山上,卻沒看到多少人,原來我出發的時間太早,沿途的商店大多還沒有開始營業。從櫥窗往內看,可以看出來這裡的商店販賣的東西都是相當有中國味的,玉器,銅器,書畫,古籍,木雕的關公與菩薩,浸在藥罐裡的長鬚人參。附近的建築也大多布置的古色古香,讓人覺得彷彿走進另外一個古老的年代。好不容易遇到有家店有開,走進去逛,看到有一些形狀奇怪與色澤晶瑩的石頭,看了很喜歡,想到賈寶玉與孫悟空兩大怪石,讓我對美麗的石頭產生一種神奇的親近感,問個價錢想買,想不到老闆口中說出來的數字卻高的難以下手,看來我是沒有這等奇緣和慧根了,只好知難而退。
繼續往坡頂走,走到荷李活道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座道教廟宇。此時雨忽然變大,我趕緊躲到廟中。這座廟就是文武廟,建於1847年,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是一座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早先時候港英政府批准這裡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廟內供奉文昌帝君,關帝君,包公,以及城隍等,都是華人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神祉。我走進這綠簷朱門的廟內,看到香火鼎盛,信徒眾多。但廟內的氣氛莊嚴肅穆,不像黃大仙妙那麼嘈雜。大家專心的拜拜著,每個人皆是真正誠摯的希望在這裡能得到保佑。R,我來自一個廟宇眾多的城市,我以前考試前也常帶著準考證去文昌帝君的廟內祈求保佑,對在考前徬徨無依的人來說,這種心理支持是很受用的.沒想到我在香港的廟宇中躲雨,. 又無意中看到一幕熟悉的場景. 廟內屋頂吊著許多迴旋的香,空氣中瀰漫著溫熱的煙香氣味,趕走了一絲早冬初雨的黏膩。雨終於小了,我虔敬的跟文武帝道聲謝,離開文武廟。文武廟對面正好有個公車站牌,本來我還狐疑這麼窄的荷李活街,又在山坡上,怎麼可能會有公車。可是我還來不及思考,一輛大型巴士就真的開了過來。把山坡窄路開的跟平地大路一樣的穩。我來不及思索太多。跳上車,隨著公車往下一站,灣仔而去。
11.
R
灣仔以前稱做下環,位在中環東邊,也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有很多商店,酒吧,曾經是打越戰的美軍買醉的溫柔鄉,街區域繁榮,商業活動眾多。這裡本來這裡有一個小海灣,所以稱做灣仔。後來因為填海工程,小海灣不見了,填出來的陸地建了許多嶄新的建築。包括我今天要去的目的,金紫荊廣場。
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徵。但特別的是,洋紫荊並不是一種自然的物種。R,你知道嗎?就像騾子是馬和驢混種的一樣,洋紫荊是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雜交而成的混種,所以無法不能自行繁殖,只有採用無性繁殖方法來繁衍後代。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一棵於1880年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綫灣的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複製品。
我現在還不明白,香港為什麼選擇洋紫荊作為自己的象徵。是因為洋紫荊美麗,芬芳,還是因為這是香港本土發現的新物種。但無論如何,香港做為中西文化的混合,選擇一種混種植物來象徵自己,卻讓人覺得有一個離奇的契合。同樣是美麗,但卻不自然的產物。
不自然的物種通常有些脆弱。洋紫荊的基因受到限制,沒辦法進行有性生殖改變基因,所以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香港的歷史上也有很多巨大的轉折,但跟洋紫荊比,香港似乎堅強許多,許多重大的轉折都能安然度過,而距今最近的一次,應該就是1997回歸中國的那次事件。
我還記得,1997年6月30號晚上,我和全世界數億的民眾,一起在電視機前面,觀看香港主權移交。前半段是英軍告別儀式,告別晚宴.不知怎麼,看到這軍容壯闊的儀隊,我總有一種時代更替的感覺.晚間11:30,在英國國歌中,米字旗慢慢降下,過了午夜時分,中國奏起義勇軍進行曲,五星旗冉冉升起。這個依循著1930年英國撤離威海所進行的儀式,除了象徵著英國在中國的特權的完全撤除,也把香港帶到一個嶄新的時代。當時電視前的我,看到畫面百感交集。一方面,擔心東方之珠會因此陷入不自由不開放的威權統治中而蒙塵,另一方面,似乎也對中國終於擺脫百年來的不平等條約的桎梏感到欣慰。
這個震撼世界的儀式,發生的地點。就是金紫荊廣場。
當我越過位在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來到金紫荊廣場的時候,這裡已經沒有大批英國與中國的軍隊以及儀隊了。取而代之的,是許多來自中國的旅行團。眾多觀光客,操著不同的大陸口音,停留在廣場上,有人圍著一座巨大的金紫荊,拼命拍照。有人看著遙遠的遠方佇立。金紫荊雕像面對海洋,金碧輝煌, 。我看著這些大陸觀光客,他們的眼光凝視著對岸的九龍,臉上出現興高彩烈的歡愉神情,有的人臉上甚至出現激動的神情,彷彿來到聖地一樣。我望向北岸的大海,左邊是綺麗的維多力亞港,對岸是九龍半島,海風寧靜而湛藍,甚是美麗。這裡是一個值得讓人沈澱自己的地點,可是我相信,感動這些將金紫荊廣場當作聖地來朝聖的中國人的,不會只是海景,而是一種比海景更能牽動他們情緒的東西。是屈辱與榮耀混合的記憶,還是痛苦貧乏的過去對比平和富裕的現在帶給他們的感嘆,我已經無法辨別。但我試著去了解,畢竟我所在的港島,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割讓的領土。所以在這個島嶼上發生的事情,割讓與回收,對整個中國都會有其象徵的含意。
R,我不是民族主義者,自從長大之後,也立意拒絕用簡單的民族立場來看待中國近代史的是是非非。可是看到這一幕,我還是不禁因他們的激動而動容。過去一百多年的中國委實過的太辛苦了,現在中國境內某些民族主義的浪潮,就像受害者人對命運的控訴,帶有一種期待彌補的情緒。我不禁想到,站在眼前這麼多中國人在金紫荊廣場是否會有得到彌補的感覺呢! 至屈之後方可才明瞭至放的高度有多高,受挫最深的人才能領悟尊嚴的意義,近幾年的中國人也的確逐漸在世人眼前重新強壯的站了起來,逐漸揮別過去的自卑,重拾自信。看著這位崛起的巨人,我多麼希望,有自信的中國的下一代,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中,帶給他自己以及其周邊世界一個健康與幸福的未來,讓過去病態又充滿悲哀的歷史終結。雖然我理解現在他們距離理想的姿態還有一段很大很大的距離,但R,我始終相信,沒有長期被屈辱扭曲過的人才能培育出健康的人格,這樣的一代人,在台灣,香港,都已經長大成人,但在中國卻仍然在茁壯當中。但我相信現在這個世界可以挫敗中國的孩子的力量是越來越少了。在這個環境中長大的中國是不是值得給予他們多一點期待呢?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在金紫荊廣場,似乎沒有看到多少香港本地人在此遊覽。也許對身處舞台核心的香港人來說,她們沒辦法像中國人那樣以這種純粹直接的態度看待這段歷史。割來讓去,終究操之在人。這種苦悶的感覺,也許我也可以理解。香港這繁華的大都會本來就不易居,若要求更多事情,有時候那種阻力是除了時間以外,誰也無法軟化的。十年過去了,現在的香港並沒有往最悲觀的道路上走,甚至還爭取到某種保證,不管從哪方便來說,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R,歷史和位置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同樣站在離開金紫荊廣場前,我的思維必定和眼前那些快樂的中國人很不同,我的位置讓我產生一個距離,讓我可以在距離外審視這個複雜的難題。可是我自己的家園,現在也在另外一個難解的謎團裡,我深陷其中,是否有時候也難免當局者迷的危險。也許要有很多年之後,一切的是非對錯才會有個定論吧!那一天,也許金紫荊還在,這裡的人卻都已經如煙散去了,當我離開廣場時,我這樣想著,我一直,一直這樣的想著。
12.
R
再幾個小時,我就得搭機離開香港。假期即將結束,我在這最後的時刻,選擇前往灣仔東邊的商圈吃午餐,銅鑼灣。
銅鑼灣購物區是世界租金第二貴的地段,區內彙集了多家大型的百貨公司,例如SOGO,時代廣場等。看來也是一個可以跟東京銀座,紐約第五大道媲美的國際級商業區。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商圈,似乎購物已經成了香港最普遍的活動一樣,從港島到九龍,形形色色的商圈,就像眾多的美女,每一個都有不同的特色,有的高貴,有的菁英,有的休閒,有的相當庶民。從這個角度來看,銅鑼灣給我的感覺不像中環那麼紐約也不像尖沙嘴那麼倫敦,到是有點比較類似東京。日系的百貨,卡通化的壁飾,打扮可愛的羅莉,讓我這個在一個受日本文化巨大影響的島嶼長大的小孩,感無比親切,簡直有點像在逛臺北東區的信義新天地。這幾天的假期,逛的商圈已經太多了,我本來就沒有很深的欲望坑洞應該已經滿的溢了出來才是。我決定放鬆心情,跟隨銅鑼灣繁忙的人群,就悠閒的消磨一下上飛機前最後的幾個鐘頭吧!
時代廣場內的店家,的確大部分都是在臺灣的百貨公司也都看的到的。人來人往的面孔,繁體漢字的招牌,老實說除了廣東話以外,這裡跟臺灣的城市有著極度類似的面貌,連周邊少男少女穿著打扮的品味也有些微的類似。這兩天來,雖然不在臺灣,但身邊的環境一直給我一股親切的感覺。整個世界,要找到和臺灣這麼類似的都會應該不多吧!中國用簡體字,外國異文異種,異鄉的感覺又更重了。臺灣和香港就像是兩個有著相同坎坷命運的孩子,被割讓,被殖民,被捲入政治的波浪中,擁有嚴重的認同危機。但幸好這兩個苦命的孩子都算爭氣,同樣的成為亞洲四小龍,創造經濟奇跡,而且同樣堅持使用古老的繁體字,對於某些價值觀上的喜好也比較類似。難怪我對香港一直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只是假期只有兩三天,何其短暫,雖然我看了許多,但似乎很多東西都還沒有看到,就要匆匆回去。幸好從臺灣到香港不算遠,下次有機會要再來遊覽應該不是難事。
時間快到了,該準備去中環搭車去機場了。在離開港島之前,我特意走到軒尼詩道搭乘被稱做叮噹車的電車。
叮噹車,是香港非常有特色的古老載具,1904年就開始服務香港人,在電影色戒中,女中角王佳芝就曾在香港搭過這種電車。車輛是雙層的,只有港島有,九龍新界都沒有,雖然速度有點慢,但價錢便宜,而且充滿一種特有的復古情調。我很喜歡這種樸實的大眾運輸,香港人素來以現實聞名,但卻在保留電車上做出一個浪漫的決定,沒有隨著大馬路的開闢或地鐵的通行就把電車撤掉。
走上狹窄的車廂,爬上二樓,擠到一個狹小的座位,坐著慢慢欣賞窗外的景致。港島北岸的高樓盡收眼底。我遠眺四邊繁忙的都會,想像我現在看過的街景,應該就是一百多年的香港人看到的景色。這顆明珠,老早就耳聞,此次來逛,果然名不虛傳,光芒萬丈。香港人應該自豪,這樣一個原本荒涼的島嶼現在這麼富庶,這麼繁榮。雖然繁榮的人間免不了有現代大都會避不了的社會問題,貧富不均,競爭激烈,階級衝突,犯罪毒品,狹小的鴿籠,污染瘟疫等等。但跟東亞沿海成千上萬的島嶼比起來,香港夠突出了。
叮噹車慢慢搖著。終於到了中環。我又到了那高雅潔淨的皇后像公園。R,等一下,搭上地鐵,到旺角轉公車。我就可以抵達那先進新穎的赤鱲角國際機場,搭飛機回到我故鄉的島嶼了。R,這兩天,我安全的來到一個國際大都會,也安全的離去。其實城市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污穢與可怕,有的時候,她固然可以非常無情,但有的時候,她也可以非常美麗。對於都市趕到不安的的你,何妨相信我,放下那種被傷害的記憶。我相信,你可以從香港看到,一個城市一種典型的姿態。目前為止,華人世界中,以及華人歷史中,沒有另外一個城市像香港一樣,這麼現代,這麼異化,這麼資本主義,又這麼富有,有能力擺出,如此迷人,卻又如此危險的姿態。
相信我,你會對城市產生一種不同的體驗。